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之四十一】

高鳳翰在揚州八怪之中名氣並不顯赫,與那些一招鮮吃遍天的大咖們相比,其藝術創作涉獵之廣卻首屈一指堪稱全才:工詩文,善書畫,精篆刻,擅制硯。而且在書畫創作中由於中年因病右臂風痺而不得已改為左手作畫寫字,越到精熟越可悲,不過反而別出機趣,可謂失之桑榆得之東隅,成就了他不拘成法的獨特面目,並由此在當時揚州畫壇上青雲直上,躋身於藝術圈的頂級階層,陰差陽錯地明清畫史上鐫下了自己的名字。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自畫像》


高鳳翰(1683—1748年),山東膠縣人。揚州八怪之一。清代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字西園,號南村、南阜。後因右手病廢,改號半亭、老阜、廢道人、尚左生、丁巳殘人等。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草堂藝菊圖》



半生逐功名:仕途坎坷,終涼熱血

高鳳翰出生於一個官宦書香之家。

其父高曰恭乃康熙年間舉人,兩個叔父高曰睿、高曰聰也均在科舉中取得功名,弟兄三人均側身官場,同時在詩文書畫上兼具一定的造詣。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的薰陶下,高鳳翰從小就接受了比較傳統正規的啟蒙教育,在詩文書畫上表現出較高的天賦,很快便在同輩中人中小有名氣,後其父到淄川任教諭時高鳳翰隨行,“所與遊者,皆其耆老名宿”,不久之後便以其才學被人博得了“佳兒弱冠弄柔翰,筆陣橫掃千人軍”的美譽。

科舉之路是那個時代讀書人的第一選擇。高鳳翰也不例外,久有凌雲志的他在十九歲那年迎來了他人生的第一次高光時刻,金榜題名和洞房花燭雙喜臨門,小試牛刀的他高中秀才,同時也與當地的富豪傅文學之女成婚。婚後的高鳳翰在賢妻良母傅氏的鼎力支持下,一邊致力於讀書趕考,一邊醉心於藝術創作。這樣一心二用的結果導致他在當時被視為唯一正途的科舉考試之中屢屢敗北,以至於在這條路上蹉跎二十餘載而依舊兩手空空,而且生活也日益陷入了窘迫的困境之中。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寒林鴉陣圖》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荷花圖》


這期間,高鳳翰在科舉之路上一路踉踉蹌蹌,但卻以詩文書畫之技結交了一批當時的地方名士,特別是忘年交蒲松齡和王士禎可謂對他的影響至為重要,蒲松齡在科舉上的一敗塗地但在文藝創作上的卓然成績也許給了高鳳翰某種無盡的啟示,而王士禎官至刑部尚書且詩名滿天下,一度想收高鳳翰為其關門弟子,從某種意義上說更是對高鳳翰一種無上的激勵。

終於時來運轉,守得雲開見月明,但豈知一剎那的月明之後便是烏雲密閉。

雍正五年(1727年),年過不惑的高鳳翰被膠州知州黃之瑞以“賢良方正”舉薦參加“孝友端方科”特考,天遂人願得以考列一等。躊躇滿志的高鳳翰正是開啟了他的仕途生涯,第二年被派往安徽歙縣擔任縣丞一職。上任後不久便受人誣告在一宗命案中受賄五千金,澄清之後得以調任安徽休寧任縣令,後又轉任績溪縣令。雍正十一年(1733年),高鳳翰再一次調任江蘇任職,以縣丞的職務併兼任“泰州壩監掣”掌管鹽務事宜,而隨後乾隆元年(1736年)盧見曾任兩準鹽運使(治揚州),成了高鳳翰的直接頂頭上司,在他的舉薦下,高鳳翰擬升任揚州儀徵縣令。不過很快更大的打擊就接踵而至,乾隆二年(1737年)受盧見曾案件的牽連而被罷官,並一度蒙冤入獄,這次打擊對他來說無疑是致命的,多年的仕途一直坎坷不順但這次更是雪上加霜,歷經由於惡劣的獄中環境使高鳳翰本來就有的風痺症日益惡化,最後儘管得以昭雪,但是右手已經徹底病廢。而此時高鳳翰已經55歲,仕途已經徹底宣告死亡。

