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孩子2岁断奶才好?不!这三种情况下早断奶反而更好

最近好友和婆婆闹矛盾了,起因是孩子八个多月了,好友想给孩子断奶,重新出去找工作。可是,婆婆知道了坚决不同意,说她太自私。

“虽然说母乳对孩子好,但是孩子现在已经添加了辅食,奶粉也可以补充营养,为什么不能断奶?”好友有些生气也很无奈。

孩子什么时候断奶,怎么断奶,一直是妈妈们比较头疼的事。


孩子2岁断奶才好?不!这三种情况下早断奶反而更好

众所周知,世界卫生组织(WHO)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建议哺乳妈妈坚持哺乳24个月以上。

为什么要提倡喂母乳到2岁以上呢?

一方面是因为母乳是孩子免疫系统的天然屏障;另一方面,坚持母乳喂养对于满足孩子的吮吸感和培养孩子的安全感,都非常有帮助。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尽量母乳喂养到2岁。

但是,喂奶也需要根据宝妈和孩子的实际情况来。

这三种情况下,给孩子早断奶反而更好:

  • 宝妈乳腺炎频繁,母乳的质量大打折扣

有的宝妈饱受乳腺炎的痛苦,轻者肿胀疼痛,严重的时候会发高烧,需要打吊瓶才能退烧。所以如果乳腺炎频繁,宝妈不仅很受罪,母乳的质量也会因为反复的炎症而受到影响。

这个时候,就不要勉强给孩子喂母乳了,不如断奶,给孩子喂奶粉会比较好。


孩子2岁断奶才好?不!这三种情况下早断奶反而更好


  • 宝妈情绪不好,影响母乳分泌

有的宝妈产后抑郁,或者因为每天都没有得到充足的睡眠,情绪不好,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尽早给宝宝断奶。

所有的妈妈都想要给孩子最好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照顾孩子太累,连基本的睡眠都不能保证,情绪也会受到影响。体力透支、情绪不好,都会严重影响母乳的分泌和质量,所以这个时候不如用奶粉代替。

宝妈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能够调整好情绪,照顾宝宝也会好很多。家人请一定要谅解,不要指责。

  • 宝妈患有其他疾病需要长期服药

如果宝妈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自身的健康状况堪忧,需要长期吃药的话,就不适合再给宝宝喂奶了。

其实,归根结底,断奶还是继续喂奶的决定性因素,应该是从宝妈的身体和情绪出发。如果母乳喂养已经成为了宝妈的负担,那就顺其自然,不用因此而觉得愧疚,也不用被道德绑架

因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压力状态。


孩子2岁断奶才好?不!这三种情况下早断奶反而更好

那么,断奶怎么断更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选择合适的断奶时机。

比如:最好等到宝宝开始添加辅食之后再开始断奶。这个时候,宝宝开始接触新的食物,对母乳的依赖会渐渐减少。

另外,秋天也是断奶的好时候。这个时候,可供选择的蔬菜瓜果都很多,可以做成果泥、蔬菜泥给宝宝吃,满足宝宝的日常营养所需,所以选择这个时候断奶也是很合适的。

其次,尽量用循序渐渐的方法断奶。

两岁以内的宝宝还小,正是非常依赖妈妈的时候,如果强制将宝宝和宝妈隔离开,会让宝宝非常没有安全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所以,不妨用循序渐渐的方式来断奶,从每天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开始。

比如:从每天喂母乳5次,减少到4次,再慢慢过渡到2次、1次,同时增加奶粉的喂养。

如果宝宝不习惯奶瓶喂养,可以试着把母乳装到奶瓶里给宝宝喂。多尝试几次,或者等到宝宝饿了的时候,就会慢慢接受奶瓶了。


孩子2岁断奶才好?不!这三种情况下早断奶反而更好


最后,断奶一定要温和而坚定,千万不要动摇。

有的宝妈看到宝宝不喜欢奶瓶,大哭大闹的时候可能会心软,动摇断奶的决心。

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好心态,请爸爸多抱一抱哄一哄宝宝。面对宝宝的哭闹,如果动摇反复的话,反而不利于宝宝断奶,还会加剧宝宝哭闹的时间。

总之,断奶虽然看起来是件令人伤感的事情,但是这恰恰也意味着宝宝长大了。从生理到心理上与妈妈的分离,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导和照顾才行。

菈妈:自由撰稿人,喜欢阅读经典育儿和心理学书籍,专注科学育儿和亲子情感的二宝妈。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