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以前,袁小猫有个同事雷哥是南京人,艺术男,非常可爱,中午吃饭时间最喜欢给我们讲笑话。那天,他又讲了一个:“我以前去一个上海同事家里吃饭,他拿出一条鱼,我还想着不错,中午有鱼吃了。结果他把鱼做好以后,咔嚓从中间切断,鱼尾那段放进了冰箱,说肯定吃不完,不要浪费……”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一盘清清白白的西湖龙井虾仁镇个楼吧

这只是一个笑话,但是也至少说明了上海人特别自我,活得很实际。所以,上海菜的人间烟火味儿也是非常朴素而直接的。

浐灞新开了一家上海菜馆,叫老外滩,据说高新唐延路也有店,很火,所以瞅准西安东郊,又来了。老板是上海人,真是有生意头脑。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刚开业,人不少

朋友是超级吃货,约我们一起去尝尝,单位附近,所以就来了。对于上海菜,袁小猫的确不是很熟悉。去过几次上海,要么在酒店吃,要么吃的生煎包、馄饨之类的小吃。除了略微听说过浓油赤酱,偏甜等特点以外,上海菜到底如何,真的是了解很有限了。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热热闹闹的小餐厅

凉菜上来的时候,袁小猫心里真的是咯噔咯噔的,要用一个词形容,就是“黑!”袁小猫指的是颜色,像酱黄瓜、等都是黑乎乎的颜色,在座大都是北方人,都笑了“这色泽也太黑了吧!”

袁小猫虽然心里有点异样,但是,本着尊重并体验的心态,还是认认真真地品尝,现在袁小猫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第一次吃正宗上海菜的一点小感受哈——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包间很醒目

酸爽开胃的一道菜

黄酱瓜是一道非常爽口开胃的菜。本来没什么特别的,但是这个黄瓜腌得的确很到位,刚刚好,脆脆爽爽,黄瓜多余的水分已被逼出,剩下的已经被锁起来,在酱汁的配合下,散发着独特的酱香味儿。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色泽光亮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闻着就很有食欲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酸爽开胃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桌子转了一圈就没了

烤麸是个啥玩意儿?

四喜烤麸这道菜真的是把袁小猫给难住了,吃了一口,呀,怎么这么好吃啊!可最后不就是面筋么?邻座的吴哥笑着说:“对着呢,就是面筋,上海人把面筋就叫烤麸。”哦,这样子。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我超级喜欢这个菜

依旧是酱香、绵甜的味道,面筋,哦,是烤麸充盈的气孔早已把浓郁的汁水全部吮吸进去,吃进嘴里,柔软的烤麸在唇齿咀嚼间让浓郁、醇厚的滋味在口腔迅速蔓延开来,满满都是从未有过的咸甜味儿,与陕西人做得凉拌面筋是迥然不同的味道,只是这个似乎更为米柔和。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外皮薄光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气孔充盈

而上海人真是讲究,席上也听说了这烤麸的由来。据说四喜烤麸是上海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上海人很喜欢讨彩头,这个菜取名四喜烤麸,烤麸也就是“靠夫”,寓意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四喜”就是与它一起搭配的黄花菜、木耳、冬笋等共同配起来合称之名,整道菜就是希望来年家里的男人能够兴旺发达,顺风顺水。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一轮下来,就这样子了

最后一块烤麸被袁小猫吃了,朋友见小猫这么爱吃面筋,笑了“真是没见过世面!下次带你再吃好的去!”

必不可少的糖醋小排

糖醋小排是江南人的拿手菜。袁小猫发现,南方饮食对甜的嗜好真的很独特。袁小猫家的姐夫是江苏人,做任何菜都要放糖,刚开始咱也皱鼻,又咸又甜,到底啥味儿?但是你别说,炒菜时放点糖,味道就是很不错呢。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糖醋小排和上海熏鱼的拼盘

这个糖醋小排颜色以及很深,夹一块,也许是光线问题,你看不见它的表皮,顶多能看到褐红色。咬一口,骨肉缓缓分离,浓郁迷离的酱汁包裹下的肉块,紧凑柔嫩地在舌尖缓缓绽开,绵甜滋润,铺陈出一片鲜甜。很像上海小弄堂里洒进来的一片阳光,轻轻浅浅的甜,这是一种沉静、细碎的小时光。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二者可谓不分伯仲

这片白肉第一眼吃不下,第二眼忘不了

张哥拉了一下袁小猫的袖子:“你尝一下那片白肉。”袁小猫一看,好像是个腊味合蒸吧!(不太像)有山药、腌带鱼段和五花肉片。张哥叫袁小猫吃的就是那个五花肉片,“我不吃,那么肥,我才不吃呢!”袁小猫立刻拒绝了。“你尝一块,就一块。”张哥是个非常稳重的大哥,能这么说肯定有原因,于是,袁小猫就鼓起勇气吃了一块,“怎么样?”张哥看着袁小猫,“哎呀!真的好好吃啊!太好吃了!”张哥笑了。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这个一定一定要推荐,这么好吃的白肉,没见过

