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陨落:浅谈西汉周亚夫的悲剧人生

千百年来, “ 细柳整军” 作为中国历史上治军的佳话,一直是脍炙人口,广为传颂。这一故事的主角,就是我国西汉初年的一代名将周亚夫。周亚夫是汉初开国功臣绛侯周勃之子。他受家庭的熏陶,自幼习读兵书,谙熟韬略。长大后,即效命于朝廷。而在本文中具体讲述的,便是周亚夫的戎马岁月与其悲剧启示。

西汉名将周亚夫:统兵非儿戏,平乱真将军


名将陨落:浅谈西汉周亚夫的悲剧人生

公元前199年,周亚夫呱呱落地。父亲是西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可以说是对于周亚夫也是耳濡目染,自然对于上线沙场和报国治兵知道不少。

起初,周亚夫只不过是河内的一个小小的郡守,因缘巧合,周亚夫的大哥周胜之因为犯了罪过而死,古代的王爵继承制,讲究立长为宜,周勃大大小小也是个侯爷,没了大儿子,周亚夫自然要顶其而上。周勃也算是为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这王爵之位便有周亚夫来继承了。

周亚夫对于军中的纪律可以说极其严格,对别人要求严格,对自己更是要求严格。汉文帝时期,周亚夫自己的军队可以说是在所有军队中最为守纪律,因为这点也受到文帝不少的表扬和奖赏。周亚夫极善用兵,军事才能更是尤为突出。公元前158年,匈奴向大汉进攻,周亚夫,依靠自己强大的军事储备和较为严格的军事纪律,得到文帝极大的好感。

细柳整军

公元前 158 年冬,匈奴大举内犯,烽火直达甘泉(今陕西淳化西北),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也面临着匈奴的威胁。汉文帝除发兵赴边抗御外,又派出三支部队驻扎在长安城外,以拱卫长安,即以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屯兵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屯兵霸上(今陕西西安东);以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屯兵棘门(今陕西咸阳东北)。周亚夫上任之后,感到要击退剽悍善战的匈奴骑兵,必须严整军备,首先使部队树立“ 无日不战”的思想,以及听到命令就能投入作战的高度战备观念。为此,他从严治军,规定在值勤和训练时,士兵必须身披铠甲,手持兵器,严阵以待,以便一旦有警,即可挥戈上阵。同时,严明军纪,统一指挥,规定令行禁止,任何人不得违抗。

名将陨落:浅谈西汉周亚夫的悲剧人生

一次,文帝亲自去这三支部队慰劳官兵,激励士气。文帝先到霸上和棘门,未遇任何阻拦,直驱而入营中,两营主将刘礼、徐厉等亲自迎送,殷勤备至。随后,汉文帝一行来到细柳,只见营门紧闭,将士们头戴头盔,身穿铠甲,剑拔弩张,壁垒森严,一片临战气氛。文帝的导驾官见状,即高声喊叫: “ 天子驾到!” 喝令开门。但守卫军门的军 官却不为所动 ,朗声回: “ 周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尊奉 天子的诏书。”文帝只得派遣使者,手持皇帝 的印信进营告诉周亚夫:皇上想进入军营慰劳将士。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接驾。

文帝的车队进入营门后,守门军士即告诫文帝随从说:周将军有令,为保持军中肃静,营里不得纵马驱驰。文帝的车队只得缓辔徐行。来到中军帐前,周亚夫戎装佩剑,从容出迎,拱手一揖,沉着地请示:“ 臣作为陛下任命的将领,身穿军服,佩戴盔甲,不宜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拜见皇上。”文帝一见这等肃穆的场面,即按军礼的规定,俯身手扶车前横木,以示对周亚夫的敬意,并派随从向亚夫致礼: “ 皇帝敬劳将军。”礼毕之后即起驾回宫。

