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袁世凱——民國法統的兩個來源“新疆,西藏,滿洲等”都歸於中國

袁世凱——民國法統的兩個來源“新疆,西藏,滿洲等”都歸於中國

前面三講咱們花時間講了英國、俄國、日本這三個國家,這是中國要進行現代轉型時所必須面對的外部環境。這一講開始,咱們再回到中國。

進入20世紀後,中國最重要的一個政治與歷史變革,就是結束帝制,走向共和。但是帝制結束了,並不代表革命者就可以馬上建立一個新制度,走向共和。

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是,推翻帝制之後,共和國的正當性,或者說法統從哪兒來?

什麼是法統

先說說什麼叫法統,法統可不僅僅是個西方政治學概念。任何時代、任何國家,政治秩序要想穩定,都必須要講究法統,中國當然也不例外。

比如,《論語》裡討論如何治理國家時,第一個問題就是要“正名”,否則“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名分不對頭,做事情就師出無名,搞不定。

這個正統的名分,其實就是法統,可以為人們提供一些最基本的共識,讓各種政治活動都有了連貫統一的名義,國家秩序才能成立。

在中國古代,法統歸皇上,所以政治活動最根本的名義都從皇上而來。到了現代的共和國,就要以人民的名義了。

但人民的名義有一個麻煩,你得聽聽人民到底是怎麼想的,可是你不可能真的把幾千萬、幾億的人民張羅在一起開個會,這事根本沒辦法操作。所以得有人作為人民的代表,來代表人民的名義。

那麼問題就來了,誰有資格代表人民呢?這些代表們發生爭執的時候,又該聽誰的呢?所以肯定不能簡單地說“以人民的名義”,必須先得找到所有人都認賬的共識。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非得要有共識?都已經革命了,把舊制度一把火燒了不就行了,哪有這麼複雜。但是,一把火燒掉之後日子還得過,要過日子就得有一定的規則。要讓大家對規則都認賬,這就是最基本的共識。

那怎麼才能建立一個規則讓大家全都認賬呢? 那就是憲法,只要大家都認這個憲法,發生爭執的時候,就有公認的解決爭議的規則,不至於要掀桌子,用武力解決問題。 天天掀桌子的話,日子就沒辦法過了。

問題還是沒解決,憲法要從哪來?沒辦法讓全體人民聚在一起寫憲法,還是得有人代表人民來寫。誰有資格來做這個代表呢?怎麼判斷他是否有這個資格呢?誰來做這個判斷呢?他做判斷的資格又是怎麼獲得的呢?

這些問題可以不斷地問下去,但到這就打住吧。所有這些問題歸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對一個國家來說,你的法統和正當性是哪裡來的?這個事情能說清,別的都迎刃而解。

民國法統的第一個來源

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有了中華民國,那麼民國的法統是從哪裡來的呢?

民國的法統有兩個來源,可以用兩個歷史文獻來代表。分別是1912年3月11日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1912年2月12日的《清帝退位詔書》。

先說第一個來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臨時約法》裡面一開頭就說了,中華民國的主權屬於國民全體,這就是說,一切都是以人民的名義。那麼人民都包括哪些人呢?《臨時約法》裡特別說明了,是包括漢、滿、蒙、回、藏的所有人。這就是著名的 “五族共和” 的說法。

為什麼要特別說明是五族共和?這裡其實有一個很重大的轉變。

在辛亥革命時期,革命者有一句口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誰是韃虜?就是少數民族統治者。這個主張來自於清末民初的學者章太炎。他在清末鼓吹革命的時候就提出,中國人民應該只包括接受儒家文化薰陶的人。

革命後的中國應該包括中原的漢族地區、朝鮮、越南和半個緬甸,因為這些都是受儒家文化薰陶的地方。至於滿、蒙、回、藏,那裡的人願意加入中國也行,不願意加入就不理他們。這個主張被精簡為一句話,就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袁世凱——民國法統的兩個來源“新疆,西藏,滿洲等”都歸於中國

章炳麟(1869.1.12-1936.6.14),浙江餘杭人。原名學乘,字枚叔(以紀念漢代辭賦家枚乘),後易名為炳麟。因反清意識濃厚,慕顧絳(顧炎武)的為人行事而改名為絳,號太炎。世人常稱之為太炎先生。

但在當時,還有一派人非常不同意章太炎的觀點,代表人物叫楊度。他認為中國人民應該就是大清所統治下的所有人。

袁世凱——民國法統的兩個來源“新疆,西藏,滿洲等”都歸於中國

楊度(1874年—1931年),生於湖南湘潭姜畲石塘村,原名承瓚,字皙子,後改名度,別號虎公、虎禪,又號虎禪師、虎頭陀、釋虎。他拿過秀才,參與過公車上書,當過滿清四品。和康有為、梁啟超、黃興是好友,跟汪精衛、蔡鍔、齊白石是同學,慫恿袁世凱稱帝,贊同孫中山共和,救過李大釗,北伐時說毛澤東能得天下,是杜月笙的師爺,入過佛門和國民黨,最終由潘漢年介紹,伍豪(周恩來)批准,秘密加入黨。

