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认为殖民地不但没用而且是个累赘,这是为什么?

大脚汽车


德国从不缺乏优秀的战术家——从两次世界大战的具体战场格局来看:德国将领具有优秀的指挥素养,然而德国却缺乏优秀的战略家,以致于两次错误卷入到注定无法取胜的世界大战之中。偏偏身处欧洲中部四战之地地缘格局下的德国恰恰是最需要具备全盘考虑的战略思维精英的,不过话说回来在德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位杰出的战略家——这个人就是俾斯麦。尽管俾斯麦以“铁血宰相”之名著称于后世,然而普鲁士赖以统一德意志的诸多因素中除了一支战斗力超强的铁军和坚实的经济基础之外还有就是俾斯麦在欧洲外交格局中的纵横捭阖:精明的俾斯麦对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以及各国内部的矛盾可谓洞若观火,于是普鲁士一方面积极扩军备战,另一方面在欧洲各国之间巧妙施展合纵连横的外交攻势。俾斯麦先是拉拢奥地利打着维护德意志民族共同利益的旗号对丹麦作战以争取德意志各邦的民心。对丹麦的战争胜利后普鲁士以有权共同占有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为借口诱使奥地利向普鲁士宣战,随后普鲁士以自卫还击的正义名分拉拢巴伐利亚、汉诺威、萨克森等德意志邦国对奥地利作战,同时稳住西线的法国,又策动意大利在南线对奥地利发动进攻。在普奥战争中普鲁士展示了高昂的士气和先进的技术:普鲁士在火力、后勤运输以及情报传递等各方面无不优于奥地利,最终战争以普鲁士的胜利告终。然而正当普军上下打算趁胜追击直入维也纳时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在审时度势后坚决阻止了这一行为,因为他知道同样图谋欧陆霸权的法国不会坐视德意志的统一,如果奥地利被彻底击败,也许普鲁士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法国。为了避免法国的干涉,俾斯麦当机立断决定将奥地利从德意志排挤出去,然后建立一个以普鲁士为主导的不含奥地利在内的德意志国家。尽管这样做看似是放弃了唾手可得的东西,但俾斯麦就是这样的人——绝不允许所谓的胜利果实干扰到自己的通盘计划。事实证明正是俾斯麦对奥地利的宽大处置为普法战争中奥地利的中立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放弃征服奥地利是俾斯麦出于整体战略通盘考虑的结果,那么在殖民地问题上俾斯麦同样展现了他的这种战略分析能力。德国统一后身处四战之地的地缘格局并未改变,这就需要德国的决策层具备全盘考虑的战略眼光。德国的东面是疆域辽阔的沙皇俄国;西面是对自己充满敌意的法国;南面奥匈帝国虽已日薄西山,毕竟也是欧洲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正如俾斯麦所言:法国只会在东面受到德国的攻击,俄国只在西边会受到德国的攻击,而德国却有可能遭到来自多个方向的攻击。在这样的战略格局下俾斯麦必须首先抓住主要矛盾。那么当时德国最大的对手是谁呢?答案是法国。德国崛起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法国的衰败——事实上德意志第二帝国正是建立在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废墟之上: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开国皇帝威廉一世的加冕典礼正是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的镜厅举行的。普法战争后德国从法国要走了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还割走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处土地。更令法国人难以忘怀的是他们就此失去了欧陆第一强国的地位,这种挫折感令法国倍加屈辱。德法矛盾的尖锐限制了德国的外交空间——德国必须千方百计防止其他大国和法国接近从而对自己构成威胁,而德国的地缘区位进一步迫使德国不得不在欧洲各国之间施展合纵连横之术。

在这样的战略格局下俾斯麦决定紧紧抓住和法国之间的主要矛盾,积极发展和沙俄、奥匈和英国等大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从而将法国孤立起来,进一步挤压法国的战略空间,使德国成为真正的欧陆霸主。这时俾斯麦的全部外交政策都为谋求欧洲霸权而奋斗,这一外交政策被俾斯麦自己称之为”大陆外交“。俾斯麦深刻洞悉到德国是一个资源并不充裕的国家,又处于四战之地,如果要贸然加入到瓜分世界的行列其实德国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德国作为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当其加入到开拓海外殖民地的行列时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都已被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得差不多了。这意味着德国如果要在海外开辟殖民地将在很大程度上和英、法爆发冲突。然而此时的德国其实并不具备战胜大英帝国的绝对实力——尽管此时的大英帝国正在日益走上下坡路,但毕竟仍拥有遍及全球的殖民地,这意味着英国可以利用来自全球的各种战略资源支撑自己的发展;而德国作为后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海外殖民地,恰恰相反由于海外殖民地和德国本土地缘距离上的极端疏离会大大增加德国对其的管治难度,成为消耗德国财力和兵力的无底洞,一旦德国爆发和英、法的冲突根本无暇顾及这些殖民地——具有海上优势的英、法可以轻易切断德国同自己殖民地的联系。

