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唐代詩人白居易十六歲寫的《草》?請從文學理論評價作品?

窮胸極餓的女流氓


《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抽繹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釋題:(一)凡以“賦得某某”為詩者,皆專詠“某某”也,蓋取“登高而賦,可以為大夫”之義。然詩人詠一物一事,必“比物連類”,以“得其指歸”,故本詩詩題接以“送別”二字,以為指歸。(可參考韋應物的《賦得暮雨送李曹》一詩)

(二)”古原”,唐時專有其地,蓋在長安西北郊外,為公子王孫遊樂之地。(可參考李商隱的《登樂遊原》)

釋詩:(一)“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草之不畏“寒”也。

(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草之不畏“炎”也。

(三)“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草雖世之“寒熱”不能“屈”,然衷於“古道熱腸”者也。故攘攘於“古道”而無畏,汲汲於“荒城”而無懼。

(四)“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草之促促於古道,汲汲於荒城者,以“王孫”一去而不能復來“古原”也。“彼黍離離”者,人感於物也;“別情萋萋”者,物感於人也。

全詩前三句“賦得”,且一、二句為第三句張本,尾句歸於“送別”;“賦得”之“指”歸於“萋萋滿別情”矣。


老馬識途183228897




如下所言,不代表個人觀點,皆來自於坊間口述。十六歲的白居易,從理論上說屬於早熟早戀型。白居易天賦異稟,遺傳了其父李白的基因,自小頗愛詩詞歌賦。



白居易是李白與汪倫妹妹汪小喬私生於公元772年,寄養在汪倫表弟劉禹銅家,劉禹銅年過40,妻子白珠小他17歲,結婚15年未能生育,經千百醫確診,劉禹銅先天性不育。李白把孩子帶到劉禹銅家,夫妻見嬰兒英俊,歡天喜地,欣然接受,視為己出。並請李白賜名,李白當場為兒子起名劉白。



劉禹銅妻子白珠 美豔動人,宛如楊玉環,李白初遇,驚詫之餘,默默無語,勾起對貴妃的思念。玉樹臨風的李白也同時開啟了白珠的心門,李白在劉禹銅府上住了59天,不知不覺白珠有孕,劉禹銅大喜,認為天助他也。生下一子,起名劉禹錫。



劉禹錫幼時多病,一週歲那年遇白髮老者,老者細看劉禹錫多時說,此子乃李詩仙酒後所為,劉施主被綠也。劉禹銅問老者何人?老者道,我已隱居經年,知我者少矣,袁天罡便是老朽。劉禹錫問道,怎知被酒鬼所綠?袁天罡拿出推背圖【詩仙太愛飲,不該見汪倫。潭中醉洗澡,初遇汪小喬。在潭之洲上,二人當作床。生下人間種,送給劉禹銅。都怨白珠美,贈人一玫瑰。牡丹花下狂,從此孕劉郎……】劉禹銅看完,仰天大哭【天吶,讓他撈月去吧】。




劉禹銅看著劉白,心中憤憤不平,經過汪倫調解,讓劉白跟了白珠的姓,從此姓白,再名白居易。白居易七歲為詩,寫下【天生詩後必有用,姓李姓白再重來。長大定寫長恨歌,要學親爹把酒喝。煙花三月下揚州,奔流到海不復回……】白居易對詩詞情有獨鍾,有二白之稱。



白居易可謂才子也,只是始終與親生父親沒有一面之緣。16歲那年他寫下了流傳千古的【草】,創作靈感源於他的一個夢,他夢見李白慈祥的目光看著他說,孩子,寫草吧,爹一輩子吃的是草,擠的是詩,野火燒了草,月在水中撈。醒醒,爹喝酒去了】白居易醒來,一小時13分鐘寫下名作【草】。


白這個顏色


如何看待這首詩?