如果照章太炎的說法,只要一革命,滿、蒙、回、藏馬上就會被列強所瓜分。東北會被日本分走,蒙古和新疆地區被俄國分走,西藏地區被英國分走。別的列強一看沒撈著好處,馬上就會過來再瓜分漢族中原地區。

按這個路數,中國就什麼都不剩了,章太炎還想要朝鮮、越南,中原能不能保住都很難說。所以中國絕對不等於中原,中國人民也絕不等於漢族,必須以大清帝國的政治現實為基礎,來定義中國和中國人民,別的辦法都會帶來災難。

很有意思的是,章太炎的觀點,其革命動員的效果遠遠比楊度的要好。 因為楊度認為,政治變革要穩妥起見,不要搞革命,讓皇上主動搞君主立憲是最好的。革命者肯定對楊度的路數不耐煩,事情壞就壞在皇帝上,你還想指望他?

所以辛亥革命剛搞起來的時候,口號就是章太炎主張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動員效果極佳。但是等到革命搞起來之後,革命者很快就意識到,楊度的說法有道理。 革命成功的條件之一就是得要完整地保住大清領土,否則國家真的有可能被列強徹底瓜分掉,革命也就完蛋了。

所以武昌起義後,革命者很快就在南京組建了一個臨時參議院,制定出《臨時約法》。約法中所追求的就是漢、滿、蒙、回、藏的“五族共和”,只有這樣,才能完整地繼承大清領土。

這樣,《臨時約法》就給中華民國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法統。 這相當於臨時參議院代表中國人民,或者說以人民的名義,拋棄了傳統,在南京制定憲法,確立了共和的新法統。

臨時約法有個嚴重的先天不足。雖然《臨時約法》規定了中國人民是包括漢、滿、蒙、回、藏的所有人,但是臨時參議院的議員代表只來自部分省份,並沒有召集到來自全國的代表,它的權威很難獲得滿、蒙、回、藏地區的認可,因為人家本來只認大清皇上。

袁世凱——民國法統的兩個來源“新疆,西藏,滿洲等”都歸於中國

這樣一來,《臨時約法》是否真能代表人民的名義就有點含糊了。

民國法統的第二個來源

民國法統還需要有第二個來源,這就是《清帝退位詔書》。

袁世凱——民國法統的兩個來源“新疆,西藏,滿洲等”都歸於中國

清宣統皇帝退位詔書

大清皇帝頒佈這個《退位詔書》,肯定是出於各種無奈。但從法統的角度來說,皇帝是怎麼想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裡面給出的一系列說法。

因為法統要的就是正統的名義,《退位詔書》裡的說法剛好給出了這些名義。詔書一方面承認了共和是人心所向,一方面也解決了滿、蒙、回、藏的問題。

我們仔細來看看詔書是怎麼說的,詔書的原文是文言文,網上能搜到,讀出來可能比較難懂,在這就只用白話文講一下其中的意思。由於當時皇上還是個六歲的小孩,所以詔書是以太后的名義發出的。詔書的前半部分大致是說:

有人在南方起義兩個月了,各省響應的很多,南北雙方談判很久了也沒談成。能看出來全國人民的心理,多半都是傾向於共和,而不是帝制,看來這就是天命了。既然這樣,我們家繼續賴在這,跟全國人民擰著來,也說不過去。仔細考慮了天下大勢和國內民情,我帶著皇上,我們娘倆把統治權歸給全國,把國家改成一個共和立憲的國體,這樣既滿足了國內結束動盪的渴望,也符合古人天下為公的大義。

這裡說得很明確,我們愛新覺羅家已經看明白了,天命已經不在我們這了,全國人民想要的就是共和,那天命就在共和那邊了。

皇上都這麼說了,那麼民國自然就有正當性了。 詔書用的還是天命這說法,這就相當於一次特殊的禪讓。 歷史上有各種禪讓,都是一個皇上禪讓給另一個皇上,這回是皇上禪讓給人民。民國因此獲得了繼承大清的資格,獲得了正統的名義。

接下來還有詔書的後半部分,有這樣一段話:

要把漢、滿、蒙、回、藏,五族的所有領土合在一塊,構成一個大中華民國,之後皇上我們娘倆就閒著吧,眼看著太平盛世建成,也是件美事。

這段話非常重要,滿、蒙、回、藏如果堅持認為自己所效忠的是大清皇上,那麼就勢必要服從皇上的詔命。

皇上現在說了,你們應該跟漢族地區聯合在一塊,過去你們怎麼效忠我,未來就怎麼效忠中華民國。就是這段話,讓滿、蒙、回、藏地區的獨立喪失了正當性,否則你們就是背叛了效忠皇帝的誓言。反過來,大清的領土完整地傳承給中華民國,也就有了正統的名義。

