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144年前的今天,離家出走、沒有子嗣的中國第一大丈夫吳佩孚出生

【1874年4月22日】144年前的今天,離家出走的算命先生、沒有子嗣的中國第一大丈夫吳佩孚出生

144年前的今天,離家出走、沒有子嗣的中國第一大丈夫吳佩孚出生

【東成西就秀才當兵,南征北戰卦師成帥】

1874年4月22日,吳佩孚出生,山東蓬萊縣人,字子玉。小時候讀私塾,22歲考中秀才。25歲,因與鄉紳吵架,離家出走,到北京,以占卜、賣字寫春聯為生。不久,走投無路的吳佩孚報名參加了淮軍。

1904年(30歲),日本和俄國為搶奪東北的控制權而發生戰爭,吳佩孚被派任日方間諜,化裝成肩挑小販,冒險混入俄軍佔領的地區刺探情報,立了功,被後來成為北洋軍閥頭子之一的曹錕看上。1906年,任北洋陸軍曹錕部管帶,後升任旅長。

144年前的今天,離家出走、沒有子嗣的中國第一大丈夫吳佩孚出生

1917年7月(43歲),任討逆軍西路先鋒,參加討伐張勳復辟;緊接著任第三師代理師長兼前敵總指揮,南下討伐護法軍政府。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吳佩孚曾多次通電反對在巴黎和約上簽字。他豪邁宣言:軍人衛國,責無旁貸,共做後盾,願效前驅。

1919年12月,馮國璋病死,曹錕、吳佩孚成為直係軍閥的首領。1920年,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和直係軍閥,在京津地區進行大戰。直系聯合奉系擊敗了皖系,段祺瑞下臺,直奉兩系共同把持北京政府。

1922年4月(48歲),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吳佩孚率領直軍擊敗奉軍,奉軍敗退到關外。吳佩孚成為北洋軍閥的首要人物,操縱政局,黎元洪授予他“孚威上將軍”稱號。

144年前的今天,離家出走、沒有子嗣的中國第一大丈夫吳佩孚出生

【鎮壓大罷工留惡名,打壓馮玉祥遭政變】

1923年2月4日(49歲),京漢鐵路總工會一聲令下,全路開始了大罷工。7日,吳佩孚實行了大規模的鎮壓,史稱二·七慘案。京漢路犧牲的“二七”烈士52人,被捕60餘人,1000餘人被工廠開除,流亡在外。

144年前的今天,離家出走、沒有子嗣的中國第一大丈夫吳佩孚出生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吳佩孚任討逆軍總司令,出古北口迎戰奉軍。10月22日午夜,任“討逆軍”第三軍總司令的馮玉祥突然率部返京,發動北京政變,軟禁曹錕,驅趕溥儀,邀請孫中山北上。

馮玉祥的北京政變,使直奉戰爭的形勢急轉直下,直軍軍心大亂,迅速潰敗。吳佩孚大敗,退入鄂豫交界的雞公山。

1925年10月,孫傳芳在江蘇發動反奉戰爭,吳佩孚前往武漢,通電全國,就任討賊聯合軍總司令。

1926年下半年,北伐軍揮師北上,直抵武漢。吳佩孚的主力在汀泗橋、賀勝橋、武昌等戰役中被殲滅。吳佩孚只好率殘部投奔四川軍閥。

144年前的今天,離家出走、沒有子嗣的中國第一大丈夫吳佩孚出生

(吳佩孚(右一)全家合影)

【生未忘復舊山河,終不失為大丈夫】

吳佩孚蟄居四川白帝城時,日本軍方曾派人向他表示:願意提供武器彈藥被服銀元若干,支持吳佩孚東山再起。吳佩孚回敬說:“我過去有槍何止十萬,有錢何止百萬,我還是失敗了,由此可知天下事的成敗利鈍,絕不在於有多少槍和多少錢啊!我們中國人自己家裡的事,應該由中國人自己來管,日本人的好意,我吳佩孚敬謝不敏了。”

1932年1月(58歲),吳佩孚到達北平,居東城什錦花園。1932年3月,在日本的策動下,以溥儀為“執政”的“滿洲國”在長春成立。吳佩孚立即以個人名義,通電聲討溥儀。

144年前的今天,離家出走、沒有子嗣的中國第一大丈夫吳佩孚出生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華北地區淪陷,日軍利誘吳佩孚出任北平維持會長。吳佩孚予以拒絕。

他曾為他的軍隊寫了一首《登蓬萊閣歌》:“到而今,倭寇任縱橫,風雲惡。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權墮,江山如故,夷族錯落。何日奉命提銳旅,一戰恢復舊山河。”

144年前的今天,離家出走、沒有子嗣的中國第一大丈夫吳佩孚出生

1939年,吳佩孚吃餛飩時,被肉餡裡的骨頭刺傷,突患牙疾,高燒不退。12月4日,經日本牙醫施行手術後,於當晚暴卒,時年65歲。他一生取了四位妻子,但最終沒有子嗣,只有一個過繼的嗣子。國民政府追認他為陸軍一級上將。

144年前的今天,離家出走、沒有子嗣的中國第一大丈夫吳佩孚出生

近代史上,很多人有再造中華強國之志,卻不合潮流,最終失敗,吳佩孚便是其中之一!1924年9月8日(50歲),領兵十萬的吳佩孚成為亮相《時代週刊》封面的首位中國人,標題為“GENERAL WU:Biggest man in China”(吳將軍:中國第一大丈夫!)。

144年前的今天,離家出走、沒有子嗣的中國第一大丈夫吳佩孚出生

(本文是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6篇作品,是營員“雪爪淤泥”的第2篇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