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末,有个小女孩,4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她被母亲带到外婆家生活,外太婆是个颇具文化涵养的老人,经常给她讲一些关于女性自由的故事,耳濡目染中,小女孩长大后成了一名关注女性思想解放的作家。
这个小女孩就是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是她最好的短篇小说,主题也是关于女性追求自由这个方向,内容主要讲的是主人公马拉德夫人在得知丈夫在铁路事故中丧生后,先是因为失去亲人而悲痛大哭,接着意识到丈夫的死意味着自己将获得自由,心情变得愉悦,正当她憧憬自由生活时丈夫却意外归来,她“惊喜”过度,猝死。
《一小时的故事》被选为《美国语文》做学生教材,这篇小说究竟高明在哪里?
本文主要运用“三一律”原则解析这篇小说叙述结构的独到之处,并指出“三一律”在写作中的优势和劣势,方便写作者借鉴使用。
一、什么是“三一律”?
“三一律”,是西方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重要原则,要求戏剧创作的时间、地点、情节必须保持一致,也就是说,戏剧故事要发生在一天之内、以一个地点为场景、只围绕一个故事情节讲述。
时间整一性:
“三一律”限定时间,促使故事快速向前发展,矛盾集中在主要人物身上,一环紧扣一环,更能凸显人物个性,令读者难以忘怀。
地点整一性:
“三一律” 将故事的发生地固定在某一处,场景集中化,使故事人物动作集中,没有多余枝干分散,省去不必要的干扰。
故事主角在固定的场景中,依托故事主线延伸出人物关系变化,促使故事矛盾在固定时空爆发,简洁明快,直指要害。
情节整一性:
围绕一个情节讲故事,从关键点说起,迅速展开情节,逐步推进到高潮,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更有利于突出故事情节中的主要矛盾。
“三一律”创作原则,因为严格的限制,像是带着镣铐跳舞,有一种独特的形式美,小说在严密的逻辑下更加精炼,深邃,读者沉浸在连贯的故事中,很容易引发情感共鸣。
二、在小说《一小时的故事》中,作者如何用“三一律”原则谋篇布局?
别林斯基说:“小说也有使人物更为鲜明而突出地表达自己的手段—戏剧因素。”
“三一律”法则,不仅存在于古典戏剧中,在近现代的电影和小说创作中,也经常被用到,比如电影《十二怒汉》就是因为“三一律”结构的使用,成为影史经典。
在小说《一小时的故事》中,作家凯特•肖邦也是运用“三一律”结构创作出她最好的短篇小说。
- 确定时限,不经意间的悬念设置,营造出紧张氛围
亚里士多德在戏剧创作时提到“悲剧力图以太阳的一周为限” ,即一天24小时,凯特•肖邦在自己的小说中,将这个“时间整一”原则缩短到一小时,时间的压迫感,让紧凑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
标题里就明确了“一小时”这个时限,是不着痕迹的悬念设置,也暗示作者在遵循“三一律”原则进行创作,在小说一开始就营造出一种紧张氛围。
读者很容易会猜想这一小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一小时内,马拉德先生先是遇难,接着平安归来,马拉德夫人在得知丈夫遇难后,先是难过大哭,接着想到自己可以摆脱丈夫束缚,拥有自由,结果看到丈夫意外现身,她受刺激而死。
短短一小时之内,马拉德夫妇分别经历“生”、“死”,而且两个人物的“生”、“死”互为因果,交叉相连,情节上冲突迭起,内容上悲喜交加,这一个小时,是不平凡的一小时。
- 固定场景,聚焦读者视线,轻松将读者代入逼真的故事情节
在《一小时的故事》里,事件就发生在马拉德夫人家里。
这个固定地点的选择,不是随心而为,是特意选取,因为“家居”场景更能表现女性想要摆脱男权束缚这个题材。
在这个固定场景中,马拉德夫人内心的矛盾是主线,她和丈夫的矛盾是副线,地点的一致化,让主副线矛盾冲突高度集中,主人公马拉德夫人的性格特征也得以揭示。
同时,为了更好地表现主人公内心的复杂变化,作者化用了“三一律”中的“地点整一”原则,将“马拉德夫人家里”这个地点拆分为楼下客厅和楼上房间内两个场景。
分别从客厅写到楼上房间再写到客厅,通过场景的变换来反应马拉德夫人的内心变化。
在客厅,马拉德夫人的心情因为得知丈夫的死讯,悲痛欲绝。
在楼上房间,马拉德夫人的心情因为觉察到自己一直渴望的自由即将到来,从混乱、挣扎变为激动、愉快。
再次来到客厅,马拉德夫人的心情因为丈夫归来自己又要回到过去被束缚的生活,从充满激情突变为惊愕、绝望。
地点的集中,进一步拉紧故事张力,将读者的紧张情绪向更深层次推进。
- 一条情节线,通过主要人物特写和心理刻画层层将故事推向高潮
依托“三一律”原则撰写小说,因为没有足够的时空供作者发挥,在情节选择上要求极高,凡是服务于情节叙事的都不惜笔墨,其他情节要么省略要么一笔带过。
《一小时的故事》立足于一条情节线,即马拉德先生的“死”和“生”,影响了马拉德夫人的“生”和“死”。
作者没有详细叙述马拉德先生遇难的细节,也没有具体说明马拉德夫人的婚姻状况,这么做会拖垮故事节奏,流于俗套。
凯特•肖邦从始至终都把笔墨用于马拉德夫人身上。
小说的开端,是马拉德夫人得知丈夫罹难的消息,不是手足无措,而是放声大哭,接着独自一人去楼上的房间待着,用她异于常人的表现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马拉德夫人的行为好奇怪啊,她为什么这样呢?
