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那位被称为“虎女”的女儿最后嫁给谁了?结果如何?

黄洁仪


《资治通鉴·汉纪》记载:权尝为其子求昏于羽,羽骂其使,不许昏;权由是怒。

根据该史料上所讲,关羽应该会有一女,否则何来孙权求婚一说。但是“虎女”之名却是来源《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云长曰:‘子瑜此来何意?’瑾曰:‘特来求结两家之好……’云长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这就是关羽“虎女”的由来,也证明关羽确实有一女。

那么,荆州失陷之时,“虎女”是否一同为孙权所虏?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

由此可知,孙权袭取荆州时,只有关羽麾下将士的家人被其所虏,而关羽的家人并不在荆州,因此“虎女”并不曾被孙权所虏。

同时,古代君主所在的都城,都有赐于重臣的府邸,一是恩遇福利;二是监管重臣的一种手段形式,特别是领军大将。

因此,当时这个“虎女”应该和其兄长关兴留在了成都。

那么,“虎女”有真名吗?

关于“虎女”的名字,民间传说、网络传播共有三个名字,即:关银屏、关凤、关三姐。

  1. 关银屏名字的由来。后世传言,蜀汉有关武圣(关羽)、南宋有岳武圣(岳飞),而岳武圣之女岳银屏之名,便是参照关武圣之女关银屏之名所起。

  2. 关凤名字的由来。第一种说法:关凤出生时,窗外突然传来一声鸡鸣,而鸡又同雉,因此关羽先起名关雉,后因“雏鸡攀凤”之言,随又改名为关凤。第二种说法:关兴、关凤原为一对双胞胎,因此当初关羽给二人起名为关龙、关凤。后来刘备称帝之时,因其名与帝号相冲,随将关龙之名改为关兴。

  3. 关三姐名字的由来。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金莲山西南一带有一座蜀汉兴亭侯李恢之子李遗的墓。其墓碑上镌刻有:“汉忠臣兴亭侯子李蔚(当为遗)、寿亭侯女关氏三姐之墓”的碑文。


关于“虎女”的三个名字,民间传说多以关银屏相称;网络小说、游戏多以关凤相称;而关三姐之名应该较为真实,毕竟有据可依,而且又确实排行为三,即:大兄关平(关羽义子)、二兄关兴、后面便是“虎女”,或许因此人称关三姐。同时,墓碑镌刻之名又符合古今规范,即:前为什么氏,后为什么名的写法。

那么,关三姐为何同蜀汉兴亭侯李恢之子李遗葬在一处呢?

传闻关三姐曾拜赵云为师,学得一身武艺,常对人言想为国征战立功。建兴三年(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之时,关三姐提出随军出征的请求,原本诸葛亮并不想答应,奈何赵云保证会照顾好关三姐的安危,因此这才答应。南征期间,李恢之子李遗被蛮兵所困,赵云带着关三姐一同前去解围。当时关三姐看到一名蛮将正要偷袭围困中的小将,她急忙一拍坐骑,迅速冲出,一刀结果了蛮将性命,救出小将,而这名小将就是李遗。

后来,李遗每遇闲暇之时,便会带着礼物,去感谢关三姐的救命之恩。一来二去,两人便互生情愫。为此,李遗向父亲李恢说了此事,李恢又托诸葛亮出面为二人做媒。最终在诸葛亮的说合下,关三姐就嫁给了李遗。当镇守南中的李恢死后,关三姐又多次协助丈夫李遗平定蛮族部落叛乱,备受当地百姓好评。因此,当二人死后,便被家人合葬于建宁俞元(今云南澄江县金莲山西南一带)。


祥子谈历史


关羽的女儿名叫关银屏,在关羽的四个子女中排行第三,又称关三小姐。关三小姐渐渐长大成人,不但长得出水芙蓉,有沉鱼落雁之容,有倾国倾城之貌。 而且多才多艺。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的同时,还武艺超群。

关羽大意失荆州,落得出师末捷身先死的悲惨下场。 除了跟他骄傲自大的性格有关,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拒绝了东吴孙权的联婚之举,并且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虎女焉能嫁给犬子”?



