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取代明朝,对于中国来说是历史进步还是倒退?

云龙湖达摩院首座


总的来说,清朝取代明朝是倒退。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看政治:

清朝继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事实。但是清朝又将君主集权往前推进了一步,原因就是清朝的君主太过勤奋。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将所有权力集于君主一身。要知道古代宰相的权力很大,他可以制定各项政策,处理各种政务,然后写成奏折上呈皇帝,皇帝批准后就成为正式的命令。

朱元璋废除宰相后,所有的政务都要靠皇帝亲自处理。但是,皇上的精力是有限的,于是朱元璋又设立了内阁,这是皇帝的私人顾问和秘书,皇帝有什么问题可以咨询内阁,发布命令可以先口述再由内阁拟制,如此便减轻了皇帝的工作量。

朱元璋的子孙们越来越惫懒,他们经常不愿处理政务,便由内阁代劳了,此时的内阁首辅就相当于宰相,但是在名义上内阁依然是皇帝的秘书。比如张居正和高拱争斗时,万历一道中旨便能让高拱滚蛋回家。后来张居正大权在握,做了事实上的宰相。他要求六部把公文直接送到自己这里来,结果引起了六部的不满:你张居正名义上只是皇帝的顾问和秘书,又不是真正的宰相,所有文件皇帝让你看你才能看,怎么能直接让我们把公文送到你那里呢?

很多明粉把明代内阁制吹上天了,说什么类似西方的内阁制。其实两者完全不同,明代的内阁,完全是因为皇帝偷懒,才有了那么大的权力。但是这至少在事实上产生了分权的后果。

到了清代,历任皇帝勤勤恳恳,所有事情都自己抓。清代不仅继承了内阁制,还在内阁之位另弄了一个军机处,不论军机处还是内阁,都只是皇帝的秘书而已。因此清代的政治最为集权。


其次我们看文化和思想:

清代入关后,推行剃发易服,强行用落后民族的服饰文化代替先进民族的服饰文化,导致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出现了断裂,我认为非常可惜。

由于清代是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不太自信,因此屡次大兴文字狱,禁锢人们的思想。结果导致了知识分子不敢去讨论义理,只敢去研究朴学,就是考据、训诂之类的学问。当然清代在考据方面出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果,这是不能抹杀的,但是有清一代的思想家并不多。顾炎武、黄宗羲等人是明朝遗民,不是在清朝产生的。直到鸦片战争后接触了西方思想,才涌现出一批思想家。

相比之下,明朝最著名的思想家是王阳明,还有一批名气不如王阳明但也很厉害的思想家,如陈白沙、刘蕺山、王船山等等。

因此,清朝取代明朝确实是一次退步。



梦露居士


当然是倒退。且是史无前例的大倒退。

我们且分析一下。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使封建社会的各项特征达到了历史顶峰,那就是皇权专制的顶峰,阶级压迫的顶峰,以及文化限制的顶峰。

很遗憾,这三个顶峰都让中国彻底与正在昂首阔步前进的先进民族渐行渐远。

先说皇权,对于经历了数千年的中国来说,从来都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皇权比的上清朝的,这是中国封建社会进化的结果,也是清朝统治者通过一系列奴化和屠杀带来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就连明朝在朱元璋那个动不动就对大臣加以屠戮的黑暗时代,大臣们依然前仆后继的对君权发起挑战,但这在清朝是不可能的,清朝的大臣完全是皇帝意志的传递品和应声虫,这是清朝入关时的奴化政策和文字狱政策带来的结果,不顺从则死亡的铁律从朝堂延续到民间。而相对而言,明朝时代的内阁制度就成了一个空架子,无论是自称奴才的满族大臣还是比奴才还低一等的汉族大臣全体沦为皇帝小秘书,这是从一种大臣们的民主集中制倒退到了皇帝独裁制。这就使皇帝的作用大大的展现,换句话说,皇帝就代表了一切,如果有如同唐太宗一样的君主还行,否则就是一场灾难了。遗憾的是,满清的皇帝虽然个个不昏庸,但是却几乎是个个平庸。就连被吹嘘为万古一帝的康熙也不过是打了两场内战和两场对外战争而已,清朝唯一可称得上不平庸的雍正皇帝在位太短,他们都没能由着皇权的专制而使国家全面进步。

