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三十年战争打到财政崩溃,被激化了的各种问题

战争的代价

法国因为卷入30年战争,到黎塞留去世之时,波旁王朝政府已经将未来三年的收财政收入提前花光,到了马扎然手里几乎就是一个烂摊子。

他必须想方设法去弄钱,也只有如此才能维持对西班牙的战争,从而达到他以战促谈和以战促和的目的。在30年战争之前,法国的财政控制的还是比较好的,且赋税征收也没有发展到撬骨吸髓的地步。但是到了1634年之后,随着法国开始对西班牙发动战争,而且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赋税增收一下子涨了5倍,1643年法国政府的开支已经超过1.24亿锂,相当于花掉了8万公斤的黄金。而当年法国的财政收入还不到7100万锂,超支幅度达到75%,而到了1647年仅政府借款这一项就已经超过了3.5亿里。

路易十四:三十年战争打到财政崩溃,被激化了的各种问题

因为长期对外发动战争,而法国自身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和领土大国,并且还是当时西欧人口大国。这就让法国不可能像瑞典一样举国动员的去打仗。农民们必须要留在土地上耕种,然后纳税。他们是珍贵的劳动力,对于当时的法国来说,她不能容忍大量的平民在战场当中死去,或者是因为战争而耽误粮食的收成。战争的主力则是法国大大小小的贵族和一大批雇佣的职业军人。

所以在当时的法国,不仅是农民,普通的商人和市民也要承受极高的赋税,而贵族则因为承担战争义务可以获得免税权,当然神职人员也可以享受免税权(因为他们的数量占比实在太少,且当时法国的教会也早就被法国国王抢的一穷二白了)。出于战争的考虑,一般的大贵族都会进行捐款,1645年法国的贵族一共捐了400万锂的战争捐款,但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为了缓解财政问题,波旁王朝设立了税务官,税务官的任务就是绕开法最高法院,直接向农民征收高额的赋税,当然这个赋税是以王室的名义进行征收的。而且税务官这个官职也需要富商掏钱从王室手中购买的,说白了就是一种赂官。

但是随着战争规模越来越大,赋税也越来越重,很多中小农民几乎已经破产了,他们没有能力缴纳税款。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即便是税务官职也收不上来钱,这就导致了税务官这个官职失去了购买的价值。在马扎然主导的摄政政府统治时期,法国的税务官体系崩溃了。

路易十四:三十年战争打到财政崩溃,被激化了的各种问题

当然即便税务官一文不值了,但是税还是要收的,因为仗还是一直在打,所以当时法国又重新设立了由中央政府直接委派的督办官(intendants)和税务专员。督办官拥有自己的行政机构,而且很多督办官又兼职税务专员。这些督办官们的高压统治引起了法国第三等级(所谓第三等级就是"those who works"即给那些工作的人或劳作的人)极大的不满。

不满情绪最严重的当属拥有大量地产的农场主和士绅阶层,他们不是贵族,所以没有战争义务,没有战争义务就意味着没有免税权。所以即便他们再富裕,他们也要缴纳重税。但是要知道的是,当时法国最高法院的法官很多都出自士绅阶层。而且作为最高法院的法官,他们直接效忠并负责的对象是国王,他们有充足的理由拒绝缴纳这种沉重的赋税的。但是因为督办官的高压,他们又不得不缴纳超出他们所承受能力的赋税。

再就是法国当时的"包税人"(tax famer),法国的波旁王朝为了战争需求,广泛的在全国实行包税制。所谓包税制,就是将一个地区一年或几年的缴税能力和缴税额度进行计算,然后一次性的将该地区的征税权折价卖给商人,通过这种方短时间内筹集大量资金去应付战争。但是王室督办管的存在,又严重的削弱了地区的经济,这就导致了法国各个地区的经济面临破产,那么包税人带来的征税权也就形同虚设了。

在17世纪初,王室偶尔才会下派督办官,但是到了黎塞留时期,督办官开始系统化,1643年4月的一项法令又进一步将督办官制度化。这就意味着农民地产主和商人不仅仅要向包税人纳税,他们还向要向督办官直接缴税,而且一些地方贵族对他的封地仍有传统的征税权。对于一个普通农民或乡绅来说,他们要面临的是多重重税的压迫。

而且即便到了马扎然时代,法国政府还在不断的出售包税权,而购买这些包税钱的则是金融家。马扎然大量出售包税权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当时的法国仅靠国内税收是很难继续维持战争的。波旁王室必须向银行家大量的进行借款,但是向银行家借款是要有抵押的,而法国当时拿不出什么东西去抵押,所以只能将地方的税务权廉价出售给银行家作为抵押来获得战争贷款。

路易十四:三十年战争打到财政崩溃,被激化了的各种问题

这些银行家在获得了包税权后,会将包税权层层的转包出去,这就导致了最后落到农民头上的税务是远远超出原先估计值的。所以,法国的农民在当时是没什么不满的,因为他们的日子已经没法过了。并且王室的督办官往往会抢在包税人前面进行收税,这样包税人自然就会蒙受损失。

而且当时法国不仅仅存在督办官和包税人,为了短时间内筹集战争所需要的庞大资金,波旁王朝命令各地的市政厅发行城市公债(rentes),这种公债类似于现代社会中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但是在当时的法国,债券持有人根本不可能按时的领取足额的利息,而且当他们买来的公债到期之后,他们的本金也不能足额退回。到了30年战争快结束的时候,这种情况已经恶化的不能再恶化了。

