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賺錢”,拆分成利潤和現金流,徹底把不懂財務的整蒙了

好好的一個收付實現制的生活,被改造成權責發生制之後,很多普通人看不懂。

甚至某些特殊行業,不是深入學習規則或是有相關的財稅工作經驗,我這個十幾年的註冊會計師估計都看不懂。

簡單的“賺錢”,拆分成利潤和現金流,徹底把不懂財務的整蒙了

利潤、現金在生活當中,只是一個詞“賺錢”!一旦被分開了,再加上體現會計行業水平,制定了各種匪夷所思的編制規則,弄得天花亂墜,利潤與現金流的偏離越來越大,讓普通人覺得利潤就是為了股東利益做出來的。

有利潤沒有現金或是出現負現金流,都是企業經營過程中很正常的事情。

利潤是按照權責發生制編制的會計分錄,計算出來的當期結果,現金流只需要結合現金、銀行存款的期末期初差額就能計算出來,小企業更是直接根據流水賬就能快速計算出來。

這兩者之間並不能完全劃等號,可以說現金流包含了利潤,但是並不一定現金流的金額就一定大於利潤。

簡單的“賺錢”,拆分成利潤和現金流,徹底把不懂財務的整蒙了

舉個例子來說,甲2019年12月份賣給乙一批貨物500萬元,約定是12月底交貨驗收付款40%,驗收後3個月付款30%,6個月付款30%,那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2019以確認收入500萬,但是單就這筆業務來說現金流只有200萬元(500*40%)。

我們思考企業行為的時候,不能將人與人之間的經濟行為直接套用。

人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有賒賬的情況,都是直接現金收支,這個時候的利潤可以說完全跟現金流相等,然而賒賬在企業當中實在太平常不過。

在思考企業間的資金交易行為時,一定要考慮一點,就是商業信用的存在。

簡單的“賺錢”,拆分成利潤和現金流,徹底把不懂財務的整蒙了

資本密集型企業例如金融公司、大型國企;技術密集型企業例如很多上市公司,都具有天然的信用優勢。

如果沒有額外增加投資或籌資活動,日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一定佔利潤的比例較高。

而對於那些中小微企業來說,沒有優質的資產或技術來體現自己的信用,日子就不太好過,現金流佔利潤的比例就會較低,隨時都要面臨資金鍊斷裂的壓力,這也是國家多次發文鼓勵多幫扶的原因。

信用不是誠信的意思,信用是一項資產,誠信是一種道德,並不能說小企業沒有外顯的信用就不誠信。

簡單的“賺錢”,拆分成利潤和現金流,徹底把不懂財務的整蒙了

甚至有些時候,小企業所處行業內,某種產品比較暢銷,還需要提前備貨好生產該種產品的原材料。

供應商也都會提前掌握到這樣的信息,當然會無情地提高價格或是要求加快付款進度。

這個時候就需要先預付大量的採購資金,一年運營下來,出現負現金流,並沒有什麼好驚訝的!

負現金流的行業實在太多了,很多人不理解這種企業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又不賺錢的。

簡單的“賺錢”,拆分成利潤和現金流,徹底把不懂財務的整蒙了

至少首先解決了很多人的就業問題,其次負現金流多數情況下,是臥薪嚐膽,暫時性的,

偉大的企業,那個不是長期的大量資金投入所造就的,例如現在因《美國工廠》榮獲奧斯卡最佳長片男主角獎的曹德旺,他的福耀玻璃佔據了全球半壁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