再说说阶级压迫的顶峰,满清政权是由以满清八旗贵族建立的军事奴隶制为主的,这种军事奴隶制加上封建制度实在成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统治阶级的加强版,其构造从皇帝开始下边有八旗贵族,八旗贵族下有满大臣,再有一小部分的汉族贵族,再有汉大臣。再有下层的普通旗民,再下边才是各族人民。这种制度使得有清一朝的阶级对立十分严重,种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并存使得底层劳动百姓不时揭竿而起,最终爆发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这也是阶级对立达到了顶点的结果。

文化限制的顶峰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其实是,文化,科技,民生等各方面的全部限制。我们都知道,清朝入关,首先从剃发易服开始,进行了惨无人寰的大屠杀,这种屠杀使得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有识之士的世林精神和进取精神彻底断绝,而清政府的文字狱屠杀使得人们不敢说自己想说的话,不敢对国事和天下事发表自己的政见和主张,四库全书的编写使得全国的历史文化典籍里凡是不利于满清统治的统统被付之一炬,中国的文化由此演变成了奴才文化。而在科技上我们知道清朝的皇帝其实都不是一无所知的,比如康熙帝,其对火枪火炮,历法,机械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欣赏,但对于满清上层统治者而言,这也仅仅是上层的玩物,他们并未能让科技之光在中华绽放,因为他们怕受压迫的汉族人民掌握了科技,遍掌握了未来。所以能任凭科技落后下去,以至于林则徐子左宗棠之流见到明朝的开花弹甚至会老泪纵横,如果我们有这些还惧西夷吗?

最后说民生,其实清朝的民生是有些进步的,包括人口的增长,粮食产量的增长,都是有相当的进步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现象的出现,更多是因为封建社会的农业经济自然发展的规律,在任何一个时代,国家初建,战争平息,民生都会有一定程度发展的。而满清虽然实施了一些减免农税的政策,但杂税却相应的增加了,民生并未真正好转,国家依然是小农经济体系。

在以上三种情况下,整体制度的退步加上统治阶级自身拥有的,朕非中国之君,以举国之物力,博列强之欢心等认知,清朝统治者的自我封锁,自大而一叶障目,使得国家滑向了沦为列强殖民地的深渊。

我们都知道。清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不过也正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现在的人们在研究它的历史时,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强汉盛唐,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两个时代,它们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荣耀。但照样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被人抨击,被人批评。反而是清朝,只要我们说到它的黑暗,它的倒退,就会有人拿“大X族民族主义”来上纲上线,仿佛只要你批评清朝你就是少数民族兄弟的敌人一样。其实不对,每一个朝代都是全体中国人的朝代,我们批评抨击他,这不是民族问题,而是作为一个黑暗反动落后的时代,它必须受到包括满族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反对,因为它使中国倒退了整整三百年,所有有些人不用有着玻璃一样的自尊心,学习历史,以史为鉴,我们才能面向未来,使中华民族走向真正的复兴之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河南望


对于历史的观察和评价,我们永远都是事后诸葛亮,无所谓于进步与倒退,故而也无所谓于是非,因为历史已经无法改变。尽管如此,所有的历史观察者都有自己的视角,也都有自己的立场。我们只能选择一种立场来看待历史——那就我们自己的知识背景与文化认同,所以我只能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满清取代明朝无疑是历史的极大倒退。

明朝的建立,不是在宋朝、唐朝这样高度繁荣的文化基础之上的,明朝的建立,是踩在了蒙元这样一个游牧政权的尸体上站起来的。华夏的制度文明,在宋代达到了一个顶峰。但是在蒙元全面倒退。举几个例子,1、在宋代已经基本消失的人殉制度,在元、明死灰复燃。2、在宋代活泼泼的民间社会,经过蒙元的破坏,尤其是种族等级制度压迫,使得宋代已经不太常见的,佃农、自耕农,作为奴婢身份依附豪强的情形,在明代成为普遍现象。3、在宋代已经非常发达的民间和对外贸易体系,在蒙元和明初有了很大的倒退。4、在宋代已经达到一个高峰的审美,在蒙元全面低俗化而崩溃。

