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最好用的半自動步槍蘇聯SVT-40,德軍最喜愛,專門裝備給精銳

SVT-40步槍雖然不是最早出現的半自動步槍,但卻是最早大規模裝備的半自動步槍(另一款是美軍的M1加蘭德),在二戰中該槍大量參與戰鬥,同樣也被德軍繳獲不少,但是對該槍的看法卻呈現兩種極端,一向挑剔的德軍認為它很優秀,本主蘇軍卻認為它有點糟糕,這是為什麼呢?

二戰最好用的半自動步槍蘇聯SVT-40,德軍最喜愛,專門裝備給精銳

SVT-40半自動步槍

實戰中摸索

SVT-40的前身是1938年定型的SVT-38,原本軍隊對這款槍還存有疑惑,主要是沒有經過足夠的測試,但是高層很看好,甚至有想法用它全面替換栓動的莫辛.納甘步槍,於是很快就投入量產。具體產量有兩種說法,10萬支和15萬支,服役不久就參加了蘇芬之戰。

在這場冬季戰鬥中,SVT-38表現譭譽參半,一方面密集的火力打得芬軍抬不起頭,另一方面蘇軍手中這些槍經常出毛病,特別容易卡殼。與蘇軍看法不同,芬軍繳獲後使用,認為它的故障率很低,之所以在蘇軍手中毛病多,可能是因為蘇軍缺乏合適的冬季耐低溫潤滑油,槍機總是凍住。

二戰最好用的半自動步槍蘇聯SVT-40,德軍最喜愛,專門裝備給精銳

狙擊型SVT-40半自動步槍

1940年,SVT-38停產,改為生產改進型SVT-40。新槍主要是簡化零部件,加強槍支的可靠性,早期生產的型號普遍有安裝瞄準具當成狙擊槍的能力,不過該槍結構比栓動步槍複雜,月產量並不可觀,並不能做到全部替換栓動步槍。

高強度火力輸出

SVT-40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彈匣供彈,槍口設有制退器、刺刀卡筍和準星,槍支的導氣結構可調,可以根據作戰環境選擇合適的導氣量。槍支口徑為7.62,發射老舊型號的彈藥,發射藥具有一定的腐蝕性;每個彈匣裝彈10發,表尺最大射程1500米。每支槍出廠的時候搭配3個彈匣,彈匣底部有對應的編號,今天的古董槍市場上一支具備3個標準彈匣的SVT-40價格不低。

二戰最好用的半自動步槍蘇聯SVT-40,德軍最喜愛,專門裝備給精銳

SVT-40半自動步槍

全槍長1226毫米,槍管長625毫米,槍重3.85千克。槍支整體較長,在城市巷戰中不如其他槍支靈活,不過在開闊區域作戰就完全不一樣了,SVT-40的射速和換彈匣速度都遠高於栓動步槍,中遠距離點射時和後來出現的突擊步槍差不多,一般準備充分的情況下一支SVT-40火力輸出能力大約等於2~3支98K步槍。如果全班裝備,依靠著整體的數量優勢,火力輸出效果還將提升。

實戰

因為生產數量的限制,SVT-40並不能完全裝備部隊,初始只能少量裝備在步兵連裡,一般交給那些射術精湛的老兵。當蘇軍捲入二戰後,原本服役的SVT-40被德軍大量繳獲,後續補充的部隊無法及時分發足夠的槍支,兵工廠只能以生產栓動的莫辛.納甘步槍為主。

二戰最好用的半自動步槍蘇聯SVT-40,德軍最喜愛,專門裝備給精銳

SVT-40半自動步槍

儘管整體局勢被動,但是戰鬥初期蘇軍中的SVT-40卻仍有不俗的表現,蘇軍一戰鬥英雄在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的戰鬥中擊殺了309名敵人,可見這槍支在有經驗的老兵手中是不折不扣的大殺器。

該槍的缺點同樣很明顯,首先還是老問題,那就是可靠性不夠,複雜的結構對於素質較低的蘇軍來說是個大麻煩,日常裡槍支得不到妥善的保養,惡劣環境下作戰故障率明顯增高,這一點在德軍手中反而不那麼明顯,因為德軍對保養槍支有嚴格的規章制度。

二戰最好用的半自動步槍蘇聯SVT-40,德軍最喜愛,專門裝備給精銳

裝備SVT-40半自動步槍的蘇軍

另外該槍安裝槍口制退器,但是槍口火焰仍然大,開槍很容易暴露射手的位置,導氣式的結構對於不善於具體調節的士兵來說,一旦作戰環境改變,首發命中率不高;這兩個原因直接導致槍支不適合用於高精度的狙擊,所以我們看到蘇軍在二戰中大部分的狙擊槍都是挑選高精度的莫辛.納甘來擔任。

二戰最好用的半自動步槍蘇聯SVT-40,德軍最喜愛,專門裝備給精銳

SVT-40半自動步槍(右)

除了蘇軍,SVT-40最大的用戶就是德軍了,他們的槍當然是繳獲的,數量巨大的子彈也是蘇軍“無償貢獻”的。為了用好這批槍,德軍給了SIG.259(r)的編號,統一管理槍支彈藥的分發、補充,一般也是補充給精銳部隊。在單兵素質高的德軍手中,這些槍得到妥善的保管,並一直使用到德軍投降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