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美食會讓你想家?

幸運光音


還是米粉吧,昨天吃了一碗邵記遵義羊肉粉的米粉,讓我回憶起小時候上學路上早餐的味道。

把原文附上:

我關注米粉這個選題之後,收藏夾中的米粉店一家一家的多了起來,也逐一的安排了打卡的時間。今天就特意來到營門口立交下的邵記遵義羊肉粉感受一番。

這家店位於營門口立交二環路外側出城方向的路邊,很不起眼的位置。頭頂就是高大的立交橋,又遠離人流較大的小街,門臉略顯偪仄。店面也不大,進門就是餐桌,往裡走是廚房。菜單品種不算多,但也根據成都人的口味有所改良,總的來說還是很貴州的感覺。米粉分大中小三個規格,我點了一個小碗羊肉粉加肉,一共17元。

點單的時候服務員還提醒我,小份可能不夠吃。粉端上來之後,發現小份的分量確實有點少,加的肉也沒有把碗口鋪滿。視覺上不夠豐盛。不過我後來發現,他家的羊肉切得較厚,雖然片數較少,但分量還是有誠意的。米粉就是羊肉湯煮出來的,味道很足,口感也很好,是貴州的感覺。值得一提的是羊肉的肉味兒很濃,感覺他們用的羊肉品質頗高。

從小我吃羊肉粉的習慣就是清湯,自己再加酸菜、糊辣椒和花椒,既有麻辣的刺激,又不會搶了湯的風頭。所以糊辣椒、花椒粉和酸菜,以及泡菜,是貴州粉館的標配,並且都是放在桌上任君自取的。這家也不例外,標準。

問了服務員,說老闆是遵義的,應該錯不了。總的來說,這就是貴州街頭那種隨處可見的米粉店,賣相和味道都很實在,不驚豔不特別但也深受街坊四鄰的青睞。能在成都遇見,很溫暖。如果你從附近路過,可以去試試看。

地址:營門口路503號(金房苑西路與營門口路路口)








eTt蟲叔


各位好,我是西安人,西安下面的一個區,臨潼區,就是有兵馬俑 華清池和秦始皇帝陵墓的那個地方,在臨潼,有一種小吃名叫餄餎,一種用蕎麥麵加小麥面做成的麵條,冬天是熱的湯餄餎,吃一碗酸辣暖胃,夏天涼調一碗涼餄餎,清涼解暑,那是一種記憶的味道,家鄉的味道,當兵十幾年,每次探親休假,回家就要吃一碗解解饞。

成家之後,我愛人是湖北恩施人,我們結婚已經十年了,但是她還是吃不慣餄餎的味道,她每次看到我吃餄餎她就說,不是很好吃的東西,你怎麼就吃不夠呢?我兒子現在也知道,他的爸爸最愛吃餄餎,這大概就是味覺鄉愁吧!


人生伙頭兵


米飯。我覺得米飯最容易讓我想家吧。

當我看到這個問題時,腦海中閃現的就是一鍋香噴噴的白米飯。米飯是我們南方必不可少的主食,午飯,晚飯基本上以米飯為主題,炒菜,涼拌菜,火鍋等等都是配菜。

但是每當我一個人的時候,我基本上就是粉,麵條,或者其他代替,很少吃飯。當全家人整整齊齊在家裡的時候,我們幾部分都是要煮上一鍋香噴噴的米飯,一家人共享的。所以我對米飯情有獨鍾,看到它,就讓我想到了家,想念家,我很享受一家人共進晚餐的美好時光,吃晚飯後,慢悠悠的閒聊,愉快而幸福。


初夏Sunshine


但凡是老家的吃的,我看見或者想起來都會想家。

這會兒我最想吃,最饞我們關中地區的辣子蒜羊血。我也在做米飯的時候做辣子蒜羊血。孩子非常愛吃。我也特別愛吃。但是在徐州地區,羊血不好買到。我必須在一大早的時候,夏季六七點,冬季八點多,趕到菜市場賣羊肉的地方問今天有沒有羊血。很多時候都沒有。有的話我就多買點,多做幾份,跟鄰居和朋友一起分享。

辣子蒜羊血做法如下:

把買來的羊血切成四方疙瘩或者粗條狀,盛入盆中,燒一鍋開水把滾燙的開水在羊血盆中澆滿,過一會兒倒出來,等水開再澆,來回五次到六次。

起鍋熱油,放花椒,放蒜爆香,把熱油澆在盛有蒜苗,辣椒麵,調料粉,鹽的碗裡,加醋,醬油,熱水。攪拌均勻即可。

冒好的羊血,把調好的料汁倒入羊血盆中,即可食用。



六樓家主婦


兒時吃過的那些美食,現在依然魂牽夢縈,回想起來總是百感交集。

長大了以後,即使嚐遍了各地的招牌美食,卻也不及兒時的萬分之一。

那些童年美食,讓我不管漂泊地多遠,都忘不了家的味道。

但說來話長,我就列舉幾樣有代表性的家鄉美食吧!