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皇帝的言行,谁也不得违抗。可是,周亚夫在皇帝面前,却能一切按军法从事。这种严守军纪,刚正不阿,敢作敢为的作风,比起过去严格执法的司马穰苴,也毫不逊色。因此,司马迁赞扬说: “ 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周亚夫很幸运,他碰上了一位贤明的皇帝。在视察完后回京途中,随驾群臣埋怨周亚夫目中无人,竟敢阻挡皇上的车驾。 文帝却十分开明,对周亚夫赞不绝口:“ 这才是真将军啊!如果都像霸上、棘门军那样,如同儿戏,敌人一来岂不都成了俘虏!”由此,周亚夫治军严整的美名传遍天下。汉文帝不仅没有责怪周亚夫不敬,反而通过这件事认识到周亚夫是一位可以担负重任的将领。因此,在病危临终之时,他告诉太子(即景帝)说:国家一旦遇到危难,即可让周亚夫统率军队,稳定大局。景帝即位后,遂拜亚夫为车骑将军。历史证明,汉文帝的确是独具慧眼。周亚夫也没有辜负文帝的厚望,在后来事关社稷安危的平定吴楚之乱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平定七国,荣耀一身

刘邦建国之初,大封同姓子弟为王,以共保刘家天下。每一诸侯王国都“ 跨州兼郡,连城数十”,逐渐发展为强大的割据势力,严重威胁着中央政权。文帝曾采取一些削弱诸侯王的措施,但未根本解决问题。景帝采纳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大削诸侯王封地,遂致矛盾激化。吴王刘濞不甘于在自己的封地之内,联合了其他六个王爷,发动了七国之乱。

<strong>叛乱的消息传来,举朝震恐。景帝惊慌失措,先杀了晁错,并答应退还诸侯王封地,以求息事宁人,但七国不肯罢兵。景帝一见姑息无效,不得已决定以武力平叛,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率 36 名将军出关平叛。

名将陨落:浅谈西汉周亚夫的悲剧人生

此时的叛乱军正是动乱之际,敌军正在猛攻梁国。各个大臣纷纷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大致看法一致,都想直接去救援梁国,但周亚夫并不想直接救援,他善于在应敌之时去思考敌人的战斗力以及各个军事情况,包括粮草,兵马等等一系列的状况。对于敌方,楚国的军事风气比较彪悍,战斗力也是极强。他斟酌再三,向景帝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计划,周亚夫决定先断其粮道,楚国没了粮草,那边是没了爪子的老虎,叫不了几声了。汉景帝一听,大为欣赏。便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有了景帝的批准,周亚夫自然是君臣一心,如鱼得水。依靠战略计划,周亚夫绕道而行,开始进军。

慧眼识人,于细微处扭转事态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到了灞上时,周亚夫遇到一个叫赵涉的小官,这人可不一般,是个人才,周亚夫一见如故,二人交谈了许久,发现许多事情竟不谋而合。赵涉提了一个对这场战役极为重要的建议,这也可以看出周亚夫的用人之才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周亚夫善于发现人才,善于沟通,用人得当。赵涉建议周亚夫攻防战,于是周亚夫开始向右绕了一圈,抄上小道,从蓝田出来,以后,再出武关,这种抄小道的方法躲过了叛军的袭击。这套计划真是思前想后,斟酌再三所出来的一套很好的计划,迅速到达了雒阳,搜索之后果然抓获了伏兵。周亚夫的计划极为周密,对于敌兵的各个情况也是思考了很久,因为他知道只有了解了敌人才能更好的去对付敌人。


名将陨落:浅谈西汉周亚夫的悲剧人生

福之祸之所依,祸之福之所依,情势又有变化,梁国这个时候被敌军一次又一次的猛烈攻击,周亚夫被梁王一次又一次的发起求助和援助。周亚夫却还一直是派军队朝东到这个达昌邑城(在今山东巨野西南),只是守城却不出城。梁王于是再一次派人去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还是不发一丝一毫的兵力。周亚夫自然是有着自己的一套计划。