在時人眼中高鳳翰為官“有政聲”,但一腔熱血滿腹經綸終不敵官運不濟時運乖蹇,側身官場十幾年,幾經宦海沉浮,九死一生成為了“丁巳殘人”。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花卉》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英雄圖》



一臂思扛鼎:藝壇精進,終至妙境

高鳳翰的藝術創作中前後兩個階段風格涇渭分明。

前期的高鳳翰的藝術創作主要呈現出保守主義風格傾向,作品整體風格細膩工緻為主,同時也有一些粗墨寫意的作品。從他的師承來看,他的繪畫承接了宋元時期的繪畫營養,大量的臨摹古人之作使他的畫藝大進,同時深受清朝主流畫壇摹古成風的潮流的影響,故這一期間的繪畫整體上個人藝術風格特點並不特別鮮明,但中規中矩的表象之下隱然有著一股或秀逸淡雅或雄渾蒼茫之氣,蘊含著某種破繭成蝶的美學追求。

前一種風格的作品以創作於雍正三年(1725年)的《秋來香滿園》、雍正四年(1726年)的《自畫像》《雪景山水圖》、雍正六年(1728年)的《晴川香雪圖》等為代表,後一種風格的有創作於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的《蕉石圖》、雍正元年(1723年)的《歲寒三友圖》《壽石圖》等。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秋來香滿園》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晴川香雪圖》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歲寒三友圖》


從這些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出高鳳翰嫻熟的技藝特點和敏銳的藝術視覺,在不同的風格切換中展現出超人一等的淵博藝術才華,正如鄭板橋所言的那樣:“人但羨其末年老筆,不知規矩準繩自然秀異絕俗,於少時已壓倒一切矣。”比如《晴川香雪圖》這幅作品整體風格細膩溫雅,畫面淺絳設色,對山石、梅花、草亭等描繪上筆觸溫婉,在空間佈局以及筆墨技巧上顯然受元人倪瓚風格的影響十分明顯,整幅作品體現出淡雅的風格,這與這一時期高鳳翰正好初入官場意氣風發的心境十分契合。而《歲寒三友圖》這幅作品就風格來說顯然以蒼茫雄渾取勝,中間的蒼松佔據著畫面中心偏左的位置,周圍輔以翠竹和疏梅,筆墨風格上大刀闊斧不拘小節,帶有一股酣暢淋漓的墨韻氣息,似乎在抒發出胸中鬱結的不平之氣。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雪景山水圖》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雪景竹石圖》


而經歷過官場上的沉重打擊之後,右手病廢的高鳳翰以驚人的毅力重頭再來,這種不得已的轉變過程之艱辛可想而知,而高鳳翰的藝術創作卻就此浴火重生,實現了藝術創作中的鳳凰涅槃。箇中滋味可謂甘苦自知,正如他在詩中所說的那樣:

自從尚左分丁巳,萬事皆如轉世事。

忽見三生舊影子,拈花已省夢中身。

畫為心跡。高鳳翰這一時期的畫作由於受客觀條件限制,在筆法運用上有一種舉輕若重的凝滯感,從而使整個畫面意境趨向於生澀古拙,這種風格與他此時的生命感悟相互觀照,更賦予了畫面獨特的精神特質。在藝術表達上更那種磅礴雄渾的生機和逆天改命的氣魄合而為一,而骨子裡那種“越到精熟越可悲”的悲情底色,使這一時期的畫作在獨出機趣古拙中深度詮釋了生命的桀驁和狂放,那種誓言般的鏗鏘筆墨無疑具有一種直抵人心的力量。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歲朝圖》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供石圖》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梅竹》


劫後餘生的高鳳翰已經勘破了官場上的黑暗和虛偽,在揚州這個當時的藝術品交易最發達的市場之中,高鳳翰以外來至客的身份從頭再來。很顯然,這種創作心態的轉變也對他這一時期的畫作有著不小的影響,內在與外在因素的結合,他這是一起的繪畫創作無論是從內容題材還是畫面語言上均與之前的畫作顯示出較大的不同,畫面風格更恣意而放縱。比如創作於乾隆十年(1745年)的《歲朝圖》,這幅作品整個畫面構成中飽含著吉祥的寓意,在筆墨的運用上狂野不羈,供瓶中插著松竹梅三種帶有人格寓意的樹枝,通過這種常見的元素的組合表達出此時作者心中那種渡盡劫波後的略帶無奈的淡然心態。而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供石圖》則以簡單的兩塊奇石構成畫面主題,一橫一豎相互呼應,橫平豎直的極簡的畫面構成寓含著作者的那種耿介的個性。同樣作於乾隆十二年(1747)年《梅竹》這幅作品,極簡的構圖模式中似乎也蘊含同樣的意味。由此可見,高鳳翰的繪畫藝術創作越來越注重表現主義手法的運用,在畫面構成中刪繁就簡,更直截了當地將內心的感悟通過高度凝練的物象表達出來。

