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汽车行业发展如何?

jsnjzzz


以前没买车的朋友们,你们巧了。

今年买车肯定便宜,因为今年是个比较难过的一年,钱没挣到哪有钱去花销,你不去花销他肯定东西就会降价,只要一降价你的机会就来啦。

记得关注,咱们一块儿探讨。



缘聚凤阳


浅谈2020年汽车行业。汽车行业到了新的瓶颈期,难以在短期内再上个新台阶。” 一位有着10年汽车行业的从业者感慨。

“遭遇瓶颈”是当下汽车行业现状。

2018年,历经28年连续增长的中国车市踩了一脚急刹车。2019年,车市迎来寒冬期,下滑趋势更加严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303.8万辆和231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和9.1%。虽然整体跌幅在11月有所收窄,但并不能为年销量带来任何增色。

2019年1-11月中国汽车销量情况

去年一整年,全球车市产业上下游似乎都不太好过。即使是一些头部企业也始终活在销量焦虑阴影下,而未能在寒冬中得以保存的企业也大有存在,诸如众泰、力帆们。

受车市寒冬影响的不只车企,经销商也未能幸免。即使是坐在经销商头把交椅上的广汇汽车也未能抵御严寒,2019年前三季净利润同比下滑28.76%。受冲击的还有上游汽车零部件企业和下游的出行产业。一时间,裁员、倒闭成为两大关键词。作为第三方服务平台,亿欧汽车在2019年亲身感受到了行业的艰辛,也曾经与不少行业人士交流,相当比例的汽车产业从业者都向亿欧汽车倾诉过所在领域的艰难。也有投资行业人士向亿欧汽车表示,目前汽车行业正处于大浪淘沙之中,很多领域没有新的、可值得投资的价值点,其中更不乏转向其他赛道的“探路者”。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曾公开表示:“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汽车市场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效益调整的攻关期。” 新造车势力代表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也曾表示:“2020年汽车车市不会变好,但也不至于太差。今年的竞争压力将主要来自于内部,如何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受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影响,汽车产业想要在2020年实现再次回暖并不容易。但经历过大幅下滑的2019年后,对于今年的车市,汽车产业从业者显然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和战略准备。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不论所处于哪个环节中的企业都在尝试精细化运营,企业收缩成本,提升效率正成为企业为过冬使出的“绝招”。

站在2020新的时间节点上,一场错综复杂又充满新变量的行业巨变正在产生。科技变革加速、国家政策层面推进与引导,让汽车产业复苏,在今年更为重要。

趋势一:行业持续下行,唯有抱团取暖

行业人士预测,在市场运作下,未来汽车产业将迎来低速增长或波动增长新常态,车企压力与日俱增。寒冬之下,抱团取暖或许成为各大车企寻求温暖的重要途径。而亿欧汽车预测,这种趋势在今年更为明显。

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王晓秋近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提出了“蓄势、融创、竞合”三点倡议,着重提到了竞争者之间要加快开放合作节奏,通过合作竞争方式实现合作共赢。

一边汽车市场萎靡不振,一边更加开放的全球竞争市场正在推进,开放合作之路刻不容缓。因为除了在资金、人力方面的投入,还需要很多技术跨界融合,车企很难依靠单打独斗取胜。

由此,一场企业间抱团取暖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2019年12月19日,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CA)和标致雪铁龙集团(PSA)两大集团正式同意合并一事引起外界围观。不出意外的话,合并后的新集团将成为全球销量第四、收入第三的汽车集团。不止于此,11月7日,丰田公司与比亚迪共同成立了纯电动车的研发公司,开始对于纯电动车及该车辆所用平台、零件设计、研发等相关工作。

除了跨国车企,国内车企间的绑定也越来越紧密。在PSA集团发布同意和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集团合并消息的5天后,广汽集团同上汽集团宣布已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积极探讨在新能源技术研发、资源协同、投资布局、市场拓展、商业模式创新及国际经营等领域的合作内容。

受制于车市寒冬负面因素传导,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及新造车企之间也正在加速“抱团”,海马汽车和小鹏汽车、车和家同力帆、威马与国网电动、小鹏与蔚来,企业与企业之间正在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绑定,谋求共赢成为砝码。