从后来的历史进程来看:俾斯麦的判断完全正确。尽管在当时列强瓜分世界的浪潮中德国取得了西南非洲(今纳米比亚)、坦噶尼喀、喀麦隆、新几内亚等几处殖民地,然而这些殖民地实际上只是满足了德国统治阶层对外扩张的虚荣心,实际上德国并没从当地获得多少利润可言,十足是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甚至可能连鸡肋都算不上,因为德国还必须花费大量精力在殖民地的建设上——实际上殖民地的前期建设是花费相当巨大的,然而还没等德国见得利润就先因为自己咄咄逼人的扩张势头而和英国走向了对立。最终未能掌握制海权优势的德国在一战中被英、法封锁围困,从而与自己的殖民地彻底丧失联系,最终德国的殖民地全部被英、法瓜分,德国本土也在战争中遭到重大破坏。在一战后缔结的《凡尔赛条约》中德国不仅丧失了全部殖民地,还将北石勒苏益格交还丹麦,将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将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割让给波兰,将尤本及萨尔梅迪割让给比利时,与此同时德国还必须承担高额的战争赔款和严格的军备限制。正由于德国对《凡尔赛条约》所施加的束缚政策的不满使其再次发动世界大战,而这次德国败得更惨——不仅损失了奥得河-西尼斯河一线以东的10万平方公里领土,甚至就连剩下的领土也被拆分为东、西两个德国。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日本也有过这种想法,一度想把占领的台湾再高价卖给中国。

为什么?

其实殖民地就像开店一样,未必都是赚钱的,很多甚至会坑死你。

对于殖民地的评估,有很多要点。

第一,资源

殖民地资源是不是丰富,又没有珍贵的资源,比如古代向往的黄金白银珠宝,现代的石油、矿产等等。

另外还有一种宝贵的资源是人力,也就是劳动力。

不是所有殖民地都拥有这些东西。

比如发现石油之前的中东,在殖民者严重简直就是废物,连水都没有的地方。

再比如西伯利亚,俄国明明已经进入,当地抵抗力量又微不足道,但前后100年才将西伯利亚控制。

说白了,俄国人认为西伯利亚也没有什么意义,是寒冷的苦寒之地,只有树木和皮毛资源,不值得一提。

第二,军事政治意义

有的殖民地很挫,但占据重要的地理位置,比如巴拿马,比如苏伊士,比如新加坡。

这些是所谓兵家必争之地,砸钱也要控制住。

第三,当地民众反抗程度

殖民地的建设,同当地民众的反抗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反抗强烈,你就必须长期在殖民地维持大量军警。

这些军警都是很大的开销,如果再爆发战争又是可怕的军费,宗主国未必受得了。

英国人进入印度以后,因为印度的民族性相对温和,到上世纪40年代印度才独立。

相反,比如阿富汗这种地方,山民从英国试图殖民开始就和你拼命。

英国试图殖民几十年,损兵折将,还是控制不住大局,只能放弃殖民。

第四,建立殖民地的代价

除了民众反抗以外,殖民地还有很多代价。

比如,在这里建立一个殖民地政府究竟要花多少钱,性价比高不高?

很多殖民地只是有资源,却没有开发,其他方面都很落后。

建立殖民地政府,虽然可以掠夺资源,但还必须提供给殖民地人民衣食住行,不然被殖民者很快就会反抗。

如果是非洲这种人口多,但农业还在刀耕火种的地方,光是解决黑人吃饭就是大问题。

第五,保护殖民地的代价

建立殖民地以后就要保护,防止被其他列强抢走。

这又是一大笔钱。以英国为例,建立了大量殖民地军队,海军分舰队常年在殖民地巡逻。

这都是极大的开销,英国就是被这些开销逐步拖垮的。



综上,建立殖民地有时候比买了烂尾楼还坑爹。

英国不谈,以法国为例在世界建立的大部分殖民地都是亏本的。尤其是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直到今天还是一笔烂账,出了事还让法国来帮忙解决。

