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廢墟到超級大國,蘇聯如何用20多年完成驚天蛻變?

眼鏡超人


從某種程度上說,蘇聯的強大,是被逼出來的。蘇聯的前身是蘇俄,自成立之日起,就遭到西方協約國集團的敵視,這些西方帝國主義者,曾派出侵略軍隊,武裝干涉俄國革命。隨後,蘇俄人民打敗入侵者,捍衛了革命果實,在幾年後,蘇聯誕生了。

蘇聯建立後,其所面對的國際形勢並未改變。西方國家繼續敵視蘇聯,在歐洲,蘇聯面對協約國集團的武力威脅,在遠東,蘇聯又面對日本的威脅。但是,當時的蘇聯,還只是一個相對落後的農業國家,要想保護自己,就必須強大起來,而強國之路是什麼呢?在斯大林看來,就是搞工業化,在短期內建成工業強國,建立強大的軍事體系,這樣才能應對外部威脅。

在斯大林的指導下,蘇聯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指令型計劃經濟體系,在國家建設層面,優先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1930年代,蘇聯取得巨大的建設成就,成為了歐洲第一強國,世界第二強國,綜合國力遠超此前的任何時代。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能夠成功抵禦德國入侵,後來反攻至德國本土,最終攻克柏林,取得衛國戰爭的偉大勝利,其最主要的物質基礎,就是斯大林模式奠定的,這套發展模式,令蘇聯擁有了抗衡德國法西斯的資本。

同理,這套模式,也是蘇聯邁向超級大國的主要因素。戰爭結束後,蘇聯的實力進一步提升,成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為了遏制蘇聯的發展,美國政府於1947年拋出“杜魯門主義”,引發美蘇“冷戰”。

這場較量,波及各個領域,但主要是軍事領域的競爭,美蘇兩大強國開展了長達數十年的軍備競賽。在初期,美國雖然佔據優勢,但蘇聯依靠其強大的發展模式,迅速在軍工領域實現趕超,不僅擁有了核武器,還建立起令西方恐懼的“鋼鐵洪流”。在空間技術領域,蘇聯拔得頭籌,率先將人類送入太空,這令美國十分震驚。

在“冷戰”的前期和中期,蘇聯的快速發展,依託於這套模式。美國在與蘇聯的競爭中,也逐步意識到其自身體制的缺陷,美國人也開始借鑑蘇聯模式。例如,美國政府的“阿波羅登月工程”,就是一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典型。

在此前的美國社會,要集中如此諸多的力量,去完成這樣一個看似難以完成的任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美國社會資源相對分散,人心難以凝聚,且內耗嚴重,無法應對這種大難題,這是美國資本主義制度的缺陷所導致的。但是,在借鑑蘇聯的經驗後,美國人也開始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思路,去搞登月計劃,後來成功登陸月球。由此可知,蘇聯的發展模式,在應對一些需要大規模投入的項目時,具備很大的優勢。


圖維坦


首先澄清幾點:

一,蘇聯不是從廢墟中崛起。蘇聯崛起是在1930年代末期,蘇聯兩個五年計劃(1928-1939年)的完成,是蘇聯崛起的標誌,蘇聯一躍成為歐洲頭號世界第二工業強國。

二,十月革命前的俄國,確實是農業國,但絕不是赤貧。二十世紀初,俄國就號稱是世界第五的工業國家。十月革命前俄國資本主義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但與英美法德等資本主義國家相比,俄國確實落後。無論是工業技術水平還是工業產量,俄國只是一箇中等發展水平的資本主義國家,它的工商業多集中於莫斯科和聖彼得格勒,農業人口占比80%,那時的俄國文盲遍地。

蘇聯的現代化起步應該是在列寧時期。列寧在1920年就提出了“共產主義就是蘇維埃政權加全國電氣化”著名公式。列寧去世後,蘇維埃政權加快了工業建設的步伐,從1928年到1939年實施了兩個五年計劃。自此,蘇聯開始了規模宏偉的社會主義建設,傾一國之力集中建設了一些重大工業項目,在堅持自主發展的同時,蘇聯很好的適時地利用了西方國家的資金和技術,不到十年,蘇聯就建成了一個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事實上,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末,蘇聯工業總產值已經佔據世界第二位、歐洲第一位),各加盟共和國都有自己的大學和中職教育,消滅了文盲。民眾文化素質的提高極為有利於蘇聯的持續發展。