明朝一方面在补历史的欠债,把蒙元时代倒退回去的,重新走一遍。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所谓明初模式和明代正统年间之后社会有着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面临外患严重的边疆治理问题,一方面蒙古残部犹在,一方面女直后人(满洲人)的兴起。借用陈寅恪先生的说法,明朝是“由外患引发了内忧。” 我们还要看到,由于辽、金、元三代对于中原地区的破坏,整个黄河流域的生产,尤其是农田水利全面崩溃,从南宋开始,国家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转移到东南(江南)地区。(参见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这就是所谓的“苏(州)湖(州)熟、天下足。”故而,明朝初年建国的时候,朱元璋是在用整个江南(江西、浙江、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来拉动新兴帝国。这是,为什么明朝初年的法定首都在南京应天府。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清朝取代明朝,做了哪些不可饶恕的孽。

1、首先,无疑是种族灭绝式的大屠杀。扬州、江阴、嘉定等等,直接屠杀人口在百万以上。尤其是扬州,作为明朝长江流域到两淮的交通枢纽,是江南地区第一繁华的城市,因为满清的屠城,而被认为是“烟爨八十万,扫地一空。”同样的反人类罪行,在各地上演,和蒙元屠杀常州全城一样,利用血腥的恐怖政策,镇压反清力量。

2、其次,是清朝初年的若干大案,通海、奏销、薙发等等。通海案借口世家大族与海上反清力量联系,摧毁他们。奏销案,借口生员士绅拖欠明朝以来的官帑,一次免除一万余人的科举功名,可以说以一种不合作的姿态,将江南士大夫全部开除出统治集团之外。借薙发案,全面扫荡国家里的民族主义情绪,奴化全体国民。

3、满清王朝的文化专制,是中国历朝历代所没有的。从宋代王安石变法,立三舍法,提高学生的待遇和地位,宋代就开始了学生议政的传统。以权臣如贾似道,也怕学生提意见。故而,元朝人都怀念“宋代三学之横”。可是,清朝初年,全面解散并禁止全国的书院。一直到雍正末年,清朝建国近百年,才逐渐允许民间开办书院。在各地儒学当中,清朝颁布卧碑,禁止生员参与政治,尤其是参与地方事务的管理。(参见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下)

4、利用各种借口,制造文字狱。我们看宋代,唯一的文字狱,是因为反对变法而酿成的苏轼的乌台诗案,最后草草收场,没有人流血。可是清朝的文字狱,株连甚广,血流成河。从字贯案、南山集案、明史案、吕留良—曾静案,满清可谓是刀刀见血,从不含糊。乾隆朝,借修四库全书,“存目”和“禁毁”的书,远远超过了其保存的书的数量。

5、清朝制造民族隔离,实施民族压迫。满清皇室恪守满汉不得通婚。官员杭世骏对乾隆提出,应该让满汉融合,结果被乾隆贬斥,最后死于非命。(龚自珍《杭大宗轶事状》)实际上,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清政府中的六部尚书和地方的督抚大员都是以满人为主,汉人始终无法成为主流。一直到,辛亥革命之前,满清政府开议院,组织责任内阁,最终这个责任内阁仍然是皇族内阁,满人占大多数,结果激怒了全国人,连此前拥护君主立宪的改革派,也转向支持民族革命。所谓:“ 满清不亡、天理不容。”

假如说,以上都是满清主观上的罪恶。那么我们要看看,满清政府客观上的一些使得历史倒退的行为。

1、海禁和单口贸易体系,尽管明朝已经建立了单口贸易体系,但是我们看到明朝并不是一个闭关锁国的王朝,明末军队的装备有西洋来的大炮,而且炸死了努尔哈赤。戚继光的军队用鸟枪来武装。最重要的是,明朝有了徐光启这样可以沟通中西的官员型学者。但是,满清亲贵们,本身汉文化素养都很差,更不愿接受西方文化,我们看到明代的中国比满清的中国开放。

2、满清虽然利用易服、薙发等种族文化灭绝手段来统治中国,但是最终却因为自身文化的低劣,而完全被汉族同化。可是,清初的种种倒行逆施,却刻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这使得近代中国的历史转型,举步维艰。既要清算民族压迫,又要清算阶级压迫,还要迎击外来侵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在19世纪后半期,面临列强的是宋朝或者明朝,是否我们国家的近代化转型,和民主政治的建设,会不会更好。

每当回答这样的问题,我知道肯定有人要问,今天的版图是清朝人打下的,如何如何。我想蒙元、满清,除了夸耀地大,还有什么可自吹自擂的哪?宋朝的宰相范纯仁在临终前上遗表,劝皇帝不要开边,其理由就是,“ 有城必守,得地难耕。”我们是要一万里的文化荒漠,还是要一百里的文明甘泉哪?