还有卢旺达大屠杀,本来卢旺达都独立多年了,出现大屠杀还让法国和比利时介入阻止。

不过,俾斯麦说殖民地没用,也不是真心话。

比较好的殖民地是有用的,但前提看你有没有本事控制。

在一战之前,还没有全球贸易一说,基本都是列强在各自的殖民地掠夺资源自用。

所以列强如果没有殖民地,等于工业受制于人,根本没有办法变强。

但德国是列强的后起之秀,统一的时候已经很迟了,当时世界被英美法西荷比葡分光了。

德国在欧洲崛起,尚且不会造成很可怕的冲突。毕竟德国目前占领的是自己的地盘,没有抢掠英法等列强的领土。

然而,德国如果试图强占海外殖民地,就等于公然和英美法等国作对为敌,因为这些殖民地都是他们的,战争不可避免。

以德国目前的国力,对西线英法是没有把握的,更别说东线还有个沙俄。

同时,就占领殖民地来说,就必须有强大的海军。而德国海军历史上从没有超过英国海军,更别说英国还有盟友法国海军。

这样一来,德国就算占领了殖民地,也无法有效控制。

所以,德国不如把眼光放在欧洲,尽全力发展自己的工业,提供综合国力,对于殖民地则能占就占,不能占就放弃。

等到德国实力远远强于列强,这才抢夺殖民地也不迟。

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德国公然从列强口中抢夺殖民地,等于花样作死。

遗憾的是,俾斯麦的主张最终没有被执行。

结果呢,德国为了太平洋上几个岛屿和非洲破地方,和列强打了一战,不但亡国差点灭种。

不得不说,俾斯麦这老家伙是个伟人。


萨沙


德国是一个起步最晚的欧洲列强,当德国人睁眼看世界的时候,世界体系已经基本成型,殖民地也基本上被英法等国抢的差不多了,德国人不甘心,硬着头皮从英法的手里抢了不少边边角角的鸡肋一般的殖民地,并一度以拥有259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成为仅次于英法的殖民帝国。但威廉皇帝还是不服气,看着英法又多又好的殖民地不爽,当时英法各拥有3300万和130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年轻气盛的皇帝觉得德国如今实力欧洲第一,凭啥你们还能占这么多地儿,还想要更多更好的,终于英法等国受不了了,最终联合一群协约国把德国揍个半死。

一战后,德国这些才占了二三十年的殖民地全部被协约国没收,分配给了英法美日澳南非等国委任统治,以至于德国作为一个西方大国,在目前很多西方国家还拥有海外领地的情况下,它一丁点海外领地都没有。

当然,这纯粹就是德国人“作”出来的。

当英法荷比西等等欧洲列强在全世界追逐殖民地的时候,德国还是一片乱糟糟的诸侯割据,一点大的地方汇聚了几百个邦国、领地、自由市、王国、公国等等政权,加之德意志地区主要为平原地带,还是欧洲中心,使得德意志地区经常成为欧洲的主要战场,平时自家人之间还要斗个你死我活,周围还有英法俄等列强环伺,直到普鲁士崛起,统一了大部分德意志地区,德意志民族才算在欧洲大路上崛起了。

德国统一之后,尤其是在几次王朝战争中先后把丹麦人、奥地利人、法国人都狠揍了一顿,德意志的民族自信心爆棚,民族主义空前泛滥,加上普鲁士几百年的军国主义情绪加持,在不断发展的经济带动之下,整个德国展现着一种对其他欧洲列强不是太友好的略加冲动的激情昂扬。

德国人从上到下都在积极寻求“阳光下的地盘”,而德国人动作也够快,先后占据了非洲的纳米比亚、喀麦隆、多哥、坦噶尼喀以及太平洋上的几个岛国,一跃而为占有殖民地第三多的国家,但说实在的,这些都是英法等国在上百年的殖民扩张中或许遗漏了或许没看上,总之看到德国人去抢了,英法就让了一步,给你好了。

这种情况其实让时任帝国首相的俾斯麦非常忧虑,他作为帝国的功勋之臣,相对其他人的躁动,他拥有良好的自控力,他身居帝国首相等要职近20年,在1888年之前,有威廉一世老皇帝支持,俾斯麦还能努力控制住如脱缰之马一般的德意志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他试图小心翼翼地保护好这新生的帝国,不去过分引起英法等国的注意,不要去刺激他们,对俾斯麦来说,那些海外殖民地,英法占了就占了,不急着去抢,德国人最需要的是联合奥地利,结盟俄国,拉拢英国,最后把法国人搞趴下。