1930年代末,蘇聯龐大而完備的工業體系形成,不僅使蘇聯躋身於世界強國,也是蘇聯後來戰勝納粹德國的物質基礎。

戰後,蘇聯的經濟恢復迅速,主要是得益於戰前奠定的基礎。表面上看德國突襲蘇聯,蘇聯遭受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實際上,蘇聯並沒有被打殘,它的核心力量完整保存了下來。

1941年德軍兵臨莫斯科城時,蘇聯充分利用其得天獨厚的戰略縱深,已經把重要工業聯合體和科研院所轉移到了烏拉爾地區。距莫斯科1000公里的烏拉爾,德軍轟炸機的航程半徑是鞭長莫及。因此,這些核心的體系完好無損的一直運行。在戰後恢復經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裝備(硬件)在,高素質的人也在,蘇聯在幾年內就恢復了元氣。

戰後的蘇聯,繼續制定實行五年計劃,在各個領域中蘇聯的教育做的非常好,譬如它的高等教育職業教育遍佈全蘇,這對提升蘇聯的綜合實力至關重要。戰後的三十年,蘇聯的社會經濟發展較快,它在航天航空、核能利用、國防、文化藝術等領域成就為世矚目。

到了1970年代,是蘇聯的鼎盛時期。在水泥、鋼鐵、石油等部分工業和原材料產量方面超過了美國,位居世界第一。經濟總量接近7000億美元,是美國的90-70%,1978年蘇聯的鋼鐵產量達到1.5億噸,比當時的美國多了一半。蘇聯的軍事力量不輸美國,當時能夠與美國抗衡的只有蘇聯。

當然,蘇聯能夠在短短几十年裡實現工業化現代化,是付出了巨大犧牲和代價,犧牲了農民的利益,輕民生經濟發展導致了居民生活必需品的長期短缺,加之後來愈益僵化的體制,於強大繁榮中就埋下了諸多隱患。

2019.7.13







掌上三言兩語


蘇聯能發展起來,在於斯大林上臺推行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政策。十月革命勝利以後,蘇聯一直處於周邊強敵環飼,內部白俄貴族不甘心失敗,與外部敵人聯合連續作亂。國家經濟因為連年戰爭面臨崩潰,國家陷入全面大饑荒時期。列寧等蘇聯領導人在當時情況下不得已採取餘糧徵收政策,來維持國家運轉,讓前方作戰人員有飯吃,但是這種戰時經濟政策不是長久之計,引起農民的極大不滿。國家秩序稍微穩定以後,列寧開始推行新經濟政策,允許農民繳納一定數量的餘糧以後,保留一部分糧食歸農民所有。工業上允許外資進入管理國家暫時無力經營的行業,恢復貨幣在商品流通領域的調節作用。這一切隨著斯大林上臺而改變,在1926年斯大林做了《論蘇聯經濟狀況和黨的政策》的報告,蘇聯進入了斯大林的發展模式。



斯大林的經濟政策主要有兩條,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兩項政策相輔相成,也相殺相害的推進蘇聯經濟進入重工業化時代。先說工業發展取得的成績,斯大林發展任何工業都離不開工業化的中心和基礎,而基礎和中心就是重工業。所以社會主義工業化前期就是發展重工業,就是發展金屬、燃料等生產資料,發展本國的機器製造。蘇聯開始工業化的五年計劃中,前兩個五年計劃把所有資金的80%以上投入重工業生產領域。可以說蘇聯的重工業發展是成功的,每年工業增長達到17~20%,工業生產資料增長率為30%,在西方國家爆發經濟危機,蘇聯工業的逆勢增長是不可想象的。



斯大林在發展重工業時提出兩個口號“技術決定一切”和“幹部決定一切”,下大力氣開辦各種學校培養幹部和技術人員,派出大批人員到國外學習工業技術。同時重金引進國外專家,到1932年時在蘇聯工作的外國專家和技工有兩萬多人,這對改變蘇聯過去技術落後的面貌,加快工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這也是個歷史機遇問題,西方經濟危機爆發讓大量專家和技術人員生活無著,大量進入急需人才的蘇聯。對於普通的工人,蘇聯開展了以掌握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為目標的全國性社會主義勞動競賽,調動職工的生產積極性與創造性。社會主義的集中精力辦大事的優勢也在這場重工業化運動體現出來,政府指令下高度集中,高速度,大計劃,大範圍使蘇聯僅用了二十年完成了英國百年才完成的工業化,但是代價是高昂的。