忘了說了,我的家鄉是江南水鄉溫州哦~

▲炒粉幹

溫州的炒粉幹特別細,所以更好入味,放入洋蔥、球菜(捲心菜)、胡蘿蔔、雞蛋、小蝦乾等炒制而成。

配料十足的溫州炒粉幹,配上一碗紫菜蛋花湯,一定能讓你元氣滿滿呀!

▲燈盞糕

酥酥脆脆的外皮,裡面包裹著爽口的蘿蔔絲餡兒。

當然還有蛋黃餡兒之類的其他餡兒的,一口咬下去,咯嘣咯嘣脆!

▲餛飩

溫州的餛飩皮極薄,樣子也好看,“形似芙蓉”就是對它顏值的最完美概括。

滑嫩的餛飩皮,鮮嫩的肉餡兒,以及加了榨菜絲兒、蝦乾、紫菜等極盡鮮美的湯,真的是好吃!

▲杏仁腐

來碗透著薄荷香氣清涼的杏仁腐,再配點小吃,瞬間就能讓我原諒這個炎熱的夏日!

沒有杏仁腐的夏天,不足以成為夏天!

▲糯米飯

蒸得剛剛好的糯米飯裡噴香的油條還帶著一點酥脆,香菇肉末湯浸潤透了糯米飯。

味道好極了!

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溫州日記”哦!謝謝~


溫州日記


1.老家的臘肉最讓我想家,小時候家裡窮,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吃肉,平時也只有家裡來客人了才有肉吃。每年到了年底,把養了一年的大肥豬殺了,一塊塊肉用鹽醃製以後掛在火房的頂上,小火慢薰,薰上一個月,香飄飄的臘肉就好了!臘肉可以炒香椿芽,炒辣椒,炒蒜苗,可以燉火鍋。最美味的莫過於媽媽燉的臘蹄子火鍋,將豬蹄燒洗後切成小塊在冷水中泡兩個小時,除去多餘的鹽分,下鍋煮十分鐘,撈起。再次下鍋煮再放入生薑,大蒜,花椒,辣醬,料酒等作料,煮熟,撒上蔥花即可。臘香味兒十足,香飄幾里。

2.老家的臘腸也最讓我想家,年底殺了大年豬以後,選用洗乾淨的豬小腸,選上好的座子肉和前胛肉,三分肥,七分瘦的比例,切塊,拌上鹽,花椒,辣椒粉,白酒,等攪拌均勻以後灌入小腸。一多公分一節用粽葉紮緊,掛在火房上小火慢薰半個月以後就可以了。充分吸收了樹木的特殊香味後,色澤紅亮,油潤,鞋發著透人的香味。取下來洗淨,用白菜葉包起來,放在火堆裡,慢慢烤熟,色香味濃,回味悠長。

3.老家的野竹筍最讓我想家,5月漫山遍野的竹筍就冒出來了,掰上一藍子,剝掉殼,放進鍋裡煮熟,再加上臘肉炒上一盤,鮮嫩可囗。漂泊在外的遊子最想念家鄉,和家鄉的這些美食!








土家么么


牛羊肉泡饃,我是西安人,從小就愛吃牛羊肉泡饃。

其實泡饃館裡有三種美食,牛肉泡饃,羊肉泡饃和小炒,經常吃的話,可是三樣換著吃。

常在外地的時候,那可是非常想念泡饃的味道,每每想起都能口水直流。

泡饃自古以來都是非常受歡迎的主食,外國人也好,外地人也好,本地人也好,都是非常喜歡吃的,尤其是吃泡饃的時間,最好是早上,那感覺一天都渾身舒暢,而且如果是冬天的話,早上一碗泡饃,那可是暖和一天啊,想想都美滋滋滴。









鳳七樓


大鍋菜,餃子呵呵


Ture哦哦哦


小米粥,我最喜歡吃小米粥,雖然現在故鄉很多人家已經不怎麼吃小米粥了。


flywithsehkmet


羊肉粉,酸湯火鍋,涼拌米皮,米豆腐,豌豆粉,絲娃娃,燒烤,冰粉,裹粉,豆腐裹,小豆腐還有好多。每次回貴州都要吃一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