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家庭教育走入這5個誤區,孩子會越來越不聽話!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曾經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爸媽以為這是小天使降臨了。誰知道,這個天使脾氣有點大!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爸媽硬來,孩子哭鬧得更厲害;好好講道理,又聽不進去,弄得爸媽很是頭疼。

如果你家孩子也有這樣的情況,看看你是否已經走入了這5個誤區:

家庭教育走入這5個誤區,孩子會越來越不聽話!

誤區一:孩子經常發脾氣就是性格不好!

很多寶媽私信我“我家寶寶3歲了脾氣很壞,沒法管”,爸媽覺得孩子發脾氣就是壞性格。不發脾氣的小孩,就真的好嗎?

誤區二:孩子容易發脾氣,是父母教育的失敗!

爸媽認為,孩子動不動就哭,動不動就發脾氣,是自己教育的問題。甚至因為孩子的哭鬧,爸媽還會互相指責。

家庭教育走入這5個誤區,孩子會越來越不聽話!

誤區三:孩子發脾氣,是在向父母挑戰!

爸媽覺著,孩子才兩三歲,就開始向我們挑戰了,天天和我們作對,這長大了還了得?這樣的家長和孩子,逐漸走向對立面,溝通會更困難。

誤區四:希望孩子時時刻刻都能快樂幸福!

這是所有爸媽的心願吧?但是,作為一個有思想、有生命的個體,成長的過程中,怎麼可能沒有一點磕磕絆絆呢?

誤區五:爸媽的過度保護,讓孩子沒有了體驗失敗的機會!

走路怕摔著,爸媽總拉著手;玩滑板車怕摔倒,爸媽用繩子拉住;就連吃飯,爸媽都生怕燙著,爸爸吹涼了,媽媽還要再嘗試一下。爸媽過度的保護,讓孩子沒有嘗試失敗和體驗困難的機會,他們就學不會如何處理情緒。

家庭教育走入這5個誤區,孩子會越來越不聽話!

其實,孩子的哭鬧、發洩,只是情緒的一種客觀表達而已,和成年人的生氣、針對、發洩,並不能完全等同。孩子們對於情緒的認知、表達、數到還在發展學習的階段。如果爸媽不能正確的應對,不能給孩子正確的引導,那麼孩子就會“如你所願”,變得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難管了!

走出這5個誤區,認真客觀的面對孩子,你會發現,互動溝通越來越有效果,孩子又像天使了!

我是多寶媽,國家健康管理師。專注健康育兒、實用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點贊、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