最后梁王逼不得已,只好写信给景帝,按说皇帝下诏,周亚夫总的听命令吧。周亚夫就与众不同。景帝下了诏书要周亚夫进兵增援,周亚夫还是一直按兵不动。原来周亚夫是在等一个时机,一个能大获全胜的好时机。他暗暗派军,截断了叛军的粮道,还派兵劫去叛军的粮食。这便是声东击西,要想胜敌,先破其粮草。这敌军于是开始去攻打周亚夫,周亚夫不是不敢应敌,他是在冷静思考计划了。周亚夫是等敌人忙不开手脚,敌人军心一乱,周亚夫自然是胸有成竹,破敌有方了。

平定叛乱真将军

周亚夫面对嘈杂的情况时冷静自若,沉着思考。这天晚上,外面传来嘈杂的声音,这声音是极其混乱和大声,周亚夫身为将军,都能听得极为烦躁,但周亚夫始终躺在床上不动。这也可以看出周亚夫面对危险是一动不动,冷静自若。一会儿,混乱自然就平息了。周亚夫是不管其他,其他人无处可以宣泄,自然安静了。

周亚夫面对动乱不慌张,料事如神。几天后,叛军大举进攻军营的东南,声势浩大,正常人也许直接应战,但周亚夫却让部下到西北去防御。这可以看出周亚夫的用兵如神,是历史上很少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时候的周亚夫可谓是意气风发,好不快哉。人人见了都得夸赞一声周将军。

性格执拗与景帝心生嫌隙

周亚夫的前中半生都充满了极为丰富的色彩,因为汉王朝立下了汗马的功劳。但是周亚夫脾气直爽,不善勾心斗角,这也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

名将陨落:浅谈西汉周亚夫的悲剧人生

此时的大汉朝可谓是一片祥和,但在这祥和的背景之下,又隐藏着许多波涛汹涌的勾心斗角。按理说,周亚夫已经是官至丞相,汉景帝对其也是尤为重视和器重。但过多的插手天子的朝堂之事,自然也会引来皇帝的不满与反感。景帝与周亚夫疏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太子废立一事。汉景帝的夫人栗姬所生了一个儿子刘荣,也就是栗太子。因为刘荣惹怒了天子,于是汉景帝要废了这个太子。但周亚夫却反对,结果导致景帝对他开始疏远。 周亚夫只看到了大汉朝的一个祖宗制法,而没有因法去思人,哪里可以有与天子争论的臣子?何况争论的事情还是太子的人选,这是周亚夫的一叶障目,所有问题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周亚夫在朝堂内外得罪的人,自然也是不少,和他有仇的梁王就是其中之一。这梁王与太后也极为亲近,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每次到京城来,都在太后面前说上两三句周亚夫的坏话,这坏话听多了,慢慢的太后心里也开始怀疑。

一代名将辞职归家,后却含冤而死

可接下来两件事导致了周亚夫的辞官离职。窦太后想让景帝封皇后的弟弟王信为诸侯,可周亚夫据理力争拒绝了。周亚夫说由于祖宗家法不可以封外姓之人为诸侯,汉景帝只好作罢。而第二件事情是因为汉景帝想封匈奴投降大汉的五个将军为诸侯,可周亚夫还是死不松口。这可惹恼了景帝,景帝还是封了那五个将军为侯,周亚夫见这已经不是自己喜欢的朝堂,便报病辞职了。

周亚夫回到家后,便是蹉跎岁月,逐渐年老了。儿子见父亲老了,于是想准备周亚夫去世后的甲盾。这直接导致了周亚夫的悲剧。因为在那时候的汉朝,是不允许买卖兵器和甲盾的,这在皇帝看来,无疑于是有人想要谋反。于是便请人来调查,周亚夫性情耿直,对于调查的人也没有什么好脸色,而因为受不了人的讽刺,周亚夫悲愤交加,5日不食,呕血而死。

一代功臣名将,竟被诬以如此荒唐的罪名,落了个如此下场,实在让人唏嘘感叹!但纵观周亚夫的一生,治军严整,用兵持重,意志坚定,法令严明,一直成为后来统兵治军者学习的榜样、效法的楷模。


参考文献

【1】《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

【2】《广名将传》

【3】《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