孙权于是对关羽彻底闹翻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乘关羽亲率荆州军北伐,围攻樊城时之际。孙权开始亮剑了,命吕蒙为大都督,攻取荆州。吕蒙采用白衣渡江的方式渡江,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最终被擒杀。 关羽死后,他的家眷成了阶下囚。后来刘备在夷陵之战败北后,病逝白帝城,诸葛亮再与东吴走“联合”之路,关羽的家眷也因此得以回归蜀地。


关银屏因为丧父而郁郁寡欢,后来孟获在南方反叛,诸葛亮出征时,关银屏主动请缨随军出征。 诸葛亮答应了。结果关银屏不但在战场上立下战功,而且还收获了爱情。 曾劝降马超归蜀的名臣李恢的儿子李遗正巧这次也随军出征,李遗一表人才,又能文能武。结果在诸葛亮的牵线下,关银屏和李遗这对金童玉女结为百年之好。

平定南方后,诸葛亮有派遣关银屏李遗回李恢老家南中俞元,巩固蜀汉后方。关银屏和李遗在俞元安抚当地百姓,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深受百喜爱,传为佳话。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关羽是有一个女儿的,他的女儿叫关银屏。

关羽有一句名言,叫作“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虎女是指女儿关银屏,犬子是指孙权的大儿子孙登。



当年,孙权主动向关羽示好。他派出亲蜀派的诸葛瑾为特使,专门前往荆州与关羽联姻。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是连刘抗曹的坚定支持者,孙权派诸葛瑾出马,可见其态度是极为诚恳的。

似乎关羽并没有拒绝的理由,孙权的儿子孙登,要颜值有颜值,要才学有才学,要地位有地位,而且性情温和,知书达理,礼贤下士,正是万千少年梦寐以求的白马王子。



而关羽的女儿呢!虽然长的够美丽,也挺温柔贤淑的,但是其地位与孙登相比,还是差一个档次的。孙登可是吴国的世子,只要孙权登基,那么孙登就顺理成章成为皇太子。

关羽能找到这样的女婿,就等于祖坟冒青烟了。

可关羽怎么做的呢?

诸葛瑾来了之后,关羽一开始还挺客气,毕竟是军师的哥哥,可当诸葛瑾提出联姻的请求时,关羽还没等诸葛瑾把话说完,就直接强行打断了,勃然大怒道:

“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在孔明的面子上,我一刀结果了你,还不快滚!”

诸葛瑾抱头鼠窜,老脸丢尽了,平生头一次受如此奇耻大辱。



就因为关羽这句逞一时之快、毫无政治头脑的话,孙刘之间十年的战略伙伴关系瞬间土崩瓦解。

很快,关羽自食其果,在孙权和曹操联合进攻之下,关羽和儿子关平成了俘虏,不久双双遇害。

关羽的妻女当时都成了俘虏,包括关银屏。不过,孙权是个讲究人,他并没有霸占孙权的妻女,而是将她们豢养起来。

直到诸葛亮主政,吴蜀关系逐步缓和之后,这时候孙权才将关羽的妻女送还蜀国。



关银屏回到了蜀国之后,在诸葛亮的撮合之下,嫁给了大将李恢的儿子李遗,李恢死了之后,李遗继承了汉兴亭侯的爵位。

应该说,关银屏的结局还算不错的。


一半秋色


关羽有一个女儿叫做关银屏,关羽对他的这个女儿可是疼爱有加,他的女儿又生的灵动,特别惹人喜爱,当初孙权想和关羽联姻都被称作为“虎女”婉拒了,可见这个女儿在关羽心中的地位。

<strong>

当时派出和关羽联姻的,可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作为世子的孙登非常看好关羽女儿,被她的容貌所吸引。孙权叫诸葛瑾联姻的态度是非常诚恳的,专门赶去荆州联姻,而且诸葛瑾是对抗曹操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助手。但是关羽还是拒绝了,这么一拒绝就是给自己断了后路,本来可以和孙权联手一起打败曹操,而且孙权的儿子比关羽的女儿地位总是要高,把自己的女儿嫁过去不仅能获得政治帮助还能让女儿寻得一个好归宿。可倒好这样的好意竟然被拒绝于门外,孙权也不是吃素的,被拒绝了总是会记在心里的。关羽的一时拒绝完全没考虑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联姻,古代征兵打仗,女子都是牺牲的工具,关羽的女儿也不例外,想要不同就得付出代价。