最后,总结一下吧,我们评价一个时代,要还原到当时的语境中,明朝的灭亡、清朝的建立,到底是文明的延续,还是文化的断裂,现在看来,恐怕断裂的成分,多于延续的成分。清朝初年的知识分子,他们也批判明朝,反思晚明,但是他们是一种自省式的反思,是恨铁不成钢。而满清政府的污蔑明朝,则是另一方面的意识形态用心。所以,尽管看起来,两者都在骂明朝,但是骂的用心是不一样的。

在整个清朝,无论你是张英、张廷玉,还是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在满清人看来,你都不是和我一条心的,你连做满清的“奴才”的资格都没有。满清皇帝更加信任的是自己的“包衣下贱”们。清朝的最后几年中,一次朝会上,袁世凯说“我大清……”,满洲亲贵们立刻说“大清什么时候姓袁了……”,等到再次朝会时,袁世凯改口说:“你大清……”。虽然,这只是一个掌故,未必真实,倒是可以看出几分端倪。

今天,喜欢吹捧清朝的,在清朝,无疑也是用热脸贴冷屁股吧。。。


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


应该是历史的进步,清朝的前身是后金,建立者是努尔哈赤,满族人!明朝是汉人朱元璋建立的,但是到了明末,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这时生活在白山黑水的满族倔起了,建立了大清。

清朝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发展,疆域的扩大,手工业的发展!


寒末611


首先,我不姓朱,也不姓爱新觉罗。我不可能站在两个皇族的角度分析问题。

可以这么说,明朝是一个建立就可以看到灭亡的朝代。朱元璋,朱棣父子就决定了明朝的走向。事实上朱允炆的决策和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朱元璋穷苦人家的孩子,历史少有的布衣皇帝之一。他建立的王朝是在驱逐靼虏,推翻蒙元的基础上。或许是因为他从小的时候穷怕了,所以他一上台,就给他的子孙后代想好了出路,为了让自己的子孙衣食无忧。給自己的子孙定制了超国民待遇——分封。他的分封跟汉朝的推恩令又不一样,那可是实打实的裂土封王。

朱元璋时期定的制度是,亲王(皇帝的儿子)待遇是一年是一万石,郡王两千石(亲王的儿子,嫡长子可以继承亲王爵位),镇国将军一千石(郡王的其他儿子)然后待遇一直往下递减,第八级也就是最后一级是奉国中尉,一年的俸米是200石,一个月也平均15石多,比七品县令高多了。

而且只要是老朱家的皇族子孙,奉国中尉就是最低待遇,在往下的子孙也是按照这个待遇,这样待遇最低的俸米一年也有200石。这还不包含其他的补助,婚丧嫁娶,生日节假日都有补助。所以生活在明朝的皇族生活都不错,起码衣食无忧。而且不用从事任何职业,可能朱元璋担心这些皇族子孙给普通人抢饭碗,所以他老人家规定,皇族子弟不能参加科考,经商就更不用了,士农工商都不允许。

朱允炆上位的时候就开始削藩,这时候朱棣不干了。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起兵造反。几年后攻占了当时的大明首都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

朱棣上台之后没有削藩,但是削去了亲王郡王们的军权。并且将他们牢牢限制在他们的封地上,也不让他们跟当地官府联系、不让他们跟当地百姓互动。如果要走动,或者进京都需要打报告申请。朱棣呢,还册封了努尔哈赤的先祖为“建州卫指挥使”,让他带兵镇守东北,并且世袭罔替。

