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東莞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

日前,廣東省政府在回覆全國人大代表、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霍震寰建議的答覆函中透露,廣東將把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延伸到香港,以廣深港為灣區的三大核心引擎。同時加強與廣州、東莞等珠三角城市及港澳的合作,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的現代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東莞在國家及廣東省創新版圖中的重要性正在日益提升。早在今年4月初,國家科技部、發改委聯合發佈《關於支持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函》,批准東莞市開展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中,珠三角14個重點區域發展平臺中,東莞就佔據3個。

作為製造業大市東莞,眼下正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等重大歷史機遇,積極打造創新驅動發展升級版,呈現出短板逐步補齊、優勢更加突出、創新成果不斷湧現的良好態勢。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东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7月初舉行的東莞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上,東莞市委書記梁維東提出東莞工作要實現“八大新突破”,其中第一點就是要在增強創新發展能力上實現新突破——東莞必須牢固樹立“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理念,大力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著力推動東莞向創新型一線城市挺進,力爭實現科技創新能力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提升轉變。

重大設施突出▶▷

強化基礎研究支撐作用

2017年,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戰略,對標國際打造“中國硅谷”。中子科學城屬於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位於東莞境內的9個升級創新節點之一。

作為中子科學城的核心構成部分,今年3月,中國散裂中子源按期、高質量完成了全部工程建設任務,並通過了工藝鑑定和驗收。這一大科學裝置填補了國內脈衝中子應用領域的空白,將為我國材料科學技術、生命科學、物理、化學、資源環境、新能源等領域的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開發提供強有力的研究手段,對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解決前沿科學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建設,離不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陳和生和中科院團隊,正是他們通過10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讓一片鬱鬱蔥蔥的荔枝林逐漸長成為國家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东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中國散裂中子源

中國散裂中子源這一重大科學裝置對頂級科學家的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德國材料科學家夫婦FrankKlose、ChristineRehm剛加入廣東理工大學以色列理工學院。丈夫FrankKlose說,之所以來中國工作,就是因為東莞建成了中國散裂中子源,有利於同為材料科學家的夫妻倆更好地利用這一平臺開展科研工作。

今天的東莞創新,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渴求人才。中國散裂中子源像一塊巨大的磁石,每年將吸引上千名頂級科學家到東莞工作。陳和生說,若干年後,在松山湖畔,偶遇世界級的科學家將不會是意外。

更加可喜的是,中國散裂中子源這一大科學裝置不僅推動了東莞的基礎研究,同時也使相關基礎研究向產業化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今年4月17日,中國散裂中子源首篇用戶樣品中子散射實驗結果論文在NanoEnergy在線發表,推動“中子散射樣品環境及相關實驗技術”項目實施;並與東陽光集團舉行了硼中子俘獲治療項目合作簽約協議,標誌著散裂中子源在莞產業轉化邁出第一步。

除了中國散裂中子源外,東莞還高標準建設了松山湖材料實驗室。

今年4月,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珠三角分部揭牌,這也是廣東首批4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計劃用地1200畝,首期約400畝,總投資將達100億元。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东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由東莞市政府、中科院物理所和東莞中子科學中心(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東莞分部)共建,將逐步建成引領材料學科發展的世界著名材料科學研究中心和全球新材料產出策源地之一,成為具有國際品牌效應的粵港澳科研中心。同時,還將依託實驗室積極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支持跨國企業、大型龍頭企業設立研發中心。

“這是東莞站在國家科技創新總體佈局的高度,面向全球科技創新發展態勢,做出的一項重大部署,將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創新型強國做出貢獻。”中科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王恩哥這樣評價。

近水樓臺先得月。依託國家散裂中子源,東莞將規劃建設53.3平方公里中子科學城,構建國家大科學裝置、國家重要實驗室、世界科學家和世界前沿產業四大集群,以國際化高標準,將中子科學城打造成大科學裝置集聚之城、原始創新策源之城、高端科學人才薈萃之城。

東莞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打造創新驅動發展升級版,以國際化高標準建設中子科學城。對於東莞打造中子科學城的舉動,陳和生認為是一個非常正確的一個決定,可以利用散裂中子源作為一個大型的、多學科和高技術產業創新的研究平臺,以它為核心吸引各方面的研究機構和產業落戶到散裂中子源的周圍,從事高技術產業的研發。

創新主體活躍▶▷

高企數量居全省地級市首位

在凱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格精密”)位於東莞東城科技園內的組裝車間裡,擺滿了企業的主打產品——錫膏印刷機。“該產品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超過40%,全球市場份額第一。”公司董事長邱國良表示,“全球有線路板組裝的地方,就會有凱格精密的設備。”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东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圖為東莞凱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尖端電子裝備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近年來,東莞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育苗造林”行動計劃,通過預評審培育、認定獎勵、政策傾斜等措施推動高企主體數量和質量實現“雙提升”。類似凱格精密這樣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東莞一共有4058家,數量穩居全省地級市第一位。高新技術培育入庫企業新增1320家,數量同樣位居地級市第一。

在創新驅動發展過程中,東莞牢牢把握企業是創新主體這一定位不動搖,積極推動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提升企業研發水平。陸續出臺了《東莞市實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計劃工作方案》和《東莞市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設行動計劃(2017—2019)》等政策措施。全市共有269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進行研發機構登記備案。同時,鼓勵企業通過建立工程中心和實驗室來提升研發水平,目前全市共有國家級工程中心1家,省級工程中心283家,市級工程中心243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家,省級重點實驗室12家,市級重點實驗室90家。

