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曹操预言此城会比洛阳大!却在宋朝成为乡镇,现在是十八线城市!

古代华北平原上有个城市,在汉朝末年崛起。

这就是邺城,在秦汉时期叫邺县,隶属邯郸郡,东汉末年才升格为冀州牧驻地,算是省会城市了,从此鸟枪换炮。

曹操预言此城会比洛阳大!却在宋朝成为乡镇,现在是十八线城市!

当时冀州牧叫韩馥,占据邺城,招兵买马,在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里面排名第三,仅次于袁绍兄弟。

为何地位这么高?不仅因为河北人能打,还因为邺城的地理位置——是距离东汉首都洛阳最近的大城市!

这么好的地段,汉献帝的近臣写信劝韩馥抢先救驾,韩却是个窝囊废,还在纠结站队问题,是跟着袁绍混,还是去投靠董卓呢?

史书说他问部下“为袁乎?为董乎?”部下愤怒回答:“兴兵为国,安问袁董?”

所以他很快就众叛亲离,被袁绍干掉,在厕所自杀了。

袁绍也是“冢中枯骨”,虽然雄踞邺城,坐拥河北,但也是目光短浅,没有近水楼台先得月,进入洛阳迎接汉献帝,被曹操抢先一步,以天子名义封袁绍为大将军、邺侯。

曹操预言此城会比洛阳大!却在宋朝成为乡镇,现在是十八线城市!

后来,曹操为了攻取易守难攻的邺城,不惜人力挖掘四十里长的壕沟,因漳河水浇灌,从五月份淹到八月份,才攻下。

曹操破城之后,大开杀戒,烧杀淫掠,“”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连袁绍家里的女人都不放过,以致谋士荀彧后来对曹操说“公前屠邺城,海内震骇。”

但是,邺城正是在曹操手里,才从冀州的“省会城市”,一跃成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曹操首先扩建邺城,光城门就修建了七个,史书记载:“南曰凤阳门,中曰中阳门,次曰广阳门,东曰建春门,北曰广德门,次曰厩门,西曰金明门”,其中“凤阳门三台洞开,高三十五丈”,非常壮观。

曹操预言此城会比洛阳大!却在宋朝成为乡镇,现在是十八线城市!

曹操还在邺城的西北修建了三座高台,俯仰山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铜雀台。

史书记载,当曹植写下《铜雀台赋》后,曹操感叹道“今汝已长成,可不勉哉! ”并预言:“邺之盛哉!异日可与京洛驱驰”,意思是将来咱们邺城的繁华,一定会超过长安和洛阳,成为中国最伟大的古都。

也许正是曹操对邺城的这份期许,曹丕在称帝之后,虽然定都洛阳,但将邺城作为帝国的陪都。

曹操预言此城会比洛阳大!却在宋朝成为乡镇,现在是十八线城市!

左思《魏都赋》追忆了邺城的繁华,“岩岩北阙,南端逌遵,竦峭双碣,方驾比轮。西辟延秋,东启长春,用觐群后,观享颐宾!”

邺城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其中后赵时期,邺城最繁盛,后赵皇帝石虎,用砖瓦把邺城的城门全部装修一遍,又在城墙上建了很多箭楼,“层甍反宇,飞檐拂云,图以丹青,色以轻素,巍若仙居”,弄得邺城比南朝的南京城还要奢华。

可惜,石虎之后,冉闵下达“杀胡令”,邺城里三十万胡人被杀光,连白面多须的人也被误杀。

曹操预言此城会比洛阳大!却在宋朝成为乡镇,现在是十八线城市!

战乱之后的邺城从此衰落。

到了隋朝初年,隋文帝杨坚平定了尉迟迥,把他割据的邺城也毁掉了,“焚烧邺城,徙其居人,南迁四十五里,以安阳城为相州理所”,邺城百姓也被迫迁徙到了安阳。

从此,邺城又成了邺县。

在北宋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甚至一度被王安石下令改为镇,连县都不是了,成为乡镇。

曹操预言此城会比洛阳大!却在宋朝成为乡镇,现在是十八线城市!

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临漳县,属于邯郸市,基本上是个十八线的小县城。

可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