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經》提出“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句話有什麼特殊含義?

博書


老子的意思是:有些時候,不需要太多的聲音,只要大家跟著一個聲音走,擁有同一個目標就可以了。太多的想法拼不是件好事,萬眾一心對大家更有好處。





水幕華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原文如下: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老子生活的那個時代,正是諸侯爭霸的春秋時期,諸侯之間,大國與小國之間相互吞併,人們的生命危如累卵,弱肉強食,隨時都有被毀滅的可能,整個社會處於變動不斷的戰爭之中。

老子身處其境,非常厭惡這種病態的社會,看不慣那些打著仁義道德的旗號被標榜成聖人的人,做出來的假仁假義的哪些勾當。

痛心之餘,老子提出“絕聖棄智”的“藥方”,告誡當時的人們不要去賣弄聰明才智,不要再用你們所謂的才智去擾亂整個社會,還社會一個和平與寧靜。

老子主張“絕聖棄智”,提出不要以聖人為偶像,不要用他們修行的方式為標準,來約束整個社會,只要老老實實、本本分分、規規矩矩做人,在那個動亂的社會就已經是個非常有修行的人了。

“絕仁棄義”,就是要廢除那些光講仁義道德,說的天花亂墜,被人加以利用做出的假仁假義、傷天害理、欺世盜名的做法。人有智慧,但智慧的反面就存滿了奸詐和虛偽,仁慈本來是好事,要是仁慈過了頭,就會變得囉囉嗦嗦,婆婆媽媽。

我們讀“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感覺是老子反對提倡仁義道德,在跟主流社會唱反調。其實不然,《禮記》中的《禮運篇》講“所謂的德乃歸於道中,德是道的用,道是德的體。”

這裡的“道”就是來自老子的自然之道,只是春秋時期,人們苦難重重,無時無刻都躲不掉的戰爭,所做的一切已經脫離了正途不合於道了。大家都想追求一個能夠幸福生活的環境,老子“道”的真正內涵和精神被一些標榜成所謂的聖人給曲解了,所以老子才會提出這樣的口號。

我們讀歷史就會看到歷史上許多真實的故事,很多都是口頭上表面大吹仁義道德,要給人家幫忙、救助人家,結果讓對方倒了大楣。這種掛著仁義之名,幹侵略的勾當,“人藏其心,不可測度也”,把仁義、智慧用歪了,這是非常不幸的事情,絕對要不得。

一個人心地善不善良,腦子裡想什麼,動什麼心思,打什麼主意,不通過行為的表現,誰也看不出來。那些長期能夠保持一顆仁慈博愛之心的人,在待人接物上沒有貪念,一團和氣,社會也就不用標榜誰孝誰不孝了。

國家風調雨順,永遠處於一個太平盛世,人們安居樂業,社會上,人人自重自愛,沒有欺詐、偷盜、殺戮之事,這正是老子要倡導的本義,更是整個社會和普天下的民眾天大的幸福。

“絕巧棄利”,那是針對人們喜歡耍自己的小聰明,用別人的壞來襯托自己的好,自認為手段高明罷了。

春秋時期,所有的諸侯可以說都是盜賊,巧立名目,作奸犯科,把民眾拖入戰亂,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西方的宗教裡面我們也能看到使巧用計的做法,想辦法耍手段,都是為了圖利自己,他們也認為這是強盜邏輯,整個人類社會都會有這樣相同的認識,說明這絕對是不道德的。

因此,老子提出“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作為我們生活修養的原則,人類社會以此為一個生活的目標,天下自然就太平了。我們當代人要是也能擁有這種修養,那也是一輩子最大的福氣。


END.

