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孩子犯錯,別逼他說“我錯了”,父母應該這樣做

孩子犯錯時,你會做些什麼呢?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做法,但大多數父母的做法都是對孩子大吼大叫,希望通過這種懲戒的方式讓孩子知道這種行為是錯誤的、是不對的、是需要改正的,可是,結果呢?孩子不僅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不斷的重複犯錯,父母說的次數多了,他們還覺得父母很煩、很囉嗦,只知道大吼大叫。

孩子犯錯,別逼他說“我錯了”,父母應該這樣做

有一次我兒子和弟弟玩鬧的時候,搶了弟弟的玩具,把弟弟弄哭了。我很生氣,批評他“你當哥哥的,怎麼這麼壞,總是欺負弟弟”,還一再地質問他“錯了沒有”,可是他犟得很,一句話也不說。這下子我更生氣了,數落他半天,罰他站,還過陣子就問一下 “你錯了沒?”,一定要讓他意識到自己錯了,說出“我錯了”才罷休。

事後我還很生氣地抱怨“這孩子,做錯了怎麼就不承認呢?”很多家長都碰到和我一樣的問題,孩子犯了錯,總想教育他,讓他認錯,可是有的孩子就是嘴硬不說話。這是為啥呢?是他真的不願意認錯嗎?後來我看了一期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的節目我才醒悟過來,知道是我的錯,今天我把我瞭解的分享給大家。

孩子犯錯,別逼他說“我錯了”,父母應該這樣做

李玫瑾教授說:當小孩子犯錯時,你對他大吼大叫,其實是一種行為強行的行為。小孩子雖然聽不懂父母說的話,但是父母的表現會強化這種心理印象,因此一旦出現類似的事情,小孩就會立刻調用最熟悉的應對方式。所以,正確的做法不是責怪孩子,而是孩子犯錯時,就假裝沒看到,等孩子做對時,再使勁的誇獎他。

孩子犯了錯,為啥不承認?

  • 他認錯了,你沒看見

很多時候,孩子犯錯後就能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對。他不是不承認錯誤,只是因為羞愧而不好意思說出“我錯了”幾個字而已。細心觀察下,你會發現,他可能會沉默,微低頭或者做出摳手、手搓衣襟等小動作,其實這就是他羞愧和害怕的表現。

孩子犯錯,別逼他說“我錯了”,父母應該這樣做

  • 你傷了他的自尊

父母不恰當的批評,讓孩子自尊大受傷害。有的孩子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已經意識到錯誤,會變得更退縮、委屈哭泣,也有孩子會因為自尊受損而本能地激起反抗,本來意識到錯誤,此時可能轉化為氣憤。孩子越被逼問說出“我錯了”,越難以說出口。而這一切在父母那裡,就是倔強,不承認錯誤。

孩子犯錯,別逼他說“我錯了”,父母應該這樣做

孩子犯錯,別逼他說“我錯了”,應該這樣做

  • 給孩子時間處理和調節情緒

孩子犯了錯誤,擔心被批評、指責,可能會經歷驚慌、害怕、自責等一系列的情緒,緊逼的質問只會加深他的無措,更加不知道如何應對。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定的時間,讓他自己冷靜,想一想發生的事情,理一理自己的思緒,調節一下自己的情緒,可能冷靜後,更願意接受父母的教育。

孩子犯錯,別逼他說“我錯了”,父母應該這樣做

  • 尊重孩子的自尊,恰當地批評

孩子做錯了,可以批評教育,但是不要當眾批評他。孩子還小,不能很客觀地認識自己,他對自己評價都是來自外界,當眾批評孩子,他會覺得大家都認為他不好,這會傷害孩子的自尊,打擊他的自信。

就事論事地批評孩子的錯誤行為,而不要否定他的人。像上文小楠媽媽說“你當哥哥的,怎麼這麼壞”就否定了孩子的品性,小楠覺得委屈、不說話就很正常了。也不要對孩子說“你就是調皮”、“你怎麼這麼討人嫌”、“你這孩子總是這樣”等這樣否定他的話。

人的行為是客觀的,可以改變的,但是否定一個人,就否定了他的全部,也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

孩子犯錯,別逼他說“我錯了”,父母應該這樣做

  • 明確指出錯誤,並告訴他正確的做法

孩子犯了錯誤更重要的是讓他明白,哪裡錯了,怎麼做才是對的,這樣他才能學會辨別哪些行為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同時,積極地教育孩子,告訴他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犯了錯誤,知道改正就很好。

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我們犯錯了肯定不希望被當眾批評,丟面子,孩子也一樣。孩子犯錯了,不傷他的面子,又能借機教育,真的是門學問。爸爸媽媽們有哪些應對犯錯熊娃的經歷呢,一起來聊一聊吧。

孩子犯錯,別逼他說“我錯了”,父母應該這樣做

幫助孩子控制情緒,我選擇的是這套《幼兒情商啟蒙繪本》,

孩子犯錯,別逼他說“我錯了”,父母應該這樣做

著名親子教育專家陳禾以及著名親子教育專家、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全套繪本共8冊,幫助孩子提升情商,讓孩子與人交流時更出眾。並且這套書是由北京新聞頻道推薦。

孩子犯錯,別逼他說“我錯了”,父母應該這樣做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年末優惠價】

這套書籍都是很多家長都很喜歡的遊戲書,《幼兒情商、行為管理親子繪本》,很多家長都在看,從故事裡讓孩子懂禮貌,如何承認錯誤、學會獨立、生活自理、學會和小朋友相處等等。

孩子犯錯,別逼他說“我錯了”,父母應該這樣做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年末優惠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