以東莞市中圖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圖公司”)為例,這家年銷售收入超過13億元的公司一直以來只生產一種產品——圖形化藍寶石襯底。中圖公司總經理助理劉鳳儀告訴記者,依靠科技創新,中圖公司在技術研發方面領先於行業同行。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东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電研院的電磁兼容公共實驗室內,技術人員正在準備對電源適配器進行電磁輻射檢測。

據瞭解,除了自身的研發團隊外,中圖公司還與國內外多個研發機構及大學開展緊密的產學研合作,包括北京大學東莞光電研究院、中山大學、歐盟INL國際納米技術實驗室、瑞典以及德國的公司等。

廣東思谷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谷智能”)就是上述政策紅利受益者,思谷智能是由華中科技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孵化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歷經高校—研究院—產業化公司的發展歷程,是切實落實企業成果轉化、市場反哺這一完整產學研協同創新發展模式的標杆性企業。

此外,在落實高企所得稅減免優惠政策及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方面,數據顯示,東莞2017年共為1495家高企辦理2016年度高企優惠及其他稅收優惠,減免稅額約28.03億元,同比增長達50.4%;為1245家企業辦理研發費加計扣除87.42億元,對應減免稅款21.86億元,同比增長60.38%。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东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vivo手機SMT車間。圖為vivo手機廠工作人員在監控生產線。

近年來,東莞高新技術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創新日益活躍,已成為東莞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生力軍。數據顯示,去年,東莞先進裝備製造業增長18.6%;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1292.23億元,增長15.0%,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5個百分點。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比重分別達到50.5%和39.0%,比重分別比上年提高0.6個和0.8個百分點。

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報告提出,東莞將瞄準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構築產業體系新支柱,特別是將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等領域,引育一批龍頭企業和優質項目,打造新的千億級產業集群。

同時,東莞還將厚植智能終端等產業優勢,加快“芯、屏、機、核”等領域關鍵技術突破,推動龍頭企業提升價值鏈掌控能力,推動東莞的智能終端成為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

創新平臺競秀▶▷

研發平臺有效提升創新水平

在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工研院”)裡,有一支無人艇研究團隊。今年1月20日,該團隊研發的國內領先的全自主無人艇HUSTER-68在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區松木湖首航。首航實現了多無人艇的協同編隊,展示了多艇協同巡邏任務和多艇圍捕任務。

團隊成員耿濤博士告訴記者,該團隊研發的無人艇將在5年內投入產業化。

無人艇只是工研院眾多的科技創新成果之一。工研院常務副院長張國軍告訴筆者,工研院目前已經建設了一支600餘人的研發團隊和1000餘人的產業化團隊,獲批4支廣東省創新團隊,為1萬多家企業提供高端技術服務。

工研院的發展是東莞近年來與相關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新型研發平臺的一個縮影。目前東莞共組建了清華創新中心、中科院雲計算育成中心等32家新型研發機構,累計服務企業超過2萬家,創辦和孵化企業950家,去年實現新增成果轉化和技術服務收入達91億元。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东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圖為在中圖公司整潔的無塵車間裡,技術人員穿著防塵服,在工作臺上工作。

此外,東莞還先後組建了橫瀝模具製造產業協同創新中心、虎門服裝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和橋頭環保包裝產業協同創新中心3個專業化的專業鎮創新服務平臺,並在資源引進、行業服務、人才培養、技術攻關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在橫瀝模具製造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的幫助下,東莞市中泰模具有限公司就和華中科技大學合作研發了國內第一條自主知識產權的“熱成型生產線”,如今,這一生產線已經在工廠有3條。公司總經理劉曉龍告訴筆者,1條生產線1年的產值可以達到1億元,依靠和高校的合作,公司落戶東莞以來,短短几年的時間,產值就從1億元增長到去年的7億元。

通過新型研發機構和協同創新平臺的建設,圍繞東莞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轉型升級的創新需求,建立了一批高技術研發基地和成果轉化基地,聚集了一批高端科研團隊和先進的科研成果,在全市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东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圖為東莞正業科技研發中心,技術人員正在試驗自動化汽車模具製造設備。

數據顯示,東莞目前引進省市創新科研團隊74個,其中省創新科研團隊數36個,連續7年穩居全省地級市第一,團隊項目涉及醫藥、半導體等新興產業領域;吸引了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59所高校的573名研究生報名來莞實踐;通過連續5年舉辦贏在東莞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吸引創新人才來莞創新創業,5屆大賽參賽項目1578個,獎勵項目351個。

此外,東莞還通過開展科技成果轉化試點、搭建科技成果交易平臺、制定科技成果轉化政策等舉措,強化技術轉化,突出創新成果產出。

接下來,東莞還將以產業基礎優勢為依託,進一步發揮新型研發機構服務核心技術突破和創新成果轉化功能,推動科技金融產業融合發展,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成果轉化快速通道。

砥礪奮進,逐夢前行。一座充滿新生機的創新型一線城市正崛起於珠江東岸。

數讀東莞創新

2.5%

◎2017年東莞全社會R&D投入佔GDP比重預計2.5%,發明專利授權量、PCT申請量、國內有效發明專利量均居全省地級市第一

32家

◎累計建成新型研發機構32家

98家

◎科技企業孵化器98家,國家級孵化器數量居全省地級市首位

4058家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存量達4058家,穩居地級市第一

74個

◎累計引進省市創新科研團隊74個,其中省團隊36個,連續7年穩居全省地級市第一

856項

◎作為普惠性科技金融試點城市,東莞累計投放項目856項,貸款金額11.24億元,約佔試點城市總量的一半;專利權質押融資金額達64.93億元,佔全省總數48.24%

100億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計劃用地1200畝,首期約400畝。據瞭解,總投資將達100億元

【撰文】郭文君 戴雙城 靳延明

【攝影】孫俊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