”你放心吃,这个肉蒸的时候油脂都已催发出来了,腊香味钻进去了,所以你吃起来和一般五花肉片绝对不一样。”张哥一番话真是点醒了。“是啊,这个肉吃进去不是油脂香,而是一股鲜咸甜糅合的味道,很奇特。”说完袁小猫又夹了一块,顺便还推荐给其他朋友。

高颜值金黄虾球,肉质饱满Q弹

袁小猫很爱吃鱼虾(所以咱叫猫嘛),当一盘烟雾缭绕的虾球端上来时,袁小猫第一时间拍照“这颜值,真高!”前面小猫说了,很多菜品都是颜色很深,但这个虾球本身色泽鲜艳,盘子里还配着明黄的彩椒和一团白烟(厨师也是费了点功夫),整盘菜色泽鲜亮,很显眼。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色泽绚丽而温暖

虾球肉质纤维饱满Q弹,中心包裹着一丁点肉糜,主要是为了提鲜。做过餐饮的都知道,做菜想要出鲜,一定要用大油,有时候你尝到的一些菜虽然没有用大肉炒,但是绝对都是见了大油的。所以这个虾球吃起来也的确是格外香了。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中间有一丁点大肉馅儿提鲜

红绿相间,脆甜鲜美

有一道青笋炒腊肠也是袁小猫比较喜欢的。不知道别人怎样,袁小猫虽然是陕西人,但是口味也是很包容,西北的酸辣爱吃,西南的麻辣稀罕,东南的咸甜也是不放过。腊肉、腊肠等都是袁小猫最爱,至今记得那年和很多朋友去四川青城山(那时候还没有男朋友),袁小猫一个女孩子买了5斤腊肉扛回来,去的时候还有男生找小猫说话,回来的时候只有袁小猫守着一对腊肉窝在火车一角……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轻轻嫩嫩的笋,咸鲜美味的腊肠

言归正传。芦笋的清淡、翠绿配上腊肠的咸甜厚重,二者搭配无论是色泽还是味道,都是非常不错的。厨师火候及时间掌握得也还不错,都是刚刚好,芦笋依旧脆脆的,腊肠呢吃起来也是有嚼劲儿,有滋味,很合意。

碧绿的田野,这是一种土味儿

还要说的一道菜叫清炒泥蒿,这是袁小猫以前从没见过的一个菜。青翠欲滴,没有太多的油水,吃进嘴里一股田野的清香味。上海人真是会吃啊,绚丽厚重的混合酱香之后,再来一片回归大地的清野时蔬,浓妆淡抹总是“阿拉上海味!”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泥蒿,有一种泥土味儿

江南秀气的面条,你可以尝一哈!

最后得说一下袁小猫第一次尝试一道上海主食——葱油拌面。说实话,当一盆白面端上来,上面是一撮撮炸焦的葱段,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油泼面、biangbiang面、臊子面、蘸水面、扯面等100多种面条的面食大省,这样一盆色泽寡淡、毫无仪式感的面条端上桌之后,在座的陕西人、山西人都很淡然,大有一种“这也叫面”的姿态显露出来。刹那间服务员都不知道该如何操作。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真的看起来好简单啊

一位儒雅的长辈,陕西人,站起来,“来,我给大家拌面!”这位长者娴熟地用筷子上下搅拌着,把底下的汤汁慢慢地翻上来,又把面上的葱花等融进去,一眨眼,一盆色泽明艳的葱油拌面好了。“好了,大家可以尝一尝了!”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葱油拌面拌好了

每个人都舀了一小碗,盆子转到袁小猫面前的时候还有一多半。夹了一筷头放进碗里,的确,这相比陕西人的任何一种面条来说,真的是太单薄了。但是吃进去,嗯,味道也还不错

,蹿香的葱油味儿,酱汁的味道也完全融合进了面条里面,吃起来也是条条爽利,并为拖泥带水的迷糊感。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一人一小碗,吃得也很满足

比起陕西面条,这碗面也许不够色泽艳丽,味道辣爽,但是绝对用一种鲜鲜淡淡的醇香,熨帖了食客渴望温暖的肠胃。这恐怕也是上海人更为精细的一面吧。

另外,还有酱油炒饭、卤水老鸭、香椿苗拌腐竹等多个菜,味道都很不错,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可以尝试。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只是你这个盘子,是不是也太华丽了?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肉质是很鲜嫩的,味道也刚刚好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这个虾也不错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大家都还比较喜欢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一锅颤颤巍巍的红烧肉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一块一块接一块,吃到停不下来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酱油、葱花炒饭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最后剩的也不多

……

袁小猫一直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是最具有地域性的,如果说语言可以改掉方言统一为普通话,但是,肠胃绝对是最古朴最恋旧的,我们应该尊重任何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如果天下大同,所有的味道都标准化、大众化,就像千人一面,那该多么可怕

陕西女子第1次吃上海菜,抱一碗面筋吃不停,朋友笑:没见过世面

这个带鱼,趁热吃,好吃

食物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习惯与否。万千滋味,孕育百态人生,一起体验、守护、传播那些美好的味道,人间值得。

原创不易,仅支持原文链接分享。关注袁小猫,和这只猫一起,偷偷发现,这世界真的很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