在宋人尤袤《全唐話》裡有這樣的記載:16歲的白居易帶著這首詩從江南到長安,拜謁名士顧況。顧況看到他的名字,就開了個玩笑:“長安米價方貴,居亦弗易。”讀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顧況便拍手叫絕:“有才如此,居亦何難!”(見張固《幽閒鼓吹》:“白尚書應舉,初至京,以詩謁著作顧況。顧睹姓名,熟視白公,曰:‘米價方貴,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即嗟賞曰:‘道得個語,居即易矣。’因為之延譽,聲名大振。”)這次“北漂”讓白居易踏上了詩歌創作之路。

白居易的這首《草·賦得古原草送別》,雖為16歲創作,但寓意深長,結構嚴緊,格調清新,韻律流暢,朗朗上口,不愧為詠物詩中的千古絕唱,中國詩歌寶庫中的精品。

這首詩並不是作者“靈光一現”的神來之筆,而是一種必然。原因有兩個,一是他天資聰慧;二是他勤奮好學,白居易曾經自述自己“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於口舌生瘡,手肘成胝。”有著天才的稟賦,又有後天的刻苦勤奮,作者如何不寫出這樣的詩?正因為他的勤奮好學、刻苦堅持,才沒有成為仲永式的“神童”,曇花一現,而是成為我國古代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

如何分析這首詩?

從思想內容上看,歷來有不同的看法。

如孫洙(《唐詩三百首》編者)認為:“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是比喻小人。“野火燒不盡”,比喻小人是剷除不盡的。“春風吹又生”,比喻小人會隨時出現。“遠芳侵古道”,指小人侵犯正道。“晴翠接荒城”,指小人文飾鄙陋。

另一種,把此時視為生命的讚歌。“……烈火再猛,也無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鬚,一旦春風化雨,野草的生命便會復甦,以迅猛的長勢,重新鋪蓋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離離原上草’,不是綠色的勝利的旗幟麼!”(《唐詩鑑賞辭典》)

但我以為,前者不敢苟同,作為一個16歲的少年,經歷有限,如何有對“小人”的體驗而發感慨?而後者又不全面。

此詩為送別詩。送別詩肯定主要突出的是友情,末句“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點明寓意,而這兩句源自《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這裡既包含了對生命力的歌贊之情,又以春草的旺盛、生機勃勃,來比喻友情的深厚。

因此,對一個少年來說,不要把這是內涵想得太複雜,歌贊春草“野火燒不盡”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又以這蓬勃的生命來寓意深厚的友情,這便是此首詩的題旨。

在藝術表現上來說,有以下幾方面

1.比喻、象徵手法的巧妙運用。前四句,用“離離”“枯榮”“春風吹又生”的自然現象來比喻和象徵並歌贊生命力的旺盛和頑強,沒有任何斧鑿雕飾的痕跡,既通俗易懂有寓意深厚,可謂詠物詩的典範。而末句的“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以物喻情、情寓物中,又跟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以滔滔江水象徵友情及依依惜別之情,有異曲同工之妙。

2.全詩章法謹嚴,結構通暢。全篇緊扣“草”來作文,不旁逸斜出,統一練達,主體和題材渾然一體。

3. 寫景抒情水乳交融,渾然天成,毫無牽強之痕。


音準不準


離情別緒青未了

古詩的寫作路數,古人從《詩經》析出“賦、比、興”三法則。

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用之辭也。也就是先寫他物,由此推出觀物心得、抒情言志。

《賦得古原草送別》屬命題作文,是十六歲的白居易為科舉考試的練筆詩。這首詩主旨是“離情”,以“古原草”為抓手抒發,嫻熟運用比興方式,字詞句別緻靈動,構建野曠情長的送別場景,引人感喟和遐思,是送別詩中的上乘之作。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首聯,原野的野草隨著季節,一年中春生夏茂秋枯冬殘,眼下正逢蓬勃時節。

頷聯,起興,由野草的生長狀態引發思考,野草生命力頑強如斯,即使野火燎原,春天一到,草根又從灰燼萌芽。物候有盛衰,歷經劫難,野草總能生生不息;暗喻人事有聚散,再多波折,友情也是綿綿長存。

上二聯初比初興,以野草的生命秉性比擬人情事理,交代友情堅韌,為下文抒寫離別惆悵砌基礎。下二聯大比大興,轉入正題,合上題意。

頸聯,放開眼界,野草鋪滿原野,挾著草青味,自遠而近漫卷而來,侵佔少人行走的古道;白日晴光裡,蒼翠草色又自近而遠湧向城池,遙望城池,彷彿荒蕪起來。

尾聯,在這大荒天地裡,又送別友朋,繁茂野草結成無邊青色,不分彼此欣欣向榮,我們卻要分別,因而無邊草色變作鬱青,恰如離愁別緒瀰漫。

景語皆情語。草木凋零和草木繁榮都可以為描述離情服務。前者是正向襯托,人哀物哀;後者是反向襯托,人哀物喜。本詩用反襯,把離情從低徊推向高潮;從全篇看,使用象徵手法,野草茂盛象徵離情倍增。

