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有名將、有高素質軍隊、有好裝備但卻敗了,德國戰敗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

偶遇偶遇123


當然是戰略性問題了!在沒有解決英國之前,就開始進攻蘇聯!如法國戰役後,因海軍不強,所以不必跨海作戰,而且向非洲派重兵,首先控制直布羅陀海峽,然後和意大利軍隊一起,沿海岸線進攻一直打到埃及,控制蘇伊士運河,進而控制中東地區!將英國在非洲及中東的殖民地全部佔領!那麼英國將無法支撐!此後再進攻蘇聯的話,也可以先佔領土耳其,就又多了一個進攻方向!


khl心情愉快


二戰中德國納粹橫掃歐洲夢想橫掃全世界,卻沒想到碰上了兩線作戰,碰上了兩個極強的對手蘇聯和美國,蘇聯用人海洪流消耗了德國的有生力量,美國用充足的後勤和裝備壓垮德國,蘇聯和美國兩邊夾擊德國,把德國拖入到過度消耗的持久戰中,最後德國實在沒有多餘的力量消耗了,也就完蛋了,最終還是實力決定了勝負。


德國的失敗歸根到底是總體實力比不上同盟國,雖說德國有很多名將,可別人也有名將啊,只要大家智商差不多,最後就要靠誰實力更強,誰就勝利了,而在戰爭的裝備和後勤供應上,顯然德國比同盟國的蘇聯和美國就差許多了,所以失敗了。德國橫掃歐洲的鋼鐵洪流確實厲害啊,可是這麼多坦克是需要狂燒石油啊,沒有石油坦克就是廢銅爛鐵沒用的廢物!當時德國橫掃歐洲,威名赫赫,可是風光的背後,卻是石油儲備快用完了,希特勒為什麼進攻蘇聯,就是想得到高加索地區的石油產區和烏克蘭的糧食生產基地,畢竟戰爭太消耗物資了。在進攻蘇聯的初期很順利,蘇聯沒有適應閃電戰,和蘇聯的五年重工業計劃還沒有完成,所以德國才那麼順利。而這時由於德國儲備的物資過度消耗,導致戰略上就犯了一個錯誤。希特勒既想要攻下莫斯科,也想要烏克蘭的糧食和物資基地,兩者只能選一樣,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希特勒選擇先吃下烏克蘭,有了充足物資保證拿下莫斯科就不成問題了!


可現實是等希特勒拿下烏克蘭,時間已經來到了冬季,而且給了蘇聯喘息之機,利用時間去調兵遣將,等德國去打莫斯科時,一切都晚了,蘇聯冬季到來,寒冷的氣候壓垮了德國士兵的勇氣,蘇聯打了回來,最要命的是美國參戰了,還源源不斷的資助蘇聯,蘇聯得到了美國的裝備和物資供應,動員上千萬國民參戰,德國自己的士兵數量也就幾百萬而已,蘇聯上千萬人員,我用數量就可以消耗你大量的精銳力量!而美國是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美國的產能比德國強太多了,美國在西邊攻打德國,坦克,飛機,槍炮,士兵吃的罐頭等等戰爭物資一樣不缺還有富餘,德國是用了一樣少一樣,美國將軍只要不犯什麼致命錯誤,用強大的後勤怎麼都推死德國啦,你飛機坦克炮彈沒有我這麼多,你人也沒有蘇聯多,你怎麼打的贏的,打仗靠的是後勤和人的智慧,你德國有名將,別人也有,可你德國的後勤遠比不上同盟國啊,這二戰已經註定了結果了!



