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產量為零,海馬汽車“不務正業”到何時?

賣房、代工,海馬汽車就是“無心造車”。

2月17日晚間,海馬汽車披露的最新產銷數據顯示,1月份,海馬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30輛和1147輛,同比分別下跌13.82%和13.56%。

其中,產量方面,630輛均為SUV車型產量。小鵬汽車向媒體證實,海馬汽車1月份的630輛產量均為生產小鵬G3的數據。

這意味著,海馬汽車自身車型在1月份的產量為零,擁有32年發展史的車企淪為了一家代工廠。(由於生產資質的缺失,小鵬汽車在產品生產製造方面由海馬汽車代工生產。)

1月產量為零,海馬汽車“不務正業”到何時?

事實上,“汽車製造者”海馬汽車也曾經歷過輝煌時刻。

2016,受當時SUV紅利的利好,海馬S5月銷量一度破萬,年銷售量更是破十萬輛的大關,而海馬整體年銷量也達到21.6萬輛。為此,信心滿滿的海馬汽車在2017年為自己定下了30萬輛的宏偉目標,不過以14萬輛的實際銷量“告終”。

伴隨著銷量跳水的是海馬汽車不斷虧損的業績。

扉旅汽車查閱財報顯示,在2017年時,海馬汽車淨利潤虧損了9.9億。進入2018年,海馬全年的營業收入再次跌至50.47億元,同比下降47.88%;淨利潤虧損達到16.37億元,同比再次暴跌64.5%。

經歷了連續兩年的鉅額虧損,去年4月,海馬公司股票被實行了退市風險警示處理,股票簡稱也由“海馬汽車”變更為“*ST 海馬”,面臨退市危機。

為了“保殼”,海馬汽車做了兩件事——“賣房”以及請創始人景柱“出山”。

"決心重返一線,再造海馬,帶領員工第四次創業"。

2019年5月,時隔6年景柱再次迴歸,被視作是海馬的一線“生機”。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的市場已不再是當年的市場,海馬也不是當年的海馬。

從近來的銷量來看,市場並未等來海馬迴血的好消息,就連景柱迴歸後推出的首款重磅車型海馬8S也“撲街”了。

1月產量為零,海馬汽車“不務正業”到何時?

“賣房”,最終成為了海馬的“拯救者”。

1月16日晚,海馬汽車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扭虧為盈”,全年預計盈利9000萬元至1.3億元。

在業績預告披露當晚,海馬還披露了《關於出售部分閒置房產的進展公告》,再次公告賣房事宜。

據公告,海馬汽車目前已出售旗下房產344套,收款1.62億元。至此,海馬汽車出售旗下閒置房產套數已佔94.25%。

這些房產出售資金的到賬,為海馬淨增利潤9008萬元。而根據上述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利潤約為9000萬至1.3億元,可見海馬出售房產所得,對於公司盈虧狀況的影響是決定性的。

如今,業績扭虧為盈,海馬保殼有望,但風險猶在。

海馬汽車的主業——汽車業務依舊“風雨飄搖”。

扉旅汽車查閱數據顯示,海馬汽車2019年的產銷量均在大幅下跌,全年生產汽車2.89萬輛,同比下滑了52.06%,銷售2.94萬輛,同比下滑了56.41%。其中,基本型乘用車和MPV車型車型銷量分別為2046輛和791輛,同比暴跌90.91%和78.26%。

由於銷售終端表現不佳,去年12月,海馬汽車暫停了自家基本乘用車和MPV車型的生產計劃。

據知情人士爆料,海馬汽車海口工廠在年前開始裁員,該工廠生產的MPV車型則處於緩慢生產狀態。

此外,中牟工廠自去年年底也已停工,該工廠主要生產愛尚EV等新能源車型。中牟工廠員工大部分已經離職,少數未離職員工則被調配至鄭州工廠工作。

該知情人士表示,“海馬汽車新能源基本涼了。”

1月產量為零,海馬汽車“不務正業”到何時?

在國內“涼涼”的海馬汽車,開始嘗試出走海外。這也被外界視為海馬汽車復興的“另闢蹊徑”。

2月5日,印度國際車展開幕,海馬汽車攜旗下海馬7X、海馬8S,以及海馬E1純電動車等車型亮相車展。期間,海馬汽車宣告開啟印度等新興市場的戰略佈局。

事實上,從2006年以來,海馬汽車已完成東歐、中南美、中東、非洲、東南亞五大板塊逾20個國家的落子佈局,並在俄羅斯和中東建設KD工廠,初步構建起全球銷售網絡和服務體系。

而在亞洲版塊,海馬汽車也已經完成對印度、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多個右舵市場考察,準備以電動車和7X為主要突破口進入東南亞市場。

“汽車行業就是一場馬拉松。” 景柱表示。

“不甘心”的海馬汽車,總是在賽場上,勉強尋求著自己的“跑道”。

但,隨著汽車業大環境的轉變,能夠留給海馬參跑的時間,恐怕不會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