最后关羽真的自食其果了,孙权和曹操联盟了,一举拿下了关羽。曹操本来就实力强大,还跟孙全联盟,这样一来关羽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关羽就变成了宣传和曹操的阶下囚。关于作为荆州的统领自己都没有了生命,他的手下场也是非常的惨了。关羽的妻子女儿都成了俘虏,还有他的家丁们都被杀害了。其他的人要不就是成了俘虏,要不就是被杀害。但是关羽的家人是不会被霸占的,因为孙权是个讲究人,他不会真的伤害关羽的家人。作为关羽的女儿也是有一些本领的,在孙权曹操等人袭击荆州的时候,关银屏凭借自身的一点功夫逃走了。这一谈便和孙权曹操结下了仇恨,关银屏最后找了刘备这个靠山,利用刘备的照顾,精心筹备报仇事宜,刘备对她也是照顾有加。

后来,刘备去世,诸葛亮掌权诸葛亮也像刘备一样对待关银屏,还在她合适的年纪给她找了个丈夫。关银屏和丈夫李遗相敬如宾的过日子,关银屏也不断提升自己除恶扬善,日子久了矛盾也就慢慢散去了,她已经慢慢成为了当地的一员,当地人也都非常爱戴他们。

这样看来,原来古代也少不了渣男啊。


笑谈历史zz






答:关公的确有一女,《三国志·蜀书·关羽传》里有提到:“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

即孙权曾经想和关公结为秦晋之好,派使者跟关公商量,想让关公把他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但遭到无情拒绝,还被辱骂了一番。

至于这位女儿被冠以“虎女”之名,是罗贯中的加工渲染,他在《三国演义》写关公拒婚情形,加上了一句威风八面、掷地有声的台词:“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对了,罗贯中还使坏,把《三国志》里孙权派来求亲的使者说成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显而易见,这是为了加强戏剧效果。

那么,关公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落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后,这位“虎女”的最后是什么结局呢?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她?谁看了她的日记?谁把她的长发盘起?谁给她做的嫁衣……谁谁谁?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写孙权占据江陵后,“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不过,这里说的是俘虏了关公士众部属的妻儿老小,并非关公本人的妻儿老小,所以,关公留在成都的“虎女”没事。

另外,《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注引《蜀记》又记:公元263年,曹魏发兵西征蜀汉,“庞德子(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蜀破,(庞会)尽灭关氏家”,即魏军攻下成都后,报效军中的庞德之子庞会率军趁乱冲进关羽家中,见人就杀,将关羽的全族尽数诛灭,不留一个活口。

这一句“尽灭关氏家”,表示关氏满门已尽遭庞会毒手,无一逃脱。

但是,孙权派人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事,大致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而庞会灭关氏满门是在蜀汉景耀六年(263年),二者时间跨度长达四十四年,即关公的“虎女”早已出嫁,早在夫家开枝散叶,生下子女一大堆,而她本人也已是花甲之年了。

所以,关公的“虎女”可能终其一世都活得好好的。

那么,她的结局就更加值得好好探究一番了。

话说,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右所镇旧城村有一个很大的金莲山古墓葬群,其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三小姐墓”。

该墓墓碑上赫然刻着:“汉忠臣兴亭侯子李公讳蔚、寿亭侯女关氏三姐之墓”。

还刻一副墓联,云:

墓近圣人宫,父女相睽只数武;

神游荆襄界,魂魄长恨于千秋。

墓前立有“玉溪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寿亭侯”是谁?

稍略一点三国故事的人都知道,就是神勇无敌的关二爷。

无疑,“寿亭侯女关氏三姐”,就是关二爷的女儿了。

墓联那一句“墓近圣人宫,父女相睽只数武”,也再次强调了墓主与关公的父女关系,因为墓的对面就有一座关帝庙!

