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儀館如何應對新冠疫情防控?

目前新冠疫情防控是政府一級響應狀態。而殯儀館作為專門處置遺體的公益服務機構,那麼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又有哪些風險需要規避?我們又如何又應對呢?

殯儀館如何應對新冠疫情防控?


首先,應全面瞭解殯儀館存在哪些潛在的風險,現結合我市殯儀館瞭解的情況,基本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風險。

一、服務風險係數高。一是整個遺體處置的整個過程都是高危環節。前往遺體接運地醫院(特別除醫院之外的其它死亡地點)、抬運感染者遺體、整理遺體、收裝逝者遺物、接觸遺體的器具及用品、隨行的喪屬都可能攜帶病毒。二是服務一般遺體風險難控,因無法確定所服務的一般遺體是否為帶病毒遺體,同時也不能確定家屬是否攜帶病毒,服務人員在洽談交流和服務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發生感染。

二、環境控制難度大。殯儀館屬於開放式公共服務場所,受喪葬習俗影響,參加治喪活動的人員、車輛一般都較多,極易造成人員密集扎堆,治喪人員的健康狀態也不甚清楚,造成殯儀館管控難度大,需要相關行政干預及部門協助和群眾的配合。而這些前來治喪的家屬極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三、防控專業知識弱。殯儀館工作人員大多沒有接受過全面的疫情防控相關知識、技能培訓,也是行業的弱勢群體,對疫情的風險很不全面,憑經驗服務,加之工作標準低,防控意識還有待提高,不如醫護人員培訓的經常化和專業化。

四、防控物資調度難。一是因物資有使用期限,平時的儲備量不會很多;二是疫情關鍵時期防護物資以保障一線醫護人員為主,作為尾端遺體處置這一環節的殯儀館來說,只有自謀出路,自行解決,防護物資調度困難。

五、工作人員壓力大。作為殯葬職工,本身社會地位就不高,每天面對死亡和悲慘,思維麻木刻板,在開展服務時面對眾多喪屬和逝者遺體,對應急處理無所適從,擔心和害怕之心理肯定是有的,怕被感染,不敢面對。

既然殯儀館在處遺體的過程中存在潛在的風險,那麼應該怎麼面對呢?必須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

此次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事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殯儀館必須執行一級應急響應,落實防控措施,建立應急預案,高度警惕,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政治任務,壓實責任,精準施策,在疫情防控響應期內,全力以赴做好各項防控、保障、服務工作,確保一方平安。

殯儀館如何應對新冠疫情防控?


一、必須建立快捷的綠色新冠疫情遺體處置應急通道,以備後患。必須是專用的殯儀車、專用的火化爐、專用的行車路線和專業的殯儀人員,在當地疫控部門的指導下進行操作,並設立警示標識和警戒清障時限。

殯儀館如何應對新冠疫情防控?


二、服務處所特別是一線場所必須消毒,每處理一具遺體都應對場所和設施工具及時消毒,並保持通風,不留死角。

殯儀館如何應對新冠疫情防控?


三、場所有工作人員必須戴口罩,勤洗手,講衛生,不扎堆,不串崗,量體溫,保持距離交流,防止交叉感染。

殯儀館如何應對新冠疫情防控?


四、因地制宜,設點防控,作好梳導治喪工作。在疫情期間,在洽談處設立測量點,出臺相關溫馨提示,規定辦理業務限2人,探視火化屍體限5人。不接受遺體公開告別儀式預約登記和禮廳守靈業務;暫不辦理遺體外運業務,不接收異地死亡的遺體進館;殯儀車輛謝絕喪屬乘坐,如需搭乘,必須佩戴醫用防護口罩;取消春節集中祭掃活動,建議喪屬採取節儉治喪的方式表達哀思,以防人口密集,交叉感染。

殯儀館如何應對新冠疫情防控?


五、保障防護物資正常供應,特別是一線的防護物,口罩、手套、隔離服、消毒水、酒精等必須儲備到位。

當然,在此期間,更應該注重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和服務品牌的提高,同時作好員工和家屬的心理輔導工作,積極面對,守土盡責,以提高社會公益形象。(戴應芳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