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鍾繇的小楷,你怎麼看?

鍾繇(151-230年),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許昌)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書法家、政治家。歷任尚書郎、黃門侍郎等職,後被曹操委以重任,為司隸校尉,鎮守關中,功勳卓著,以功遷前軍師。魏國建立,任大理,又升為相國。曹丕稱帝,為廷尉,進封崇高鄉侯。後遷太尉,轉封平陽鄉侯。與華歆、王朗併為三公。魏明帝時,被封為定陵侯,加受太傅,故世稱“鐘太傅”。太和四年(230年)卒。

鍾繇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精於小楷,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與王羲之並稱為“鐘王”,與張芝、王羲之、王獻之合稱“書中四賢”。南朝庚肩吾將鍾繇的書法列為“上品之上”,唐張懷瓘在《書斷》中則評其書法為“神品”。

鍾繇的小楷,你怎麼看?

薦季直表


鍾繇書法以東漢工篆隸的曹喜,長於行書的劉德升,善八分的蔡邕為師,取諸家之長為己所用,後終有所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楷書新體。所以,鍾繇的書法隸、真、草皆能,尤其真書著稱。

鍾繇篆、隸、真、行、草書體兼工,尤精楷書,鍾繇所處的時期,正是漢字由隸書向楷書演變並接近完成的時期。在完成漢字的演變這個重要的過程中,鍾繇繼往開來,一方面他能適應時代潮流,善於學習民間出現的新書體;另一方面他勤奮學習,善於思考與鑽研。

鍾繇的傳世楷書真跡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宋以來法帖中所刻《宣示表》《賀捷表》《薦季直表》《力命表》《墓田帖》等,都出於後人臨摹。 《賀捷表》又名《戎路表》《戎輅表》,東漢建安二十四年鍾繇六十八歲時所書。內容為得知蜀將關羽被殺的喜訊時寫的賀捷表奏。《賀捷表》,各盡法度,為正書、祖。

鍾繇的小楷,你怎麼看?

賀捷表


鍾繇小楷最大的特點是“古”而“活”。小楷的最高境界莫過於此。小楷要寫出“古”意,字體必須往上靠,點畫結體儘量帶些分書意味。除此之外,漢字結構是否受到偏旁部首的影響也是它有無古意一個重要標誌。也就是說,寫小楷如果拋棄偏旁概念,反楷法而行之,也能加強字體的古拙趣味,鍾繇小楷,正是如此。由於鍾繇生活在隸書普遍使用的時代,寫慣了隸書。因此,當他創新寫楷書時,總還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在其中運用一些隸書的筆法與結體,使楷書質樸而顯古意。而那個時代,還有一條主線是章草。所以鍾繇的小楷裡面除了隸書意外,還融入了一些章草筆意。這樣使得小楷顯得靈動了。而不是呆板。憨而不板,這是鍾繇的境界。《薦季直表》是鍾繇的書法中最不成熟的楷書作品。而我認為在鍾繇的書法中,《薦季直表》最“古”,最“活”。“活”即自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作一些規律化的書寫。鍾繇的高人之處在於他在結體上並不刻意地過分追求,往往一任自然,因字賦形。其字型偏扁,橫長豎短,橫細豎粗。其筆畫帶有濃重的隸書味道。例如其中的“素”、“老”等,其長橫的收筆用的就是隸書的筆法。並且,在整個字帖中,幾乎所有的轉折都是圓轉的。這就是從隸書和篆書中取法而來的。圓潤並且飽滿豐富。其偏旁很多都採用章草的筆意為之,例如其中的“復”(“復”繁體),把雙人旁用草法為之。很多字看起來似乎很鬆散,其實形散意連。其中的“間(“間”繁體),看起來似乎沒有兩個筆畫是相連接的,但是其筆意卻是緊密相連的,因此整個字是凝聚的,是不失法度的。有“疏可走馬”之態,因而有一種質樸自然之美,這當即是古人所評“鍾書天然第一”的原因之一,也正是明、清兩代頗耗“功夫”的“館閣體”終不及之的重要原因。較之《薦季直表》,被尊為“正書之祖”的《賀捷表》就少了很多古意了。不管是結體還是筆法,都要成熟得多,都基本脫離了隸書的影響,成為真正的楷書結體和筆法了。顯示出成熟的楷書體態和氣息,因此被尊為楷書藝術之不祧之祖。這也是不為過的。但我卻也不因此而覺得《賀捷表》的藝術成就要高於《薦季直表》。觀鍾繇小楷時,領會其中的“天然”氣息,也就是“拙”味,至關重要。也許就是因為《賀捷表》的成熟。明末傅山就提出“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定真率毋安排”的書法審美標,《薦季直表》完美地詮釋了這種審美標準。

鍾繇的小楷,你怎麼看?

宣示表


從學習的角度看,如果從技法的角度切入,把握和鐘的整體,並不算難。當然還是比唐楷要難的。因為唐楷有一定的規律性,只要你掌握了其中的規律,按著規律寫,總不會錯。而鍾書,就是沒有規律可尋。很多都是需要靠自己去思考,去發揮。要讓別人看出你是學鐘的,不難。但要“悟”出其中清和簡遠的氣韻,蕭遠恬然之雅氣,決非易事。品鍾繇之小楷,如吟一首首優美的田園詩,溟和著疏朗、儒雅、靜穆的情調。甚至讓你,帶著虔誠,去臨摹,去品味。

現代人學書法,往往帶著一顆急功近利的心,往往從唐楷入手,然後學習行草能真正平靜下心情寫小楷的人有下降的趨勢。而從實用出發,能真正學習鍾繇小楷的人也少了。但是,我相信,某一天,人們真正將中國書法,一路看下來。鍾繇還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還是一顆璀璨的明星閃耀著光芒。鍾繇,在我的心目中就是“晉尚韻”的最好詮釋,就是晉“韻”的極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