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这2个“懂事”的行为,暗示长大情商低,家长们可别瞎高兴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懂事,更希望他们不要成为大家说的“

熊孩子”,但是你们眼中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真的会有出息吗?

在静香妈妈看来,杯满则溢,有时候,孩子懂事是好事,但是过度的懂事也意味着忍让和缺失,反而是一种伤害。

孩子在变得越来越懂事之后,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静香妈妈要告诉各位家长,孩子如果有这2个“懂事”的行为,暗示长大之后情商低,家长们可别瞎高兴。

孩子有这2个“懂事”的行为,暗示长大情商低,家长们可别瞎高兴

孩子有这2个“懂事”的行为,暗示长大情商低

1、自觉把好吃的、玩具让给弟弟妹妹

看到这个小标题,大家肯定会想起“孔融让梨”的故事,家里有弟弟妹妹的朋友应该也从小受到过父母的教育,要让着弟弟妹妹们。

大多数家长的做法也是在孩子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分享出去之后,才会夸奖一句孩子,一旦他们拒绝分享,那也许就会受到批评,这种行为有点过分让孩子谦让了。

长期积累下来,孩子可能表面不说,但是在心里会犯嘀咕,觉得父母不喜欢自己了,而是更喜欢弟弟妹妹,在一系列负面情绪的压榨下,孩子的情商会变低

孩子有这2个“懂事”的行为,暗示长大情商低,家长们可别瞎高兴

2、不敢在大人面前任性,总是委委屈屈的听话

这种孩子逆来顺受,会表现得非常卑微,举个例子,静香妈妈之前在看《放开我北鼻》这个综艺节目的时候,对一个孩子印象非常深刻,孩子名字叫噗噗,他到餐厅吃晚饭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凳子,于是就很小声的问“有没有小椅子”。

当时没有人理他,等他叫了哥哥给他加把椅子之后,却突然哭了,于小彤看到之后训斥噗噗:“别吃了,罚站去,说没说过不许哭鼻子。”

孩子有这2个“懂事”的行为,暗示长大情商低,家长们可别瞎高兴

噗噗哭着说:“没有我的小椅子,我等一会儿再吃。”

于小彤说:“那你哭吧,我走了。”

噗噗急忙说不哭了,可他又忍不住眼泪。

于小彤生气地说:“你又哭,走吧,我带你出去哭。”然后强拉着噗噗,要把他拉出门。

噗噗哭着对他说:“我不要去外面,我愿意罚站。”

孩子有这2个“懂事”的行为,暗示长大情商低,家长们可别瞎高兴

这个时候,屏幕上出现了这样的字幕,“难过却又懂事”。

作为孩子,噗噗学会了妥协,即便是眼泪中包含了很多委屈,但是依旧因为害怕大人生气,所以强忍着不哭了,逼自己懂事,让静香妈妈看着就心疼,试问一下,如果你是当局者,你会让孩子怎么做呢?

这种一味地让孩子妥协,时间长了,会养成一种“讨好型人格”,孩子长大之后,很容易情商低,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请求,又纠结自己做不到,进退两难

而且这样的孩子心思敏感,很容易去猜测别人的想法,还会在脑补很多画面,会生活的非常累,也严重影响人际交往。

孩子有这2个“懂事”的行为,暗示长大情商低,家长们可别瞎高兴

所以说,有上面2种“懂事”行为的孩子,其实是在暗示长大情商低,家长们可别瞎高兴。

“孔融让梨”是好事,但是孩子不想分享,就不要去逼迫他们,要试着尊重孩子的意见,不分享并不代表自私,毕竟妈妈们自己的口红,也不愿意分享给别人使用吧。

当然了,我们并不否认家长引导孩子是错误的,懂事当然也是好事,需要强调的是,教育孩子要适度,同时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打造健康的亲子互动,不要以压抑孩子为代价。

孩子有这2个“懂事”的行为,暗示长大情商低,家长们可别瞎高兴

“孔融让梨”的谦虚和懂事应该在孩子被尊重的基础之上进行,如果这个过程中,孩子掺杂了其他的想法,比如为了得到表扬,为了逃避批评而做出忍让,这就远离了初衷,时间长了会影响孩子们的情商。

情商的重要性静香妈妈就不再说了,因为已经步入社会的父母都深有感触,我们要引导孩子学会主动分享,而不是被迫忍让,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故事绘本引导孩子了,因为<strong>故事是孩子接收知识的捷径。

孩子有这2个“懂事”的行为,暗示长大情商低,家长们可别瞎高兴

<strong>《情商培养能力训练》中有很多性格不一的小动物,总有一个和你家孩子非常相似,孩子在看书的过程中很容易将自己带入进去,更容易培养高情商。

孩子有这2个“懂事”的行为,暗示长大情商低,家长们可别瞎高兴

经典的手绘大图和鲜艳的色彩搭配,可以将人物情感表达的更明显,即便孩子不认字,看图也能理解故事情节。

孩子有这2个“懂事”的行为,暗示长大情商低,家长们可别瞎高兴

另外,每册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写给家长的话从科学的角度为家长分析出孩子出现该语言习惯的原因、过程和改善的方法,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

孩子有这2个“懂事”的行为,暗示长大情商低,家长们可别瞎高兴

全套书8册,仅需58块钱,<strong>平均下来一本只要7块多钱,一包零食的钱就能培养孩子的高情商,非常划算了,父母要抓住关键时期,别等到错过了再后悔。

孩子有这2个“懂事”的行为,暗示长大情商低,家长们可别瞎高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