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堂山石窟 千年王朝的榮光與衰敗

梁思成先生說:“藝術之始,雕塑為先”。而藝術的發展,往往見證了一個王朝的興衰。今天的主角,是中國佛教文化為特色的“石窟”藝術——響堂山石窟,自東魏晚期、北齊初期開始以來,歷經隋、唐、宋、金、明清及民國等歷代續鑿、修繕和金粧,響堂山上的造像活動形成現在局面,時間跨越近1500年。

雲遊河北 平安過年|響堂山石窟 千年王朝的榮光與衰敗

北齊皇朝的投影

河北邯鄲響堂山石窟的開鑿造像活動,始於佛教興盛的東魏末年,主要工程完於北齊,有北齊王朝歷史縮影之稱,石窟主要代表了北齊的佛教造像藝術,是我國石窟藝術發展史上從大同雲岡到洛陽龍門過渡階段的一個重要標誌,被認為是繼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之後的中國第五大石窟。

雲遊河北 平安過年|響堂山石窟 千年王朝的榮光與衰敗

北齊,一個由鮮卑族建立起來的王朝。武定八年(550),孝靜帝禪位於高歡次子高洋,建立了北齊政權。從《資治通鑑》的記載可以知道,(在"東魏武定五年已有石窟佛寺可供’塞之’"),石窟的鑿刻時間在東魏武定五年(547年)之前,當時高氏父子實際掌握著東魏的政權,這時期佛的造像,形體敦厚結實,表現出北齊民族的強健和豪邁,有著高氏父子野心勃勃的“形象標識”。(不出三年,便將東魏取而代之,建立了北齊)。

所以說,佛教文化與帝王形象融合是響堂山石窟最大的特點。形體敦厚結實,面稍豐滿,高鼻長目。結跏趺或半結跏趺坐於園蓮座上,衣紋疏宕,成不規則階梯狀佈於全身,佛衣下襬鋪於座面。聲聞弟子面型與菩薩同,體態渾圓,衣式簡潔明快,下身也與菩薩相似,有"曹衣出水"之風。身體比例上略顯上長下短。

響堂山全山尚存石窟30座、摩崖造像450餘龕,雕像4300餘尊,分南北響堂和水浴寺三處,北響堂石窟是皇家石窟,保存相對完好,現存大小洞窟9個。以北響堂的大佛洞、刻經洞以及南響堂的千佛洞最為精彩。

雲遊河北 平安過年|響堂山石窟 千年王朝的榮光與衰敗

響堂山最早開鑿的北響堂第九窟暨大佛洞,洞窟進深、面闊均為12米,高達12.5米,全窟大小造像151尊,窟內裝飾的火焰寶珠、寶相花、行雲、天龍、飛天等,本尊釋迦牟尼坐像高達3.5米,神氣秀逸端莊,形體敦厚結實,巍然端坐在長方形覆蓮鬚彌座上,衣紋表現為階梯式,給人一種純樸、粗獷而又生硬的感覺。 窟內,環窟室壁腳一週,雕刻題材均為供養人和博山爐,物象內沒有任何雕飾,其細部的表現用彩繪完成。這種石窟雕刻+壁畫彩繪也成為了響堂山的一種風格。相傳,這種繼承了漢墓中畫像石、畫像磚的傳統,與此窟擬作高歡陵墓有關係。

雲遊河北 平安過年|響堂山石窟 千年王朝的榮光與衰敗

和大佛洞類似,第三窟刻經洞因刻有佛教的經文而得名。公元568年,北齊晉昌郡開國公唐邕,在刻經洞書寫了《維摩詰經》四部,開創了中國在石壁上大規模鐫刻佛經歷史的先河,唐邕也因此被稱為中國刻經第一人。唐邕所書以楷法寫隸間有篆意,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刻經研究專家羅昭先生讚歎其為“中華第一刻經”,認為其藝術價值可與王羲之《蘭亭序》媲美。

雲遊河北 平安過年|響堂山石窟 千年王朝的榮光與衰敗

而最能給人帶來視覺震撼的,是南響堂中的第七窟。因為洞窟四壁滿布大小不一的佛像1028尊,千佛洞由此得名。窟頂正中為蓮花藻井,四周飛繞八個飛天,以寶珠為中心,兩兩相對,其中兩對四身為伎樂天,手執橫笛、琵琶、箜篌、笙;一對為歌舞天,一對為供養天,個個身體曲線優美,衣帶飄蕩,構成一幅寧靜祥和的天國世界。

經歷數劫的法相

響堂山開鑿造像跨越千年,歷經劫難。在響堂山北齊石窟開鑿後不久便遭遇了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滅佛運動,北周武帝的滅佛,使響堂山遭遇了第一次的破壞,南響堂第一窟、第二窟、第六窟門口兩側的力士像便是武帝滅佛時期毀壞掉的,隋代對毀壞的造像進行了重修和補鑿。

毀滅性的盜鑿在民國時期,精美絕倫的響堂山石窟造像成為缺頭少臂的殘身。早在1910年以前,響堂山的佛像就開始流失海外。瑞士裡特伯格博物館藏品檔案記載,該館收藏的中國佛像最初由保羅·莫倫於1909年從北京購入。

雲遊河北 平安過年|響堂山石窟 千年王朝的榮光與衰敗

民國初期的文物盜賣和建國前的一場大火,也讓響堂山腳下的常樂寺整個寺院付之一炬,只留下缺頭少臂的佛像。

據《續高僧傳》載:“武平五年鄴都莊嚴寺、定國寺、興聖寺、總山寺僧一百餘名,於鼓山石窟寺坐禪,”此時也名為“鼓山石窟寺”。北齊天統年間,因其規模已 大,有鬼斧神功之勢,改名為“智力寺。”北宋嘉祐年間(公元1056—1063年)改名為常樂寺至今,有“河朔第一古寺”之稱。

後常樂寺遺址出土文物近200件,從佛教造像的數量和精美程度可以看出常樂寺當年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