而随着“新四化”趋势发展,企业只有不断共享资源,方能走向合作共赢。

趋势二:优势资源持续向头部聚拢,产品力是最后的护城河

近些年,随着汽车行业体量增长,汽车存量市场明显。加之汽车制造业利润增幅表现呈现低于营收增幅趋势发展,企业盈利能力普遍减弱,这使得边缘企业压力陡增,所以导致一批企业在2018年走向倒闭,而来自于制造端的压力已传导至各个环节。

明显的是,中国汽车行业“马太效应”更为显现,汽车行业呈现出向头部集中的发展趋势。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的《2019麦肯锡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乘用车市场集中度逐年提升,头部品牌市占率不断提高。2019年上半年,市场前9名车企销量份额已占据54%;其中自主品牌集中度尤为明显,吉利、上汽通用五菱、长城、长安、上汽、广汽、比亚迪、奇瑞8家头部品牌占有率从2016年64%上升至2019年上半年近80%。且销量排名第八的奇瑞是排名第九企业的两倍销量。

作为风向标的广州车展也早已向外界传达了这一特征,超过十家车企缺席车展,一反往日欣欣向荣景象——多家车企带着令自己引以为傲的看家产品高调亮相。包括东风雷诺、雪铁龙、DS长安铃木等明星企业都缺席了这场行业盛宴。

另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豪华车品牌逆势上扬,不断向外界曝光自己的新产品,好不热闹。

2019年一整年,昔日锂电巨头沃特玛步入破产清算、长江汽车欠薪、海马汽车变卖400多套房产求生、华泰汽车深陷停产危机、曾经轰动一时的青年汽车申请破产,种种消息都在宣告着行业的不景气,使得企业难以为继。

而在新造车发展赛道中,头部品牌蔚来、威马、小鹏等实现了小规模量产交付;爱驰、拜腾等第二梯队玩家依然苦苦纠结于即将量产阶段之中。更不用说处于中后梯队的新造车企到目前虽量产车型早已发出,至今仍未有下文,处于无奈唏嘘着被踢出局的“尴尬”窘境。

再看资本市场,头部企业正在想尽办法筹得资金,尚且很难。但随着一些新变量的产生,不排除有几家公司能够重新赢得信赖。而市场的残酷,只会让处于尾部的企业难上加难,机会异常渺茫,似乎难以“翻身”。

天风证券在研报中也提到,汽车行业库存已居近几年底部。随着今年四季度消费情绪回暖,龙头车企业将迎来机遇。

趋势三:电动化将在2020年引发新一轮竞争

为了节省成本,用以投资电动汽车,2019年11月,德国两大汽车巨头戴姆勒和奥迪纷纷宣布裁员。奥迪从此次裁员中希望节省60亿欧元,用于推电动化转型。戴姆勒希望在2022年底节约10亿欧元,为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服务。

除此之外,大众在电动化转型上也一直很积极,其在2020年至2024年的五年投资计划早已制定,大众预计在这期间将在混合动力、电动出行以及数字化领域投资600亿欧元,预计到2029年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达到2600万辆。而丰田在电动化的规划中,计划在2025年实现全球年销550万台电动化车型。被称为豪华品牌“神秘孤岛”的英菲尼迪也在近期表示,从2021年开始旗下所有车型将全面电动化,同时规划推出首款纯电动量产车。

国内车企自然也没闲着,除了新造车企满怀热忱展开激烈交锋,一众传统车企也早已加入抢夺赛。随着特斯拉入华,电动汽车的硝烟早已蔓延开来。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特斯拉共交付367500台车,相比上年增长50%,并完成了全年目标。

就中国市场而言,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电动汽车占比高达81%。市场发展较为迅速,用户购买需求不断高涨。今年,这里势必将变成电动车主战场。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近日在电动车百人会的会上指出,从全球发展的趋势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近一年来,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主要车企纷纷宣布电动化发展战略目标,将推出多种电动化汽车,汽车电动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并且进入了激烈的竞争格局。

在这场电动化之争下,电动化作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下一个时代的入口,更像是一张“入场券”。只有拿到了这张门票,才能在关于未来的智能化、网联化布局方面掌握更多话语权。

