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樓市再一劑“猛藥”:國家定調、地方確定,無房人迎“意外之喜”


樓市再一劑“猛藥”:國家定調、地方確定,無房人迎“意外之喜”

還能買房嗎?說實話,房子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這些年我們為之操碎了心,一方面,高漲的房價讓所有人都感到無處安身,12月, 70城新房均價前五的城市依次是深圳、北京、上海、三亞、廈門,其中二手房均價過萬的共43個,佔比達61%。其中深圳、北京新房二手房均價均超過5萬。另一方面,買房路上的坎坷辛酸,多得能寫本書了,截至2018年末,我國住戶部門總體槓桿率達到60.4%,幾乎與國際水平相持,其中房貸餘額25.8萬億元,佔住戶部門債務餘額的53.9%。可見,槓桿購房的方式很流行,而居民槓桿率能增長如此之快,房價算是最大的功臣了。

不過,高槓杆對房市而言終究是“虛假性需求”,直接導致了房產過剩,炒房者囤房哄抬房價,製造房市虛火的現象。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家大力打擊炒房現象,三令五申房住不炒的定位,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各種落實政策不斷出臺,樓市投機情緒也出現一定程度的降低。進入2020年,延續了平穩發展的態勢,成交下滑,房價平靜。特別在這個略顯侷促的假期,市場雖然沒有多大動靜,但很大一部分炒房者還是不願意“放手”,政策面此起彼伏,高層3道“鐵令”送達,2020年對市場的“削減”正式開始,國家定調,地方確定,無房人迎“意外之喜”。

樓市再一劑“猛藥”:國家定調、地方確定,無房人迎“意外之喜”

樓市再一劑“猛藥”:國家定調、地方確定,無房人迎“意外之喜”

近日,住建部聯合發改委、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國家網信辦6部門整頓規範住房租賃市場,規範“租金貸”金額不得超過租金收入30%,實行租房網籤、租金納入銀行監管的措施。不僅如此,在陸續召開的地方兩會中,多個省份將發展出租住房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比如上海提出新建和轉化租賃房源10萬套,新增代理經租房源8萬套,有的直接“發錢”,天津要求做好新市民和困難戶的住房保障工作,為2萬戶家庭發放租房補貼。未來將在房源管理,租金管控上繼續努力。

房說君認為,有句話說得好,購房者不是剛需,租房才是真正的剛需。不過,租房一直以來沒有被購房者完全接受,一來因為顛沛流離,沒有安全感,無法享受和買房一樣的學區、落戶的權利,二來租金成本提升顯著,一旦監管不到位很容易就被鑽空子,近兩年長租公寓“爆雷”事件,也讓不少租客陷入“退房還要還貸款”的大坑裡。如今在租客眼裡,哪怕是幾十元的租金變動,也會變得異常敏感,僵持到最後,要麼是換工作換房子,甚至是換城市。現在看來,隨著國家6部門發聲定調,地方確定,樓市猶如再下一劑“猛藥”,租房難,租房貴的問題,也會在租賃房體量持續擴大的同時而隨之解決。

樓市再一劑“猛藥”:國家定調、地方確定,無房人迎“意外之喜”

2020年要完成一個億“目標”,放開放寬落戶限制的省市越來越多

據國家發改委發言人表示,2020年,我國將繼續推進城鎮化發展,使得農業人口能夠在城鎮更加便捷的落戶,同時擴大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對常住人口的覆蓋範圍,在提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同時,力保完成1億人口的落戶目標。實際上,早在去年末,高層已經敲定放開戶口限制的趨勢,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未來落戶將不會有任何門檻,而人口在 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也全面寬鬆。

與此同時,實行放開放寬戶口限制的省市越來越多,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基本取消落戶限制,東部小城基本不設門檻,大中城市則持續放寬。在房說君看來,如果只是以“如何留住農民工”出發,對中小樓市所起的作用很是微小,因為農村人口在城市落戶後,後續的就業、收入和教育醫療情況才是支撐樓市的關鍵。對於一無技術,二又年紀漸大的農民工來說,掏空積蓄拿城市戶口買房,與其揹著房貸度日不如回家好。因此,這條政策,只有到城市穩定就業的農村人口,才有可能創造出充足的購買力,才是給房地產補充的又一批新鮮血液,說白了,落戶跟人口流動格局有關,與房價樓市沒關係。

樓市再一劑“猛藥”:國家定調、地方確定,無房人迎“意外之喜”

40億平米舊房迎來“新生”,2020年,舊改被列入多個地方重點工作,普漲的賺錢美夢要破碎了

近兩年來,房市都圍繞著一個關鍵詞:調控,在房說君看來,姑且不論樓市投機的勢頭多麼強勁,房企擴張的底氣多麼雄厚,單從去年全年620次密集調控的程度,就足以看出,房地產正在與過去告別。更重要的,以往的市場依賴完成轉換,“舊改”接替棚改成為房地產業內的最大話題。據初步統計,目前全國老舊小區共有16萬個,建築面積約40億平米,涉及家庭超過4200萬戶,到了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很多地方設定了具體方案。

北京明確今年實現新開工80個項目,老樓加裝電梯開工400部以上、竣工200部以上;吉林提出改造2000萬平米城鎮老舊小區;河北實施三年計劃,改造城中村192個、城市老舊小區1369個。房說君認為,樓市發展20年時間,曾經備受喜愛的多層住宅,現在已經是風塵僕僕,尤其是人口密度大,建築間隔稠密的地方,即使拆遷也是得不償失,而舊改在提出之時就明確,在修補的基礎上給小區完善停車、電梯和道路等設施配套,進而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如此來看,舊房一旦納入改造範圍,產生的效應將不可估量,首先是房產的升值預期會被打破,其次未來房價會跟著人走,普漲賺錢的美夢要破碎了。

樓市再一劑“猛藥”:國家定調、地方確定,無房人迎“意外之喜”

房說君有話說,高層的3道市場“鐵令”,都是2020年必須達到的目標,這意味著對房地產的“削減”已開始,歸根結底還是嚴控資金大規模流入,就等於牢牢掐住了房地產發展的咽喉,在這種效應下,一方面遏制投機情緒,另一方面,在住房渠道增加的前提下,要恭喜那些準備買房的剛需了,因為沒有什麼比市場穩定要更適合買房了。儘管1億人口流入城市,供需缺口必然會越來越大,但無論如何,在棚改的購買力消失後,舊改和租房也算是無房者的“意外之喜”,未來寧多看也要少動,一切以自身需求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