石河子八一毛紡廠

最終選址石河子

新疆地域遼闊,草場資源豐富,有發展畜牧業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

1955年7月,兵團由原來實行的供給制改為工資制。兵團被服廠每年有計劃地向部隊供給服裝、鞋襪、氈筒、棉被、帳篷等軍需品,因供給制改革逐漸停止生產,在生產任務和產品銷路一天天減少的情況下,被服廠開始另找生產出路。

被服廠副政委宋憲德帶領本廠職工楊漢鼎等人到北京、天津、石家莊、太原考察,尋找新的生產項目。回廠後,被服廠黨委根據國內市場需求,結合新疆紡織工業現狀和盛產羊毛的特點,向兵團提議,請求把兵團被服廠改建成投資少、見效快、易生產的毛紡織廠。

1956年4月26日,兵團召開第四次加工副業會議,同意被服廠的轉產方案,於是,毛紡織廠籌建工作開始了。

毛紡織廠建在哪兒?兵團領導反覆思考比較著,最終將目光聚焦在了石河子。石河子位於烏魯木齊以西150公里處,是在新疆軍區、兵團第一代領導人王震、王恩茂、陶峙嶽、張仲瀚的親切關懷下建設起來的一座新型城市。1958年,石河子市已初具規模。石河子市交通比較便利,有烏伊公路穿過市區北部,工廠建設所需的建築材料、設備、原料等物資購運十分方便。八師畜牧業發達,兵團改良細毛羊生產基地——八師紫泥泉種羊場在石河子市區以南53公里,羊毛的品質居全國之首。毛紡織廠建成後,石河子墾區所產羊毛可部分滿足生產需要。另外,墾區紅山嘴16000千瓦水電站及糖廠2400千瓦熱電站即將建成,電力供應有保證,同時紅溝煤礦可為毛紡織廠的生產用汽提供燃料。綜合了各方面條件,石河子是當時最適合建設毛紡織廠的地方。

毛紡織廠第一期5000錠建設項目,原計劃在兵團被服廠基礎上進行改建,另外的18000錠二期建設項目計劃在石河子新建。但被服廠場地有限,把被服廠改建為5000錠精紡毛紡廠必須拆除老廠房,工作量很大。加之後來被服廠生產任務加大,客觀情況有所變化,兵團黨委根據勤儉辦企業的精神,於1958年11月決定:被服廠保留,兩地毛紡織廠合併,廠址定在石河子。為繼承發揚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良傳統,將廠名定為八一毛紡織廠。

1958年11月4日,兵團組成聯合工作組,赴石河子確定廠址。工作組踏遍了石河子市的土地,最後選擇了距市中心3公里,位於聯合加工廠之南、星火公社五公渠以北,地質良好、地面平坦、地勢開闊,南北長600多米、東西寬700多米的土地,作為八一毛紡織廠一期工程建設和將來發展之用。該場地東部為市區規劃的住宅區,佔地40餘公頃,可作為生活福利區用地;正在籌建的西工業區高壓變電站距此約100米,工業用電有保證;向北依次有聯合加工廠、造紙廠、糖廠、棉紡廠等,企業間協作條件好。

1959年3月27日,兵團黨委任命李如柏和宋憲德為八一毛紡織廠政委和廠長,並抽調兵團被服廠沈如深、楊峻峰、趙家福、孫錫開、任秀峰等24人為第一批籌建人員,負責現場施工的聯絡和督促,八一毛紡織廠正式開始建設。

1959年11月19日,八一毛紡織廠機關遷到石河子。

下馬指示沒能阻停工程建設

1959年4月,八一毛紡織廠與兵團工一師(現十一師)四團簽訂了建廠的工程合同。5月19日至6月1日,應八一毛紡織廠與工一師領導邀請,中國紡織工業部設計院工程技術專家何展鵬、王文濤、陳植森、王宗兵、彭世熙一行5人從北京來到石河子施工現場,進行設計交流,解答工人們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同年9月,工一師四團派出100餘名施工人員進駐工地,修建臨時房舍4幢,並打生活用井一眼。

1959年11月5日,八一毛紡織廠主廠房在眾人的期盼中終於破土動工了,年底開工面積達2.8萬平方米。

1960年,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國家物資匱乏,許多企業停工停產。兵團確定了首先保證農業、水利建設用材料的方針,八一毛紡織廠的建築材料供應遇到困難,主要建築停工待料。主廠房建設由於缺少鋼材、水泥,地面工程僅豎起幾根像牛腿柱一樣的鋼筋柱就被迫停工了。

8月,大家收到上級指示:八一毛紡織廠緩建,準備下馬。

消息傳來,沸騰的工地頓時沉寂了。工人們聚在一起,議論紛紛。這一磚一瓦都凝聚著每個人的心血和汗水,難道就這樣讓即將成功的事業功虧一簣嗎?