俾斯麦更在意的是搞平衡战略,德国毕竟东西都面临强敌,处于四战之地,唯有不骄不躁,稳步推进,埋头发展,才能不断闷声发大财,先强大自己再说。

至于殖民地,它又飞不了,时机成熟了自然就属于德国人了,反倒现在如果过早刺激英法等国,则不利于德国的未来发展。

不过年轻气盛的威廉二世皇帝不这么看,他的父亲腓特烈三世登基99天就去世了,这导致29岁的威廉二世过早地继承了皇位,而且还是在德意志帝国最关键的发展时期,继承了帝位。

此时,这个新生的帝国诞生不过17年而已。

威廉二世当然有一定的才干,也有能力,但是最大的缺陷就是傲慢和炫耀,他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当一当欧洲的老大了。

相对之前的皇帝,他更能接受那些情绪高涨的帝国军人和帝国议员们的意见,甚至一些吹捧和怂恿。

俾斯麦很快被年轻的皇帝解职,回家养老去了,威廉皇帝获得了普鲁士军官团和帝国议员们的广泛支持,随后的20多年时间,德国几乎不受约束的飞速发展,一路狂奔,经济和实力飞速发展的同时,还有更快速发展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军国主义。

这些,最终给帝国带来了毁灭。

一战,德国人最终被四面赶来的协约国围猎,灰头土脸,20年后又恢复了国力,再一次扩张,这一次,直接被盟军和苏军从东西两线推平到老家,国土被割走一小半。

从此,德国人总算安省了,老老实实搞发展,一心一意图欧盟吧。


云中史记


俾斯麦这个想法是非常正确的。

到后来这个想法竟然成为列强共识,所以到二战结束以后,才会迎来世界各殖民地国家的独立浪潮。

(俾斯麦)

那么,在当时看俾斯麦有这样的想法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当一个国家进入到完全工业化之后,殖民地所提供的赋税和市场已经变成了鸡肋!

西班牙人依靠殖民地物产,就可以过上奢侈的生活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作为第一批殖民者向全球殖民的时候,欧洲还非常贫穷,相对于亚洲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文明古国来讲,他们全是一群穷光蛋。即便是相对于美洲地区的玛雅人也是如此,因为美洲地区拥有非常多的贵金属矿藏,玛雅人几乎人人穿金戴银。

后来,西班牙人通过这些矿场所提供的黄金和白银竟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仅1521—1544年,西班牙就从美洲获得了上百吨黄金和上千吨白银。

(西班牙宝船)

有了黄金和白银,西班牙人在最初的100多年里过着奢侈的生活,他们拿这些贵金属前往印度和明朝购买各种各样的商品,比如香料、瓷器、茶叶、丝绸、糖类等等等等。

而殖民地的农业产出,也让西班牙富裕无比。就拿17世纪来说,当时西班牙仅在古巴的蔗糖种植就让西班牙把这里看成自己的风水宝地,所以当英国殖民者试图用北美的13块殖民地来换古巴的时候,西班牙人是觉得非常的吃亏的。当然,也幸好西班牙这么做了,因为最终那13号殖民地并没有成为大英帝国的土地,反而独立为美利坚合众国。

(17世纪古巴蔗糖种植园工作场景)

在西班牙之后随之而起的荷兰人、英国人等,他们对殖民地的要求比西班牙人又不太相同。

以英国为例,英国这个国家在崛起之后,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专门用来开展对东方的贸易。他们将东印度公司的根据地迁徙到印度地区,并且对这里进行逐步的渗透,最终将整个南亚次大陆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时候,印度地区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把这里变成殖民地之后,当地的赋税就全部被英国人自由支配了。每年他们在这里赚取了数百万英镑的税收,然后运到本国。

当然他们并没有用这些钱支持自己豪华的生活,反而作为资本积累,于是产生了工业革命。但是大笔的税收被转移到了英国本土,南亚次大陆一带因为得不到建设从而成为了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

此后这里又变成了英国倾销工业品的市场,又给英国人赚取了大笔的利润,可以说英国的发展是建立在剥夺殖民地人民的基础上的。

殖民地沦为鸡肋

到了19世纪后期的时候,殖民地对于西方列强来讲,利润正在逐步降低。因为随着列强完成工业革命后,殖民地和欧美列强本土相比,已经变得极为赤贫。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效率呈数十倍的提高,殖民地经济在整个国家经济中的比重在迅速降低)




在当时看,除非殖民者把这些殖民地建设成和自己的国家一样强大,让他从一个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才能继续吸当地的血。但这是不可能的,假如英国把印度建设得和英国本土一样发达,那么印度在某一天肯定会变成第二个美国,让英国人赔了夫人又折兵白忙活一场。