我是博書君,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我的頭條號:博書。看完文章,記得點贊和關注~


博書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其比較完整的原文是這樣的: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這段話的主旨,就是老子一以貫之的“無為”思想,是老子一以貫之的治國方略。這段話就是老子所謂“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具體細化,總的意思就是治國平天下也要順其自然,統治者不要過度干預或干擾民事,不要有事沒事地瞎折騰,搞些勞民傷財的花架子工程,以滿足統治者的貪慾和虛榮心。


“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其三者皆是老子對統治者提出的要求。“絕聖棄智”就是要求統治者不要好高騖遠,追求聖功偉業而置社情民意於不顧,而是要結合實際情況,量力而行,給人民以充分自由,與民休息,不奪農時。這樣則“民利百倍”,國泰民安,社會經濟才會得到充分的恢復和發展。秦始皇千古一帝,雄才大略,既聖又智,治大國如烈火烹油,手筆不可謂不大,實際上卻,不量民力,不切實際,最後造成官逼民反,到處揭竿而起,反而是適得其反,本想統治萬世,結果是二世即亡。不識老子“絕聖棄智”之理,其教訓不可不察也。


“絕仁棄義”就是要求統治者不要超越當時實際情況,制定一些不切實際的仁義道德規範,強制要求老百姓遵守,結果是假仁假義,流於形式罷了。統治者中“臣弒其君,子弒其父”的現象都層出不窮,還怎麼要求老百姓?平民百姓為衣食而憂,倉廩實自然知禮儀,衣食不足何以假仁假義?所以自古“禮不下庶人”。二十四孝中竟有埋子養母的故事,仁乎?義乎?所以統治者應擯棄假仁假義,讓庶民百姓順自然之理,贍老育小,自然會“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就是要求統治者不要為了滿足窮奢極欲的生活而巧立名目,與民爭利。周厲王專利好貨,禁絕山澤,斷了百姓生路,不就引起了“國人暴動”嗎?還利於民,百姓自然生活無憂,百姓生活無憂自然盜賊不興,天下太平,故曰“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這三者行於天下,好象人類社會過於平淡,少了些繁榮、文明的氣息,體現不了統治者雄才大略的價值,所以也不是完全絕對的、無條件的,還是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而為,故老子又補充說:“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不過總的來說,統治者若能夠以“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為其德,乃是社稷之福,萬民之福,天下之福。


子夏故壇


這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十九章,原文: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道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我們知道老子的哲學思想是,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一切事物的運行都是從反面開始的,並且都是陰勝陽,故有上善若水、柔弱勝剛強之語。在此基礎上老子又推導出一切事物的外在表現都是假的,用假的掩蓋真正的東西。比如用無為掩蓋著無所不為,用不爭掩蓋著無所不爭。還有知者不言,用不言掩蓋著自己的智慧,言者不知,用說話掩蓋著自己的無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等等。

這種哲學若用於有大志者,創大業者,聖人等尚且還可,如果用於普通百姓,那豈不變成了人人都裝神弄鬼,看不到人性真實的一面。所以老子的《道德經》在民間並不流傳,相反的孔子的思想確在民間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而被廣泛流傳。

那麼如果這段話若按照老子的哲學思想去理解、去翻譯則成為:絕聖棄智是假的,掩蓋著無所不聖,無所不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是假的,掩蓋著無所不仁,無所不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是假的,掩蓋著無所不巧,無所不利,盜賊無有。

我們再做一次深刻的分析。從正面理解,絕聖棄智,絕聖尚可,若是去智讓老百姓都沒有智慧,這豈不是愚民。就象《道德經》第三章有句話,常使民無知為欲。老子想幹什麼?真正愚民的罪魁禍首是老子,並不是孔子。我們再從反面理解,絕聖棄義是假的,那麼天下所有人就都成了聖智之人,這樣的社會存在嗎?就象孟子所說的,人人皆可為堯、舜。這樣的社會只能是個理想化的社會,老子和孟子都想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

但是老子是一種哲學思維,任何事物都是陰陽並存的,就象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一樣。所以老子的社會觀一個是愚民的社會,另一個就是聖智的社會,這兩種社會共存。中國歷史的發展從另一個方面也證實了老子思想的局部正確性,比如中國的歷史發展都是從動盪分裂到統一穩定,再到強盛。然後再動盪分裂,再統一再強盛這種波浪起伏的歷史。

故此,要想正確理解老子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句話,就要從老子的哲學思想入手。絕聖棄智的社會是極端愚民的社會,這種社會也是民利百倍的。因為這時的人們愚昧無知,無知無慾,不知道什麼叫痛苦,自然生自然滅,那只有幸福的感覺了。如果反過來,絕聖棄智變成了都是聖智之人,這也是民利百倍的。試想天下百姓個個都會騰雲駕霧、呼風喚雨,這豈不民利百倍了嗎!