蘇聯當時強敵環飼,無法從外部獲得工業化發展的資金,只能靠內部積累和節約來獲取資金。而沙皇俄國是個農業國,繼承沙俄的蘇聯初期農產品出口是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在工業化前,農業佔全國收入的80%,是歐洲重要的食品輸出國。為了發展工業,斯大林準備增加糧食出口,以換取外匯向國外購買工業機械。斯大林雄心勃勃的公佈了他的農業發展計劃,宣稱三年內蘇聯將成為世界糧食產量最高的國家之一。為了配合糧食增產計劃,把增產的糧食控制在國家手裡,斯大林決定建立集體農莊。(蘇聯最初的餘糧徵收政策讓農民非常不滿,甚至發動叛亂,這才有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農民對新的政策並不熱衷,強制把農民集中起來一起勞作的結果是什麼,相信經歷和知道中國“聯產承包制”之前的人都知道結果。成立集體農莊後糧食產量的下降,斯大林此時承認集體農莊是錯誤的話,就是表示共產主義先進生產力有問題,就是他的領導力有問題,對他打擊會非常大。另一方面工業化需要錢,所以斯大林堅持宣稱蘇聯糧食大豐收,只是農作物被一些不願意合作的農民給藏匿起來了。現在農作物都應屬於集體農莊的,屬於國家的,任何拒絕交出的人,都應該被驅逐到蘇聯的勞動改造營。工人要保證有飯吃,糧食出口要倍增,實際糧食產量又是下降的,農民結果會怎樣。



蘇聯兩大產糧區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在蘇聯工業化大躍進的三十年代爆發大饑荒,有些在現在看來是真的荒唐和誇張。哈薩克斯坦1932年的羊群不足正常年份的1~2%,領導層要完成1500萬頭牲畜的計劃,而哈薩克斯坦擁有的牲畜大約在600萬頭左右,集體農莊禁止牧民原來的遊牧習慣,改為圈養。領導為了保證城市的肉類供應不管牛羊大小、種群繁衍生息大量宰殺,圈養形式違反了生態規律,集體農莊地帶的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饑荒因此爆發。大饑荒的情景我都不敢寫,哈薩克人口銳減五分之一,導致後來哈薩克人佔哈薩克斯坦總人口只有42%。烏克蘭更加離譜,據估計餓死了大約315萬至718萬,被認為是斯大林有意識的種族滅絕行為。(由於沒有官方統計,只能估計數目差距比較大)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大饑荒年代餓死的蘇聯人中烏克蘭人超過80%,哈薩克人口基數小。二戰德國進攻蘇聯時,很多烏克蘭人加入德國陣營,直到現在也是被西方利用攻擊俄羅斯與烏克蘭關係的靶子。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從廢墟到超級大國,可以說,是斯大林一手把蘇聯拉扯出的驚天蛻變,就像丘吉爾對斯大林的評價:他接手時還是一個手扶爬犁的農業國家,他離去時,已經是核大國。蘇聯完成驚天蛻變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底子好,

儘管雖然沙俄1861年就解放了農奴,但是仍然有60%的農奴存在,雖然只趕上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小尾巴,只是做到了齟齬獨行,但沙俄仍然位列一戰前五大工業國之一,換句話說,已經有了這麼好的底子,只需要將農奴解放徹底,將人民生產力完全得到釋放就行。

2.發展模式高效

蘇維埃紅色革命勝利之後,就面臨著帝國主義對革命政權的圍追堵截和百般封鎖,在粉碎了帝國主義的干涉戰爭後,還要想著將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推向世界的任務。

1924年列寧逝世後,斯大林接手,就不能再推行那種還依靠西方的新經濟政策了,開始推行斯大林模式,就是採用行政手段將國家有限資源抓在手中,優先發展重工業,為應對帝國主義的再幹涉做準備,也為無產階級革命的溢出打基礎。集中精力辦大事,這樣到1937年蘇聯就達到了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業產值。

3.歷史機遇助推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資本主義危機,而蘇聯欣欣向榮的環境吸引了數十萬的專家和技術工人的移民,而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維持自身的發展,紛紛解除對蘇聯封鎖,出口大量產品到蘇聯,工業化能力有了,這時水平也有了,雖然在二戰中,軍民傷亡幾千萬,大半個國家打成廢墟,但是戰爭後期蘇聯的掠奪也是非常狠的,二戰後蘇聯將東德境內的所有工農業設備拉到蘇聯,打敗關東軍後又把東北境內的所有工礦設備拉回蘇聯,生產能力和水平一下子提高很多。