而在电动化布局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将获得进一步发展。

趋势四:汽车产业价值将逐渐往后端延伸

另一个明显的特征是,随着汽车产业发展,这个已经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产业价值链正在发生重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2018年,全年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分别为6071亿元、6677亿元、6833亿元和6091亿元。2018年汽车销量负增长,直接导致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负增长,降幅达10.9%。

2019年车市依旧低迷状况下,汽车制造业利润仍在下降。2019年12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报表,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8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3个行业减少。其中,1-11月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降幅达到13.9%,为4615.9亿元。

汽车出行场景

德勤在《未来汽车行业价值链丨2025年以后》报告中也曾提到,未来行业的发展将不完全由车企掌控,2025年以后整车企业价值链转型应保持优先事项,优先发展电动出行、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等几大领域。

事实上,这种变化早已开始。截至目前,已有大批车企投身于电动化、数字化探索及新科技研发,也有众多车企躬耕共享出行。麦肯锡预测2030年出行市场总规模或达到7万亿美元,部分传统车企认为出行+服务将是车企未来主要利润增长点。

众车企中,一汽凭借旗妙出行、长城凭借欧了出行、上汽凭借享道出行杀入市场。其中更不乏重磅玩家T3出行,由长安、一汽、东风等联合组建,出行市场被当做车企从制造向服务转型的重要抓手。

早在几年前,大众、奥迪、宝马、丰田等国外车企及上汽、长安、北汽、吉利等国内车企就曾相继提出,要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

车企布局共享出行情况

不只是汽车共享出行市场,汽车后服务也成为了企业布局重点。

在汽车行业利润中,60%的利润来自于服务领域,汽车后市场利润远超汽车交易市场。预计到2020年,中国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435万亿元。

2019年汽车后市场融资盘点

2019年,后市场企业融资不断,似乎也在印证着这一观点。据亿欧汽车统计,2019年有上亿资本涌入这一市场。

趋势五:出海将成为中国车企的又一新出路

1月2日,在浙江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梅西滚装码头,一辆辆崭新的国产汽车被装入滚装船中。这正是中国车企出海的写照。

同样受制于汽车市场下行,车企整体盈利空间被压缩,除了向出行领域做转型,出海似乎也是新出路。据了解,当前中国汽车出口市场主要是巴西、阿尔及利亚、阿联酋、俄罗斯和伊朗等国。

在走向海外这条路上,上汽希望在海外构建包括创新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营销中心、供应链中心及金融公司的汽车产业全价值链。长城汽车也在全球化生产体系上做了更多尝试,其俄罗斯图拉工厂、重庆智慧工厂两座全球化整车生产基地已于今年竣工投产。北汽集团也早已进行了出海布局,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整车和KD工厂,市场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新车,二手车在出海这条路上也异常积极。2019年,首批二手车出口试点名单出台,由此,二手车出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手车出海

二手车出海不仅能解决我国库存量较大的问题,还能反过来推动我国新车市场的发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达到1382万台,仅占新车销量的一半左右。对应到需求端,国际市场对二手车进口需求旺盛。

而为推动二手车出海,国家相关部门也早已推出了多项政策。8月30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通知,自9月9日起,对二手车实行出口许可证申领和通关作业无纸化。10月29日,商务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海关总署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二手车出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简化出口二手车转移登记手续,11月起,二手车出口许可证由“一车一证”改为“一批一证”,二手车出口适用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企业可自主选择出口报关地和出境口岸。

2019年7月,二手车平台优信完成了发往波兰华沙的中国首单二手车出口业务。随后,也有多家企业正在推动二手车出海这一战略,将车辆发往柬埔寨、加纳等国。

回过头去,2019年汽车行业发生的大事历历在目。经历了一轮历史蜕变,裁员、倒闭事件大概率依然会在明年持续发生,那些名单将被铭记。虽然站在2020年的时间节点上,行业一致判断明年汽车市场难以回暖,这也同样证明了,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不能经久不衰,当一个行业发展至一个时期,接下来将进入真正竞争和考验企业实力的阶段。