寂語堂齋


每個學派都是有自己的政治理想的。通俗的說,就是治理國家和社會的理念。這種理念,是建立在如何才是一個理想的社會的觀念上的。

這一點,儒家和道家就完全不同。儒家的孔子認為,最美好的社會是大同世界。

孔子認為,美好的社會應該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

在這個社會,人人都愛自己愛別人,人人都是愛者和被愛者。在這個社會,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人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和位置。在這個社會,連沒有生命的物,都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這樣一個社會,需要人的努力,你首先要有愛,其次,統治者們要懂得使用人才,而我們每一個個體,要懂得努力。

所以,要建成這樣的社會,孔子說要三步走,就是庶富教。在老百姓富裕起來後,還要教給他們知識,讓他們提高道德修養。所以說,儒家是個求智求仁義道德的學派。

道家是出世的學派。或者說是逃離文明的學派。我們看到,道家的學者最後都是逃走的。老子騎青牛逃離了文明社會,西出函谷關不知所蹤。莊子雖然沒有逃的那麼遠,說實在的,莊子也沒錢逃走。他是逃到自己的內心中去。他主張逍遙遊,像個魚兒逍遙遊於大海之中。莊子主張物物而不物於物,他認為甚至魚兒都不是自由的。真正的逍遙是無所待,是無功無名,甚至忘記了自身存在,是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的絕對自由。


所以,道家哲學的理想社會是,回到遠古時期,那時候人們沒有機心,沒有爭鬥,沒有利益衝突,沒有心靈煩擾,沒有統治者,沒有可以標榜的仁義道德。老子認為,智慧和知識,是造成人類痛苦社會變壞的根源。仁義是道德開始淪喪之後才出現的,那些仁義道德是在人們變壞之後才有的。而那些冠冕堂皇的道德理念,不過是人們爭權奪利的手段,是竊取國家的手段。莊子就講了一個極其惡毒的故事,來反擊儒家的仁義:

故蹠之徒問於蹠曰:“盜亦有道乎?”蹠曰:“何適而無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天下政治在他看來即是“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而制止的辦法是“故絕聖棄知,大盜乃止”。所以道家和後來的法家一樣,都不希望百姓們讀書學習文化。但道家的出發點是百姓心中本來便有完善美好的“大道”,如河水般湍湍流淌,學習反而會使之扭曲乾涸。而法家是想讓老百姓都變傻,這樣才能比較好統治。

所以,道家的理想社會是小國寡民的社會。老子說,“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治理土地小,人民少的國家首先要珍視人民,這樣有人民不是被用來作奴隸,也不是被武裝起來去打仗,這樣子的話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也用不上了。使老百姓重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會背井離鄉,遷徙遠方。即使有船和車子,也沒有地方要乘坐它,因為沒有人要遠走他鄉去避難,即使有鎧甲和兵器,也生產到多到沒有地方要陳放它。因為沒人用它去打仗與消耗它。讓百姓恢復天真善良的純樸本性。國富民強到了鼎盛時代。人人恬淡寡欲,使人民有甘甜美味的飲食、華麗的衣服、安適的住所、歡樂的風俗,即使兩國人民相處得很近,交往密切到連雞鳴狗叫的聲音都混在一起,卻從來不發生戰爭與摩擦。


所以,道家認為,人生是要做減法的,社會治理也是要做減法的。太多的慾望,太多知識,太多智慧,太多的所謂的社會治理的方法等,就是多餘的,這些東西越多,對人生對百姓對社會,越是有害的。所以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莊子說的更加堅決,他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好像再也沒有誰比莊子更懶了,將學習看作是危險的事情,更何況是終生學習,簡直是無可救藥。莊子將仕宦名利視作“腐鼠”,而寧願“曳尾於塗中”。莊子將儒家視作大盜,認為“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這就是道家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的核心思想,換句話說,就是治大國如烹小鮮,就是無為而無不為。

說到底,無非是烏托邦而已。


好玩的國學


要理解“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句話,重點在於對“絕聖棄智”的理解,這句話並非老子在反對“聖賢”、“智慧”,而是反對“聖”和“智”衍生出的高下對比。有“高下”對比的差距,就會引發爭鬥。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出自《老子》,原文如下: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大概意思就是,如果沒有所謂的聖和智者,百姓可以得到很大的好處;如果仁和義沒有出現,百姓會回到孝慈的狀態;如果拋棄技巧和好處,就不會有盜賊存在。

