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劉世錦:明年Q1後經濟或再度下行 就業結構還面臨兩大沖擊

劉世錦:明年Q1後經濟或再度下行 就業結構還面臨兩大沖擊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怡然針對明年宏觀經濟形勢,11月30日,現任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表示,從我們的宏觀模型分析,明年一季度後,經濟有很大可能再次進入下行通道,就業結構面臨的衝擊可能增加。

劉世錦在2019中國人力資本國際管理論壇開幕致辭中表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中速增長平臺,但仍未穩下來,在今後一兩年內,還有一個百分點左右的回落空間。在數據方面,中速平臺增速可能穩定在5-6%或5%左右。

他表示,經濟普查數據修訂後,略低於6%的增速可以實現兩個翻番的全面建成小康目標。在劉世錦看來,第一項衝擊來自正在發生的行業內分化重組。與工業發展相關的大部分需求和供給出現歷史需求峰值,行業內供過於求,競爭加劇,這是近年來相當多行業企業困難加大的重要原因。

一些行業集中度提高,市場和利潤份額向頭部企業集中,過去有100個企業,以後可能剩下50個、30個或更少企業,部分企業出局或被購併。然而這是提升效率的必經過程,經濟既要高質量發展,又不想經歷結構調整的陣痛,是不可能的。

第二項衝擊來自數字技術為主的技術進步。在這一輪數字技術革命中,中國與先行者的差距並不大,有些領域處在“並跑”乃至“領跑”位置。數字技術拓展了生產和就業範圍,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對已有工作崗位的替代。

根據劉世錦提供的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聯合報告,有12大職業在未來20年內有90%以上的概率會被人工智能替代,按照替代概率升序排名,他們依次是行政辦公人員、運輸設備操作人員、機電產品裝配人員、檢驗計量人員、經濟業務人員、種植業生產人員、電力設備安裝運行檢修及供電人員、機械製造加工人員、其他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木材加工及人造紙生產木製品製作人員、建築材料生產加工人員、其他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經濟觀察報,訪問yuanben.io查詢【3WOU2QQY】獲取授權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