除了总体趋势演进,在2020年,也将有一批新技术研究的企业以新的方式切入市场,其中也少不了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引导和对基础设施的着力布局。

不难看出,在历史的长河下,伴随技术变化,汽车产业也将走向新的方向。

加油中国🇨🇳


super努力


19年7月份,全国一半省市开始实行国六排放标准,让一部分主机厂的库存压力突然增加,国五车辆不得不低价甩卖。19年年底,慢慢的国六车型开始逐渐步入正轨,一场席卷全国的肺炎,让各地的4s店不能开门营业,只能通过网络直播和网上展厅的形式销售。如果3月底能结束的话,那么2020年也过去四分之一了,相当于一个季度。

虽然不能卖车,但是经销商的固定费用包括房租,人员工资,这些支出还是有的。2020年的车行形式非常严峻,可能又有一批经销商要倒了

更多买车用车知识,欢迎关注小生,每天更新


爱车的小生


中国的汽车市场销量自2017年到达顶峰之后,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销量下滑,原本在电动车领域,中国车企发展较快,还有一定优势,依靠国家补贴想实现弯道超车,结果去年在上海落户的特斯拉,依靠model 3国产化后降价的重拳把中国电动车造车势力也给打趴下了。

纵观发达国家汽车行业的发展历史,都是从数量众多的成千上百家车企逐渐整合成几大跨国集团,目前国内的长城,吉利,长安等民企品牌还没有走向国际,在国内也是依靠低价格占领低端市场,与国际知名的大型汽车集团尚有较大差距。国内的一汽、上汽,广本、东本等国企本想通过用市场换技术的方式与国际车企品牌合资,结果是市场被合资品牌占领,技术却没有得到多少。2019年后,合资车企将逐步放开对外国车企资本控股比例的限制,外国车企可以100%在华独资建厂,将导致国内资本对汽车市场的占有份额进一步下降。

2020年汽车市场销量将继续在下行区间呈下降趋势,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汽车销量将大幅减少,在疫情过后,被抑制的购买需求将有报复式的反弹,但这一部分的购买群体持续性有限,购买需求被释放后,因疫情导致老百姓的钱袋子缩水,购买力下降等因素,低价位的代步车将会热销。另外,二手车市场受疫情影响也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有所降低。

2020年中国车企在经过近20年的繁荣发展后,开始进入兼并整合重组的阶段,最终会合并成两三家能与合资品牌、国际大集团抗衡的民营车企,这个阶段将在未来的十年内持续,方能形成新的格局,能站稳脚跟并胜出的中国车企,也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和美国,德国,日本三大汽车强国并列,站在世界级车企之间,成为第四级汽车强国。


君上若木


首先来说,2018年汽车行业增长幅度下滑,2019年汽车行业进入韩寒冬,那2020年汽车行业也不会太好,但是我觉得也不至于太差。

汽车行业中的领军老大,庞大集团,广汇集团,像这样的大的经销商都扛不住了。下面的小经销商日子也不会好过了,那2020年我的会加快主机厂商和大的经销商集团的并购,互相报团取暖才能度过这个寒冬!

除了在常规领域的布局以外,那在汽车后市场比如出行服务,各大汽车主机厂都在布局,比如说一汽的t3出行,吉利的曹操出行。主机厂也在想办法增长企业的利润点。

中国企业很早就开始布局海外扩张,比如最早的领头羊奇瑞,奇瑞吉利这些企业会加快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形成全球化采购,全球化销售的战略!

经过这一轮大洗牌以后,我相信不会再有如陆丰众泰等模仿型企业的一时大热,汽车厂商也会更加注重技术的投入。

不仅是传统燃油车的合并,新能源车我觉得在20年也会有更大的洗牌!特斯拉在中国建厂,中国生产的model 3的降价肯定会倒逼国产新能源车对技术服务产品的全方面重视!

