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连载」艺术的绝妙处,在共性与个性。馆阁体为什么大行其道

那些书法家们~第289篇

【原创连载】艺术的绝妙之处,在共性与个性。馆阁体为什么大行其道

沈荃是沈度的弟弟沈粲的后人。

沈度以书入仕,官至翰林学士,沈度以皇家写手的身份,父子兄弟,并荣于朝。沈度、沈粲的书法,影响了从永乐到弘治年间,约一百多年的书法风气。从明成祖朱棣到仁宗、宣宗、孝宗几位皇帝,都大力提倡、鼓吹沈度的书法,于是,沈度、沈粲为天下士人竞相模仿。从此,“台阁体”书法一统书坛。天下士人为科举功名,无不苦练沈字,吴门书派兴起前,沈字遍行天下。“馆阁体”从沈度始,笼罩了自他以后的科举书法,直至清末。

「原创连载」艺术的绝妙处,在共性与个性。馆阁体为什么大行其道


能以书法,做到大官的不多。而沈度、沈粲兄弟俩人,以书法做到大官的,更是不多,沈度很例外。当他年老体弱,想退休回归时,皇帝竟然不批准,在一再的恳辞下,许他不必视事,俸禄依旧。沈荃作为沈度的后人,成为皇家写手似乎中间只差了一个机会而已。

顺治九年(1652)沈荃高中壬辰科汉榜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一时天下扬名。沈荃的父亲沈绍曾家学渊博,自先祖沈度后,书法一直传承于家族,只不过是时代令其不彰,作为明朝最有影响力的书法世家,沈家以耕读自居,在江南一直是有影响的文化世家。沈荃不幸,幼年丧父,寡母守节养其成人。沈荃目睹母亲的不易,成人后对母亲极为孝顺,在当地传为佳话。沈荃在不及而立之年就中探花,足以宽慰母心了。

「原创连载」艺术的绝妙处,在共性与个性。馆阁体为什么大行其道


沈荃被授翰林院编修后,又被作为河南大梁道副使出任地方。当时,河南盗贼横行,为害地方。尤为许州、颖州地区匪贼最为猖獗,在沈荃的督促下,官兵对强盗进行了抓捕,许州、颖州的地方治安才得到了根本的扭转。逃散的匪贼又溃逃到禹州,继续为害,沈荃又派遣人手,直捣贼窠,从贼窠中挖出十余具尸首,盗贼全部按律处决。被抓人质中,发现了怀有身孕的年轻女子。经了解,那女子原来是一个老生的小妾,老生无后代,才娶了小妾。小妾有身孕后,与佣人通奸而私奔,被盗贼所抓获后,盗贼杀了那个佣人,留下了小妾以作私用。沈荃破贼窠时,小妾在狱中生下了一个男孩。沈荃招来老生,将他的儿子交给了他,而小妾却依法治罪。老生激动的说:“不绝我后者,沈公也!” 沈荃旗开得胜,震动上台。上台为其具表请功,沈荃被提升为按察使,主管一省的刑名。

「原创连载」艺术的绝妙处,在共性与个性。馆阁体为什么大行其道


康熙元年,沈荃回乡丁忧。康熙六年,沈荃丁忧服满,授直隶通蓟道员。期间仕途坎坷,又受人牵连,降二级。于康熙九年被授为浙江宁波府同知,将行之时,奉旨特召,令沈荃书写各体书法,进呈康熙皇帝御览。进呈后,深合康熙皇帝心意,命沈荃留在内廷,且官复原职。得逢圣遇,沈荃仕途一路亨通,到康熙十六年时,已迁升詹事府詹事,正三品大员了。那时,太子年幼,九龙夺嫡的事情还没有机会发生,詹事府詹事还是一件体面的差使。沈荃显然走上了祖先沈度的路子,以书法得邀圣宠,深得圣恩。在沈荃心里,这种知遇之恩,不惜以命相报。不久,机会来了。

