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關於“毒木耳”,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7月27日,浙江金華一家三口吃了浸泡兩天兩夜的黑木耳中毒,其中7歲小女孩雯雯(化名)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ICU搶救了一個多星期,全身血液置換了4次,依然沒能醒過來,目前仍生命垂危。

關於“毒木耳”,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久泡的黑木耳有致命劇毒,新婚妻子器官衰竭昏迷不醒”

“奪命黑木耳!男子吃進重症監護室”

“黑木耳食用不當會致命?99%的人都不知道!

......

近年來,因誤食變質黑木耳而進醫院的案例時有發生,雯雯的病情牽動著無數網友的心,很多網友在為雯雯感到惋惜的同時,也對吃黑木耳產生了諸多擔心和疑慮,紛紛在後臺留言:“原來泡發時間過長的黑木耳這麼毒!”、“以後再也不敢吃黑木耳了!”長時間浸泡黑木耳會不會導致毒素產生?米酵菌酸毒素到底從何而來?整個浸泡過程究竟發生了什麼,從而使鮮美可口的黑木耳搖身一變成為致命的“毒木耳”?

久泡導致黑木耳變質

關於“毒木耳”,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專家提醒:木耳本身無毒,但如果室內溫度在20℃以上,特別是夏季高溫,木耳變質的速度非常快。當發泡時間超過8小時,變質所導致的細菌量將達到原來的數倍至幾十倍,就有可能生成毒素,而中毒原理和誤食毒蘑菇類似。

浙江省疾控中心就“毒木耳”事件發表回應,他們通過試驗證實,雯雯及家人確實是吃了黑木耳導致米酵菌酸中毒,但長時間浸泡黑木耳很難產生米酵菌酸。專家推薦可能和雯雯家的環境有關。

TIPS:泡發黑木耳有絕招!

發泡木耳最好用熱開水,熱水會縮短髮泡時間,減少木耳被細菌汙染的機會,只需3~4個小時就可將木耳發泡好。

誤食會導致休克、多臟器衰竭

浙江省疾控中心理化毒理所徐小民博士介紹,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單胞菌引起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毒性代謝產物。

臨床症狀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脹等,重者出現黃疸、腹水、皮下出血、驚厥、抽搐、血尿、血便等肝腦腎實質性多臟器損害症狀。

雯雯一家在就診當天,當地醫生考慮到他們發病前一天吃了涼拌黑木耳,再結合發病過程和臨床症狀,當地醫生初步懷疑是食物中毒症狀,上報金華市疾控中心。

經金華市疾控中心現場調查,結合患者中毒症狀,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專家高度懷疑為米酵菌酸中毒。

關於“毒木耳”,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什麼是米酸菌?

關於“毒木耳”,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單胞菌屬酵米麵亞種產生的一種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椰毒假單胞菌不耐高溫,很容易被高溫殺死,但是它所產生的“米酵菌酸”毒素耐熱,一般烹調方法不能破壞其毒性。其最適生長溫度為37度,26度為最適產毒溫度,pH5~7範圍內生長較好。

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食物中毒多發生在夏、秋季節。潮溼、陰雨的天氣,再加上儲存不當,椰毒假單胞菌在食物中易大量地生長繁殖,吃了這種食物極易發生中毒。米酵菌酸耐熱,一般烹調方法不能破壞其毒性,但日曬兩日後可去除90%以上的毒素。

米酵菌酸毒素還存在於哪些食物中?

關於“毒木耳”,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米酵菌酸已被證明可能存在於變質的發酵玉米麵製品、變質鮮銀耳及其它變質澱粉類製品中。

除了吃黑木耳導致中毒的案例之外,2015年3月,遼寧某小區內一家四口因為食用“酸湯子”中毒,在30小時內相繼離世,包括80多歲的母親,大兒子和二兒子,還有二女兒,年齡都在五六十歲。經過調查,懷疑是“酸湯子”變質產生的米酵菌酸毒素,引發的酵米麵中毒。

事件發生後,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了2015年第2期食品安全提示公告,建議市民不製作、不食用米查子等酵米麵類食品。

尤邁診所提醒大家:為避免誤食中毒,應做到幾下幾點——

1.保持良好的廚房衛生環境,不留剩飯剩菜,及時洗淨餐具,不留食物殘渣。

2.在食用木耳等需要泡發的食材時,儘量用熱水泡發以縮短泡發時間,隨吃隨泡,從而降低食品汙染風險。

3.木耳浸泡後如發現

有異味或手摸感覺有粘液產生,請立即丟棄不可食用。

4 食物中毒時間的發生均有不可或缺的幾大條件,食品被汙染;在適宜的溫度、水分、pH及營養條件下,細菌急劇大量繁殖或產毒;進食前食物加熱不充分,未能殺滅細菌或破壞其毒素;食用者免疫力低下或處於疾病狀態。

因此,只要我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科學對待,就能將食物受到汙染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毒木耳的鍋木耳不能背,大家說呢?

關注“北京尤邁醫學診所”或“尤邁健康”微信公眾號,瞭解更多健康資訊和協和大專家背後的故事。若確認需要預約北京協和專家服務,可添加微信號youmaizs,進行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