人說德國正是犯了很多戰略上的錯誤才輸的,這原因就是你的後勤戰爭物資供應不上,所以影響你的判斷,實力就這麼多,難免會有錯誤,有什麼實力就有什麼戰略,明明實力不夠,卻戰略提的很高,肯定會犯錯誤!德國輸的真不冤,碰上個不缺人口的蘇聯和富的流油武器隨便花的超級土豪美國,關鍵這兩國還是德國的敵人,不失敗才怪啊,德國能扛了這麼久已經很不錯了,德國的失敗告訴我們,戰爭要不犯錯誤,要根據自己的實力制定合適的戰略,有什麼本事就做到什麼事,好高騖遠最後導致的就是眼高手低,結果就是一事無成!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在二戰期間,德國、日本都有名將,有高素質的軍隊,有好裝備,但最後仍然戰敗了。以德國為例。

原因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德國的納粹思想是"屬於一個民族的",他們認為自己有權奴役和消滅劣等民族。鼓吹社會達爾文主義,以戰爭為手段,建立世界霸權主義。其關於領袖的理論是國家權力由一人主導。

基於這種指導思想,納粹德國首先在國內大肆殺害猶太人,然後又捍然發動了侵略戰爭。

一開始,趁各國不備和某些國家領導人的綏靖主義政策,姑息養奸,禍水東引,不僅害人,而且害己。

當德國法西斯侵犯到蘇聯時,受到蘇聯人氏的拼死扺抗,和中國人民扺抗日本侵略者一樣,蘇聯人民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這裡就不再詳訴每一次戰役了。

只說德國法西斯失敗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們的基本思想。

三個小國德、日、意妄圖把全世界收入囊中,妄圖對其他國家的人想殺就殺,想奴役就奴役。他們高高在上,作威作福。

有壓迫就有反抗,不管你軍事力量多強,裝備多優良,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總會反抗。面對殘暴的侵略者,他們前仆後繼,高舉旗幟,踏著烈士的血跡前進。

最終一定會埋葬侵略者,這是歷史的必然。


旁觀者嵐


一個字: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二戰打了好幾年,德國的資源什麼的都打沒了,打仗打的是綜合國力,德國啥啥都缺,拿啥打贏二戰呢?而且,德國的裝備也沒那麼豪華,和美軍比起來,差的太遠了。


最簡單的數據對比,德國坦克自行火炮加一起,產量總共六萬多輛,美軍總共10萬輛,蘇軍11萬輛。其它車輛對比,德國簡直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飛機的數目上,德國差的更遠,三德子總共生產13萬架飛機,蘇聯也是13萬架,美國29萬架。那B25和蘭開斯特在空中飛來飛去,玩戰略轟炸的時候,德國空軍都不知道去哪了。後期,德國連制空權都沒有,英美的重型轟炸機去德國就和去自家後院一樣。

(坦克產量)
(飛機產量)

你在實力差不多的時候,兵員素質和指揮官比較重要,戰機比較重要。但是,實力天差地別的時候,這一切都是白搭。

巴格拉基昂行動中,蘇軍出動8000架飛機,5000輛坦克,德軍這邊1300架飛機,800輛坦克。你有這些裝備,還要啥技術戰術了,直接推過去不就完事了。這種仗,縱使德國人有超神的技術,也只能是被秒殺了,中央集團軍群當初多麼不可一世,直接就被秒殺了。

很多人津津樂道的虎式坦克,總共產量才不到2000輛,蘇聯一個T34就生產6萬多輛,差距非常大。

提到二戰德國,不是滿天飛機滿地坦克,而是前線德軍飯都吃不上。莫斯科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都是吃不起飯的,後勤根本就上不來。而且這兩場仗,蘇聯還是靠自己打贏的,那會兒美國壓根就沒什麼援助過來,美國也在盯著蘇德戰場的戰局,外加路線沒開闢好,過來的物資非常少,雪中送炭都算不上。

戰後有人問德軍軍官,你們什麼時候知道自己會輸的。那德軍回答:莫斯科。

莫斯科戰役非常關鍵,拿下莫斯科,蘇聯的工業垮了,交通垮了,很難打贏了。而蘇聯在莫斯科頂住了德軍,後面的工業區也都安頓好了,開始全國動員,加緊生產。

前期德國打蘇聯,是順風順水,消滅上百萬蘇軍。但是,那些戰略要地,一個都沒拿下。列寧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他一個都沒打下來,然後就開始和蘇聯僵持,導致蘇聯能夠繼續造血。