讀這首詩,不由自主代入離別雙方中一方,身臨青濛濛境界,經歷一場悲歡詩意。


樊虛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文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此詩作於貞元三年,作者時年十六。詩是應考的習作,凡指定的試題,題目前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類似。所以,從作者當時場景和狀態來看,本詩並不是應景有感即時而寫,而是借應考之題發揮作者的個人經歷感悟和學識沉澱,以及當時的心理活動情況。

從文學理論角度來說,命題“古原草送別”頗有借句融合我之實踐體驗感悟之意,草與別情,從古代的騷人寫出“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楚辭-招隱士》)的名句以來,就已經提供了一種觀察生命之草的視角。但是,要寫出“古原草”的生命特色,而兼顧送別之意,尤其要寫出新意,仍是實屬不易。

首句即扣題面“古原草”三字,多麼茂盛(“離離”)的原上草,卻點出草此刻的狀態,讓讀者由點到面,由面到立體的聯想,來感覺“春草”生命力旺盛的情景,可以說是從“春草生兮萋萋”脫化,而又伴隨作者深層次觀察所感,為後文開啟了新的個人思路。野草作為一年生植物,春榮秋枯,歲歲循環不滅,也自然的幫助作者引出了“一歲一枯榮”的野草生命輪迴特徵。然而,寫作“枯榮”和寫作“榮枯”又大不一樣。如寫為後者,便是秋草,便不能感嘆出三、四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好句來。

兩個“一”句復疊,形成詠歎,給人一種生生不息的感覺,也是為三、四句鋪墊。

從抽象的描寫,展開為一副形象的聯想畫面,畫面就是古原草具有非常頑強的生命力,哪怕是野火將其燒為灰燼,只要土中還留有根鬚,來年會更加茂盛。“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作為人類的一種生產實踐結果,這種體驗發生並被作者記憶,此處有感而發,揭示了野草這種生命的特點,並營造出一種壯烈的意境。“燒不盡”重點描寫火只能燒掉土地上的草葉,但野草的根鬚尚在,火受到土的影響是無法將其草根毀滅,毀滅其表而無法滅其根。“吹又生”,來年春風化雨,草根還是發出新芽生長茂盛。

寫出一種從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寫枯,一句寫榮,“燒不盡”和“吹又生”唱嘆有味,對仗工整天然,化繁為簡的大氣。

第五、六句繼續寫“古原草”,將重心“草”逐步轉移到“古原”上,來引出“送別”題意。上聯流水對,妙在自然,妙在精工,使得變化有致。從草的生命特點細節描寫,轉移到草存在的“遠芳”和“晴翠”狀態環境,與人居環境更加靠近與親近,讓人自然覺得具體、生動。芳而“遠”,古原上清香瀰漫可聞,翠而“晴”,綠草沐浴著陽光,秀色可見。“侵”和“接”,二字繼“又生”,更寫出一種蔓延的擴展之勢,生動的突出了生存競爭者的形象。“古道”和“荒城”則是有意緊扣題意,展示生機勃勃的野草之勢。

當然,作者並非為了寫“古原”而寫古原,同時藉此引出一場送別的典型場景,大地回春,芳草萋萋的古原如此迷人,而送別在這樣的背景上發生,不免讓人惆悵,同時又有此情此景的詩意。“王孫”二字借自楚辭成句,泛指行者。“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說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行遊未歸的人。而這裡變其用意,寫看到芳草萋萋而增送別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葉都包含別情。以小見大,睹物思情,讓結尾意味深長。詩句到此點名題意“送別”,完結整篇,“古原”、“草”和“送別”彼此打成一片,意境渾然一體。

全篇詩句自然流暢而兼顧工整,雖然是應考命題作詩,卻自然的引發了作者對實踐生活的總結、聯想和感悟,洞悉野草的生命真意,以小見大傳真情,化繁為簡出大意,平淡卻回味無窮,帶有樸素的自然之感,以此推陳出新,成為“賦得體”的千古絕唱。


慢時針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16歲時寫下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在詩中,白居易把對友人的思念比喻成離離原上的青草,雖然經過一年就枯萎了,但是它的生命還在,他的信念還在,即使是野火,也燒不盡的,只要溫暖的春風一吹佛,就又是一片綠草如而茵生機勃勃了。也表明了對友人的思念會像這萋萋芳草一樣,無盡無休。同時也希望友人向這離離原上草一樣,在任何困難惡劣的情況下,都能夠頑強的生存下去,而且生生不息。