除了繪畫之外,高鳳翰在書法、詩文以及制硯上的成就可頗值一道,他的書法與他的繪畫相伴相生,呈現出相同的藝術風格的嬗變。而在詩文創作中那種對直面現實直抒胸臆的表達手法也足可一觀,在制硯上更是系統性地寫出了《硯史》這樣一部專著,對四大名硯中歙硯的傳承與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花石圖》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牡丹圖》



三因話平生:百折不撓,終鑄傳奇

高鳳翰的一生,山重水複疑無路之際往往又柳暗花明又一村而別開生面。

而這其中的邏輯,正如他在自己眾多的別號中夫子自道的那樣:因地、因時、因病。

從高鳳翰的履歷來看,除了出生地之外,對他藝術風格的影響和形成最大的是徽州和揚州這兩個地方。在徽州期間,高鳳翰作為一個官場上鬱郁不得志的人物,儘管在官場的勾心鬥角中總是灰頭土臉,但徽州之地的文風鼎盛對他的藝術創作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特別是歙縣作為四大名硯之地,這種得天獨厚的地域文化氛圍對高鳳翰的早期的藝術創作顯然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而在官場敗北右手病廢之後,蟄伏揚州的高鳳翰卻走向了自己藝術創作的新的定點,這與揚州當時富庶的經濟條件和開明的文化氛圍揚州密不可分,畫派作為當時最赫赫有名的地方畫派,一大批際遇類似的畫家如鄭板橋、金農、李鱓等人的聲名鵲起,整體推動了當地的繪畫藝術的發展,而高鳳翰也因此在此地煥發了藝術創作的第二春。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蕉葉》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清白柱石圖》


梳理高鳳翰一生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在他的藝術創作的初期階段,特別是跟隨其父到淄川之後那段時期。這段時期是高鳳翰在藝術創作中的厚積薄發的時期,在這段時間之中,儘管其在科舉考試中屢戰屢敗,但這段風華正茂的時期的遊歷經歷,不僅使他結識了蒲松齡這樣的文壇怪傑,同時在科場奔波之中更是結識了王士禎這樣的鼎鼎大名的人物,在他的影響之下,高鳳翰無論是從藝術名氣還是藝術視野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一時期的坎坷曲折的歷程,為高鳳翰的藝術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磨礪了他的百折不撓的意志品格,這些都對他此後的藝術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至於因病。這點儘管是一種不幸,但卻在這樣的不幸之中寓含著一種大突破的契機,某種意義上說對他的藝術創作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煉獄,但經過這樣的淬火之後,高鳳翰的藝術實現了全方位的提升。在藝術手法和內在氣質上均呈現出極具個性的美學品質,從而達到了一種全新的高度,否則,極有可能高鳳翰不過是歷史長河中一顆微不足道的流星而已。這其中的是非對錯,可謂一言難盡。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臨溪濯足》


終其一生,高鳳翰在藝術創作上取得諸多成就,除了個人與生俱來的藝術敏感力之外,還有著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但總體概括而論,他自己所言的這樣的“三因”對他的藝術特色的形成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並且他以自己堅忍不拔的毅力將這樣的影響扭轉為正面價值,這是最值得肯定的地方。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天台白松圖》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西亭對雪圖》


明清畫人錄|高鳳翰:一臂思扛鼎,越到精熟越可悲,獨出機趣古拙

《富貴清高圖》



身殘志堅的高鳳翰,他的藝術創作每臨絕境峰迴路又轉,在不得已的自我轉變之中始終秉持著不變的初心,不拋棄,不放棄,最終在看似山窮水盡之際,卻創造了逆天改命、一臂扛鼎的奇蹟,扼住命運的咽喉,寫下人生的輝煌。僅憑這一點,就足以無愧此生,笑傲藝壇、彪炳史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