这些亲王、郡王得到封地之后肯定回无所事事,没事就娶妻纳妾,霸占民女。然后生孩子玩。生到明末的时候这些亲王,郡王皇亲国戚已经接近百万。朱姓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姓”,这些皇亲国戚的待遇只高不低。而且他们沟壑难填,勾结地方官和不法奸商,侵占老百姓的田产。老百姓可谓是有怨声载道,有苦难言。

只所谓,祸不单行,福无双至。明朝迎来了百年难得一遇的旱灾,蝗灾。很多地方颗粒无收,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只好铤而走险走上了谋反的道路。那时候朝廷为了节省开支,开始取消驿站,搞裁员。李自成这个不是官员的小官驿臣失业了。李自成只好投军当兵了,但是朝廷的军队也不咋的,经常克扣粮饷。李自成一想:“这皇粮也难吃到啊”,于是率领一帮“兄弟”投靠了义军,李自成也算是半个知识分子了,很快就得到了重用,在高迎祥死后接替了他的位置。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这个“义军”的队伍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事实上李自成应该写一封感谢信给明成祖朱棣。感谢他不给这些王爷军权,感谢他把这些王爷们养得白白胖胖的。感谢他让这些王爷高俸禄。正应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如果是狮子,肥壮也就罢了,可惜是肥羊。为什么说吃他娘,喝他娘,大家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因为这些王爷们,奸商们粮仓里粮食足啊。

明朝什么时候灭亡的呢?有说是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以身殉国,自缢身亡。也有说永历皇帝朱由榔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也有说是“大将军”施琅攻进台湾……

大家有没有发现,他们都是“汉人”?当然也有一个不是汉人的,就是努尔哈赤——建州卫指挥使,已经传了好几代了。他以“七大恨”的名义起兵了。

事实上呢,灭亡大明的真是满人吗?攻进京城的是李自成,引清军入关的是吴三桂,领兵攻进台湾岛的是施琅。

如果明朝不灭亡,大明真的会过渡为资本主义社会吗?看看明朝皇室,贪得无厌的程度,老百姓走入奴隶社会还差不多。


当然清军入关的时候也是非常血腥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大兴文字狱。事实上提到文字狱,朱元璋因为孟子说过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而反孟子,他已经忘掉了他也是靠农民起义起家的了。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封建社会朝代的更替,很难发现有超过三百年的,当然包括汉朝。西东两汉事实上已经不是一个朝代了,中间隔了一个新朝。在西汉过渡到新朝,从新朝过渡到东汉汉的时候,又是大规模的人口消亡。各位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一个朝代到了后期,土地兼备已经很严重了,严重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严重到像一个炸药桶,一点就爆。


但凡有农民起义的朝代,都是活该灭亡的朝代。明朝被李自成推翻、被清朝取代,清朝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都是一样的。

用孟子的一句话做个总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当然,现在已经不是君君臣臣的朝代了。

用毛主席一句话结尾: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前进的动力。


太极云飞扬


1644年明朝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灭亡,清朝取代明朝成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作为游牧渔猎民族建立统治中国的大一统王朝与明朝有很大的不同,那清朝的中国社会相较明朝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呢?

笔者将会从农业、工业、政治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农业

判定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农业总产量,而农业总产量的多少常常和人口呈正相关关系。明嘉靖、万历时人口为1.2亿。由明盛世到清中期,人口由1.2亿增为4亿,即增加2.3倍,粮食产量亦必增加2.3倍。若仍按平均每人占有原粮580斤计,即由696亿斤增为2,320亿斤。这是个很大的增长。

清代耕地面积的统计普遍偏低。近人研究,总面积应在10亿亩以上。比明盛世的7.84亿亩增加50%左右。单位面积产量就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来说,明代合清代的69—77%。

总体来说,清朝的农业是比明朝发达的,这也跟美洲高产农作物在清代中国得到普遍种植有关。

工业

康乾时期虽然人口数倍于明朝,然而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却始终未能恢复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左右,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无论是在繁荣的质上还是量上,清朝时期的盛世都远逊明代,具有历史上罕见的全面颓废崩溃之势。

科技

明朝时期中国科技发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在造船、天文、医学、数学和化学及农学等,均对世界产生莫大贡献。中晚明科学著作众多,比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方以智的《物理小识》、程大位的《算法统宗》、吴有性的《瘟疫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等。清朝修书主要以总结前朝论著为主,并无十分出色著作,清朝科技是1840年中国步入近代之后才取得突破性进展。

