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能接受小商贩的“宰客”,却忍不了大数据的“杀熟”?

为什么我们能接受小商贩的“宰客”,却忍不了大数据的“杀熟”?

受疫情的冲击,今年旅游平台们可谓遭受了灭顶之灾——营收比去年同期锐减,说是“颗粒无收”也不为过。而且这种影响甚至还有蔓延到三四月份的趋势。

我和朋友在微信上谈起这个话题的时候,聊着聊着,对方情绪突然激动了起来。

“要我说,这些旅游平台就是活该,谁让他们平时搞大数据杀熟这一套!”

确实,“大数据杀熟”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且这一现象在旅游市场尤为严重。

举个例子,我是X程的老用户,在平台上订一个标间,数据显示320元。而我去酒店的前台询问后,发现只需要299元就够了。

为什么我们能接受小商贩的“宰客”,却忍不了大数据的“杀熟”?

如果用经济学的角度去解释商家的做法,这便涉及到著名的“价格歧视”理论。

注意,这里的“歧视”并没有负面的含义,只是一种区间的划分罢了。“价格歧视”用大白话解释说,就是商家会根据不同的消费者属性,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

社会上常见的价格歧视有三种,比如同样是旅游景点的门票,大学生、普通成年人和持有导游证的票价就不相同,这种针对不同的人群类型采取不同收费的策略,叫作“三级价格歧视”。

再比如,批发的价格肯定比零售的要低。这种根据不同的购买量采取不同收费的策略,就叫作“二级价格歧视”。

最“臭名昭著”的价格歧视就是“一级价格歧视”了,也就是具体到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在传统的商业世界里面,商家针对每个消费者进行差异定价是很难的。因为前者几乎对后者一无所知,更别提那种一次性消费再无回头的客人了。

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用户海量的数据都能轻而易举地被平台抓取和分析。别说你的交易偏好、消费习惯、购买频率了,只要商家有心,你家里住几口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大致推测出来。

为什么我们能接受小商贩的“宰客”,却忍不了大数据的“杀熟”?

在你某次浏览的行为中,平台勾勒出你的个人画像:经济实力强,黄金会员,急着订房......于是便“智能”地给你推送价格偏高的房间消息。

换言之,“大数据”的兴起,为商家“杀熟”铺平了一条畅通大路。

客观来说,“价格歧视”在经济学家眼中其实是合理的。你想,甲不是某平台的会员,而你是,但你俩无论购买什么服务居然都是同样的价格。你能忍受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吗?

即便是最极端的一级价格歧视,我们在传统商业环境里也不是没有遇到过。

回忆一下,你应该有过买菜的经历吧?小商贩们往往没有一个固定的价格,而是会根据对你的观察说一个价格,然后你俩在和这个基础上讨价还价。所以理论上说,每个人购物同一件商品的价格都是不一样的。而这种一级价格歧视,我们明显是可以接受的。

为什么我们能接受小商贩的“宰客”,却忍不了大数据的“杀熟”?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到了互联网时代,人们突然间接受不了被“大数据杀熟”呢?

理由其实非常简单。

拿X程和上面那个小商贩比较,你会发现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你对小商贩的一级价格歧视,是提前有心理准备的。某种程度来说,最终的定价甚至是自己主导。哪怕买贵了,也只能认一句“愿打愿挨”后走人,不会有太大的抱怨。

但你在被互联网平台杀熟的时候,这一切都是发生在自己被动的,不知情的情况下,当然用户体验就非常差了。其实,如果服务或者产品的价格统一升高,这也就罢了,但当你发现自己作为老用户比新用户价格高的时候,当然会觉得愤怒和不公。

除此之外,人们痛恨“大数据杀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出于对自己信息被“出卖”的恐惧。

你想,淘宝和京东掌握你的购买数据,百度掌握你搜索的数据,腾讯掌握你社交的数据......细思起来,这当然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能接受小商贩的“宰客”,却忍不了大数据的“杀熟”?

因此,作为平台方,差异定价本身并不是问题,但必须以合法合理的形式照顾消费者的个体心理,让他们能够接受“价格歧视”的事实,而不是通过强买强卖的“捆绑销售”,或者神不知鬼不觉的暗中调价,否则消费者会有很大的抱怨。再被互联网的放大一下负面情绪,引起公愤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作者简介:西门君,前《跑男》一二季现场导演,目前就读浙大传播学在职研究生。关注我,学习最接地气的传播学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