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結束後,很多孩子將患這種“病”!比病毒還可怕的是這些...


疫情結束後,很多孩子將患這種“病”!比病毒還可怕的是這些...

受疫情影響,不少孩子的開學時間被迫推遲,沒有推遲開學的人也轉變為線上學習。


由於疫情局勢複雜,相信很多人已經很久沒有出門了,都老老實實待在家裡。待在家裡該如何避免無聊呢?


相信絕大部分人這段時間都是靠手機、電腦、電視這些電子產品「續命」的。畢竟被迫待在家裡實在太無聊了,而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刷個微博、抖音,打個遊戲或者看個電影啥的都很容易消磨時間。


疫情結束後,很多孩子將患這種“病”!比病毒還可怕的是這些...


沒錯,待在家裡確實是最安全的。但是,在疫情結束後很多人會得這個病——近視。對此,有網友調侃道:疫情結束後恐怕醫院裡的眼科要爆滿了。


這還真的不是玩笑話,尤其是家裡有孩子的,趁現在重視起來還不遲!


根據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顯示,我國7—12歲小學生、13—15歲初中生、16—18歲高中生及19—22歲大學生的視力不良率分別為45.71%、74.36%、83.28%和86.36%。並且每年以8%的速度增長,居世界第一位


如果沒有有效的干預,我國5歲以上人口的近視患病率將在今年增長到51%左右,患病人口逼近7億!


疫情結束後,很多孩子將患這種“病”!比病毒還可怕的是這些...


可能很多父母會覺得,近視一般都發生在青少年身上,畢竟他們學業繁忙,近視率會相對高一點。而自家孩子年紀小,肯定不會近視的。


這種思想是錯誤的!


就在1月13日,廣東一5歲半男童因看東西需要離的很近,總是眯著眼睛皺著眉頭,被家人送到醫院就診。


檢查結果一出來,全家人都不敢相信,這個小男孩右眼近視975度、散光225度,左眼近視750度、散光300度。更讓人痛心的是,小男孩的眼底照相顯示已經是豹紋狀眼底,很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


疫情結束後,很多孩子將患這種“病”!比病毒還可怕的是這些...


原來,在3歲時這個小男孩的媽媽就給他買了學習機使用,在每天使用6個小時後,造成了如今這不可挽回的後果。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預防近視要從小抓起!


01.近視的前兆


近視不是無緣無故就會患上的,一般都會有一些早期症狀:


❶ 當眼睛出現不適時,會給出警告信號,最初的、也是最直接的警告信號就是眼睛乾澀。這個時候會眯眼、不斷眨眼、眼睛內部就像有顆粒物體在摩擦一樣。


由於長期專注看東西,導致眨眼次數減少,潤滑眼球的眼淚會加快蒸發,這個時候眼睛自然會幹澀了。


❷ 長期近距離使用電子產品時,眼睛會出現酸脹現象,甚至伴隨著頭暈噁心等。因為近距離觀看的緣故,導致眼部肌肉一直在緊張工作,這個時候眼睛酸脹就是在警告你眼睛該休息了。


❸ 學走路時更容易跌倒或者絆倒。


❹ 最後一點,也是最嚴重的一點。在長期近距離用眼後,會使你的眼睛看東西越來越模糊,這個時候你距離近視只有一步之遙。


疫情結束後,很多孩子將患這種“病”!比病毒還可怕的是這些...


02.影響視力的因素


導致近視的因素有很多,我們主要將其分為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這兩大類。


一聽到遺傳因素,是不是很多寶爸寶媽們就慌了?畢竟現在近視的人很多,如果自己是近視,會不會把近視遺傳給寶寶呢?


這還真的不一定!


一般,600度以下的近視都不會遺傳給寶寶;而超過600度的高度近視也不是說肯定會遺傳給寶寶,只是會有一定概率遺傳。


疫情結束後,很多孩子將患這種“病”!比病毒還可怕的是這些...


那如果父母雙方中有高度近視的,該怎麼辦?