不,不能這樣。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聲:“走,找李政委和宋廠長去。”大家奔向厂部,找到兩位領導,你一言我一語地說:“廠長,工廠建設不能下馬呀,如果下馬了,我們先前的努力不都白乾了嗎?”“是呀,工廠建設下馬了,我們這些人以後怎麼辦呀。”“政委,不能下馬,哪怕是用手搓,我們也要生產出毛線。”

看到工人們焦灼的眼神,聽著職工們發自肺腑的話,兩位領導的眼眶溼潤了。宋憲德堅定地對大家說:“大家的心願我們知道了。先回去吧,我們開個黨委會討論一下,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這天晚上,廠長辦公室的燈亮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工人們又不約而同地來到辦公室前。看著大家滿含期盼的目光,宋憲德向大家宣佈:“經過廠黨委商議,我們決定八一毛紡織廠不向國家要一分錢,土法上馬,土洋結合,邊基建、邊安裝、邊生產。”大家一聽,頓時歡呼了起來,許多班組和個人向廠黨委遞交了決心書,立誓要“背水一戰”。

沉寂的工地又熱鬧了起來。

李如柏走家串戶,以自己在南泥灣開荒生產的經歷,鼓勵大家戰勝困難;宋憲德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一身油汙一身汗,與工人們一起喊著號子抬機器。為了節約資金,工餘時間,工人們就義務打土塊、搬磚頭,先修建少用或不用鋼材、水泥的福利用房和生產輔助性設施。

八一毛紡織廠的領導與國家紡織部設計院聯繫,商量如何採用其他建築材料替代的方式解決鋼材、水泥不足的問題。設計院派陳時鼎等兩位專家來廠。經過反覆研究,專家們建議,主廠房採用磚木結構代替鋼混結構,廠房結構由鋼筋混凝土鋸齒型改為雙曲殼屋頂無窗型,毛條工房、職工宿舍樓均由磚混結構改成磚木結構。這一方案的修改,可節約鋼材120噸、水泥130噸、木材2230立方米,減少國家投資40萬元。此舉得到兵團肯定。

1960年年底,機動車間、汽車房和3幢倉庫全部竣工。基本完工的有1幢倉庫、毛條工房、3幢宿舍樓和託兒所。以上土建項目的完工,為簡易生產創造了條件。

生產出第一根毛條

1960年下半年,赴外地培訓的工人陸續回廠,廠領導要求大家一邊建設一邊進行簡易生產。根據簡單生產的需要,徐貴清、張樹北、朱德俊、沈同炎先後從上海學習回來,與王鳳君、周洪源、楊儉珍、謝開慧等同志組成試生產的基本技術力量。

9月,紡織工業部副部長張琴秋帶領工作組來疆,落實各廠土建進度,便於調整設備分配順序。自治區輕工業廳劉廳長陪同張琴秋來到八一毛紡織廠調研。當時,八一毛紡織廠的主廠房只豎了幾根柱子,毛條車間還未全部竣工。張琴秋邊看邊搖頭,陪同的八一毛紡織廠的領導心裡都很難受,他們暗下決心,年底一定要拿出第一根毛條來。

送走張琴秋一行後,宋憲德與工程師楊東昇及其他廠領導研究,決定安排徐貴清、張樹北分管洗毛,王鳳君、朱德俊分管試化驗,沈同炎、謝開慧、周洪源分管設備,楊儉珍分管揀毛。工作尚未開展,兵團組織各行各業支援“三秋”工作,幾乎所有人員都要下團場,工作只好停頓下來。

到11月“三秋”結束後,毛條的生產工作才又陸續展開。

揀毛完成後要洗毛,首先要有水,當時只有1號樓前有一口井,供應職工生活用水,有時還滿足不了,得到修配廠去挑。但為了洗毛,職工們寧願多跑路、多受累到修配廠挑水用,把井水讓給了生產。井離廠區非常遠,要將水引到廠區需要很多管子。工人們克服了許多困難終於找齊管子,等要送水時,卻發現因嚴寒,暴露在地表的管子凍裂多處。怎麼辦?工人們沒有灰心,大家集思廣益,有人提出用汽油桶拉水,實在供不上就化雪為水。當時的洗毛機沒有到廠,工人們就用土辦法,在廠區的3號倉庫裡支起四口大鍋人工洗毛。羊毛洗好出鍋後,水擠不幹。張樹北設計了一塊下方有孔的木製壓板,採用陝西人擀麵皮的辦法,用槓子壓。烘毛採用的是雙火牆的土烘房。來不及烘時,各科室就把羊毛拿到辦公室的火牆上烘。

