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做好足部內旋,提升自由泳腿速度


做好足部內旋,提升自由泳腿速度

朋友常年遊自由泳,時間長了會遇到瓶頸。當我給他分析技術問題的時候發現,基礎細節缺失較多。比如在水下看技術的時候,踢腿的效果很不好,我問他打腿哪裡感覺阻力大?他和我說,沒仔細體會過。

通過調整一些細節,朋友找到很好的技術感覺,並且在速度上立刻有了進步。這些細節包括核心力量控制、髖關節發力和足部旋轉。核心力量和髖關節發力我們在以前的文章中有所提及,那這次我們就把足部旋轉這個動作細節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幫助到你。


找不到感覺的自由泳腿


做好足部內旋,提升自由泳腿速度

朋友說找不到感覺一是因為在學習的時候沒有被告知有一個技術細節,二是因為這麼久以來他都是通過“蠻力”成為了這個泳池的“霸主”,所以根本不知道且忽略了腳板還需要微微向內旋轉,保持“內八字”增加推進阻力這一點。


為什麼說雙腳應該保持“內八字”


做好足部內旋,提升自由泳腿速度

其實大家可以考慮一下我們為什麼戴腳蹼會感覺比較明顯。因為我們在向下踢腿的時候,雙腿起到的是擺動驅動功能,真正產生阻力的是我們戴上腳蹼的雙足。如果我們脫下腳蹼,雙足平面依然應該是推進阻力的重點區域。雖然面積不大,但是相對於雙腿圓柱體,作為末端的腳板面積起到了和魚尾相似的作用。

可是朋友們在學游泳的時候可能會忽視這個基礎。特別是我的朋友走路時是“外八字”,如果下水不注意這個細節,更找不到感覺。


轉到什麼幅度才是標準的

做好足部內旋,提升自由泳腿速度

抱歉,我不想拋出這個標準,因為究竟是股骨旋轉30度還是脛骨旋轉20度都難以指導我們找到最好的感覺。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大腿向裡側轉,轉到雙足平行即可。


哪些技術動作階段我們需要這樣的感覺

做好足部內旋,提升自由泳腿速度

自由泳腿

無論是單獨打自由泳腿練習還是完整的配合遊,請你先找到向下踢水時腳背的阻力感。

仰泳腿

和自由泳一樣的動作模式,區別在於向上踢腿的時候很容易踢出水面,而不容易找到腳背有水阻的感覺。這時我們可以選擇降低擺動幅度,在膝關節不出水的前提下,儘可能踢出水花,找到感覺。

海豚腿

雙足踢腿的感覺要大於單足。海豚腿不單單是形似,形似中必然有和其相符的力學原理。在海豚擺尾的末端,就和我們人體將運動鏈全部運作的力釋放到雙足後推動流體的形式相似。


小結

做好足部內旋,提升自由泳腿速度

踢腿時雙腿向內旋轉,讓雙足足背平行,形成踢腿時有效的推進阻力面,是我們在學習踢腿技術動作中的基礎。如果你忽略了這一點,現在把它加入到自己的訓練方案並不晚。

在練習時,不要過多地追求技術動作細節的角度,從而讓自己忽略了整體性。畢竟鞭狀踢腿涉及核心力量、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足踝的位置也是不對的。


取之前人與科技,舍予益友和新論,通過游泳讓我們一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