至于“神游荆襄界,魂魄长恨于千秋”,那是纯在写关公含恨归天后的情形了。

确认过墓主是关公的“虎女”,则与之合葬的“汉忠臣兴亭侯子李公讳蔚”就应该是她的夫君了。

也就是说,只要揭开这位“李公讳蔚”的身份,谜题就算破解了。

这个应该不难。

因为上面交待得清清楚楚:“汉忠臣兴亭侯子。”

即汉朝忠臣兴亭侯的儿子。

既和“寿亭侯女关氏三姐”合葬,那么这“汉忠臣”必须是“蜀汉的忠臣”。

蜀汉忠臣中封兴亭侯的人是谁呢?

李恢,那个跟随诸葛亮讨平南中四郡叛乱的安汉将军李恢,他在平叛胜利后就得封兴亭侯。

李恢是哪儿人呢?

《三国志·蜀书·李恢传》记:“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也。”

建宁郡是蜀汉建兴三年对益州郡的改称,建宁郡俞元县,就是今天的澄江县!

实际上,据旧城村的老年人说,村外曾立有一块历经风雨沧桑的砂石古碑,上刻“汉兴亭侯李恢故里”,村里也曾有一道忠孝石坊,也是为李恢、李球(胞侄)伯侄而立。

即澄江县右所镇旧城村就是李恢的故里。

行了,不用多说了,关公的“虎女”就是嫁给了李恢的儿子李蔚、做了李家的媳妇了。

但是,且慢,史书记载里,李恢只有一个名叫李遗的儿子、以及一个名叫李球的侄子、一个名叫李逷的孙子,没有叫李蔚的儿子。

所以,这个刻着“汉忠臣兴亭侯子李公讳蔚、寿亭侯女关氏三姐之墓”字样的墓,其实是存疑的,有可能是后人伪造——伪造的痕迹其实也挺明显的,“汉忠臣”、“关氏三姐”,就不能表述得更严谨些吗?

如果这墓是后人伪造的,那么就非常遗憾了,即关公的“虎女”下落仍是一个谜。


覃仕勇说史


关羽驻扎荆州的时候,诸葛瑾前来提亲。

诸葛瑾说孙权有一个儿子,希望与关羽女儿结亲。两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曹操。

关羽非常愤怒,对诸葛瑾说:要不是看在你弟弟面子上,立马斩首。我的虎女怎么能嫁给犬子呢?

关羽之所以一口拒绝,是基于三个原因。

第一、从实力上看,关羽自认为蜀汉比东吴强大很多,兼并东吴只是早迟的事情;

第二、关羽看不起孙权。为了政治目的,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过几年,又接回去。孙权显然是一个无情无义之人;

第三、关羽希望把女儿嫁给刘备儿子、或者张飞儿子。

诸葛瑾回去如实禀报孙权,孙权十分生气,大骂关羽,决心报仇雪恨。

利用曹操南下进攻关羽的机会,孙权派遣吕蒙、陆逊向关羽进攻。

关羽大意失荆州,被陆逊手下大将活捉,很快被杀,丢了性命。

关羽的女儿关银屏,继承了父亲高挑身材,因袭了妈妈秀美面容,如今18岁了,出落的飒飒英姿、十分俊丽。

关银屏从小跟随赵云习学武艺,一杆亮银枪使得出神入化。

获悉父亲关羽被杀,关银屏想过拼命报仇,可是荆州已经完全被东吴占领。

细想孤身女子一人,岂是敌人对手。留得青山在、迟早要报仇。

凭借自己的武功,关银屏一路历经千辛万苦,奔到成都,找到伯父刘备。

为了给关羽报仇雪恨,刘备率领大军东征,关银屏恳求伯父带上自己。

刘备担心关银屏报仇心情过于迫切,容易急躁吃亏,便劝关银屏留在成都,跟随诸葛亮。

诸葛亮平定南蛮时,关银屏随军作战。

南征途中,诸葛亮启用名臣李恢,李恢带上儿子李蔚。李蔚刚刚20岁,健壮挺拔、孔武有力。

孟获大将忙牙长,使一口截头大刀,骑一匹黄骠马。

两军相会,忙牙长冲上阵来,王平迎战,30回合后,王平败下阵来。

第二天,双方再战,忙牙长立马横刀、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李蔚冲上前去迎战。

双方激战40多个回合,不分胜负。

关银屏请求出阵相助,手持亮银枪杀向忙牙长。

两名年轻小将生龙活凤,打得忙牙长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忙牙长正要往回败逃,刚刚转身,被关银屏一枪戳中后背,枪尖穿身而透。

