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王安石,敢为天下先,儿子尝年轻,力荐儿媳再嫁人

公元前的356年,自商鞅变法一千多年后的公元1069年,又一敢为天下先的宋代王安石,于熙宁二年,又一历史性的大手笔,一划破天空的壮举,被永记史册。时至今日,人尽皆知了。


变法王安石,敢为天下先,儿子尝年轻,力荐儿媳再嫁人


王安石,一个敢做他人不敢做的人,他生活的另一面同样是石破天惊。这就注定了王安石不管是站在国家大事的政治高度,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所应对的家庭琐事,都是独出异样的与众不同。


变法王安石,敢为天下先,儿子尝年轻,力荐儿媳再嫁人


敢为人先的王安石,为何要在儿子正青春年华时,力劝儿媳改嫁,并且还极力撮合,至儿媳成功再嫁。

今天,不道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亦不说他的诗词成就,也不讲他的改革变法的波澜壮阔。且单说王安石在自己小家庭的生活中,作为一个家庭中的一员,儿子的父亲,儿媳的公公,看看他是怎样当家长的,看看他做普通人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变法王安石,敢为天下先,儿子尝年轻,力荐儿媳再嫁人


由于王安石的性格偏于拗执,过于强硬犟拗,所以得一雅号“拗相公”。这也映照了他那独有的另类刚硬。所以,对于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他却可以力排众议,当家作主,把年轻儿子的媳妇改嫁他人了。

先来了解一下他的儿子吧。王安石儿子,名叫王雱,自小聪慧过人,才艺出众。正所谓,虎父无犬子。当然了,有老爹的好基因,再加之自幼的家庭好环境,以及独具优势的家传身教,王安石的儿子自然超凡脱俗了。也许这就是真正的良性循环吧。在公元1067年,年仅22岁的王雱就考取了进士。自然而然,后来顺利地进入官场仕途。


变法王安石,敢为天下先,儿子尝年轻,力荐儿媳再嫁人


正好两年后的公元1069年,王安石发动了变法大革命,这时的王雱,全身心地投入在变法之中,倾尽已力,为变法改革运动推波助澜,这在父亲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可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自然成为王安石变法时的一员得力助手。王安石成功变法并且在当时也得以全国推行,这其中也有他儿子的一份功劳哦。看来在文人做官的仕途中,上阵父子兵,一样是可以得天独厚的。这也是情理之中得了。


变法王安石,敢为天下先,儿子尝年轻,力荐儿媳再嫁人


这时候的王安石父子俩可谓是一切顺风顺水,也正是在这春风得意的时段,王雱也理所当然地走进了婚姻。他的新娘正是一位美貌如花的庞性女子。小夫妻恩恩爱爱,和和美美。婚后两年,喜添儿子。


变法王安石,敢为天下先,儿子尝年轻,力荐儿媳再嫁人


可是剩下来的事却是谁也没有想象到的,庞氏生下儿子后没多久,王雱怎么看,怎么就觉得儿子不像自己。因为儿子随娘,极象庞氏。这样王雱越想越觉得儿子不是自己的,越来越怀疑妻子庞氏对自己不忠不愉,成天对妻子疑神疑鬼的,搞得小家庭不得安宁。每每用“以貌不类已”,而“百计欲杀之”。总是说儿子不像自己,是别人家的儿子而要杀了儿了。

可惜当时没有亲子鉴定技术,要不然,真相就可以大白于天下了。

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王雱的疑惑有增无减,越来越发现妻子是真正对自己不忠。渐渐地,开始对“出轨”的妻子越看越不顺眼,直到后来,整个家庭被闹得一日都不得安宁,年幼的这个“以貌不类已”的儿子最终导致夭折了。可怜的庞氏,日日夜夜以泪洗脸,莫名的受尽了煎熬。

而后来王雱也因为这样的一个死结,导致于自己也在忧郁之中而不能自拔。由于王雱正值年青气壮的年龄,再到后来错乱的精神症状也愈演愈烈。感觉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精神病患者了。

这时候,作为父亲的王安石,见儿子的病因实难根除,儿媳在儿子面前晃动的身影就像一把刺扎在儿子心上一样痛苦难受。而作为公公的王安石,眼见儿媳也是凄苦难言地存在。于是就自己当家 作主,挑选好了人家,把年轻的儿媳妇嫁与他人了。


变法王安石,敢为天下先,儿子尝年轻,力荐儿媳再嫁人


偏偏这时的王雱,好像酒醒似的,发现妻子已是他姓人妻时,又是懊悔不已,反而又相思起妻子在家时的恩爱了。灵光一现的王雱,仅又在追悔莫及中煎熬着。就是在这种悔恨的折磨心病中,王雱却写下了一首惊世之词。

《眼儿媚》:

“扬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朱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年轻的王雱,就这样在回忆“扬柳丝丝弄轻柔”的痛苦中度日,屋外的缕缕轻烟,全都是道不尽的闲愁。梨花开似雪,海棠红带雨,这已经过去了一半的春天了。再也回不到双双出入的往日岁月了,绿枝花头全是这无尽的相思苦愁。


变法王安石,敢为天下先,儿子尝年轻,力荐儿媳再嫁人


怎不叫人肝肠寸断啊,心绪难调,心结难放的王雱仅在33岁那年就忧闷地离开了人世。

作为做父亲的王安石,好似把儿子的媳妇改嫁他人,有点不通情理。作为做公公的王安石,自作主张地把儿媳再嫁别人,也似乎不合常理。更何况还是在那远古的封建社会。王安石的这种做法,无疑是不会被当时的社会所认可的。


变法王安石,敢为天下先,儿子尝年轻,力荐儿媳再嫁人


而在当今,是不是,王安石把儿媳改嫁他人之事,反倒让现代人觉得,王安石对待儿媳 ,像是对待亲生闺女一样,给予了一个做父亲的仁慈之爱呢。用现代话来说,这是不是叫做最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呢。只是在中国宋代的王安石 就已经做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