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败策之绝不容错


大明败策之绝不容错

崇祯当皇帝,有一个记录:勤换官员。根据史料统计,崇祯在位十七年,换掉了50个内阁大学士和14个兵部尚书。其中,杀掉了2位首辅大臣,7个总督,11个巡抚。

在崇祯朝,当大官可要小心,因为皇帝随时会找个错,把你的乌沙和脑袋一起摘掉。

放在今天来看,崇祯绝对有很强的强迫症。他要求政治举措做到尽善尽美,绝不容错。如果完成任务的速度稍微晚一点,或者效果稍微差一点,崇祯就会大发脾气,立即把主事的大臣撤换掉,还要投入牢狱,才能缓解他的痛恨。

崇祯三年,蓟辽督师、辽东巡抚袁崇焕被杀!

崇祯十二年,崇祯以失地的名义(凤阳皇陵被毁),一举屠杀了三十六个省级以上官员。

崇祯十三年,兵部尚书熊文灿被杀。

崇祯十四年,内阁首辅薛国观被杀。

崇祯十五年,兵部尚书陈新甲被杀。

崇祯十六年,内阁首辅周延儒被杀。

……

其余官员因犯龙颜坐牢的,更是数不胜数。孙传庭就被崇祯投进监狱,落下了残疾。这还是在孙传庭剿灭闯王高迎祥之后,实在令人不解与寒心。

大明败策之绝不容错

这一大串官员被屠名单,实在让人看了触目惊心!不排除这里面有确实该杀的官员,比喻那两个内阁首辅薛国观和周延儒,国家到了那种地步还贪污军饷、还谎报军情,不杀不应该。但是,崇祯为啥到了崇祯十几年才杀他们呢?知道这两人祸害了多少能人吗?

崇祯所迫害的官员里,还是有很多能臣的,特别是在崇祯最初几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袁崇焕。鉴于袁崇焕的事迹大家已经很了解了,我在这里举另外的例子,跟袁崇焕同时的兵部尚书王洽。

大明败策之绝不容错

王洽,崇祯元年(1628年)任工部右侍郎。崇祯召见众臣,因惊奇王洽仪表颀伟、相貌不凡,当即擢升兵部尚书,官居正二品,负责管理全国的军事和武备。

王洽上任兵部尚书后做了3件大事。

第一,提出严责帅、修武备、核实兵、衡将材、核欺蔽、惩朘削、勤训练、厘积蠹、举异才、弭盗贼等10条举措,崇祯皇帝当即下令采用。

第二,为弥补明朝军费短缺、国库空虚的问题,王洽向皇帝提议仿效明初军队屯田制度。他说,明初朝廷养兵百万,而国家不花一钱,都是得益于边境屯田,使农耕文化不断向四周扩展,促进了边境繁荣。当下辽东、永平、天津、登州、莱州都有沿海荒地,宝坻、香河、丰润、玉田、三河、顺义各县也有闲田百万顷。万历初年,总督张佳胤、巡抚张国彦也曾开展军队屯田,因受到土豪阻挠,而后无法继续开垦荒地,对储备军粮、充填国库很不利。王洽乞求皇帝设立监察官,将军队屯田落到实处。崇祯皇帝认为王洽说的很有道理,立即下令执行他的措施。(详见本人旧作 )

第三,王洽尝奏请汰撤年老武弁无荐者48人,以边才举荐杨嗣昌、梁廷栋等人,后皆大用。

从王洽短暂的任职作为上看,这起码是个可用之才。

崇祯二年(1629)十月二十七日,皇太极率领精锐八旗军,通过收买当地汉人做向导直接占领大安口,京城告急。

兵部尚书王洽急调督师袁崇焕、巡抚解经传、郭之琮、总兵祖大寿等10路大军带兵进击。由于金兵来势凶猛并避开袁崇焕的防务重点,长躯直入,有多座城池失守。

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朝廷才接到战报,崇祯皇帝不由得恼羞成怒。在崇祯皇帝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兵部侍郎周延儒、检讨项煜乘机诬陷王洽治军无方。周延儒说:兵部的责任是“备御疏忽,调度乖张”。项煜趁机说:“世宗斩一丁汝夔,将士震悚,强敌宵遁”。意思是说,当年蒙古俺达兵临北京城下,嘉靖皇帝下令将兵部尚书丁汝夔斩首……“即日斩于市,枭其首,妻流三千里,子戍铁岭”,于是官兵震动,敌军撤退。暗示这次皇太极兵临城下,首要的是将兵部尚书王洽斩首,以振奋将士守城御敌的决心。崇祯皇帝竟然点头称是。因此,王洽被打入死牢,第二年四月病死狱中。

《明史》记载王洽“应变非所长。骤逢大故,以时艰见绌。遵化陷,再日始得报。帝怒其侦探不明”。

《崇祯实录》记载:“兵部尚书王洽下狱。洽不习边事,闻警仓皇,无以应;遵化陷,再日始得报。上怒其侦探不明,故罪之”。

王洽为疑心重重的崇祯皇帝担任兵部尚书,还没有1年的时间,怎么会有能力扭转这种突发危局呢?

大明败策之绝不容错

崇祯啊!崇祯!他所独有的复杂性格,即机智和愚蠢、胆略与刚愎、高招与昏招兼而有之,“日涉于猜疑而不自知”,在崇祯二年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洽的冤狱、袁崇焕的冤杀,都是崇祯皇帝自毁长城的昏庸之举,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速度。

假如,崇祯能有点容错的气度胸怀,能按住手中的屠刀,也许能为大明挽回点局面。哪怕,他能在执政第二年不杀袁崇焕,轻判王洽呢?可惜,从此之后,崇祯就一发不可收拾,一路杀到了崇祯十七年。

越干活越挨罚,边干活边挨罚,干完活算总账……这样的领导,谁愿意碰上啊?

朱由检于崇祯十七年在煤山上还哀嚎“诸臣误我”,岂不知朱由检“尽负诸臣”从崇祯二年就拉开了序幕。

大明败策之绝不容错

最后一提,崇祯不但杀大臣,连自己的亲人都不放过。

崇祯在登上煤山自缢之前,他在皇宫中大开杀戒:逼死了周皇后、张皇后、袁贵妃,亲手杀掉了6岁的幼女昭仁公主,砍伤了15岁的长平公主。

魏忠贤那年应该把朱由检早早杀了算了!大明也许还有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