所以,他又不可能对殖民地进行很好的建设,这样一来殖民地也就无法给他提供更多的赋税和市场了。

但是,为了统治这个地方,又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渐渐的殖民地的产出和宗主国的投入发生反转,殖民地变得入不敷出。

如果这个时候殖民地人民进行反抗,宗主国就要拿出非常大的精力和财富,来对抗这种反抗,那就更不划算了。

以布尔战争为例(1899-1902年),在战争中英国投入了2.2亿英镑(相当于15亿两白银)军费,50万军队(相当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20多倍)来征服当地人,虽然最后取得了胜利,但虽胜犹败。如果当时英国多经历几次这样的战争,帝国不用到一战就得崩溃。

(布尔战争)

所以,进入20世纪之后殖民者们发现殖民地已经成了累赘。于是,到二战以后英国人抛弃了大量殖民地,连对她忠心耿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都不要了。

世界上最大的强大的国家,二战以后的美国让菲律宾、古巴等地独立了,其实也是这么个想法,对这个地方的投入并没有多大意义。

当然,美国仍然保有军事基地对世界上很多国家进行控制,以保证其全球霸权和利益,这是列强经营世界的新方式。

(美军在全球的军事部署)

可以说,俾斯麦提前半个多世纪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切!


历史风暴


因为事实如此,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因素:

第一,维系需要海军,海军需要成本,这个成本还是可预期的“白瞎”的。

在1871年德国统一之后,全世界可分食的殖民地已经很少,而且分散,为了夺取和维护这些地盘,德国必须建立一支“远洋海军”,这对于身处中欧,出海口被限制在北海、波罗的海两个喇叭口里的德意志帝国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反传统的负担”。

德意志帝国从来没有强悍的海军传统,在俾斯麦执政的时代,为了防止英国对于德国崛起的干预,一直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海军的发展,力求不触动“日不落帝国”的神经,而他纵横捭阖的外交策略,也最终让英国坐视了这个世界第二强国的诞生和崛起。

而要在海外夺取和维系殖民地体系,德国就需要建立能够与对手抗衡的海外舰队,而在这个方面,最大的潜在对手就是英国,而德国的工业实力虽然增长迅速,只要与英国对抗上,就是一个“造舰竞赛”的无底洞,而且这个无底洞十有八九还是以失败告终,因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综合国力(造舰能力、进出口、财政、金融等等),远胜德国。

所以,哪怕花费巨大的成本,仍会在开战中被英国海军摧毁或者封锁的德国海军,本身就是一个“无用的累赘“。

所以,在俾斯麦失势之后,热衷于争霸扩张的威廉二世委任德国海军元帅、公海舰队缔造者提尔皮茨在1907年建立"公海舰队"的立足点,自始至终无法平衡这种全球争霸的任务,只能给德国海军定位为以“北海决战”为目的,即决战胜利后,欧洲之外失去的殖民地,自然而然会失而复得。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事实表明,“公海舰队”在造舰竞赛中落败,根本无力在“北海决战”中突破英国大舰队的封锁,只能沦落为存在舰队,那些殖民地,也只能一一陷落。

第二, 德国的殖民地经营并不赚钱,甚至还在赔钱。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拥有殖民地最多的国家是英国,法国居第二,德国排第三,意大利为第四,但是,与英法相比,德国所占的殖民地面积小,而且分散,因为德国毕竟属于后起列强,在它完成德意志诸国统一的战争同时,英国已经建立了世界性的殖民帝国,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的殖民地早已抢到手了。

一战前,德国的殖民地面积达259万平方公里,却只有2.1万德国公民移居,而其本土人口则高达6506万,也就意味着平均1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才有1个德国本土人,而殖民地的德国移民与本土人口的比例是1/3098。

而殖民地当地人口也非常稀少,以德国1890年占领全境的纳米比亚(今名)为例,总面积824269平方公里,人口到2003年统计,仅200万……计算一下,也就是每平方公里有2.42个纳米比亚人居住。

德国本土人口移民的稀少,就意味着除去德国殖民当局的官员、军人,只有极少量的“经济人”居留在这些土地上,他们的经营方式,只能是巨大的庄园和残酷地压榨土著居民,而这种管理方式,又会驱使着社会组织松散的土著居民逃离德国的控制区域。

