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靖难之役的胜利,是历史的纠偏,否则弱宋的屈辱历史将再次重演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朱标此人,性格儒雅,刚柔相济,很得朱元璋和朝中文臣武将敬重,朱元璋也很满意这个儿子,但是可惜的是朱标身体不太好,在公元1392年5月17日,年仅三十七岁就死了,朱标死后,朱元璋本来想再立四儿子朱棣为太子,但是碍于传统宗法立长立嫡的规矩,只得立了朱标十五岁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六年后,也就是公元1698年,朱元璋死了,朱允炆继位为帝,号称建文帝。

朱允炆继位后,在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个嘴炮的忽悠下,开始了削藩行动,削藩是一个危险的政治和军事改革,需要强大的实力和高深的谋略,汉代景帝的削藩引发了七国之乱,幸好有个名将周亚夫,这才平息了叛乱,汉朝的削藩直到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在汉庭强大的军事威慑和汉武帝高明的政治手段下才把削藩这个事搞定了。

靖难之役的胜利,是历史的纠偏,否则弱宋的屈辱历史将再次重演

建文帝朱允炆朝服图

而建文帝没有汉武帝的才干,手下又没有高明的谋士,手中拥有的只是皇帝这一名号,削藩又没有主次之分,为大敌朱棣留下了充分的造反时间,在朱棣举旗叛乱,又是败着连连,不仅用错了平叛大军统帅――草包李景隆,而且打起来还对叛王朱棣呵护有加,下不了死手,愚蠢的一再纵其逃跑。

终于被朱棣翻盘,建文成了昙花一现的短命政权,为历史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猜想。

朱棣翻盘成功,由叛王洗白成了永乐大帝,五征蒙古,打下了大明的赫赫军威,确实也无愧于大明王朝,是大明继朱元璋后第二个优秀的帝王。

靖难之役的胜利,是历史的纠偏,否则弱宋的屈辱历史将再次重演

建文帝心腹齐泰图像

纵观华夏历史,大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帝王性格明断而刚强,那就是一个开疆拓土的强盛时代,凡是帝王性格优柔寡断,那就是一个国家备受外敌凌辱的憋屈时代

汉武帝的强势,一扫和亲的屈辱,让强汉拓地数千里,“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至今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唐朝的强势,打出了盛唐的气势,天可汗,是唐朝极边各游牧民族对太宗李世民的尊称。

靖难之役的胜利,是历史的纠偏,否则弱宋的屈辱历史将再次重演

建文帝重臣黄子澄图像

而宋朝自赵匡胤之后各帝王的软弱,让宋朝成了华夏历史上最无能憋屈的朝代,大到契丹,小到西夏,都可以随时对宋朝予取予夺,岁币,岁赐,成了外族不进犯大宋的保护费。

抗日战争,蒋介石对日本的退让,导致了数千万军民的死伤和十三年的艰难抗战,抗美支援朝,新中国的强硬出兵,打出了新中国的尊严,中华民族从此彻底站了起来。

我们再来看看永乐帝朱棣把建文帝赶下台的所作所为,朱棣自登基后,就组织了五次对蒙古的征讨,由此可见当时大明北方边境蒙古势力威胁之大,经过了朱棣五次的大规模征讨,在朱棣死后二十多年还发生了土木堡之变,由此可知,假如没有朱棣的那五次大征讨,蒙古实力会膨胀到何等程度。

从建文对付朱棣的军事行动中,觉可以看出建文帝朱允炆只是一个明英宗朱祁镇式的人物,优柔寡断,没有决断能力,手下的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又都是书呆子的理论家,说话一套一套的,但是具体办事能力很差,朱允炆拥有全国政权,又是朱元璋的法定接班人,居然被一个藩王夺了位子,其军政能力实在令人无语。

靖难之役的胜利,是历史的纠偏,否则弱宋的屈辱历史将再次重演

方孝儒图像

就算朱允炆侥幸战胜了朱棣,可如此一个好人皇帝,如此一般嘴炮大臣,根本不是凶悍狡猾的蒙古势力的对手,面对情况复杂的北部边防,建文君臣要么是进退失措,要么是被动挨打,明英宗朱祁镇的无能导致土木堡之变大家早已知道,能力与朱祁镇近似的朱允炆,是战胜不了蒙古势力的,明蒙双方博弈的结果就是明朝丧师失地,多次战败后,黄河以北的领土丢失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幽云十六州将再次沦陷。

失去了幽云十六州的明朝,为了防备蒙古军队的南下,只有采用宋朝对付契丹的防御策略,强大的明军将全线收缩,大明疆域将变得和北宋差不多,如此一来,大明也就毫无疑问的成为了第二个弱宋。

靖难之役的胜利,是历史的纠偏,否则弱宋的屈辱历史将再次重演

明成祖朱棣图像

靖难之役就算朱棣被打败,但假入朱棣逃脱,他肯定会跑到草原上借兵,有了强大的蒙古骑兵,加上朱棣在北方的人气和名望,一场旷日持久的南北战争不可避免,战争过后,无论朱允炆和朱棣谁胜利,大明都将元气大伤,此时面对参战的蒙古军队,明朝不大出血是送不走的,最后的结果就是割地赔款,大明将失去北方大片领土,北宋的屈辱将再次上演。

朱允炆,你不要抱怨,你的失败,是大明千万百姓的胜利,朱元璋,我要诅咒你你的一念之差,差点毁掉了大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