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輔張居正,一生效忠國事,下場卻落得悽慘,你看他都幹過啥?


首輔張居正,一生效忠國事,下場卻落得悽慘,你看他都幹過啥?

居正工與某國,拙於謀身。

明代官員海瑞在張居正死後惋惜的說道。這句話也貫徹了張居正的一生,誠然張居正於國家,於大明朝有著巨大貢獻,但是於他死後還是被皇帝抄家,到底是什麼導致了一代首輔張居正下場如此悲慘?我們從張居正幹過的幾件事中,就可以看出張居正的不足之處。

政客手段

在明朝隆慶皇帝去世之後,權利爭鬥已經愈演愈烈。內閣首輔高拱和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之間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高拱此時利用自己內閣首輔的權利大肆發動言官彈劾馮保,企圖裁撤掉司禮監,把權力收歸內閣。在高拱與馮保兩方的權力博弈中,張居正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按照常理來說,張居正身為內閣次輔,應該會選擇幫助自己的上級內閣首輔高拱來擊敗馮保,以使得內閣擁有更的權利。

首輔張居正,一生效忠國事,下場卻落得悽慘,你看他都幹過啥?

然而張居正的選擇非常功利性。張居正認為,如果支持高拱打到馮保,那麼自己最多也只是一個二把手,但如果支持馮保而讓高拱下馬,那麼自己就可以在馮保的幫助下坐穩內閣首輔的位置從而從二把手上升到一把手。

附保逐拱

在政客的功利心的考量下,張居正迅速的與馮保站在了一起,他表面上迎合著高拱。並向高拱說道擊敗馮保就像擊敗一隻老鼠那麼容易。而另一方面他卻與馮保暗中謀劃並且找到了足以使高拱下臺的決定性證據。這條罪證就是在高拱的一次朋友聚會中,高拱由於多喝了酒,對當今天子發了很多牢騷。

首輔張居正,一生效忠國事,下場卻落得悽慘,你看他都幹過啥?

甚至說道:"一個十歲的孩子,怎麼能治理天下呢?"如此大逆不道的話立刻就被有心人記錄了下來。於是張居正與馮保將這些話告訴了太后和皇上。果然高拱因為此事而遭到了皇帝與太后的記恨,可憐高拱直到皇帝召見其參加御前會議的時候,還認為張居正是支持自己的。

而馮保所代表的司禮監即將垮臺,沒想到結果恰恰相反,太監宣讀的太后旨意指責高拱專權擅政,目無王法,這等同於直接宣判了高拱政治生涯的死刑,後來高拱雖然沒有因此而獲得死罪,但是最終被罷官,並責令立刻離開北京,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strong>附保逐拱"事件,我們也能從中看到張居正作為政客的手腕。

王大臣案

在附保逐拱事件之後,又有另一場事件使得當時的人議論紛紛,這就是王大臣案。在明萬曆元年正月。有男子王大臣偽裝潛入皇宮之中,並且身上藏著刀劍一把,王大臣很快就被發現並被抓進了東廠,馮保想以此事陷害高拱

。東廠的人將王大臣嚴刑拷打,但王大臣只承認自己是戚繼光手下的士兵,於是馮保出錢讓王大臣指認高拱為此次事件的幕後黑手。王大臣經不住誘惑於是同意了。

首輔張居正,一生效忠國事,下場卻落得悽慘,你看他都幹過啥?

但張居正認為此事牽連甚大,而且牽扯到邊關守將戚繼光,如果此事事發會有損邊關防禦,於是張居正就暗中派人問訊王大臣並使他翻供。萬曆元年正月二十九日,王大臣在審訊之前被說通。於是在審訊期間對著馮保大罵道:

"說好了給我官做,為何要置我於死地?"

馮保大怒,要王大臣供出是誰指示他行刺。沒想到王大臣突然翻供,一口咬定是馮保指使。馮保大怒,責問王大臣為何翻供,但王大臣說:"這些話都是你教我說的,我怎麼會認識高拱高閣老"。馮保的手下見此情形,趕緊把王大臣拖了下去,最後馮保下令將王大臣處死,高拱得以保全,而馮保卻成了笑柄。張居正用這兩起時間出掉了自己兩位競爭對手,終於坐穩了內閣首輔的位置。

私德有缺

相對於張居正做官時的精明,他在個人生活以及察言觀色上就有些不近人情了。比如萬曆四年的時候,明神宗朱翊鈞來到文華殿來做早課。看到張居正後就撩起身上穿的龍袍問張居正:此袍何色?張居正認為是青色。但神宗卻說這件袍子是紫色的,是由於穿久了褪色成這個樣子的。

首輔張居正,一生效忠國事,下場卻落得悽慘,你看他都幹過啥?

神宗本藉此機會標榜自己的節儉,但沒想到張居正卻對此大發議論,張居正說衣服既然容易褪色,那就請少做幾件,因為衣服只需要耐穿就夠了,並不需要十分的奢侈華麗。世宗皇帝的衣服就很樸素實用,而穆總皇帝的衣服只要穿了一次就不要了,希望皇上能以世宗作為學習的對象。皇帝的龍袍做工複雜,只要節約一件衣服,民間百姓就有幾十件衣服可以穿,如果隨意丟棄,那麼百姓就有幾十人將要忍受寒冷。

這一句話說的神宗啞口無言,神宗本來想接著舊衣服標榜自己節儉,沒想到張居正卻教育了他一通。神宗只好點頭稱是,想必他此時的內心也是十分鬱悶的,而據王世貞寫的《張居正傳》中記載張居正生性整潔,喜歡華麗的衣服,每天必須更換穿過的衣服,也就是"日必易一衣"要求皇帝少做衣服,而自己卻每天更換,這樣確實不好。

首輔張居正,一生效忠國事,下場卻落得悽慘,你看他都幹過啥?

大禍將臨

在萬曆八年,明神宗終於成年之後,張居正也認為自己不能再高位上過多的停留,不能過長時間的掌握權力。於是在同年三月二十二日向神宗皇帝"乞休"。此時張居正在寫給朋友的信中已經聯想到了古代權臣霍光,宇文護的下場,不免十分的惶恐。

於是想要急流勇退。雖然神宗皇帝對此模稜兩可,並表示自己會好好考慮,但是神宗皇帝的母親慈聖皇太后卻堅決否定了張居正的乞休,慈聖皇太后態度堅決的挽留張居正並對神宗皇帝說讓張居正輔佐你到三十歲再作商議。

首輔張居正,一生效忠國事,下場卻落得悽慘,你看他都幹過啥?

矛盾就在這裡產生了,慈聖皇太后對於神宗皇帝的勤政仍然是不太放心,而神宗皇帝認為自己已經成年應該來到了親政的年紀,於是神宗皇帝對於張居正的態度由崇敬向痛恨轉變,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過程,似乎也暗示了張居正死後險遭被鞭屍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