天工开物图稿

政治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置内阁,加强皇权。表面上皇权是有所加强,但实际上,皇权的加强更多的是体现在皇帝的权威上,在处理行政事务上,皇帝的权力并没有明显扩大。明朝除朱元璋和朱棣外,其他皇帝大都不太靠谱,最为极端的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政事全靠文官集团处理,颇有君主“统而不治”之风,史学家也称明朝皇权的懈怠期。如果明代政治制度进一步结合明末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民主思想,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为基础进行政治改革,演化为类似英国君主立宪的政体也未可知。

进入清朝后,由于清朝统治者为满洲人,统治人口庞大的中原,他们有天生的不自信,严重缺乏安全感。为此,康熙、雍正、乾隆都屡次强调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再加上清朝统治者大都十分勤政,所以清朝皇权得到了极度的加强。清朝的统治从思想、政治、文化上都是很极端的。

就历史发展规律来说,社会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但同时,这种发展是曲线前进的,所以,今未必胜于古,后未必胜于前。我们不得不承认历史的发展有存在偶然性,低级文明对高级文明的征服过程伴随着破坏。元朝和清朝入关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的倒退,而有些倒退是不可逆的,错过了历史发展机遇,也就于事无补了。

再来看一下外国网友是怎么看的一位外国网友在一家英文网站发布了一篇名为“清朝取代明朝中国倒退了吗?”的帖子,评论区迅速展开激烈讨论。

和国内一样,外国竟然也存在清粉、明粉,混撕大战也毫不留情。不过,争论才会有交流,才会有进步,经笔者翻译整理,下列是老外的几个较具代表性的观点。

1,满洲人破坏了中国文化,而是因为满洲人的统治使中国的文化变得过分固守成性,在多方面导致了过度的保守主义,甚至停滞不前。

2,中国古代有选择道路的权利。但中国从秦国到中国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3,我认为中国人应该感谢清朝,因为他们有能力抵抗那些渴望在世界各地建立新的殖民地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如果不是清朝,中国在17 - 18世纪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4,大多数人都知道鸦片战争,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的衰落在19世纪之前就开始了。自1644年满洲人掌权以来,中国就开始停滞不前。

5,中国在明朝时已经开始落后于欧洲,清朝只是延续了一些已经开始的东西。在郑和航行后,中国禁止建造大型帆船,这是在明朝,而不是清朝。正是明朝的行动使欧洲的海军技术超越了中国,而不是清朝。

6,你可以对明的缺点吹毛求疵,但总的来说,你会从军事上、经济上、文化上、科学上看它的成就,总之,它是中国的最后一个黄金时代。清朝当然不是一个黄金时代。举个例子,火药,满洲人完全忽视了武器的发展,这使得中国在19世纪容易受到欧洲列强的攻击。

其实,这家网站有很多中国粉,对于中国历史的了解比有些国内的网友还要深刻,通过这几个观点可见一斑,总体来说是都是比较合理的。

@老外眼中的中国史,一个从小啃书长大的自媒体人,历史极度发烧友,重度爱国者,为中国人在世界上正名,不求文章数量,只求篇篇精品,没有虚的,就只是干货!喜欢请点击关注


逾洋史话


从性质上来说,明清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都是农业时代下的传统王朝。

当然,优劣都是比较出来的,没有比较就没有优劣。那么就几个重要的指标而言,明清还是可以比较下的,而且明朝明显落于下风,直白地说:差得远。

如清史专家戴逸说的:所谓盛世,应具备的条件包括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等等。就此而言,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有三个:

其一为西汉“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昭帝、宣帝时期,约一百三十年;

其二为唐太宗“贞观之治”到唐玄宗开元年间,约一百二十年;

其三即清朝的“康雍乾”盛世,从康熙元年到乾隆六十年,计一百三十四年。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发展程度最高、最兴旺繁荣的盛世。

看,戴逸老先生的总结是:明朝没有盛世可言。(其实笔者善意地觉得,洪武皇帝和永乐帝之治,也勉强算个小盛世吧!)