而後面,美國通過租借法案送來一大堆物資,裡面有各類資源,有機床,有鐵路,有汽車,有火車,蘇聯的生產力大幅上升。1943年蘇德戰場還能僵持住,等到了1944年,蘇聯完全開足馬力,前線火力全開,德國只能是被動挨打的了。

德國人沒能趁早拿下莫斯科,這就是後果,讓蘇聯有了喘息之機。蘇聯那麼龐大的一個工業國,再有美國援助,簡直如虎添翼。


德國人的後勤,基本白搭,蘇德戰場上幾千輛車負責後勤,前線可是500多萬大軍,你幾千輛車哪夠啊?相比之下,美國人多豪華,前線美軍一天一包煙,有可樂咖啡蛋糕等零食,這都是非必需品。德國人連糧食都送不上去,你佔了烏克蘭的大糧倉,結果還是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餓肚子。

至於題目所說的高素質的軍隊,實際上是到了1944年,那些德軍精銳被打的不剩啥了。新上來的德軍,訓練週期縮短,那些老兵看不到勝利的希望,心態也崩潰了。和那些身經百戰的蘇軍,而且是抱著復仇心態的蘇軍,根本沒法比。
德國人就是,要啥沒啥。相比之下,蘇聯美國,要人有人,要資源有資源,要武器有武器。這戰爭,德國人怎麼打都是輸,想贏,除非蘇聯美國順風局投降。

打仗,你打的不是別的,就是國力,德國屬於是越打越弱,蘇聯越打越強。前期,秒殺法國,屬於是沒等消耗多少呢,仗打完了,後期和蘇聯美國拼消耗,根本消耗不起。


軍武文齋


答,德國戰敗的關鍵就是蘇聯的入海戰術,要知道開始蘇德打仗,德國就將一二百萬的蘇軍包圍俘虜消滅,並且攻克蘇聯修築的和馬奇諾一樣的軍事堡壘和防線,按照道理一般的國家都應該有一個結束了,不是和談就是投降,但是蘇聯有了美國的支援,以及東線抽回武裝力量,還有蘇聯惡劣環境,都給德國帶來毀滅性消耗。尤其是在庫爾斯克會戰,德國的將軍們原計劃是撤出蘇聯。如果希特勒要是能及時退出,那麼在撤退消耗蘇軍,德國或許就是希望談判解決問題。關鍵就是石油資源的短缺是致命的。


大馬哈魚12


德國和日本一樣,一流的軍隊,一流的裝備,舉國體制,為何戰敗?1.國土面積太小,沒有縱深。2.工業儲備太少,打爛廠礦,難以恢復。3.人口儲備太少,優秀士兵死亡,接替者都是沒經驗的或者娃娃兵。4.兩線作戰,德國西線和美英法作戰,東線對付龐大的蘇聯。5.綜合講,他們只能打閃電戰,持久戰必敗。國力人力資源不足。最後還要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戰爭的合法性也很重要,已一己之私妄動刀兵,視天下生靈與不顧,必敗無疑!



南極公民


事實並非如此。

德國裝備前期好,後期並不好。

以德軍坦克為例。

由於明火可以點燃汽油,卻不能點燃柴油。因此柴油相比汽油,具有極高的安全性。

蘇聯坦克t34很早就更換了柴油發動機。戰場上被擊中油箱後不會起火,成員可以從容逃生;蘇聯人回頭把破了的油箱修修補補,又拉上了戰場。

而德國直到後期虎式、豹式坦克出現,依然在使用汽油發動機。一旦被擊中油箱,即使不發生爆炸,火焰也會吞噬整個坦克,讓所有成員葬身火海;而且整個坦克也宣告報廢。

因此德國坦克越打越少,由於無法逃生,有經驗的成員也越打越少。

而蘇聯坦克越打越多,由於可以逃生,有經驗的成員也越打越多。


用戶67724358697


主要兩個原因,首先德軍裝備其實並不好,所謂“德軍擁有先進武器”是一個錯覺。


德國在二戰期間的先進武器,其實多數都是在中後期才出現的,這時候往往已經過了戰爭的轉折點。比如虎式坦克、噴氣式戰鬥機、高速潛水艇、制導武器、夜視武器、突擊步槍等等,很多都是納粹德國快滅亡時才開始上戰場。



