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個雞蛋降低中風風險,一項研究為雞蛋進行了“平反”

一直以來,很多人對雞蛋有偏見,認為雞蛋中的膽固醇會增加冠心病與中風的發生風險,而不敢食用。但是近日一項研究卻為雞蛋進行了"平反"。

《美國營養學院學報》11月1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每天吃一個雞蛋,可以將罹患中風的風險降低約12%。

一天一個雞蛋降低中風風險

來自美國流行病學數據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分析了1982年至2015年有關食用雞蛋與冠心病及中風發病之間關係的多項研究,研究對象近60萬人。結果顯示,每天吃一個雞蛋與冠心病發病風險之間不存在顯著關聯,反而能把中風的發病風險降低約12%。研究人員表示,雞蛋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如蛋白質、抗氧化劑等,但該結果還需更多研究進一步驗證。

這並不是第一次有研究人員證明類似的結論。早在2013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劉烈剛團隊就發現,每天1枚雞蛋的攝入量不會增加冠心病、中風發病的風險。

一天一個雞蛋降低中風風險,一項研究為雞蛋進行了“平反”

“我們的研究是對國內外相關前瞻性隊列研究的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的,共納入17個報道,其中冠心病相關研究9項,病例5847人,中風相關研究8項,病例7579人。"劉烈剛研究團隊的博士研究生榮瑩對《中國科學報》記者介紹說。

醫生也表示,關於雞蛋攝入量與冠心病和中風的發病風險是否存在相關性存在很大爭議。但是研究結果顯示,每天1枚雞蛋攝入量不僅不會增加冠心病及中風發病率,而且雞蛋攝入量增加與出血性中風的發病風險降低有關。"需要注意的是,對於糖尿病人群,雞蛋攝入量較高可能會增加冠心病的發病風險。" 醫生警告。

一天一個雞蛋降低中風風險,一項研究為雞蛋進行了“平反”

被誤解的雞蛋

不少患有冠心病的人對雞蛋敬而遠之緣自之前關於心臟病與膽固醇關係的研究。不少研究機構都發現,心臟病高發人群體內膽固醇水平偏高。比如,由英國心臟基金會資助的研究發現,心臟病高發人群體內發現黏性超強的"極壞"膽固醇——"MGmin低密度脂蛋白"(MGmin-LDL)。它更容易粘在動脈壁上,助長會導致冠心病的"脂肪斑塊"生成,進而使動脈變窄,減少了血流量,最終可能導致血栓形成,引發心臟病或中風。

因此,不少醫生建議這類人群減少膳食膽固醇的攝入,而富含膽固醇的雞蛋首先被排除在不少患有冠心病、中風等病人的食用名單之外。

一天一個雞蛋降低中風風險,一項研究為雞蛋進行了“平反”

對於那些對雞蛋"心存畏懼"的人,研究人員表示不必太過擔心,因為雞蛋除了富含令人望而生畏的膽固醇,還有很多其他營養物質。"每100克雞蛋含500~600毫克膽固醇,其他營養物質包括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鉀、鈉、鎂、磷、鐵等宏量和微量營養素。"榮瑩解釋道。雞蛋是人類理想的天然食品,其蛋白質含量豐富並且易於吸收,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蛋黃中富含卵磷脂、固醇類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雞蛋要科學攝入

"對於健康人來說,建議每天食用1個雞蛋,煮蛋是最佳的食用方法。"醫生建議。目前研究認為食物本身不會導致體內膽固醇水平過高,也尚無確切證據證明飲食攝入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必然聯繫。因此,患有冠心病或者中風的人群也可以適量地食用雞蛋。

一天一個雞蛋降低中風風險,一項研究為雞蛋進行了“平反”

至於其他禽類的蛋,醫生解釋說,營養物質與雞蛋類似,但又略有差別。蛋類中蛋白質的含量均比較豐富,但雞蛋的含量高於其他蛋類。鵝蛋的膽固醇和硒含量豐富,鴨蛋的鈣含量較豐富,鵪鶉蛋脂肪含量與雞蛋類似,但維生素A、B族維生素等含量較高。

不過,醫生同時表示,食用雞蛋對冠心病或者中風患者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證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