所以,这广袤的殖民地根本没有发挥出经济价值,只吸引了德国对外直接投资的3.8%,占德国对外贸易额的0.5%,德国近19%的国家财政收入来自出口贸易,但其中只有20%来自同欧洲以外地区的贸易,国家财政收入仅有2%来自海外投资。

德国从殖民地得不到多少原材料,却得提供不相称的财政补贴,1914年的补贴金额即达1亿英镑上下。

更严重的是,残酷的压榨和绝少的德国驻军,激发了土著居民的反抗,以1904年—1907年的纳米比亚起义为例,德国在3年间损失了2000多人和6亿马克的军费,才镇压下去。

所以,俾斯麦的判断非常准确,德国的殖民地战略,本质上就是没用的累赘,而归其根本,就在于德国的产业结构和殖民地根本就不可能形成需求循环,所谓的“资源来源地”的价值,根本不足以偿付巨额的开发成本,而英国则完全不同,它的殖民地都接入了英国的全球贸易体系,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生产力和消费能力,所以,当英国控制之后,能够给日不落帝国不断输血。

说到底,“唯生产论”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经济学理解,建立在这个认识基础上的扩张,只能是愚蠢的赔钱货。


刘三解


俾斯麦虽然认为殖民地没用,而且还是个累赘,但这其实并不是他的真心话,因为他知道在整个世界格局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公然的去挑衅列强,虎口夺食般的去争夺殖民地,倒不如安心发展自己,壮大自己,等到自身足够强大之后,再去争夺殖民地才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在当时来说,占据殖民地带来的也不仅仅是利益,也会伴随很多问题,甚至弊大于利,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资源,人力问题,并不是所有殖民地都是具有丰富资源的存在,当然这里说的资源是指可以即时开采出来的资源,就像发现石油之前的中东,以及西伯利亚等等类似之地,这些地方其实对于宗主国来说就是一种累赘的存在,不仅没什么油水还得花费钱财去维护保障这些地方。

二,殖民地的反抗,这应该是殖民过程中遇到的最为直接的问题所在了,面对殖民地的反抗,宗主国就不得不加派众多人手,军费去稳定殖民地,而这必然会牵制住自身的一部分实力,尤其是对于那些消耗大于产出的殖民地,自然算的上是一种累赘,而且还是不可轻易舍弃的。

三,维护殖民地的代价,占据一个殖民地不是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产出了,而是需要去开发,而且还要能够在列强环绕之中去保护她,不仅要先期投入大量钱财资源去发展,开发殖民地,还得花费巨额军费建立起强大的殖民地军队去保护自己的殖民地,这些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所有说殖民地虽好,但是也是建立在自身强大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俾斯麦说的累赘论的原因所在,毕竟殖民地对于当时的德国确实如此,但是对强大后的德国那就不是了,只不过最后俾斯麦的策略也没得到实施,德国还是忍不住对列强的殖民地下手了,发动了一战,导致自身实力大损。


历史微探索


这个观点不是俾斯麦一个人这么想,当时的英国也是这么想的。

殖民地第一个时期,利润非常的高,比如挖黄金、白银,贩卖奴隶,种植糖类作物和橡胶等,所以这个时期各国都争先恐后的拓展殖民地。但那个时候德国还没有统一,没有赶上好时候。

殖民地第二个时期,是赔本的时期,因为法国大革命后人权观念的兴起,贩卖奴隶被禁止,黄金、白银也挖的差不多了,殖民地人也开始有人的观念,不像动物那么好管了,这个时候的管理成本大大超过从殖民地获取的收益。这个时期,德国完成统一,所以俾斯麦觉得殖民地没用是个累赘,当时的英国首相也说殖民地时套在英国脖子上的磨盘,要把殖民地甩掉。

殖民地第三个时期是各国疯抢时期。这个时期,不断有地理学家、帝国主义理论家说殖民地的重要性。比如当时德国地理学家拉策尔就说空间对一个国家非常重要,大国会越来越大,小国会越来越无足轻重。英国学者写指出,一个国家想要生存,必须实现自给自足,而殖民地既能够提供石油、橡胶等原材料,也能够提供廉价劳动力,还是本国产品倾销的重要市场。

于是各国开始疯狂抢夺殖民地,统一后的德国也加入了进来,当时的俾斯麦已经改变了观点,支持对外殖民扩张。

那德国是如何进入那些殖民地区还不和列强冲突的?因为当时世界并没有被瓜分完,根据“只有实际占领才能证明对一个殖民地的统治权”的原则,德国也参与瓜分了非洲,并在太平洋占据了很多小岛,还占据了青岛。