「原创连载」艺术的绝妙处,在共性与个性。馆阁体为什么大行其道


康熙十八年,天下大旱,恰逢当时新改旧例。在中国,每有新旧变革,必有新旧眼光的较量,乃至势力的较量。旱情与改制无关,非要牵强,就需要胆气和运气了。在新改旧例中,有一项是将流放发配地变为乌喇。乌喇远离蒙古数千里之远,非常寒冷,人、畜常为冰雪所害,乃至无法生存。沈荃偕同兵部侍郎项景襄,乘康熙求解除旱情之法时,俩人联名上奏:既然有流放,说明罪不当死,流放到必死之地,显然不妥,请恢复旧例,定能感动上天,三日后必定会下雨。

「原创连载」艺术的绝妙处,在共性与个性。馆阁体为什么大行其道


康熙反问二人:“能保证三天后下雨?”沈荃信誓旦旦的答道:“保证。”康熙追问道:“恢复旧例后,三日之内不下雨怎么办?”兵部侍郎项景襄不敢回话,赶紧返回班列中。而沈荃依然跪奏:“恢复旧例,颁行天下,三天无雨,承担欺君罔上罪。”欺君罔上罪是必杀之罪,朝堂上的官员无不大吃一惊,康熙也神色大变,立即恢复旧例。并命沈荃第三日到午门等候下雨。第三天,烈日依然如火,沈荃跪在骄阳下的午门外,静待雨至。康熙午膳也没有用,也在乾清门端坐候雨。官员们见到君臣二人杠上了,真急了,赶快劝沈荃,求皇上回宫,自请处分,以求不死。沈荃予理会,不作一言,一动不动,倔犟地跪着。

「原创连载」艺术的绝妙处,在共性与个性。馆阁体为什么大行其道


未时五刻许,乌云从东方突至,一刹那,大风顿起,雷电交加,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康熙帝喜出望外的大叫道:“此沈詹事雨也。”

沈荃学行醇洁,深得康熙帝喜欢。康熙每自作大字,就命沈荃在他的大字后面题字。有一次,康熙命沈荃在他面前立临米海岳帖,康熙见沈荃手中拿的是一支秃笔,立即另取一支凤管,并且亲自把凤管放到嘴里,为之吸吮聚毫,见锋毫收拢后,才递给沈荃使用。康熙认为沈荃书法与赵文敏、董文敏相当,康熙的赞誉,更使沈荃名动天下,世人以得片纸只字为荣。

「原创连载」艺术的绝妙处,在共性与个性。馆阁体为什么大行其道


沈荃喜好诗歌,从他的诗作中足见他的性情。中年以后,官做大了,不便抒发,所以唱而不叹,诗思匆匆了。沈荃任官河南时,巡抚贾汉复首修地方史《河南通志》,沈荃鼎力甚多。而沈荃最为人称道的是书法,他存世的书法墨迹较多,楷、行、草书都有。

沈荃的书法,楷书结字,能以欹侧中求平正,且行距颇疏,笔法温润,明显,得自董其昌,是从董书中继承、演化。他的行书,以楷书行化为标准,略参前人纵逸丰姿。他的草书,以董其昌小行草书面貌为主。沈荃也不是在仿效董其昌,他只是貌似董书,而无董书的空灵生气。他的书法适合科举制度的“馆阁体”,以及宫廷的御用书法,和他的祖先,明初“二沈”一样,只在实用,缺乏个性的张扬。易千人一面,很难自出心裁,艺术的绝妙之处,就在共性与个性。

「原创连载」艺术的绝妙处,在共性与个性。馆阁体为什么大行其道


沈荃(1624~1684),字贞蕤,号绎堂,别号充斋,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卢秀辉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共享,切莫用于商业,违者必究!

「原创连载」艺术的绝妙处,在共性与个性。馆阁体为什么大行其道

卢秀辉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