坦克就是最典型的,1942年以前德軍坦克可謂是非常差的。1941年入侵蘇聯時,德國勉強算的上先進的3號、4號坦克不過1500多輛,和T-34、KV-1數量差不多,多數坦克還是老式的2號和38t輕型坦克。而且,3號坦克只有短管50炮,4號只有短管75炮,根本威脅不到蘇聯新式的T-34坦克。


即使是入侵波蘭、入侵法國期間,德國坦克也算不上領先。1號、2號和38t這些輕型坦克,一直是閃電戰的主力,3號和4號坦克數量都不多。



另外就是第二個原因,德國軍工產量在1943年前是一塌糊塗。德國在1942年的坦克和戰鬥機的產量,不僅少於蘇聯和美國,甚至還不如英國。原因就是希特勒盲目自大,遲遲不肯對德國進行全民動員,嚴重製約了武器的生產規模。


直到1943年,德國的坦克、自行火炮和戰鬥機數量才勉強提升上去,但時間已經晚了。再加上盟軍的大轟炸,德國的武器生產更是無法搶到優勢。



事實上,德軍在1942年以前的戰爭勝利,基本都是靠先進的戰術和突然的襲擊,以及敵方軍事思想上的保守。德軍這時候的既沒有足夠先進的裝備,也沒有足夠的武器數量,冒險和賭博成分很大。(陶慕劍)


陶式防務評論


二戰德國有名將、有紀律嚴明的軍隊、而且舉國上下對希特勒的統治可以說是達到了盲目的崇拜。

眾說周知,德國是開創了閃電戰先河的國家。德國的閃電戰術極大的挫敗了其它國家的意志,完全沒有反應的餘地。

這種依靠現代化軍事裝備而挑起的戰爭,激起了德國人強大的膨脹心理。佔領一個國家只需要區區幾個小時的時間,勝利的喜悅完全可以讓一個國家忽略掉一些細節問題。

德國對蘇聯的戰爭計劃是多久我記不大清楚了,反正作戰計劃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打到莫斯科,佔領整個蘇聯。開戰後德國依靠先進的軍事力量打的蘇聯節節敗退,離勝利的曙光越來越近。

在這種勝利的模式下,沒想到蘇聯採取了棄城戰術。留下一座座孤城給德國軍隊,吃的、喝的、用的能拿走的全都拿走,拿不走的全部毀掉。反正一點可利用的資源都不留下,讓你德國即使佔領了也絲毫沒有意義。

蘇聯地大物博任你德國機動性再強,蘇聯放棄城市選擇游擊戰,你連個人影也找不到。慢慢的冬天來臨,不用我打你這種極寒天氣你也受不了。再加上戰線太長、戰略資源跟不上到了冬天德國士兵還穿單衣作戰。這些困境哪一項都是足以致命的,當時的希特勒求勝心切,完全不考慮前方部隊作戰環境的主觀因素,從而給蘇聯帶來反擊的機會,將德國主力部隊消滅殆盡,沒有了休整的機會,導致德國一敗塗地

以上僅是個人看法,希望不要見笑。








下個路口ykst


大家說的都是表面現象,二戰德國真正失敗的原因是它國內資源結構造成的,德國是一個多煤而少油的國家,和我們國家有點相似,煤多可以進行工業化,可以大鍊鋼鐵,可以打造一個現代化的軍隊,但是再好的坦克沒有油是致命的,所以當德國在橫掃歐洲的時候就必須拿下蘇聯北非中東的油田,由於北非中東一直是英美的傳統勢力範圍路途遙遠,所以進攻蘇聯就必須了,再後來就那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