但毕竟没有什么好地方了,所以德国殖民地非常小,也比较贫瘠,比如非洲的纳米比亚殖民地,就是个沙漠。下图蓝色是德国的殖民地。

于是后来就爆发了抢夺殖民地的一战,二战也可以说是抢夺殖民地,因为希特勒的口号就是德国需要生存空间。


刘权林


当时的德国如果扩张,成本太高实在不划算。历史上,德意志帝国曾经拥有超过200万平方公里的海外殖民地,但都是在俾斯麦失权以后,而在俾斯麦时代,当时的世界已经被老牌列强瓜分的所剩无几。

俾斯麦对于海外殖民扩张始终保持着谨慎态度,主要还是当时进行海外殖民属于“入不敷出”型的亏本买卖。当时的德意志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固守欧洲本土与经济建设领域,所以俾斯麦才认为殖民地属于“无用的累赘”。


新航路开辟以后,非洲、亚洲与新发现的美洲等地逐渐被西方所入侵,建设了大量的殖民地。而早期殖民时代,利润是非常惊人的,使用武力手段就能够获得大量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以及象牙、香料、茶叶等,随着种植园经济与奴隶贸易的兴起,西方完成了早期原始资本主义积累。

然而,那时候的德意志尚且支离破碎并没有统一,所以错过了海外殖民掠夺的黄金时期。

经过普奥战争、普丹战争与普法战争,德意志帝国完成了历史性的统一,不过仍旧存在很多的潜在危险——德意志的东部是沙俄,西部是死对头法国,而北海不远处就是当时纵横世界的大英帝国。

可以说,地处四战之地的德意志在欧洲处境艰难,所有的扩张行为都需要考虑再三,毕竟投鼠忌器。


当时世界上主要富庶与战略重地,几乎都被英国、法国等老牌列强所占据,一旦德国开始进行扩张,势必与之发生冲突,而且面对的不是孤狮,而是群狼。所以,出于本身的安全考虑,德意志也不能轻易进行扩张,俾斯麦深谙此道。

更何况,殖民时代到了中后期,单纯的武力殖民已经无法获得相应的巨大利润,反而为了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主要以庞大的经济实力进行支撑。当时的德意志属于新兴列强,按照俾斯麦的设想,德意志的主张精力都应该按在本土。


如此一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德意志完成了欧洲实力第一的陆军建设,经济实力迅速崛起位居世界前列。而俾斯麦也认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各种资料,都各自通过金钱获得,并没有殖民的必要——能够花钱解决的问题,也用不着去做些事倍功半的事情。

而事实也证明,俾斯麦的观念是相当正确的,当时的德国虽然没有那么多殖民地,却仍旧国力强大。德皇威廉二世登基后,俾斯麦失权,德国开始疯狂进行海外殖民,最终与英国等发生冲突,两次世界大战不仅让德国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连本土都锐减了40%之多。

俾斯麦不仅不愿轻易进行海外殖民,甚至当初进行德意志统一战争的时候,普鲁士也与奥地利意见相左——奥地利主张建立大德意志,包括了众多非德意志地区,而普鲁士认为那些都是累赘,要将之全部排除在外,建立纯粹的“小德意志”。


澹奕


我觉得俾斯麦的想法应该和拿破仑差不多。那就是与其头号假想敌发生冲突时守不住!

拿破仑名震欧陆,法国却卖掉了四倍于本土面积的路易斯安那,买主美国仅仅付出了1500万美元,价格低廉到每英亩不足两美分。

普法战争法国一败涂地,德国登顶欧陆。但是对隔海相望的英国却有心无力,没有一个国家能跨过这短短几十里的海峡,只要消灭不了皇家海军,英国就立于不败之地,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又让新崛起的德国成了打压对象。再加上其他欧陆大国对新崛起的德国虎视眈眈,身为一个大陆国家当然是以建设一支强大陆军为首要目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将大量资源投入到陆军建设上,海军建设就只能被压制了。

威廉二世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大力发展海军,深深的刺激了英国,两国开始军备竞赛。最后发展成为两大集团的世界大战。德国战败,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俾斯麦说殖民地是累赘,是不想发展海军来刺激七海霸主英国,不想让德国在海陆两方面都面临强大的敌人。

英法两个老狮王应该让位,但打响第一枪的不应该是德国,可惜的是德国选择了敢为天下先



无齿刁民


德国人说:我也想要几块海外殖民地。

英国人说:别想了,早就被瓜分完了!