小说的中间,主要通过马拉德夫人行为的变化和窗外景物的变化,烘托她内心的变化,并以此推动情节发展。
行为上,她“一屁股坐在舒适的安乐椅上”、“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了!”
眼睛里看到的是“洋溢着初春活力的树梢”、鼻息里嗅到的是“阵雨的芳香”,耳朵里听到的是“小贩的吆喝”、“远处的歌声”、“麻雀嘁嘁喳喳的叫声”。
这些“异常”行为是马拉德夫人内心自由意识觉醒的外现,预示着她内心波涛汹涌,暗示读者关照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她的婚姻情况也是通过内心独白一带而过:
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而迫使她屈从了。
她是爱过他的——有时候是爱他的。但经常是不爱他的……有了独立的意志……爱情这未有答案的神秘事物,又算得了什么呢!
小说的高潮和结尾,发生在马拉德夫人心情阴转晴,感受到自由的气息,像胜利女神一样走下楼梯,结果却看到“死去”的丈夫活着进门,瞬间昏死过去,被医生诊断为:死于心脏病——极度高兴致死。
这种用喜剧方式收尾的悲剧,是作者借反讽修辞揭示小说主题,暗示读者马拉德夫人的真正死因不是乐极生悲,而是因为她对自由的期待破灭了,是对男权专制社会的批判,是对女性以死换取自由的怜悯。
一条情节线,就围绕马拉德夫妇“死—生”、“生—死”展开,故事情节节奏分明,高潮迭起,最后急转而下,以一个意料之外的结局收尾,带给读者强烈的冲击力。
三、“三一律”原则在小说创作中的优势和弊端
<strong>《一小时的故事》采用“三一律”创作原则,结构布局严谨,叙事手法凝练,心理刻画细腻,以小见大,通过一个单一事件反映男权制度下女性追求自由这个复杂宏大的题材。
如果采用“横切面”写法,只选取两三个生活场景,很难表现出主人公马拉德夫人内心的复杂变化,如果从头到尾纵述人物生活和情感经历,篇幅会变得冗长繁琐,两种写法都不适宜表现这个题材。
凯特肖邦聪明地借鉴了“三一律”戏曲结构,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固定场景中(马拉德夫人家),因为小说叙事较之于戏剧表演有更大的自由,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聚焦人物内心独白和变化,在短短的一小时内着重展现主人公的内心冲突,使得作品浑然一体,有极强的感染力。
<strong>“三一律”创作手法有其优势没错,但也有不少被诟病的地方,比如它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上的限制就极大地影响了创作者的自由发挥,使得内容显得呆板、拘束。
凯特肖邦聪明地地避开了“三一律”的缺陷,在地点整一上,她把固定地点切割成分散的小地点,地点不同,主人公的表现不同;在情节整一上,她通过内心独白顺势交代婚姻,通过内心变化推进情节发展。
对“三一律”的巧妙化用,保证了小说结构的集中化,人物心理和事件发展交相辉映,使得小说全篇成为一个统一体,给读者带去沉浸式阅读体验。
结语:
剧作家艾略特说:“如若强加一个严格的框架,想象力便可被推向极致——并产生最丰富的思想。如若给予完全的自由,作品便可能蔓延无当。”
《一小时的故事》作为短篇小说中的精品,是作家凯特•肖邦高超写作技巧的体现,其中,“三一律”结构的运用无异于锦上添花。
小说中情节的紧凑性 、地点的真实性 、时间的紧迫性营造出一种巨大的故事张力,吸引读者从主人公的外部经历一路探寻到她的内心世界,继而反思作品背后的深刻意蕴。
除了结构上的独特以外,《一小时的故事》这篇小说在叙述视角、情感表达、行文风格等方面都有值得品味之处,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閱讀更多 素人書苑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