最后我想表述的是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更好的服务,更好的技术,才能收获更大的资本和用户。


王刚ASK


2020年初,行业内不同机构对2020年车市

做出了不同的预测,总体来看,之前的预计

大多认为2020年中国车市将逐步筑底企稳。

中汽协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

2531万辆,同比下滑2%;全国乘联会则预计,

202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将增长1%。

而对于2020年汽车发展方向,艾媒咨询分析

师认为,2019年12月,自动驾驶载人载物测

试在北京正式启动,随后完成中国首次高速

公路无人驾驶列队测试(L 4乘用、卡车和V2X

等一系列测试),以及中国首例实际高速公

路场景的车路协同测试,其后又正式发放载

人载物测试牌照,全部被百度Apollo包揽,

预计自动驾驶或成为汽车发展新的增长点。

另一方面,全球汽车行业的不景气,经济环

境的下滑,以及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招商引

资,消减预算。2020年汽车行业裁员潮将更

猛烈,汽车产业的大变革即将到来,车企也

经历着阵痛,2020年汽车行业或充满转型与

合作的字眼。




汽车小生阿拓


汽车产业号称是国内工业产业支柱之一,其发展对国内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汽车市场遭遇寒冬,国内整体的汽车消费市场不景气,对整体的汽车产业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近年的车市经济整体略感萧瑟。今年9月份的销量出现了短暂的增长趋势 ,这与汽车消费进入旺季有一定的关系。纵观整体,各个车型销量同比上年还是有所下降;其中MPV销量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22.1%,SUV销量同比下降9.3%,轿车销量同比下降12%,行业实在忧心。不过,这只是暂时性的,并不代表行业未来的发展,我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并未饱和,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的持续推进,国内汽车消费市场早晚会迎来春天。

根据乘联会会员单位的综合测算和预估,在2020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向高质量方向发展,预计汽车增长1%,乘用车增长1%。新能源汽车销量挑战目标是200万辆,中性判断约为160万辆。

分析当前国内车市的特点和趋势:

车身形式:轿车市场增速回稳;MPV市场长期处于调整状态,低端MPV需求锐减;SUV市场跌落神坛且品牌出现分化。

品牌级别:豪华车市场持续走强,升级消费加速。

品牌车系:德系车仍具份额优势,日系车快速回升,美系韩系受影响较大, 中国品牌占比微跌,但顽强向上的势头不变。

区域市场:南方地区乘用车需求旺于北方。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新能源市场已经出现连续4个月的负增长。 从车型品牌来源看,中国品牌在纯电动汽车市场中占有优势,而 合资品牌则更多发力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仍是世界新能源车的核心增长动力, 只是2019年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的退坡,直接影响了下半年新能源车市的销量。

而就在1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要破除汽车消费限制,推动汽车限购政策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

在这些特点和分析基础上,相关部门判断2020年的汽车市场会在政策引导下回暖。稳定汽车消费是今年国策,实施汽车限购的地区也在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相信随着国家减税降费效应逐步显现,明年市场会有所好转。


南京万通赵老师


2020年初因为春节以及受疫情事件的波及,整个汽车市场都受到了影响,即便是新能源车也无法独善其身,今年的一季度,消费需求被遏制,工厂延迟复工,所以应该会创下近10年以来汽车销量的最低谷,包括新能源车。

但从二季度开始,会开始回暖。因为预计原本应该在一季度推新的脚步会延缓到二季度,二季度整个市场会逐渐活跃起来,而需求也会伴随着市场的复苏得到释放。

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是大趋势

2020年1月欧洲电动车销量迎来了开门红,其中全球第八大汽车市场法国增幅最大,而挪威电动汽车销量占全国新车总销量的44.3%,占比进一步提升。另外,脱欧后的英国宣布提前5年禁止销售新的汽油、柴油和混合动力车型,也就是说从2035年起,英国的车市将完全属于电动车。

从全球范围来说,新能源的发展方向,特别是纯电车型是毋庸置疑的大趋势。




大彪子VIog



机车one


个人感觉2020下半年的汽车行业应该还是不错的主要是从以下几点来分析的

1、当前疫情过后很多会考虑买车,很多人感觉坐公共交通是有风险的,加速了汽车销售速度

2、疫情过后国家肯定会发布一系列的刺激经济的手段和方法,对于当前的人来说也会有一部分进行购买

3、汽车产业化的升级如特斯拉进入中国,进一步拉低了电动车产业的门槛,也会有效的促进发展

希望能帮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