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宝宝总爱说“打个架吧”,怎么办?

宝宝总爱说“打个架吧”,怎么办?

宝贝最近总是以“小男子汉”自居,不善表达,更不会与人沟通,就算是想与人交往,也只能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打个架吧”几乎成了他平时的问候语。

宝贝怎么会这样?

  • 生理原因

3~5岁的男孩子身体内的生殖腺开始分泌激素,这种雄性激素对孩子的行为影响很大。

许多男孩子常常横冲直撞,大喊大叫,攻击性强,群体生活中,常常希望有“勇敢”的表现。

  • 自我为中心

3~5岁的宝宝,心理发展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同时,大人的一味满足和包办代替,使宝宝丧失了学习与人交往的机会。

他们的思考方式往往都是从自己出发,自己想做的事情,便认为别人也想做,其行为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和情感进行的,以至于宝宝并不了解“被打者”的感受。

  • 获得的关注不够

一般来说,宝宝拍打别人,是引起他人注意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其实,这也是因为宝宝缺少足够的关注,对自己想与人交往等积极的情感不知道如何表达。

  • 缺乏交往策略

这个阶段的孩子缺乏社会交往的技能和经验,尤其是男孩子。

当他与其他孩子交往时,往往凭借自己有限的知识经验,采取推、拍、打等过激的方式交流,而这种方式却违反了社会交往的规则,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

  • 不良环境的影响

一般来说,比较溺爱孩子的家庭,或者教育手段过于消极、严肃,甚至打骂孩子的,孩子不可避免地会去模仿自己平时熟悉的方式来待人接物。

让宝宝学会交往吧

  • 创设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

父母要为孩子创建一个充满友爱、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多多感受和理解孩子的内心和情绪,及时给予安抚和引导,让他的内心充满爱和安全感。

  • 教宝宝说:“我们做朋友吧!”

让宝宝感受被打者不愉快的心情,不妨对他说:“如果我突然推你一下,你有什么感觉?”“你拍打小朋友,他会以为你不友好,不喜欢他!”

让宝宝把握人际交往的主动权,尝试着告诉他:“你可以和小朋友握手。”

“大声对小朋友说‘我可以加入你们的游戏吗?’”“让我们做朋友吧!”等等。

  • 学会关爱

十分用心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爱你!”

花时间陪伴孩子,讲述一些温和的故事,感受父母的关爱,鼓励他与朋友互相关心、合作、友爱,和他一起开展游戏,比如,“我为好朋友做什么”等,让他体会到友情的温暖和快乐。

  • 完善必要的交往技艺

有些社会交往技能是必须教给孩子的。

比如,怎样参与到别人的游戏中;怎样给予同伴关心、帮助和同情;怎样与小伙伴分享食物、玩具等,

交往时,使用礼貌语言,如,“你好!”“我可以……吗?”“谢谢!”

注意言行举止,运用拉手、拥抱、微笑、给予口头赞许等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孩子有时候的行为,并不是故意的,只是希望引起你的关心~

想要学习更多育儿知识,欢迎添加小助手好友(微信号:haomamawxy)免费入群交流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