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未來我國空軍殲-20、殲-10C高低搭配,設計師是同一人

前一段時間,《對話》節目邀請到了殲-20的副總設計師和殲-10C的總設計師王海峰博士。王海峰博士是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的總設計師,其中,他不僅負責過殲-20和殲-10C的設計,甚至還在負責關於矢量發動機研發,渦輪組合循環發動機的研發,以及殲-20的下一代(第六代戰鬥機),中國的第六代戰鬥機的研發。在訪談中,他表示了殲-20的設計的讓我軍飛行員用的安心,讓對手感到揪心和不安,達到這樣的效果,表明殲-20的設計達到甚至超越了當初達到預期效果。十分令國人爭氣!

未來我國空軍殲-20、殲-10C高低搭配,設計師是同一人

其中,王海峰設計的殲-20是繼F-22和F-35之後的世界上第三架第五代隱身戰鬥機,同時還具備精準打擊能力和全隱身性能。殲-20機身較長,在進氣道後具有全運動型鴨翼,因此殲-20具有極高的飛行機動性,可以在高攻角的情況下保持持續的俯仰狀態,另一方面,鴨翼可以與迎角相反地進行偏轉,避免失速,從而保持控制。鴨翼設計與傳統的三角翼設計相比,其還具有良好的超音速性能,出色的超音速和跨音速轉向性能以及改進的短視場著陸性能。

未來我國空軍殲-20、殲-10C高低搭配,設計師是同一人

在彈藥掛載方面,根據珠海航展飛行表演中的圖片,主彈艙可以掛載4枚導彈,兩側的橫向彈艙可以掛載共兩枚導彈,分析師表示,殲-20的主彈艙或可以選用交錯佈置方式掛載最多6枚的導彈,機翼下方還存在有4個武器掛點,可以攜帶副油箱或者更多的空空導彈,但是會削弱隱身性能。

未來我國空軍殲-20、殲-10C高低搭配,設計師是同一人

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對話》節目中展出的殲-20模型中,主彈艙展開後卻是以並排的方式掛載了6枚導彈,但在圖片中對比,還未明顯發現殲-20主彈艙擴容等設計,不過該圖片表明,或許以後的殲-20改進型會採用該種方式的彈艙,如果未來真以此安排彈艙的話,殲-20的導彈載彈量將遠遠大於F-22。其中主彈艙能夠容納短程和遠程空空導彈,而兩個在進氣道後方的橫向彈艙是短程空空導彈。同時彈艙的設計允許先將導彈亮出後,在發射之前即關閉艙門,這增強了殲-20在發射瞬點時的隱身性能,這點在F-22和F-35上並不存在,這些飛機在發射導彈時的暴露時間較長,容易被發現。

未來我國空軍殲-20、殲-10C高低搭配,設計師是同一人

而用來於殲-20高低搭配的殲-10C,是在殲-10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殲-10和殲-20一樣,都是由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並由成都飛機工業集團製造。殲-10是我國軍用航空工業在歷經多次失敗後,首次開發出的,且能夠滿足我國空軍需求的空優型戰鬥機。

未來我國空軍殲-20、殲-10C高低搭配,設計師是同一人

最初版本的殲-10於1998年3約試飛成功,並且在數年後正式裝備部隊,並先後衍生出殲-10A、殲-10S及殲-10B等型號。而下文所述的殲-10C則是殲-10的最新版本,也就是衍生出的第四個型號的殲-10,於2013年首次試飛成功,並且在2015年開始量產,於2018年4月16日開始正式執行戰備飛行任務。

未來我國空軍殲-20、殲-10C高低搭配,設計師是同一人

殲-10C在最初版本的殲-10的基礎上,搭載了相控陣雷達。由於殲-10設計的時代因素(在被取消的殲-9的基礎上進行的研發,而殲-9計劃是於1960年代-1980年代進行的,而殲-10計劃於1990年開始)並沒有在設計時考慮到隱身性能,而殲-10C便採用了隱身型塗料,加大了隱身能力。

未來我國空軍殲-20、殲-10C高低搭配,設計師是同一人

而在外形上,殲-10C與殲-10B大致類似,改進包括雷達罩外形進行修改,將原先的圓形錐更改為扁形錐;而且在駕駛艙前方安裝了光電瞄準系統,內部裝備紅外搜索及追蹤系統及激光測距儀;配備新型的DSI進氣道;垂直尾翼和襟翼亦相應地加大了面積。而殲-10C還在機背和垂直尾翼處增加了天線系統。並且並配備了紅外製導 PL-10格鬥導彈和新型的PL-15 中程空空導彈。

未來我國空軍殲-20、殲-10C高低搭配,設計師是同一人

而殲-10C與殲-20相比,殲-10C雖然為單引擎戰鬥機,但是在作戰職能上,更多的用於本土防空,而當前殲-20的配備數量較少,也作為本土防空使用,而殲-20的操作成本要遠大於殲-10C,且損失成本也十分巨大。因此在低烈度的戰鬥場合,選擇殲-10C進行作戰更為合適。

未來我國空軍殲-20、殲-10C高低搭配,設計師是同一人

殲-20在設計上沒有配備機炮,說明殲-20是主要用於中遠程超視距作戰,因此在高烈度的作戰場合,將殲-20和殲-10C混合使用,將殲-20作為遠程超視距打擊者,在遠距離處先發起一波攻擊,再將殲-10C貼近敵方機群來進行近身格鬥作戰,可以大大提高二者的運用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