老子這句話看似矛盾,實則蘊含老子反向辯證的大智慧。

1、人與人的鬥爭來自於“高下”對比

從上述的原文中,我們不難分析出,在老子心裡,人與人的鬥爭大多源於“高下”對比。根據原文來說,既然出現了“聖”和“智”,那麼也就是說,“聖”和“智”的對立面之“不聖”和“不智”就存在。因為出現了“仁”和“義”,所以,其對立面“不仁”和“不義”就存在。同理,因為出現了“技巧”和“利”,有的人因為“技巧”和“利”比別人獲得更多的資源,但是有些人沒有技巧,也無法得利,這時應該怎麼辦呢?於是盜賊就出現了。

所以,老子指出,如果沒有出現“聖”和“智”,沒有“仁”和“義”,沒有“巧”和“利”,也就是說,人人都是“聖”都是“智”,人人都是“仁”都是“義”,人人都有“巧”,都有“利”,誰也不比誰高明,大家都是一樣的,沒有所謂的“高下對比”,這個時候,百姓又怎麼會生活在鬥爭之中呢,世間又怎麼會有盜賊呢?所以,老子這段話是在告訴我們,人與人的鬥爭來自於“高下”對比。

2、“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句話之理解難點在於對“絕聖棄智”的理解

接著,我們來分析“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句話,這句話的難點在於對“絕聖棄智”的理解。

老子指明沒有所謂的聖與不聖,沒有所謂的智與不智,百姓才能大大獲利,這裡是在反對人去推崇聖人、智者?不是的,老子不是這個意思。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道家創始人老子的思想更是讚美嬰兒的質樸狀態,為何讚美嬰兒?因為嬰兒純潔得猶如一張白紙,還沒有被染色。白紙都是一樣的,都沒有區分。所以,對於嬰兒來說,就沒有“聖與不聖”、智與不智”區分。

所以,“絕聖棄智”不是老子在反對人們提高自己的修養,以便達到聖人、智者之境界,而是在告誡人們迴歸質樸。或者這樣說,老子之“絕聖棄智”的重點,不在於要讓人變成“聖”和“智”的反面,而是讓人不要在追求“聖”和“智”的時候忘記本心。

因為人在追求“聖”、和“智”的時候,就已經不自覺將人分成“聖”和“不聖”,“智”和“不智”之對立兩面了,有這種區分的時候,就有一種由高到低的俯瞰姿勢,就趨於分化出等級。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待在等級卑微的地方,於是人人爭高,“聖”和“智”就變了味道。


3、真正的“聖人”和“智者”不會以“聖”、“智”自美,亦不會認為自己是“聖人”和“智者”

其實,老子“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句話,一方面告訴我們,如果社會不進行“聖”和“不聖”、“智”與“不智”的區分,或者說,社會壓根都沒有覺察到什麼是“聖”什麼是“智”的時候,說明人人皆“聖”,人人皆“智”。

老子這句話一方面是指出“聖”與“智”的出現,某種意義上反應了社會缺乏“聖”與“智”。另一方面,“聖”與“智”的出現,某種程度是上把人進行區分。區分存在,就有競爭,競爭存在,就容易出現“偽詐”,“偽詐”太多,那麼百姓之生活自然不會太好。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絕聖棄智,民利百倍”並非老子在反對人們提高自己的修養,以便達到聖人、智者之境界,而是老子借“因聖、智出現,以至於無能力但有貪慾之人投機取巧,出現偽聖和偽智”這種情況,繼而指明世間之爭端源於“高下區分”。



顏小二述哲文


人一來到這個世界,從小開始就被名所累。上學,班上要分排名,要分差優,學校要分,整個社會也要分。成績差的不但老師要批評,家長也會罵,其他的家長也會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跟差生玩耍,孟母就是典型的代表。

人長大以後,同樣也被各種“名”所束縛,在工作中各行業都崇尚“名”,使得爭名的人前仆後繼,各使手段。在生活中,道德同樣被名所綁架,例如是不是一個好老師,是不是一個好學生,是不是一個好父親,是不是一個孝子等都被名所累。因為名,讓人生出各種機心,這其實就是聰明使然。