戴逸先生认为,康雍乾时期之所以发展为盛世,一方面原因是三代帝王励精图治、勤政务实及其独有的个性与战略眼光,加之军机处、秘密建储、耗羡归公、养廉银等制度革新,由此政治局面安定,疆域不断扩大。

另一方面,也与其他朝代所不具备的外部因素有关,如这一时期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大大刺激了康乾时期经济的发展并迅速并扩大了经济总量;

再者,从美洲传来的玉米、土豆、番薯、花生等开始广泛种植,其他粮食作物如水稻等的耕作技术有所提高,产量也增长明显。

由此,在短短一百余年中,中国人口从康熙初年的六七千万连续突破一亿、二亿,进而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三亿人口,这几乎是此前人口高峰三倍之多。

此后,中国人口进一步增长,至嘉庆年间突破四亿。咸丰年间,由于太平天国的兴起,中国人口减少了数千万,但清末仍维持在四亿人口以上。

从数据上说,康雍乾时期也无愧为盛世。据安古斯.麦迪森在《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及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的研究,在乾隆辞世的十八世纪末,中国的经济总量占到全世界份额的三分之一,这比当下美国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份额还要多;

而在当时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中,中国所占的份额超过整个欧洲近五个百分点,大约相当于英国的八倍、俄国的六倍。

当时的中国人口,也接近是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当时世界有十个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其中有六个在中国(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

再者,乾隆朝在统一新疆后,中国疆域面积达到了一千四百五十三万平方公里,这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除元朝外第二大的疆域。

而且,和以往朝代所不同的是,乾隆朝的军事能力是强大的,对整个疆域内的实际控制力也是历代最强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乾隆朝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富强的一个时代;而从横向对比看,乾隆治下的大清帝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这些过硬的数据,显然不是明朝所能相提并论的。没话说。


坑爹史册


整体来说,清朝取代明朝还是倒退的。

在明朝的时候,中国经济还是比较繁华的。尤其是明朝的海上运输能力在国际上遥遥领先,在科技上,明朝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火器制作,并且应用到了实战方面。在政体上,明朝虽然取消了宰相,但是增加了内阁首辅的班子成员,这个已经有一些西方君主立宪机制的味道了。

但是清朝不同,不管他们怎么学习,统一中国前还是属于半奴隶制服,连封建制社会都还没进入。那么,他们正题来说对于社会制度,发展方向等问题的认识还是很低的。清朝的制度在完善的过程中更加强化了中央的集权,这不能说是一种进步。在文化上,更是大兴文字狱,要堵住悠悠众口,于是很多知识分子转而去研究考古什么的。对外方面,清朝长期闭关锁国,看不到世界的变化。在经济上,还在搞圈地那一套,而且重农抑商,成功扼杀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


阿庆还是阿庆


清朝取代明朝,谈不上进步还是退步。但强大取代衰弱、开明取代愚昧、君子取代小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明朝建立以后,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第三位皇帝朱棣以外,其他多数皇帝都是碌碌无为、蝇营狗苟、小鸡肚肠、鼠目寸光、不登大雅之堂的宵小之辈,忝居大位,误国害民。这样的政权不灭亡,是没有天理的。

反观清朝的几个皇帝,尤其是前面几位,都是雄才大略、深谋远虑之人。这些皇帝具有大局观,能够分清是非和轻重,知人善任,明辨忠奸。跟明朝的多数皇帝相比,甩开他们几十条街。

所以,清朝取代明朝,是自然的和正常的,跟进步或退步无关。清朝发展到后期,也出现了几个混蛋,并在内忧外患之下亡国。


高尚涛


看了好多回答觉得可笑,如果满清不进关,中国就是南北分裂的局面。北方是李自成,南方是明朝一大堆抢皇位的皇帝,南北必然会混乱不堪,中国到时候不知道会再乱上多少年。



崇祯死后,明朝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南明那帮败家玩意能有什么做为,还指望他们来演变工业革命吗?


明朝也好,清朝也罢,都是中国文明的倒退时期,这两个朝代都没有把民族崛起当回事,只知道为了降低统治成本进行愚民,奴民政策,来加强皇权的稳固。明清的文化,经济贸易,手工业发展,竟然落后于几百年前的宋朝,这不是倒退吗?即使没有李自成,没有满清,再给明朝200年,他依然要落后于世界,依然会被列强蹂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