雖然從廢墟到超級大國又多種因素,這三方面佔據了很高的位置

------------------------萬老頭筋骨袪痛傾情奉獻


穀子君


二戰中蘇聯在國土歐洲部分的西部淪為戰場,很多的城市成為廢墟:例如明斯克與列寧格勒等地。但是二戰結束後的短短20多年蘇聯就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其中的原因無非有以下幾點:

第一,二戰前蘇聯實行了三個五年計劃,經濟快速發展,利用1930年代初席捲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引進大量的工業技術,到二戰爆發前蘇聯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工業大國。這為二戰後蘇聯的經濟與工業再度騰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能夠利用集權主義的優勢集中全國力量辦大事。二戰後蘇聯又再度實施幾個國家統一籌劃發展的“國家五年計劃“,使得經濟迅速恢復並快速發展。不過由於體制上與思想上隨著時間的發展而日益僵化,以及經濟結構的不合理,導致在1980年代整個國家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為蘇聯的解體埋下了危機。

第三,蘇聯國土遼闊,是世界上擁有自然資源最多的國家,豐富的資源為經濟發展與國力的進步提供了物質基礎。

第四,人口數量,蘇聯一度是僅次於中國與印度的世界第三人口大國,而且擁有大量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素質人口。人口數量以及人口素質是大國崛起的關鍵因素。

第五,二戰勝利的紅利。二戰中蘇聯是戰勝國,戰勝納粹德國後蘇聯擴大了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並將例如波羅的海三國、西波蘭等歐洲發達地區納入版圖,進一步壯大了實力。並且蘇聯在1945-1946年期間將德國東部的工業設備以及中國東北的工業設備洗劫一空運回到蘇聯發展自身的工業,另外蘇聯也獲得了大量的德國科學家與技術人員,這為蘇聯軍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蘇聯利用蘇聯紅軍橫掃東歐的優勢,在東歐扶植建立了多個社會主義國家,締結華約組織,那些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實質上是蘇聯控制的衛星國,蘇聯與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建立了《經互會》。蘇聯與那些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在經濟上與技術是相互融為一體的,這就使得以蘇聯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國家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抗衡當中實力不會相差很大。

第六,在國際上,蘇聯利用朝鮮戰爭與越南戰爭成功的削弱了美國的國力,併為自身的發展在與美國為首的的西方國家對抗期間提供了戰略窗口期。

第七,軍事力量。

蘇聯在二戰後期擁有1000多萬軍隊,在冷戰期間一直保持擁有500萬以上的軍隊規模。另外俄羅斯民族在軍事科技領域有著非凡的創造力,軍事科技領域集中了俄羅斯民族最為優秀的智力資源。而且尚武的俄羅斯民族一直重視重工業與軍事工業的發展,冷戰期間蘇聯紅軍是歐亞大陸最為強大的軍隊,稱蘇聯陸軍為歐亞大陸無敵鐵犁也不為過。

第八,蘇聯的核心是俄羅斯。而俄羅斯民族一直是一個很有志向並樂於爭強好勝的民族,並且俄羅斯民族是一個能耐困苦,擁有燦爛文化的民族,果戈裡、托爾斯泰等大文學家都是我們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文化名人。這些俄羅斯民族精神文明的正能量因素為俄羅斯民族屹立世界強國之林提供了強有力精神的支持。


雄鷹展翅長空


二戰前的蘇聯就是一個純粹的農業國家,在列寧的共產文化指導下,很多剝削階級歪曲理念化身為各類共產幹部對人民進行了殘酷的霸凌跟剝削,斯大林同志借民族矛盾之機進行了剷除異己的大清洗,使全國都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正當人民矛盾即將激化的時候,二戰的爆發反倒是給蘇維埃政權帶來了一個大契機,在大家都有了一個明確的敵對勢力後,斯大林很容易的就把各類階級柔和在了一起共同抵禦外敵。

戰後,蘇聯以二戰重大貢獻國和勝利者的姿態瘋狂瓜分德國的工業基礎設施,期間最有名的戰略思想就是以工業設備替代賠款作為抵消二戰損失的補償。如此,蘇聯躍進式的完成了從農業國家向工業國家轉型的路子!

