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石虎连杀两子也无法逆天改命,后赵帝国在内乱中走向终结

石勒刚死不到两年,他的侄子石虎就杀光了石勒的老婆孩子,成为后赵帝国的主宰。

石虎坐在石勒曾经的位置上,也拥有着和石勒类似的烦恼: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子孙延续统治呢?

石虎连杀两子也无法逆天改命,后赵帝国在内乱中走向终结


石虎自以为是个聪明人,所以石虎马上就发现:司马炎和石勒简直是弱智。他们非要设计出那样一套繁复而随时可能被打破的政治平衡,岂不是庸人自扰?

石虎的选择看起来聪明了很多:他决定立刻让太子参与帝国的日常工作,这样一来,太子就能成为仅次于皇帝的实权派。这就可以保证太子地位的稳固,就算皇帝去世,朝堂上也没人能够撼动太子的地位。

子邃为魏太子,加使持节、侍中、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录尚书事。——《晋书》·卷一百五·载记第五

石虎连杀两子也无法逆天改命,后赵帝国在内乱中走向终结


后世很多读者一定会为这种看似高明的做法点赞,为什么我会说“看似”呢?因为这只是一个想当然的方法,看似高明,其实并不高明。

太子的势力强大,外人的确无法撼动。可问题在于:如果太子因实力强大而蠢蠢欲动,想要提前当皇帝,那又该怎么办呢?

石虎曾非常自信地对人说:“你们看我和太子的关系有多好啊!许多人为了权力无视父子和兄弟之情,这种事在我们家永远都不会发生。”

赵太子邃素骁勇,赵王虎爱之,常谓群臣曰:“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残灭,故使朕得至此;如朕有杀阿铁理否?”——《资治通鉴》·晋纪·晋纪十七

石虎连杀两子也无法逆天改命,后赵帝国在内乱中走向终结


但在巨大的权力面前,父子之间真的会有亲情吗?

在创业阶段,石虎父子之间可以称得上精诚团结,在太子势力有限时,石虎父子之间可以称得上和睦共处。

可后来呢?随着太子的翅膀渐渐长硬,太子与石虎的矛盾也越来越多,最后太子竟然想干掉石虎,石虎也对此施以残酷报复。

更可悲的事还在后面:石虎杀了大儿子之后,就让二儿子当太子,而二儿子后来也是一心想干掉石虎。

连杀两个儿子之后,石虎发现了一个令他感到绝望的事实:他的儿子一过二十岁就想杀他。

吾欲以纯灰三斛洗吾腹,腹秽恶,故生凶子,儿年二十馀便欲杀公。——《晋书》·卷一百七·载记第七

就在杀死二儿子石宣的时候,石宣的儿子——也就是石虎最疼爱的小孙子,一边哭一边拉着石虎的衣服不肯放手。他实在不明白,一直对自己疼爱有加的祖父为什么要杀死自己。

小孙子的哭声,把石虎的心给撕碎了。他抱着自己最疼爱的小孙子,也是放声大哭,舍不得杀掉他。可最终,这个小孙子还是被刽子手拉出去杀了,石虎也因此一病不起。病情逐渐加重,石虎知道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了。

弥留之际的石虎终于发现:自己错了,错得离谱。他忘记了一点:皇帝与太子之间也有无可回避的利害关系。

石虎连杀两子也无法逆天改命,后赵帝国在内乱中走向终结


没有制衡的力量永远是最可怕的。

在家族创业初期,领袖重用自己的兄弟子侄,通常不会发生什么大麻烦。因为创业初期的资本很少,家族外部也处于强大敌人的窥伺之下,大家都会紧密团结在家族首脑的周围。此时的他们绝不会内讧,因为他们无力独自应对外敌。

但在家族成功之后,如果领袖不及时收回权力,就很容易酿成大祸。

李唐集团在打天下的时候相当团结,可修成正果之后却发生了玄武门之变。

在皇权还不稳定的南北朝,皇帝必须得让自己的家族成员获得帝国的主要权力。

这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做法,这种做法弊端重重,但只要大家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在唐帝国灭亡之前,绝大多数的帝国统治者都选择了效仿司马炎。

在皇权还不太稳定的历史阶段,如果皇帝不重用自己的家族成员,单凭一个皇帝的称号,实在难以有效地驾驭帝国。

这也是南北朝之时,总会出现各种骨肉相残的奇闻异事。饮鸩止渴的皇权,虽然危险,但行之有效。

石虎连杀两子也无法逆天改命,后赵帝国在内乱中走向终结


处于石虎的位置,自然能够很容易地看出石勒布局的弊端,所以石虎提前让太子理政。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太子与皇帝的矛盾越来越大,最后发展到了骨肉相残的地步。

在立二儿子为太子的时候,石虎做了一个折衷的选择:在确立二儿子石宣为太子之后,又扶持另一个儿子石韬的势力,试图让两个人的力量达成平衡。

这样一来,石宣和石韬的实力相当,自然无法威胁皇权了。但石宣和石韬的实力相当,却随时都有可能骨肉相残。有人一再提醒石虎,石虎却置之不理。因为他相信自己可以掌控全局,但事实证明他不能。

在角逐中,石宣杀了石韬,石虎又杀了石宣。

伤心欲绝的石虎终于发现;司马炎让智力有问题的司马衷当太子,哪里是愚蠢的选择,分明是深谋远虑啊!

伤心欲绝的石虎终于发现,石勒在太子成年后还不让他处理国政,哪里是短视的行为,分明是深思熟虑啊!

经历了一系列伤心痛苦的事件之后,石虎终于老老实实地走回了司马炎和石勒的老路:他选择了一个最软弱的儿子当太子。

石虎的无奈妥协映射出一个事实:南北朝的执政者,都只能在这三种失败的方法中选择一种,用一种“饮鸩止渴”的方式来试图延续自己的统治。

石虎连杀两子也无法逆天改命,后赵帝国在内乱中走向终结


行文至此,很多人难免会有疑问:这三种确立接班人的方式,难道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吗?

当然有成功的可能,但需要一些巧合。比如说:如果石虎早死几年,他和太子的矛盾就不会爆发,太子也可以顺利继位。

可问题是:太子顺利继位,不代表就没有血腥杀戮了。前燕的慕容廆[wěi]死得早,所以他没有与太子慕容皝[huàng]骨肉相残,慕容皝也因此顺利继位。但慕容皝在继位之后,杀死了哥哥慕容翰、弟弟慕容昭和慕容仁。

初,皝庶兄建威翰骁武有雄才,素为皝所忌,母弟征虏仁、广武昭并有宠于廆,皝亦不平之。及廆卒,并惧不自容。——《晋书》·卷一百九·载记第九

石虎连杀两子也无法逆天改命,后赵帝国在内乱中走向终结


如果石虎的某个儿子能杀掉太子并打败自己的父亲,最终成功夺取帝国的皇位,那石虎这种培养太子的方法也算不上失败,因为这对帝国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这种结果,肯定不在老皇帝的计划之内。

比如说大唐,李世民杀死兄弟,逼迫父亲退位,用血腥杀戮和阴谋诈术完成了大唐的权力交接。只是后赵帝国没有这种运气,石虎在该死的时候没有死,血腥杀戮一直伴随着后赵帝国。

石虎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和孙子打得不可开交,后赵帝国也在一片混乱中走向了末路。

石虎连杀两子也无法逆天改命,后赵帝国在内乱中走向终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