在同事們支援“三秋”期間,周洪源自己摸索著在原機修車間組裝了兩臺針梳機。同事們回來後,周洪源又與大家一起在汽車房組裝了一臺梳毛機,在機修廠車間組裝了一臺精梳機。

設備基本配套,一切就緒,就缺動力電源了。大家急得團團轉,宋憲德跑前跑後協調,12月29日,終於接通了臨時電源。

有了電,機器開始試運轉。因梳毛機電動機不是原配,速度無法調節。楊芝雲、李正祿等人找來榆樹墩子,用農七師(現七師)送的一臺土車床做了兩個木皮帶盤。等到梳毛機正常運轉起來時已是午夜。

1960年12月30日凌晨,八一毛紡織廠終於生產出第一根毛條。

新疆第一批機制毛線誕生

第一根毛條的誕生,鼓舞了士氣,增強了職工們的信心。正在大家摩拳擦掌準備絨線簡易生產時,一盆冷水澆了下來——根據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兵團下文讓八一毛紡織廠下馬,工資只能發到4月底,之後自尋門路。

怎麼辦?廠黨委開會研究對策。工程師楊東昇向李如柏建議:能否請兵團5月份再發1個月工資,“五一”我們拿出絨線樣品,6月實現自給。廠黨委同意了這個建議,上報兵團後得到了兵團領導的同意。

粗紗機等設備還在大河沿、哈密等鐵路沿線點停放,廠領導組織專人突擊搶運,回廠後加緊安裝。安裝過程中,工人們發現細紗機皮圈架沒有到貨。怎麼辦?為了不影響生產,技術工人動腦筋、想辦法,將其改裝為單皮圈裝置。為使精紡細紗機符合生產絨線的工藝要求,工程技術人員重新搭配捻度牙轉動系統,利用原有細紗機錠子、槽筒機滾筒、捻線機零件,將其改裝成聯合捻線機,並自制搖紗機1臺。沒有專用染缸,工人們先利用搪瓷盆進行小樣染色,隨後在大缸裡利用八一糖廠廢氣蒸熱固色,經試驗,效果良好。其他所缺紡織器材,全廠職工自己動手製作,邊製作邊生產,克服了重重困難,毛線所需的生產設備終於以“土法上馬”了。

1961年4月30日,宋憲德、李如柏,通宵陪伴著進行簡易生產毛線的職工,直到最後一道工序完成。

1961年5月1日凌晨,全廠歡騰,敲鑼打鼓,慶賀八一毛紡織廠試製出第一批毛線和新疆第一批機制毛線的誕生。

當天,宋憲德和工程師楊東昇攜帶毛線樣品前往烏魯木齊,向自治區、兵團領導報喜。

兵團副參謀長楊宗勝激動地抓著宋憲德的手,連聲讚道:“好哇,你們幹得好!”

自治區輕工業廳廳長劉琦看到毛線後,高興地說:“老宋,你們為新疆毛紡事業寫下了歷史的一頁。”

當時正在北京開會的兵團領導張仲瀚聞訊後,當即在電話裡表示祝賀,並立刻打電話給兵團有關部門,指示要堅決支持八一毛紡織廠上馬生產。

喜訊傳遍工地的每一個角落,大家情緒高漲,奔走相告。

毛線試製成功後,產品很快打開了銷路,不但簡易生產得以維持,職工能發放工資,而且積累的資金部分可用於建廠,黨委提出的“不吃基建飯”的誓言得以實現。

隨後,八一毛紡織廠進一步擴大生產,從工藝、設備上進行系列改造,修起水泥池用以洗線,壘砌磚烘房用來烘線,改裝了原食堂用的0.2噸小鍋爐用來供汽,自制木缸染色。毛線坯線生產由紡紗車間承擔,染線由染整車間承擔。細紗開錠數由30錠迅速增加到204錠,毛線日產量由幾十公斤增加到500公斤。

石河子八一毛紡廠

1961年,八一毛紡織廠的職工自己動手,打土塊,建宿舍

1961年,八一毛紡織廠生產毛線46.97噸,上繳國家利潤108萬元。

1962年,八一毛紡織廠在主廠房尚未竣工,水、電、汽供應極不正常的情況下,動手改裝大鋼領捻線機,製造土洗槽、染槽等設備,自制鋼絲圈、元明粉等材料,同時改進洗毛、洗線工藝,改進染色配方,提高毛線手感和光澤,增強色澤和牢度,使毛線質量大大提高,花色品種由最初幾種增加到20多種。全年生產毛線174.41噸,繳納國家稅金105.99萬元,上繳利潤259.56萬元。

簡易絨線生產不僅為國家作出了較大貢獻,使工廠得以度過初建時期難以想象的巨大困難,而且積累了資金,促進了基建工程施工進度,加快了5000錠精紡毛紡織建成投產,結束了新疆沒有毛紡工業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