马扎然之所以急于结束30年战争的根本原因,也实在于此。当时的波旁王朝无法支付国债的利息,因为税收情况的恶化,银行家购买来的包税权变得一文不值,甚至就连王室的督办官也面临着征税困难。

这导致了欧洲的银行家们开始对波旁王室丧失信心,拒绝为其提供贷款。

路易十四:三十年战争打到财政崩溃,被激化了的各种问题

所以对于当时波旁王室来说,即便是30年战争打输了,那最坏也不过是打了一场败仗而已。而如果将战争进继续进行下去,那就意味着王室政府会因为资金匮乏而无法运转,对于当时的法国来说,王室政府一旦崩溃,那么这个国家就会陷入无休止的动乱,甚至支离破碎。

所以马扎然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的结束了30年战争。可即便战争结束了,这只意味着消耗不再继续进行了。之前战争所留下的经济创伤,可是实打实的保存了下来。波旁王室背负着极为庞大的战争债务,整个第三等级,这里包括了商人,农民和手工业者都已经濒临破产,或者穷困潦倒了。

被激发的矛盾

也正是上述这些问题,最终引发了一场大混乱,这场混乱被称为福隆德运动(Fronde)。福隆德原本是巴黎的孩子们所喜欢玩的一种游戏,即是用弹弓或手相互投掷石块,当时的法国人出于讥讽之意,便将这次混乱称之为福隆德运动。在1648年,也正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的同年,福隆德运动在巴黎爆发了,最开始挑起事端的正是法国的最高法院,因为当时法国的天价税收已经让第三等级无法再承受下去,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是福隆德运动还是爆发了。

福隆德运动总共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最高法院时期,在这个时期,混乱的情况几乎仅仅局限于巴黎。

第二个时期被称为亲王福隆德运动时期,这个时期也是福隆德运动最危险的时期,因为巴黎的混乱导致了法国长期深埋的一个隐患爆发了,那就是贵族和王室之间的矛盾,以孔代亲王为首的大贵族借着福隆德之乱向摄政政府发难,要求他们下台,改由贵族直接摄政,从而达到控制王室和国家的目的。

路易十四:三十年战争打到财政崩溃,被激化了的各种问题

他们甚至迫使当时的法国王室逃离首都。对于年幼的路易十四而言,这是一种心理创伤,而且这个创伤的性质和程度也是很深的,

路易十四终其一生都十分厌恶巴黎这座城市,并且也可以肯定的说,正是在这一事件的影响下,路易十四开始对"人"(除了马扎然和他的母亲安娜)怀有深深的不信任感,也或许是因为这一事件的影响,才造就出他那高超非凡的掩饰技巧。

马扎然于1661年去世,在去世之前,他成功的使法国恢复了和平,并且压制住了弗隆德运动。当然也有一种说法,即为马扎然是一个贪官污吏(此说法最早出于伏尔泰)。马扎然确实极为富有,甚至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但是要注意的是,马扎然不仅仅是红衣主教,他还把他所有的侄女嫁给了法国王室。他的这种做法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一种传统,即红衣主教的亲属必须嫁给法国王室成员或者娶法国王室的女性为妻。

红衣主教本人因担任高级教职故不能娶妻和拥有后代,所以历代红衣主教从根子上来讲就是王室成员的一份子。但是在对外或者行政场合下,马扎然必须以红衣主教的身份示人。黎塞留因为将他几乎全部的亲属和法国王室与宗室亲王联姻,所以在黎塞留去世后,就出现了一个黎塞留公爵家族。

马扎然所做的和他的前任大同小异。所以马扎然的财产实际上就是王室的财产,也是波旁王朝的财产,他甚至直接自掏腰包开办过王室的贸易公司,在战争紧急的条件下,马扎然也要从他的金库里提出资金来补贴战费。

结语

马扎然的财产和他的亲属可以拥有王室属性,但马扎然本人必须是一个纯粹的红衣主教,不仅他马扎然是这样,黎塞留也是一样。因为国王并非行政的专业人士,他所授予的只是一个意图。比如说要打仗,那么该让谁去打仗,战争的资金向谁要,或者说用何种方法去筹集战争资金,这一系列事物的具体计划和执行都是直接以红衣主教的名义去做的。所以红衣主教可以说是法国当时最危险的职业因为担任红衣主教的人几乎时时刻刻都有可能被暗杀。

路易十四:三十年战争打到财政崩溃,被激化了的各种问题

这也是后来柯尔柏拒绝担任红衣主教的主要的原因之一。对于当时的法国大众来说,他们最恨的人就是红衣主教。而如果双方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国王就会出面进行缓和与调节。说白了就是所有的好事都是国王做的,而坏事都是主教干的。当时的法国人爱他们的国王,但却对红衣主教恨之入骨。在整个福隆德运动时期,所有矛盾的矛头几乎都直指马扎然本人,他甚至不得不出国来躲避风头。

参考文献

The Military Enlightenment: War and Culture in the French Empire from Louis XIV to Napoleon

被"制造"的路易

《法国史》

《路易十四时代》

《路易十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