重工業就是科技競爭力,重工業也是科技生產力,此番華麗的轉身徹底改變了蘇聯的發展思路,也鋪平了它邁向世界大國的道路!


默跡愛騎車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共產主義國家,蘇聯從開始到解體都始終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這個從沙俄帝國脫胎而來的紅色帝國,雖然發展基礎極其薄弱,但卻用了20多年時間就迅速一躍成為超級大國,創造了名副其實的發展奇蹟。

那麼蘇聯到底是如何辦到這一切的呢?靜夜思認為有以下原因:

1、底子相對較好

蘇聯建國之初之所以給人留下落後農業國的形象,多半源於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評價斯大林的一句話。

他說:“在他接手俄國時,俄國還只是個手扶木犁的國家,當他離去時,俄國已經擁有了核武器。”

的確,雖然名列一戰前五大工業國之一,但沙俄的工業化水平卻始終一言難盡,不僅規模小,技術水平還非常落後。

在19世紀70年年代美德等國陸續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沙俄還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齟齬前行,直到20世紀初才勉強完成。

雖然沙俄在1861年解放了農奴,但貧農仍然佔據了總人口的80%以上,這嚴重限制了沙俄工業化的發展規模和潛力。列寧說沙俄是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一環,實在不是聳人聽聞。

不過儘管遠遠落後於美德英法,但沙俄相比於世界上其他沒有工業化的國家,還是有一定基礎的,這是繼任者蘇聯能夠艱難起步的重要物質基礎。

2、發展模式高效

自十月革命以來,帝國主義對紅色政權的圍堵就從未停止,在粉碎了帝國主義的干涉戰爭後,蘇聯還面臨著如何增強綜合國力,抵禦可能到來的帝國主義戰爭,並將無產階級革命推向全世界的巨大挑戰。

在這樣的條件下,1924年列寧去世後,繼任的斯大林開始拋棄新經濟政策,推行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國家行政手段將國內有限的資源儘可能高度集中,優先進行重工業建設,提升蘇聯的工業化水平和綜合國力,為共產主義革命的溢出做準備。

而為了完成資本原始積累,斯大林要求進行農業集體化,勻出更多資源支持工業化發展。

斯大林模式的作用是極其顯著的,尤其在帝國主義強鄰環伺的險惡環境中。僅僅用了兩個五年計劃共10年時間,到1937年,蘇聯綜合國力就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強大的工業實力,是蘇聯在二戰中最終徹底消滅德日法西斯的重要保證。

3、歷史機遇助推

雖然帝國主義為蘇聯關上了門,但上帝為蘇聯開了好幾扇窗。

1929年,資本主義危機席捲西方世界,大蕭條的景象和欣欣向榮的蘇聯形成鮮明對比。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數十萬專家和技術工人移民蘇聯,蘇聯的工業實力更加雄厚。

不僅如此,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資本主義市場,西方國家紛紛解除對蘇聯的經濟封鎖禁令,大量先進產品出口到蘇聯,蘇聯的工業化水平開始突飛猛進。

當然,這些和二戰相比都是小巫見大巫。

作為二戰最激烈的戰場,蘇聯在二戰中給蘇聯軍民造成了4600萬人的巨大傷亡,佔到了當時蘇聯總人口的1/4,以上,但蘇聯在二戰中的收穫更加巨大。

除了依靠美國《租借方案》獲得美英等國海量的援助,二戰後期蘇軍的掠奪同樣可觀。佔領德國後,蘇聯將東德境內幾乎所有工礦設備全部拆運回國,作為戰爭賠款的一部分;消滅關東軍後,蘇軍在偽滿洲國境內故技重施,大量設備被運回西伯利亞,這些使得蘇聯在二戰後的經濟恢復更加迅猛。

1945年二戰結束時,蘇聯的工農業產值不到1937年的1/3,但1950年,蘇聯工農業產值就超過1941年。而在1949年,蘇聯成功爆炸原子彈,打破了美國核壟斷,至此蘇聯成為和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

所以,蘇聯的崛起絕非偶然,這是一系列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鴨梨山大


蘇俄即算到二戰也算不上強國,甚至被德國虐出屎來,只是因為依靠美國僥倖戰勝德國,、日本,並且從德國、日本和我國搶得極其巨大的財富和先進工業設備,在此基礎上蘇聯才迅速成為超級大國,控制了東德的蘇俄還算強大,而失去東德的俄羅斯變得一文不值了。


建哥5973


多虧了俄羅斯有了一位硬漢總統普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