前後這兩部分內容加一塊,大清就既承認了民國的天命所歸,也明確了滿、蒙、回、藏都應成為中華民國的一部分,彌補了《臨時約法》的先天不足。

高全喜教授寫過一本書,叫《立憲時刻》,專門研究了《清帝退位詔書》的憲法作用,你可以找來看一看。

因此,我們必須說中華民國是有兩個法統來源的。滿、蒙、回、藏地區不一定認南京臨時政府的《臨時約法》,但是有了《清帝退位詔書》,滿、蒙、回、藏即便不認南京政府的賬,也必須要承認中華民國。

所以說,有了《清帝退位詔書》,民國才能完整地繼承大清的領土、國民和法律身份。

為什麼是袁世凱擔任大總統

解決了中華民國的正統性,那麼應該由誰來承接這個正統性呢?這兩個法統來源,又是怎麼統一起來的呢?答案是,通過一個人——袁世凱。

袁世凱——民國法統的兩個來源“新疆,西藏,滿洲等”都歸於中國

《清帝退位詔書》裡還有一句話:委託袁世凱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南方的革命黨協商南北統一的辦法。有了這句話,袁世凱就能接住大清這邊的法統。

南京方面的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也向袁世凱承諾,如果他願意擁護共和,讓清帝退位,那麼願意把大總統之位讓給袁世凱。有了這個承諾,袁世凱也能接住南京方面革命黨的法統。

這樣,兩邊的法統都落到了袁世凱的身上。

為什麼兩邊都願意支持袁世凱呢?對於大清來說,實在是沒轍。革命黨起來了,大清要去鎮壓,可是能用的兵在哪呢?只能是當年袁世凱訓練出來的新軍,這些軍隊一般人根本指揮不動,必須要袁世凱才行,大清就被袁世凱挾持了。

對於革命黨來說,也沒轍。因為南京臨時政府實在是沒錢,國庫裡一度就只有十塊大洋。當時中國南部動盪不已,臨時政府也沒法迅速地恢復秩序。這就意味著,沒法通過徵稅來充實國庫。政府的財政問題怎麼解決?只剩一條出路,就是向洋人貸款。

可是貸款也貸不來,因為臨時政府能不能活下去還在未定之間,沒人肯借錢,臨時政府很可能要撐不下去。如果袁世凱願意支持共和,那麼革命黨就願意跟他做交換,支持袁世凱當大總統。

但是大清和革命黨的支持還不夠,還需要第三個力量的支持,就是英國人。

清帝退位前,其實不光南京方面需要貸款,北京方面的清政府也同樣需要貸款,兩邊都沒錢了。要談到貸款這種事,肯定繞不開英國人,英國是那個時代全球資本市場的主導者。

可是英國人反過來就得評估一下了,貸款給南京政府靠譜,還是貸款給北京政府靠譜?兩邊一衡量,都不靠譜。

南京政府裡面那幫人,滿腔熱血,但沒啥治國經驗,把寶壓在他們身上,虧本的概率很大。大清的北京政府,也不靠譜,因為連自己的命運都掌握不了,命運掌握在袁世凱手裡。

英國人仔細一分析發現,還是袁世凱最靠譜。他一方面能挾持大清,另一方面也能跟革命黨做交易。這個傢伙兩邊都能擺平,又非常能幹,有治國經驗。如果支持他,就能把南京、北京兩邊統一起來。

對英國來說,這樣既能保住中國龐大的統一市場,又能確保貸款的安全性。 在前面講英國的時候說到過,這兩條是最符合英國的國家利益的,所以支持袁世凱就是英國人的最佳決策。

就這樣,在清朝政府、南京政府、英國人,這三方合力的作用下,袁世凱如願當上了大總統。在英國的主導下,一筆巨大的貸款借給了袁世凱政府,新生的民國得以支撐下去。

雙重法統很重要,但也帶來個問題。如果革命黨看不慣袁世凱的話,他們可以用《臨時約法》這個法統來指責袁世凱。如果袁世凱不服,則用從大清那獲得的法統,來進行反駁。兩邊的共識因此又會破碎,這就導致了袁世凱統治沒幾年,就發生了一連串的新革命。

革命黨試圖推翻袁世凱,重建真正的共和,這就帶來了民國初年的政治動盪。

本講小結

回顧一下這一講的主要內容:

法統是一個國家正當性的最重要基礎。民國的法統有著雙重來源,既把統治的正當性從皇帝的名義轉換成了人民的名義,又獲得了整合漢、滿、蒙、回、藏為一個完整國家的正當性。

但也正是這個雙重法統帶來了後續的政治動盪。

民國初年的一系列政治動盪,其實並未能夠有效地發動一般百姓,中國的現代轉型深度仍然很有限。但是過了沒幾年,在終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巴黎和會上,中國的一系列遭遇,卻動員了一般百姓,中國的現代轉型迅速地走向深入化與激進化。這一切是怎麼來的呢?這是下一講的內容。——施展《中國史綱五十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