  • 首先,在孕期可以多曬太陽,這有助於鈣的吸收,並有利於胎兒眼睛的發育。
  • 其次,要注意補充各種維生素,如維A、維B1、維B2和維C等,畢竟這些都是保證胎兒眼睛發育的營養元素。
  • 最後就是提前注射風疹疫苗,畢竟孕期如果感染了風疹病毒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眼睛的發育,甚至導致胎兒出現先天性白內障。


環境因素往往比遺傳因素的影響更大:


現在很多家長為了自己省心,於是就拿電子產品去安撫寶寶,殊不知這是在把寶寶的眼睛往「死路」上送!因為寶寶眼睛處於發育的關鍵時期

,十分脆弱,這個時候接觸電子產品更容易受到傷害。


還有就是戶外活動時間過少。當然,現在這特殊時期是不建議去戶外活動的。只是在平常時候,應該多帶寶寶進行戶外活動,這更有利於寶寶眼球的調節。


03.對視力的判斷


其實,視力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想要保護眼睛和預防各種眼病,那麼0—6歲是最為關鍵的一個時期。想要清楚認識到孩子視力發育情況,那就要從孩子眼睛的發育說起。


疫情結束後,很多孩子將患這種“病”!比病毒還可怕的是這些...


孩子的眼睛和成年人的眼睛主要有下面兩點不同。


首先是孩子的眼睛都比成年人的小,還有就是孩子在剛出生時,眼軸一般只有16mm左右,也就是說存在著300度左右的遠視。


疫情結束後,很多孩子將患這種“病”!比病毒還可怕的是這些...


伴隨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眼球會不斷增大,視力也在相應增加,這個時候遠視就會減輕。等到18歲時,眼軸達到24mm的正常值,這個時候視力便是正常的。


如果晶狀體沒有任何變化,眼軸增長過快了,並超過24mm,那這個時候就形成了近視。要知道,近視是不可治癒的!


這是兒童眼軸發育均值:


疫情結束後,很多孩子將患這種“病”!比病毒還可怕的是這些...


通過這個表格,你可以自行判斷孩子的眼軸長度是否正常,並進一步區分孩子的視力情況。


在孩子成長髮育時期,是預防近視的最好時期,這個時候最好定期帶孩子去進行視力檢查。


04.如何預防


如何科學地預防近視?如果孩子一不小心近視了,又該如何科學地矯正呢?下面這些方法,希望能夠給每一位家長帶來一定的啟發,堅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孩子面前儘量少使用電子產品,給孩子做好表率。


❶ 增加戶外活動時間


保證每天2小時,每週10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可以讓青少年近視發生率降低10%以上。(這個特殊時期可以暫緩戶外活動)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還沒有近視的孩子來說,充分的戶外活動,能有效增加遠視儲備,預防近視。但對於已經近視的孩子來說,戶外活動的保護並沒有那麼明顯。


❷ 控制電子產品對眼睛的傷害


孩子眼睛使用的調節力(屈光度)和距離有著一定關係:1/距離(單位/米)=D(屈光度)


就好比,孩子看手機的距離大概是20釐米,所用的調節力為5.00D(500度),看電腦使用的調節力為2.00D(200度),看電視一般距離在3米,所以調節力為0.33D(33度)。從這我們能看出來,電子產品對眼睛的傷害為手機>電腦>電視,家長們需要關注一下。


另外,最好不要讓3歲以下寶寶接觸電子產品,可以使用其他的方式安撫寶寶。家長們也最好放下手機,一方面以身作則,另方面多陪陪孩子。


❸ 調整室內光源


室內光線如果太暗,眼睛更容易疲勞。要注意的是,這裡的調亮光線並不止是調整檯燈高度和亮度,同時還包括吊頂燈、背景燈等。


❹ 飲食和生活習慣改變


孩子往往喜歡吃甜食或者其他刺激性食物,殊不知這些也是「甜蜜」的負擔。長期飲食不均衡會導致維生素A缺乏,並降低體內的鈣質,使得眼球壁的彈力減弱,這更容易導致近視的發生。


最好為能夠添加輔食的寶寶多補充維生素A(胡蘿蔔、紅薯等)、維生素C(西紅柿、獼猴桃)、黃葉素(菠菜、南瓜)等。最好讓孩子早睡早起,畢竟身體健康發展的基礎,也是眼睛的根基。


Dr.X說:


近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防治近視需要我們每個家長的不斷努力。如果孩子已經近視或者有近視趨勢的,一定要積極預防,科學干預。


▼關注我,走進臨床醫生的生活!


-Dr.X-

一個醫學博士、外科醫生和三娃奶爸,

帶給你有態度、有溫度的健康乾貨和育兒錦囊~

關注我,每天多一點健康

(蛋白質、糖尿病、老年人、抗病毒藥物、柳葉刀、醫護人員、預防醫學、體溫、傳染病、感染性...更多科普內容可關注Dr.X

疫情結束後,很多孩子將患這種“病”!比病毒還可怕的是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