大清遺民


白居易的《草》是思想性和藝術性兼備,志趣與情感俱佳的作品。“離離原上草”,意象是茂盛和廣袤,意境悠遠。“一歲一枯榮”,意境悽美。“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讚美了“草”的堅韌和頑強生命力。“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由遠及近,既有優美又有壯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滿腔的情思萋萋渺遠,慟人肺腑。


環宇一統


大家好,我是寒山筆記,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詩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頌,進而是生命的頌歌。詩的前四句側重表現野草生命的歷時之美,後四句側重表現其共時之美。全詩章法謹嚴,用語自然流暢,對仗工整,寫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渾成,是“賦得體”中的絕唱。

我們小時候只學到前四句,小學語文課本中缺少的那四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它的意思是說,古原上的青草香佔滿了古道,陽光下的翠綠草色連著遠處的荒城。我在這裡又送友人遠去,這萋萋芳草都是離別之情啊。“遠芳侵古道”二句,是繼前面四句所寫的野草頑強生命力後,對野草的清香著重進行了描寫,同時也有一種春草蔓延擴展之勢。

綜觀白居易的這首詩,主要是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而隨著我們人生閱歷的增加,相信大家如今在讀這首詩的時候,無論是對於詩中的“草”的精神,還是白居易送別友人時的別情,都有了更為深刻的屬於自己的理解。





寒山筆記


先來複習一下這首詩:\r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r

然後瞭解一下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r

其次瞭解一下白居易寫《草》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此詩原名《賦得古原草送別》,是作者為準備科舉考試而擬題的習作。\r

據上可知,白居易在準備科舉考試中題寫了《草》這首詩,此詩中“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句家喻戶曉、廣為傳誦,不論作者當時寫此詩是寓意抒發還是諷刺及針砭時弊,單從字面上看,字詞簡單,詩句平白,但是從其延續的時間跨度來看,不得不讓人驚歎,此詩的深意以及達到的文學藝術效果,白髮老者和懵懂小兒都能傳唱,其詩意和詩境不容小覷,該詩所體現的去偽存真、進步生髮、對生命的讚揚、對高瞻遠矚的讚頌、以及拼搏進取生生不息的精神,著實讓人驚歎,也正是如此,賦予了該詩從古流今的綿延生命力,正所謂,“自古多少英雄事,布衣百姓知幾家”,敬請饗者細細品味。


雲是雨的雕塑


想要理解首先要了解:《草》原名《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古原上的野草亂生亂長, 每年春來茂盛秋來枯黃。 任憑野火焚燒不盡不滅, 春風一吹舊蓬勃生長。 遠處芳草掩沒古老驛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綠清朗。 春綠草長又送遊子遠去, 萋萋亂草可比滿腹離傷。

評析: 這是詠物詩,也可作為寓言詩看。有人認為是譏刺小人的。從全詩看,原上草雖 有所指,但喻意並無確定。“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作為一種“韌勁”而有 口皆碑,成為傳之千古的絕唱。


16歲的白居易是非常刻苦好學的,16歲的年紀不算小也不算大,白居易卻已經有了自己獨立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史書記載白居易小時候讀書勤奮,不懼艱辛,迎難而上,讀得口都生出了瘡,手都磨出了繭,年紀輕輕的,頭髮全都白了。由此能出此佳作並非偶然。

前四句更多的是表達出詩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思考。

世間萬物都不可能一直靜止不動,變化才是世上萬物的通用規則,草有枯榮、有盡生,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不完美是人生的常態,但是追求完美卻是不變的追求方向,只有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堅定的志向,小草可以不被野火燒死,來年又會生髮;人生亦如此,會經歷不同的磨難但是隻要堅持不放棄,終會迎來機遇,春風吹又生,春來發幾枝。

後四句簡明扼要,與前四句意境暗合,直抒胸臆,畫龍點睛。

經過了前四句的鋪墊和渲染,後四句直接點出送別的悲傷之情,古原上的草有枯榮,古道上有翠綠的風景和遠處的芳草,但是即使有這樣的美景,白居易也無心觀賞,因為他又要送朋友離開了,心裡很悲傷。但是白居易心裡知道草有枯榮,人有離別也有重逢,白居易不會悲傷,因為白居易知道他和他的朋友還有再重逢的,正如白居易寫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