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1061年,苏辙送兄到郑州后,返回开封并寄诗《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轼依原韵作此诗。和诗能做到如此情思交融、意蕴深远,一派自然天成气象,殊为难得。

前四句可单独成诗,富于哲理。人生不定,奔走停留,时或留下印记,也会随着时间消失,并不断踏上新的征途;就好似飞鸿踏雪,偶留痕迹,转眼又飞向远方。苏辙于渑池有两次缘分,却又未能停留,故有怀旧之情,苏轼以此论解之。形象生动,寓意深远。

“老僧”联是对前文议论的印证,也是对苏辙题诗的回应。虽有怀旧之情,却又能超脱于外,以人事代谢、往来古今为自然之道。最后一联回首昔日艰难岁月,激励苏辙珍惜当下,释怀过往,积极进取;展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附苏辙原诗: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