崇尚賢名,是違背道的,違揹人性的。只要有被定義的“聖人”存在,有這些賢名被尊崇,就會使得世上大多數人,都帶著偽善的面具,裝做一個“人”。所以絕聖,賢名才會消失,聰明的機心也無處施展,人們的心就會迴歸質樸無華。

老子提出的絕聖棄智,其實就是消除階級,消除貴賤親疏,達到人人無我的和諧社會。


牛老道


不推崇聖人思想不強調聖人智慧,這對民有百利而無一害!使民歸於純樸最合乎道!聖道因無為法而有理解的差別,故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相應的道中成長,如果推崇聖人思想智慧,反而有拔苗助長之害!


胡德鑫HDX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是老子對於統治者的勸誡

歷來,中國有三皇五帝超凡入聖的故事,文王、周公都被認為是聖人,春秋時期,聖人之治成為諸侯們標榜自己統治的方式。

如何證明為聖人之治?歸根結底,就是怎樣營造一個太平盛世,為此,諸子百家七嘴八舌,有人說要從帝王的角度出發,推行法令,令行禁止,賞罰分明,比如法家;有些人主張從統治者的德性開始,和百姓將心比心,兩者達成一致,齊心協力,共同完成使命,比如儒家;而老子主張把管理社會的權利更多分發給老百姓,利用老百姓對於幸福的追求來達成目的,統治者“裝聾作啞”就好,不需要刷什麼存在感。至於其他學派,逃不開這三家的影響。

如今,我們來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以市場經濟為例,市場經濟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其具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受到各方面的約束較小,能夠充分發揮人們的作用。


歷史上的太平盛世,都有官僚的影子

最初嘗試老子政治思想是在漢朝,漢初,經過多年的戰亂,民生凋敝,統治者輕徭薄賦,發展生產,黃老之學成為主流思想。

黃老之學的確有利於恢復生產,但是,七國之亂把一切擊得粉碎,很顯然,在人們思想道德素質偏低,大家離心離德的情況下,放棄權利,利弊盡顯,儒家迎來了機會。

是推崇集體主義,還是個人英雄主義?華夏民族始終是一體,即便推崇集體主義,也要找代言人,上臺領獎之用。因為舞臺太小,容納不了那麼多的人,集體又太大,很多人上不了舞臺,何況,更多人要堅守分內之事,不能脫離崗位,只能指定他人代為領獎,所以,我們往往只看到舞臺中心領獎的帝王,卻忽略了他們背後無數無名無姓的老百姓。

帝王去領獎,領的多了,便以為這些功績都是自己心血的寫照,然而,因為功績太大,人的皮囊已經被撐破,不得已,只好分配一部分給其他人,順便宣揚自己的恩惠。受了恩惠,人們無以為報,只好化身為官僚,一心為權力服務。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錯了嗎?

當人們已經明心見性,統治者自然可以“絕聖棄智”,然而,當老百姓受到蠱惑,他們的成果被別有用心的人篡奪,用於搞破壞,後果非常嚴重。

在第三章,老子也闡述瞭如何根治老百姓被人利用,“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 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統治者解決人們的思想問題就好,建設問題交給老百姓,老百姓自有辦法。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當然沒有錯。

《道德經》包含著老子對理想社會的理解,所以,我們無需批評,在理想的條件下,每個人都各司其職,統治者自然無事可做。既然他們無事可做,只要不妨礙老百姓,不搞破壞,不管他們是聰明還是愚蠢,不論他們是人,還是魚、蝦、蟹、跳蚤、蟑螂、臭蟲,都沒有關係。


以上僅是個人的淺薄理解,不妥之處,還請見諒。


時光歌者王阿癲


老子的認識理論,是在生活中認識有形萬物,用感性活動和理性邏輯。但只有用慧悟的大智慧,才能認識無形的物質世界。應用大智慧,就必須先放棄感性活動而無為,先關閉邏輯思維而不思不智。不智就是大智慧。因此,就不要追逐什麼大學問家一類的聖人,用現代話來說,就是不追逐什麼名星,從而,靜下心來開發大智慧。現代科學証明,心靜後的心靈感應,就能與高速運動的能量同步而發生共振。可見,修德學道是有先知的大學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