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滅亡時有1100萬領土,明朝僅有350萬,沒有清朝就沒有現在的960萬嗎?

蔓藤的幻想


一個非常敏感的標題,一個爭議非常大的標題,真的是不知該說啥好。

按個人的瞭解,信江、希奘、太萬和夢古地區,在清朝以前的確實不曾被中原王朝實際管控過。

大家可以去查一下歷史,那裡有很好的說明。

關於太萬島,最早的一次記載是在三國時期,當時的東吳孫權曾派將軍衛溫到過太萬,再以後大陸實際上並未對其進行過實際管控,至於鄭成功從荷蘭毛的手中奪回,那也是為對付清軍的。

在鄭成功死後,他的兒子鄭經成為了島主,但其實是算不上回歸大陸的。

而真正被中原王朝或者說大陸接管,應該就是在清朝,這一點毋庸置疑。

雖說大清王朝是有少數民族建立的一個朝代,但它對華夏民族是有貢獻的。

它的貢獻就是將華夏民族的疆域擴展到了擁有1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大帝國。

雖說在它的晚期簽訂了不少的割地賠款條約,但其中是有諸多的原因的。

一是正趕上西方國家的工業革命和入侵,二是在這個國家多災多難之際又遇上洪天師的太平天國運動。

內憂加外患,你不想割地賠款又能怎樣?

作為早年一個極度反感清朝的一個漢人,在詳細的分析了這個朝代的各種來龍去脈以後,對這個朝代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重新給這個朝代一個定位。

個人見解,這個朝代是值得肯定的,基本同意標題所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