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市人民醫院:疫情面前,“90後”的她們站了出來

陽江市人民醫院:疫情面前,“90後”的她們站了出來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常務理事單位


眾志成城


作為我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定點收治醫院,目前確診患者均在我院綜合病區接受隔離治療。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50名醫護人員義無反顧地站在最前線,其中有32名護士,且絕大多數是90後,最年輕的只有22歲。迎戰疫魔,衝鋒在最前面。他們身處險境的工作日常和自身安危,牽動著全市人民的心。


90後護士撐起半邊天


1月31日中午,陽江日報記者與我院隔離病區值班護士曾倩嫻進行了視頻連線。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的曾倩嫻介紹,由於護士每班工作是4個小時,防護服穿上就不能脫下,因此護士通常進去之前為了不上廁所都不敢喝水。


陽江市人民醫院:疫情面前,“90後”的她們站了出來

▲陽江日報記者與隔離病區值班護士曾倩嫻進行了視頻連線


隔離病區護理工作十分繁重,除了給藥治療,患者的生活護理也由她們負責,幾乎沒有一刻閒暇。另外,被隔離治療的病人心理壓力大,需時時與病人進行溝通,給他們做心理疏導,讓他們安心接受治療。

“這裡的病人很堅強,這裡的醫護人員鬥志更強,我們都在努力抗禦我們共同的‘敵人’。”曾倩嫻說。

黃月嬋是第一批進入綜合病區工作的護士。她還記得,1月23日報到的第一天,就接到值班任務,穿上防護服後,又熱又悶。工作雖辛苦,但聽到病人一句“你們辛苦了”,心裡覺得暖暖的。


陽江市人民醫院:疫情面前,“90後”的她們站了出來


綜合病區護長童玉梅從年初一接到抗擊疫情任務,進去隔離病區才發現自己原來是萬能的。統籌輪值、規劃新病房、領取物資、準備生活用品、給辦公區消毒、安撫病人……從早到晚,手頭上的工作沒停過。

由於長時間戴口罩和護目鏡,摘下防護設施後,醫護人員的面部都會出現一道深深的壓痕,但她們依然無悔堅持。還有人因為防護服太嚴密,呼吸不暢出現頭痛的症狀,但她們出來吸氧緩解後,繼續下一次輪值。童玉梅說,這些護士都是“90”後年輕女孩,最年輕的才22歲,很心疼她們,但也為她們感到驕傲。


一線護士:雙手貼滿膠布繼續戰鬥


在市人民醫院綜合病區醫護人員生活區,記者遇到從工作崗位下來吃飯的綜合病區副護長敖春暖。脫下口罩和護目鏡後,她臉上和額頭上深深的壓痕清晰可見。

“這算輕的,有的護士臉上都長壓瘡了。”敖春暖是首批支援綜合病區的醫護人員之一。自1月23日也就是除夕前一天過來工作至今,已經整整9天沒有見過家人了。丈夫每次說要給她送東西過來,她都拒絕了。

“因為我不想他擔心,也不想他看到我現在的樣子。”採訪中,說到同事和家人,敖春暖三次落淚。


陽江市人民醫院:疫情面前,“90後”的她們站了出來


“我流淚不是因為辛苦,是覺得背後有這麼多人默默支持,所以很感動。”敖春暖說,她參加工作17年,入黨7年。在這個特殊時期,國家需要我,醫院需要我,我就要勇敢站出來,很幸運,自己能為國家、為醫院出一份力。

“希望所有醫護人員的家人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等著我們回家。”敖春暖說完這句話,再次紅了眼眶。


陽江市人民醫院:疫情面前,“90後”的她們站了出來

▲貼滿膠布的雙手


採訪中,記者留意到,敖春暖發白的雙手貼滿了膠布。原來,她每天進出隔離病區,一天要洗3次澡,每天洗手數十次,這雙手已經洗到脫皮了,有的地方出現了裂口,為了能繼續工作,她直接用膠布貼住傷口。


後備援軍:“我們準備好了”


“我一直期待著能進去工作,我已經準備好了。”因要控制進入隔離病區的人數,魯海峰護士到綜合病區後一直還沒有機會進去隔離病房,只在病區做一些後勤工作,這讓她很著急。

魯海峰說,在綜合病區開展外圍工作的幾天,每當她走近隔離病區那扇玻璃門的時候,她看到裡面忙碌的白衣身影,都是她朝夕相處同事。她總想著,有一天她也要穿上這身“戰衣”,與她們並肩作戰。

當魯海峰得知,她可以進入隔離病區輪值,這讓她既興奮又緊張。2月1日,她將開始進入隔離病區工作。魯海峰說,疫情剛開始時,看到同科室裡的幾個女護士主動請戰去隔離病區,當時就覺得她們很勇敢。後來,隔離病區需要更多的醫護人員,魯海峰這次也沒有退縮,積極響應號召,成了“應徵”隊伍裡的一名巾幗衛士。

儘管也會有所擔心,但是在這個特殊時期,“照顧病人是我們不可推卸的工作職責,我們不能退縮。”魯海峰堅定地說。


陽江市人民醫院:疫情面前,“90後”的她們站了出來


厚重的防護隔離服背後

是醫者的堅守

連續幾小時不吃不喝,

護目鏡中的汗水、

臉上深深的壓痕、

乾裂的嘴唇

……

是醫務工作者最美的樣子


來源 | 陽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