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给房地产投资带来什么思考?“大胆”的投资思路该转变了

房地产最佳的投资时期已经过去,你不必再为了盈利或者为了赚到更多的钱,而采取举债的方式进行投资,这种方式已经落伍了。对于楼市而言,现在最傻的事就是举债投资,拿明天的钱来做今天的投资,不仅傻而且很危险。最现实的做法就是"现金为王",现金为王并不是说你手里握着现金就是王道,而是你所投资的资产,应该具有较高的变现能力,同时具有较短的变现周期。而这两点,显然近年来的房地产已经越来越不具备了。

疫情给房地产投资带来什么思考?“大胆”的投资思路该转变了

01

说到房地产投资,如果是在2015年之前,只要手头上有现金,或敢把钱砸进去,能够把杠杆做高,也许都有賺翻的机会,很多炒房者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火中取栗,最后在楼市中掘到了一桶金。

但是随着存量房市场越来越大,房价居高不下,而且各种炒房的渠道漏洞全部被填补,炒房的路径越来越难走了,现今再利用高杠杆举债投资的方式,已经变得不可行。有些人收入不菲,现金流也很好,一个月可能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收入,所以他们炒房投资时也心狠,每月银行月供也要有一二十万甚至更高,这种情况就是一种极风险投资,因为你不敢保证自己的现金流一直没问题,只要经营、收入中的任何环节出问题,投资就变得不可持续,由于房产的变现能力差,崩盘情况极有可能发生。

疫情给房地产投资带来什么思考?“大胆”的投资思路该转变了

对投资来说,许多时候"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从这次疫情来看,就能感受保持手头上充足的现金流是何等重要。资产和资金是两回事,很多大佬出事,并非没有资产,而是拥有庞大的资产却没有了变现能力,最后导致资金链断裂,红顶商人胡雪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的近代当代都不乏由此而倒下的商界"巨人"。

02

出于谨慎投资的考虑,手头具备足够的现金流或变现能力非常重要,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哪怕没有了任何收入,至少要能保持6个月的资金运转周期,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资金组织,财产变现等。如果手头上没有足够的变现能力,却又把债务举得很高,那么碰到一些突发情况,出现危机就在所难免。企业生命力的本质区别就在于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

疫情给房地产投资带来什么思考?“大胆”的投资思路该转变了

企业面对经营,有时举债做杆杠或现金流短缺是迫于无奈,但是作为个人投资者,这方面其实是可以避免冒险,做到谨慎投资的。以前有一部分炒房者利用"以房养房"的方式来进行房地产操作,也就是说当资金衔接不上时,把其中的一座房子卖出去,然后利用回笼的资金继续供房。但是,随着近年二手房挂牌量剧增,销售难,销售周期变长等特点,现在"以房养房"的方式也变得不再可行。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富贵险中求",这句话也常常被一些投资人作为金科玉律,还有一句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说得也是同样的道理。但是,随着市场越来越精细化,资本逐利越来越谨慎,靠大胆求"富贵"的思维逐步过时,而以知识与"智力"为底蕴的技术流派开始走红。以往多数人作投资,往往都带有一种赌性在里面,这就要靠每个人的眼光和运气,有些人可能赚了一辈子,但一次失手就会万劫不复。富贵险中求的成功案例是有的,但几率很小,如果真要做好投资,稳中取胜才是最好的方式。

疫情给房地产投资带来什么思考?“大胆”的投资思路该转变了

03

如此说来,如果现在再做楼市方面的投资,该怎么做?用什么样的方式最好?这里分成两种情况来说。

第1种就是高净值人群,在购买房子时,基本上不用考虑银行按揭,可以用全款购买的。高净值人群在投资时只要瞄准目标投资的好城市、好地段、好楼盘,考虑好投资回报以及楼盘的发展潜力就可以下手。由于全部自有资金,不考虑银行还贷的风险,不存在后顾之忧,目前进行房产投资依然是比较好的投资选项。

投资时最好进行不同产品的搭配,诸如住宅,写字楼,商铺等资产合理配置,分散风险,形成对冲,增强抗周期性,这样最好。高净值人群中,还有一种投资方式,就是大部分用自有资金,小部分用银行按揭,但是购买的物业通过租赁所获得的收益,能够冲抵银行按揭,这种方式也算是比较稳妥的。

疫情给房地产投资带来什么思考?“大胆”的投资思路该转变了

从这次疫情中我们可以看到,"租金"收益是非常稳妥的一种渠道收入,即便整个经济踩了急刹车,所有的生意都停顿的情况下,租金还是照收不误,房产,尤其是商业房产具有很强的抗周期性,从这一点就可见一斑。

第2种,就是现金流不足,需要依靠银行按揭来完成购房的人群。如果需要通过银行按揭来完成购房,除了刚需买房没有办法以外,第2套第3套房子的投资就要非常小心,如果想通过银行杠杆来放大自己的财富,玩资本游戏,现金流情况要摆在第一位考虑。源源不断的银行月供的钱从哪里来?有没有稳定的收入渠道?这种渠道哪怕碰到突发性事件时,也能够挺得过去?这些应该成为最主要的考量因素。

最忌讳的就是寅吃卯粮,透支明天。大肆举债进行房产投资的时代已经过去,尽管不能说百分百不能这么做,至少针对现今的房地产总体环境,举债投资会给自己埋下很大的资金安全隐患,如果你继续持有"富贵险中求"也无可厚非,但是胜算会越来越小,普通人不建议如此作为,没必要把未来放置在高风险的环境中。

结语

从目前老百姓财产配置情况看,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官方统计数据,中国老百姓的房地产资产占比在总资产配比中已经高达77%,接近八成。未来老百姓资产配置中,适当增加一些股票、证券、黄金等多渠道的投资将会逐步成为主流。房产之外的这些投资,除了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的考量外,还有个重要因素,这些资产配置大都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和较短的变现周期,当急需资金时,这些资产就能够起到关键作用。

疫情给房地产投资带来什么思考?“大胆”的投资思路该转变了

一份《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9》的资料显示,中国老百姓理财渠道中,知识层次越高的人,所持有的房产资产占比越低。这说明理财观念在不同层次人群中的观念变化趋势,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房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基本上都控制在30~40%之间,甚至更低,预计这也将成为国内家庭投资理财的大方向。因此,如果在2020年之后,还有人进行高举债、高杠杆式进行房地产投资,这可能就会成为最笨最冒风险的投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