关银屏抽回亮银枪,忙牙长伤口溅血、大口喷血,从马上跌落地下,瞬间一命呜呼。

李恢看得真切,对关银屏心生喜欢之情,希望能够成为自己儿媳。

李恢向诸葛亮了解关银屏身世,并请求诸葛亮撮合这桩好事。

诸葛亮觉得,这桩婚姻于公于私都是天赐良缘。

诸葛亮率领李恢父子、关银屏继续南征;李蔚、关银屏两人都立下赫赫战功。

南征胜利后,回师途中,经过俞元。诸葛亮十分高兴,亲自做媒、主婚,让李蔚与关银屏拜堂成亲。

关银屏与李蔚就在俞元定居下来。关银屏教导俞元人民纺织、种地、读书、写字。

俞元人民十分感激关银屏,都很敬重她,亲切称呼她为“关三小姐”。

关银屏逝世,远远近近的俞元人都穿素戴孝,流着眼泪为她举行葬礼。

现在云南玉溪澄江金莲山西南方,有一块墓碑,中间刻有:汉忠臣兴亭侯子李蔚、寿亭侯女关氏三姐之墓。

关羽的“虎女”关银屏与丈夫李蔚合葬在这里。

每年清明节,俞元人都会为关银屏夫妇累坟、扫墓、祭奠。

关银屏思念家乡,常常登上金莲山,一面遥望家乡、一面梳洗容妆。

今天,俞元人还在叫“梳洗台”,表达对关银屏的怀念之情。


数学张教员


孙权肯定要thank you, 关羽的虎女。

为什么孙权要谢谢关羽的虎女呢?因为关羽的虎女是让孙权下定决心对刘备用兵夺回荆州的一个重要原因。

咱先看看当时的背景。

话说当时的关羽坐镇荆州,孙权为了巩固孙刘联盟,派自己手下的诸葛瑾,也就是诸葛亮的哥哥去前去说亲,想让关羽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

一般来说古代大型门阀之间,或者是政治势力之间互相联姻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而且孙权又是东吴之主和刘备可以平起平坐,那么去向有关羽这个一个刘备手下的人物来联姻,明明是低姿态了,一般来说,关羽即便不同意,也得把人家当人,是不是。

但是关羽好像非常不感冒。他非常看不起这个碧眼儿,当然看不起他的儿子了。

据三国志记载:

《三国志·关羽传》: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我翻译一下:

就是孙权想要和关羽结成秦晋之好,但是关羽觉得你们家庙太小,我女儿是个宝,你儿子是根草,虎狗不通婚,你东吴想的还挺好??

关羽确实是太骄傲了,太容易树敌了!

搞得孙权就脾气上来,我给了你关羽那么大的面子,你大哥刘备也得给我几份薄面不是,你一上来就毫不留情的打我脸,这是社会人应该有的尺度吗?是个男人都忍不了对不对?

孙权下定决心要捅关羽一刀,于是他就等待时机啊,在关羽出兵樊城的时候,背后给关羽一刀,派遣陆逊,吕蒙背约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使得关羽兵败身死。

孙权也因此获得了荆州大半,并且刘备在后来的夷陵之战中失利,再也没有夺回荆州的能力,只能连联吴抗曹,从此东吴得以三国鼎立中安然无恙。

所以孙权自然是要感谢这个关羽的虎女的。
关于这个虎女后来的情况怎么样了?

据裴松之引《蜀记》注《三国志·关羽传》,蜀汉灭亡后,庞德之子庞会尽杀关氏为父报仇。但这段记载的可信度有争议。

但是关羽的儿子关兴和女儿关银屏得以无恙。

据三国外传中记载:关银平在父亲败走麦城之后,怀着为父报仇为国雪恨的夙愿,逃到了成都,留在了刘备身边,蜀国的众人都对这个关羽的遗孤抱以极大的同情,很多身怀一技之长的人都把自己平生所学传授给关银屏。

后来南方不靖,诸葛亮南征的时候,启用了俞元的建宁太守,李辉共同南征评判,同时亲自做媒,用政治联姻的方式把关羽的女儿关银屏许配给李恢的儿子李遗为妻。

关银屏深谋大义,他知道形象是为了蜀国大局着想,于是义无反顾的答应了这门婚事,并随李恢父子出征,在南方平定之后,就和礼仪一起定居在俞元,在今天的澄江和丈夫一起教化百姓,今存夫妻墓。

但是在正史上并没有太多记述,上述只是三国外传的说法。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一千年太久,历史被尘埃覆漫,所以真真假假总难辨,当故事看就好……


历史好奇怪


史书中记载,关羽三子一女,此女便是关氏,有姓无名,民间称为关银屏,此无史料可考!