现在的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但是俾斯麦当年接手普鲁士宰相的时候,德意志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因此,俾斯麦的目标非常明确:在通过普法战争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后,不再向外扩张,而是在政治层面进一步稳固德意志帝国。杜绝愚蠢和盲目的向外扩张,把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来,闷声发大财。

所以俾斯麦的政策,主要是两点。一是暂缓军事扩张,搞好与邻国的外交关系,与奥地利结成了最重要的联盟;二是发展经济,把着眼点放在欧洲大陆上,试图先解决欧洲大陆上的问题,再到非洲进行殖民扩张。

不得不说,俾斯麦的思路是正确的!



毕竟德国是一个地缘政治很差的国家,东面是俄罗斯,西面是法国,北面出海就是英国,四周皆是强敌。如果德国自身的基础不牢靠,在这种四战之地是无法生存的。

尤其是法国,一直有复仇之心。俾斯麦害怕法国报复,便把法国当成头号竞争对手,把防守的重点都放在法国身上。大国对抗,这是需要花银子的。德国人把钱都花在自身建设和对抗法国了,哪还有精力搞海外殖民地?

另一方面,为了制衡法国,俾斯麦力主和英国搞好关系。毕竟英、德是传统盟友,当年打拿破仑,之后打拿破仑三世,英国都站在了德国这一边。英国的底线是海军和殖民地,只要不碰这两点,英、德的盟友关系不会散伙。俾斯麦不愿意刺激英国人,自然也不会搞什么海外扩张。


只不过时代进步太快了,随着国际局势和德法关系的缓和。德国在欧洲大陆建立了自己的联盟体系,这让德国人产生了一种优越感。老子的经济欧洲第一!老子的陆军世界第一!法国算个球?英国算个蛋?英国佬不服想咋滴?不服单挑。这个时期的德国,发展速度太快,因此对海外殖民的态度出现了松动。

俾斯麦也很迷茫,他不能预测未来,也想看看未来的局势如何,便同意了军队的人去海外扩张。这个期间德国先后在非洲和大洋洲搞了几块殖民地,在中国的青岛也搞了一块租界,海外殖民地的发展势头很好。但是俾斯麦很快就发现,殖民地不能再搞了,再搞要出事。

俾斯麦这个时候紧急叫停,因为他是一个标准的政客。虽然他和军队关系很密切,但他一直对军队非常忌惮,一直对军队进行限制。因为军队本来就是为了打仗而生的,普鲁士军人尤其崇尚武力。威廉一世在位时,还能帮他弹压军队。威廉二世继位后,局面失控了。威廉二世这个人,是个典型的志大才疏之人。他一辈子只穿军装,热衷于向外扩张,崇尚武力能解决一切问题。威二身为皇帝,本来就是军队领袖。现在他跟军队又穿一条裤子,后果太可怕了。



俾斯麦害怕德国过于膨胀、过度扩张会引发危机,更害怕军队主导德国政治。因此,海外扩张殖民地的政策刚刚松动没两年,俾斯麦又把这个大门给关上了。铁血宰相仍然对海外扩张持谨慎态度。

事实证明,俾斯麦的担心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在俾斯麦下台后,德国还是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并且为了争夺殖民地和英、法发生了火拼,首先是非洲的布尔战争。俾斯麦时代跟布尔人的关系搞的还不错,结果英国人略施小计就拆散了布尔人和德国的盟友关系。

英国人给威廉二世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只要德国人不干涉布尔战争,就答应和德国平分葡萄牙的非洲殖民地,威廉二世答应了。然后果不出其然,英国人爽约了。打完了布尔人,先前跟威二谈好的分割殖民地事宜,作废!



威二气炸了,准备撩膀子跟英国干。声称要组建世界第一的海军,与英国对抗。问题是德国已经有一支开销庞大的世界第一陆军了,现在再搞世界第一的海军,财力能否负担?德国经济好,但也没有好到能同时负担世界第一海军和世界第一陆军的开支。

在军备扩张十年后,德国跟英国的矛盾还是激化了,双方大打一场,这场战争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这场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夺殖民地。令人喷饭的是,威二花大力气建造的海军舰队,仅仅跟英国人在日德兰海域打了一次就熄火了,不敢再出海挑战。

回过头来再看这段历史,俾斯麦显然是非常理智的。他并不是一个怯懦的人,他也主张铁血主义。但是俾斯麦看问题比威二这个二货更合理,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开拓海外殖民地这种事,要量力而行,切忌蛮干。尤其是对武力盲目的迷信,觉得武力就能解决一切的人,往往会把整个国家和民族带到沟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