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從何處來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堅持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方針,以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為兩個輪子,全面提高經濟整體競爭力,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從何處來?12月13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主辦的2019央視財經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經濟學家、企業家等圍繞“賦能高質量發展”主題進行了交流研討。

落實創新驅動

在機場、銀行、物流等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專用人工智能在單向測試、大規模圖像識別和人臉識別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近年來,以人工智能、大數據、5G通信、區塊鏈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以基因技術、再生醫學、合成生物學等為代表的生物科技,不斷孵化催生出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引領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

當前,科技創新能力成為各國競爭的核心領域,如何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在推動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進程中,自主創新具有重要支撐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發揮國有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積極作用,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完善科技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論壇上指出,要以高質量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核心就是要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科技創新,更好地發揮戰略支撐作用。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健全國家實驗室體系,通過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推動製造業優化升級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支持戰略性產業發展,支持加大設備更新和技改投入,推進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要健全體制機制,打造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集群,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如何提高產業基礎能力,推動製造業優化升級?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在論壇上表示,要分行業查找核心基礎零部件和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產業技術基礎等“四基”問題,制定“一攬子”突破項目的方案。抓住行業的重點、難點和痛點,對“四基”問題通盤研究,多措並舉,提升製造業行業能力和水平。

李毅中介紹,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而當前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催生了很多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同時也在推動著製造業企業去完成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速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步伐。

製造業優化升級離不開高質量資本市場的支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融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閻慶民指出,賦能高質量發展,應當把先進製造放在重中之重,服務實體、提高實體。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資本市場如何圍繞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12字目標來服務實體經濟,是當前資本市場最核心的任務。

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要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發揮制度創新的潛力。”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肖亞慶說,賦能高質量發展要發揮市場的力量,也要依靠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

當前,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營造公平競爭有序的制度環境。

“要鼓勵競爭、鼓勵創新、保護知識產權,只有做到這些才能進一步促進創新經濟的發展。”肖亞慶說,只有公平競爭、優勝劣汰,形成“殭屍企業”退出機制,才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只有打擊假冒偽劣、侵害企業權益的違法行為,才能為誠信企業發展拓展更多空間。

肖亞慶指出,推進高質量發展不僅要關注供給側,也要注意消費需求的重要作用。我國有近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和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的強大購買力,具有巨大的市場優勢。消費者規模擴大及水平提升是持續拉昇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也是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優勢。賦能高質量發展要發揮市場監管在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消費者權益上的重要作用。

肖亞慶表示,消費者導向的創新是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只有維護好消費者權益,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才能挖掘強大的國內市場潛力,拓展企業發展空間,提高發展的質量。

(本報記者 姚亞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