关氏历史留名源于亲爹关羽的一句:虎女岂能嫁犬子?关于这句话,网上传说有很多,推测关羽应该说的这样一句:虎将之女岂能嫁给权子?

后被演义为:虎女岂能嫁犬子?无论是哪句话,让历史上留下了关氏的名号。

由于关氏在兄弟姐妹中间排行第三,民间称其为关三小姐或关氏三姐,相传关氏生得美丽聪慧(这句话不敢苟同,关羽长的红脸蛋,女儿应该不漂亮吧!),十八岁便习得一身文采与武艺。

由于亲爹荆州失守,败走麦城,至此关三小姐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但虎女就是虎女,有关羽的基因在,虎父无犬子,关氏也是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怀着为父报仇、为国雪恨的愿望,忍辱负重,一路跑到成都,找他大伯刘备。

刘备一看闺女来了,一看闺女就想关羽,影响的蜀国人,都对这个身怀家破人亡之痛的小姑娘,备感心疼,无不视为己出,将己所长无私传授予关三小姐。

没想到刚到成都,刘备为了给父亲报仇,亲自东征东吴,关三也报名去,刘备没让!没想到这是关三最后一次见大伯,刘伯伯在白帝城就驾崩了。

只能投靠诸葛孔明叔叔,没几天,南方地方势力作乱,抗拒蜀汉,诸葛亮南征时,启用了俞元(今澄江)的建宁太守李恢,共同南征平叛,同时亲自作媒,把关银屏许配给李恢的儿子李遗为妻。为了巩固国家安全,关银屏义无反顾答应了这门亲事,并随李恢父子南征。南疆平定后,便与李遗定居俞元,一同在地方上教化百姓。


少华聊史


在正史以及后来影响极大的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女儿都没有确切的记载。可以确定的是此后没有嫁给魏吴蜀方面任何一个显贵,也就是说,在荆州关羽败亡以后,她就淹没在历史当中。

但在野史以及传说当中以关银屏的身份出现,嫁给了蜀汉将领。此后也没有了结果。古代的历史一向不关心女子,关羽之女没有成为显贵的妻妾,所以也失去了记载。但是她的故事没有结束。此后以在野史中以关银屏的身份出现。

三国时代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故事,里面也有的人物故事成了悬疑。在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当中,关羽都有一个女儿,关羽驻守荆州的时候,刘备夺取巴蜀以及汉中,一时间声势大振。

天下势力地盘就那么大,此消彼长,当刘备势力扩大,相对来说,曹操以及孙权的自然而然缩小。再刘备占领汉中以后,孙权方面主动的前往荆州关羽营中寻求联姻,以进一步的巩固孙刘联盟。

这件事可以看出孙权的政治权谋善变务实,多方押宝前面就将妹妹嫁给刘备,这时候又希望儿子迎娶关羽的女儿,孙权方面为了为了这个女儿,派人前往荆州求婚。

使者到达荆州以后,出乎意外的遭到了拒绝。在演义中,关羽更加的怒气冲冲的回了一句:“虎女焉能配犬子!”并且把孙权的使者大骂一顿,驱赶出去。抛开孙权的目的是为什么不谈,看一下关羽的回应是否妥当?

无论如何,有人跑了府门提亲,再混的人也不至于把媒人赶出去吧?饱读春秋大义的关二爷却这么做了,显然,这个与人们的印象有落差,但是历史就是这么记载的,不容狡辩!

