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探訪隔離病房 致敬最美逆行者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襲,

醫護人員捨棄團聚,

日夜奮戰在臨床一線,

你們勇敢逆行的身影,

為我們帶來黑夜裡的光亮,

致敬最美逆行者!

責任,是他們的信仰

探訪隔離病房 致敬最美逆行者

腫瘤一科金曉潔醫生

1月24號,腫瘤一科金曉潔醫生進入隔離病房,本應和家人一起團圓的除夕夜,她卻選擇逆向而行,作為一名呼吸專業的醫生留守在患者身邊。“患者需要我時,我沒想太多,到一線去工作這是我的責任。”金曉潔說。

家人得知金曉潔要進入隔離病房時,雖有幾分擔心,但是還是選擇支持,“爸媽讓我自己注意安全,吃好休息好,保持健康的體質。”

在隔離病區,金曉潔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帶著護目鏡,因為護目鏡上起霧視野模糊,水霧凝結成水珠沿著臉頰流下。進隔離病房前,金曉潔儘量少喝水,少上廁所。

隔離病房值班醫生主要負責患者病史的採集等工作,以便進行病毒病原學監測。同時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幫助患者樹立信心。我們給每位患者都留下了電話號碼,方便患者隨時和我們聯繫。”金曉潔說。

為了更好開展工作,金曉潔主動提出晚幾天從隔離病房出來,“ 我並不後悔我的選擇,現在正是患者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在之前也接診過一些結核病人,雖然這次的病毒更危險,但是我不怕,我作為一名呼吸專業的醫生應當堅守一線,守護人民健康。”金曉潔告訴我們。

世界上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他們只是穿上白大褂的普通人,一樣的血肉之軀,穿上防護服為我們築起了一道道生命的防線。


90後護士勇於擔當,堅守一線

探訪隔離病房 致敬最美逆行者

產科洪盼盼護士

產科機動護士洪盼盼是一名95後,2003年她剛7歲,並沒有多麼深刻的記憶,但這一次新型冠狀病毒她銘記在心,因為她是這場抗疫之戰的戰士之一。

“在朋友圈看到這句話,‘非典那年我五歲,今年我22歲,那時候全世界保護90後,這次換我們90後保護世界,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這句話觸動了我,如今我成為一名護士,心中的使命告訴我,一線需要我,需要我們這代90後熱血青年。”洪盼盼說。

1月23日,洪盼盼進入隔離病房。工作環境與平日相比,時間加長,十二個小時雙崗制度。她和同事們的防護服一穿就是接近十二個小時,在為數不多的休息時間摘下口罩,臉上甚至都是口罩壓出的紅印。這樣的工作無疑是辛苦的,可她知道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要與肆虐的病毒抗爭就由不得有半點懈怠。每次下班後回到家往往累得倒頭就睡,睡醒了就再次趕往醫院,爭分奪秒變成了生活的常態, 誰能想到平時有些沉默、在家人眼裡甚至還是個孩子的她,穿上一身的防護服擔當起白衣天使的職責和使命,也許脫下這身防護服迴歸生活的她也是平凡大眾中的一員,但在隔離病房治療患者眼中她就是最美的白衣天使!

探訪隔離病房 致敬最美逆行者

風溼病科張聰聰護士


張聰聰是風溼病、耳鼻喉科的一名機動護士,平時各種外調、外借的工作也比較多,是名副其實的“小螺絲釘”,哪裡需要釘哪裡。不久前,集團護理部召集支援發熱門診的護理人員,張聰聰第一時間報名。原本可以在家休息的她,選擇年三十在發熱門診預檢分診的崗位上全副武裝獨自度過。她說,“這是我的光榮,等到很多年以後,當回憶起這一刻的時候,我可以自豪地說:當年,我也為此付出過努力!”


探訪隔離病房 致敬最美逆行者

抗擊疫情的一線,醫護人員忘我的付出,他們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批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規培學生。肺病科陸學超副主任的研究生王旭輝、規培學生黃新鋒、張翔雲等8人也加入到抗擊疫情的行動中來。王旭輝說,“我一直想做個有擔當的人,能跟老師們一起戰鬥,看著身邊老師不停忙碌的身影我不再恐懼,也堅定了自己從醫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