我们看一下关羽的身份:跟随刘备戎马一生,刘备夺取益州之后,一直成为一方诸侯来独当一面,他控制的半个荆州是刘备的老巢;孙权的身份:占据江东的枭雄,在父兄死后运筹帷幄,进一步使的孙吴根基稳定。

之前,刘备雄起时候,为了联合将妹妹嫁给刘备,现在为儿子向关羽提亲。一样为了自家利益,但是关羽这个时候身份尴尬了,作为一方大员,,本来已经要面对曹操孙权的夹击,按道理,孙权前来求亲,可以说是好事一桩。

结果关羽拒绝了,为什么?因为“虎女焉能配犬子!”在演义中的这句话全面显示了关羽的狂妄自大。但是,关羽为什么要拒绝?孙权为什么又要求亲?

孙权求亲很干脆,结秦晋之好,共抗曹操。此前,将妹妹就嫁给刘备,以换取同盟的稳定,但是后来又接回去,好像也没有破坏同盟。刘备夺取益州汉中之后,也没有将妹妹送回去刘备身边。很显然孙权这时候是不愿意与刘备维持友好关系的,只是没有撕破而已,因为很简单,如果他要维持甚至加强,已经有个妹妹,他努力维持这个就行,没有必要再去求婚,可见,孙权求婚的目的没有那么简单。

那么关羽呢?当然是拒绝,不论狂妄还是谨慎,都是拒绝了,狂妄是小说家的附会。歪史认为谨慎倒是真的。因为刘备在巴蜀立足未稳,汉中新占领。这个时候孙权抛来的橄榄枝好像夹带冷箭!他虽然身份在刘备集团尊崇,但是也没有像小说中哪有亲密无间的地步。

这个时候要是接受了这个求婚,那么以后刘备能否睡的着觉?关羽的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刘备和孙权又是亲家。但是关羽只是刘备的部将,身份明显不对的,演义中兄弟那是假的!部将而已。

试想,突然和主子成了这样尴尬的关系,如果是刘备集团内部的还好说,或者刘备主导的,但是孙权抛来的这个橄榄枝我想只要政治智慧足够成熟都会拒绝。因为孙权一直都对荆州虎视眈眈,此后实际上也夺取了荆州,要是此前结亲,那么此后关二爷忠义的形象要一塌糊涂了,所以说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歪史


关羽有一个女儿,当年孙权曾向关羽求亲,关羽以“虎女焉能嫁犬子”丑拒,并辱骂来使,结果就是孙权大怒,背后捅了关羽一刀,关羽命丧黄泉。那么,关羽的这个虎女最后到底嫁给谁呢?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被人摆布的命运,被诸葛亮利用,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由于三国时期,男尊女卑,女性一般都没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即使孙权的妹妹孙夫人也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名字(孙尚香是后人猜测的),更何况关羽的这个女儿呢!据相关记载,关羽的这个女儿在家排行老三,被称为“关三小姐”。当然,后世相传名为关银屏和关凤。关羽的这个女儿生得美丽聪慧,师从赵云,18岁就习得一身好功夫,是名副其实的虎女。



东吴的孙权曾向关羽求亲,但被关羽拒绝。后来,在关羽遇害后,关三小姐从荆州城中逃了出来。为了替父亲报仇,她逃回了成都,找到了刘备,被刘备好生安置。再后来,蜀汉的南方发生了叛乱,诸葛亮为了拉拢南方势力李恢共同南征平叛,就将关三小姐许配给李恢的儿子李遗为妻。

关三小姐为了平叛和国家安定,愿意牺牲自己的幸福,答应了这门亲事。随后,关三小姐随李恢父子南征中,并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战争结束后,她就与丈夫李遗在俞元住了下来。她教当地人读书写字、耕种、纺织,深受当地人的敬重,都称她为“关三小姐”。

据说在关三小姐去世后,当地人为她披麻戴孝。以后人们一代又一代地为她垒坟,每年清明节就来祭奠扫墓。直到现在关三小姐墓前,还有人烧纸,插香,表示永远的怀念。现在,“关三小姐墓”在澄江坝子东山脚的旧城金莲山靠西南方向,墓上有一块高约四尺、宽两尺多的石碑,墓碑中央镌刻有:"汉忠臣兴亭侯子李蔚(当为遗)、寿亭侯女关氏三姐之墓"的碑文。

关羽虽然拒绝了孙权的求亲,但是最后关羽不仅落得一个被杀的下场,而且关三小姐也是难逃被人摆布的命运,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可悲可叹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